第27頁
悠悠南北朝:縱橫十六國 作者:陳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遺憾的是宇文部經過上一次的慘敗,已非慕容部的對手,盡管乞得歸信誓旦旦地出兵,也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宇文部的軍隊一戰即潰,且一潰千裏,慕容部的軍隊追著乞得歸的殘兵敗將,直接攻進了宇文鮮卑的國都,一陣搜刮之後,將城中的百姓全部遷回本部。
(這是石勒和慕容廆之間唯一的一次間接交鋒,慕容廆的直接對手是自己的手下敗將宇文氏,因此就這場間接交鋒而言,慕容廆勝亦不足喜。我很想看一看兩位大英雄(他們兩人都稱得上是各自民族的英雄)之間的真正較量,可惜歷史沒有給他們任何機會。從數十年後的角度來看,石氏全盛在前,慕容氏全盛在後,真要讓他倆比出個高低,恐怕也就是“關公戰秦瓊”的感覺。有時候想想,歷史真的很有意思。)
晉成帝鹹和八年(公元333年),慕容廆病逝,世子慕容皝繼位。按照長幼排秩,慕容皝是慕容廆的第三個兒子,因其母段氏是正室,故而得立。慕容翰雖為長子,且戰功顯赫,頗得人心,隻因是庶出而沒有被立為世子。
慕容翰和慕容皝同母的兩個弟弟慕容仁、慕容昭一直很受慕容廆的喜愛,慕容皝忌恨已久。才智過人的慕容翰當然明白慕容皝的繼位意味著什麽,他慨嘆:“從前有賴先父王的威名,戰場之上所向披靡,如今卻有人認為我身懷雄才,難以製服,我怎能坐等禍起。”他就帶上自己的兒子投奔段氏鮮卑去了。段氏鮮卑的首領段遼早聞慕容翰大名,對他的才幹向來很欽佩,這次居然得到慕容翰的輔佐,當然喜出望外,對慕容翰委以重任。
不出慕容翰所料,慕容鮮卑很快出了一場內亂,原來慕容廆的另兩個兒子可就不像慕容翰隻一味避讓了。守備東部邊境的慕容仁從邊城平郭趕回來奔喪,暗自與弟弟慕容昭商量說:“我們從前與慕容皝的矛盾不小,現在他即位以後執法嚴厲,無罪的時候尚需擔驚受怕,何況有罪呢?”兩人定計裏應外合,慕容仁舉兵,慕容昭為內應,共同廢掉慕容皝。
慕容仁回到平郭就整兵西進,前往慕容皝所在的平州,還沒到達,就有人嚮慕容皝告密慕容仁、慕容昭謀反,於是慕容皝派使者前往慕容仁軍中探聽虛實。慕容仁的軍隊正在半路上,情知事情敗露,就殺了慕容皝的使者,退回平郭。慕容皝得到消息,當即賜死慕容昭,派弟弟慕容幼、慕容稚等人討伐慕容仁。平州的軍隊不是慕容仁的對手,慕容幼、慕容稚兄弟都在戰場上被慕容仁擒獲,遼東一帶(這個遼東是指遼東郡,在平州的東部,非前麵廣義上的遼東)慕容皝的守將或降或走,慕容仁占據了整個遼東郡,與西麵的慕容皝抗衡。
慕容部一分為二,以段氏鮮卑為首的其他鮮卑部族當然求之不得,各鮮卑部族紛紛支持援助慕容仁,遼東一帶的幾大勢力暫時重歸均衡態勢,而這時南麵的後趙卻出了幾件大事。在下一章中,我們將話題轉回到統一北方不久的後趙國,緊接著第一部的最後一章,來看一看統一後的北中國究竟發生了些什麽。
五、後趙的危機
石勒統一北方後,天下形勢與三國時期竟是驚人的相似,即:後趙居北,其疆域相當於曹魏;東晉在東南,領土與東吳相仿;西南是李氏的成國,在取得了漢中和寧州(即三國南中地)後,也已經把國土擴大到三國蜀漢的管轄範圍。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周邊小國,主要有並州北部拓跋氏的代國,涼州的張氏政權,以及遼東一帶慕容氏、段氏等內部還搞不太清的鮮卑部族。石勒的後趙國看似是當時最強大的國家,但其內部潛藏的危機卻是最為嚴重的,究其問題所在,還是石勒實行的民族壓迫政策。
石勒以羯人的身份起家,建立後趙國,而羯人在晉朝時是五胡中地位最低的,一旦取得統治地位,對漢人的報復心理也是十分強烈,因此後趙國總體上對漢人實行民族壓迫政策。石勒認為後趙是羯人的國家,以羯人為國人,嚴禁人們使用“胡”、“羯”一類的字,並且在統治階層中任用羯人。羯人可以仗勢橫行,搶掠漢人,即使搶掠了漢族世族也可赦為無罪。
一次,一個喝醉了酒的胡人騎著馬闖進了宮門,石勒大怒,責問宮門執法(也就是看門官):“君主的命令,其威嚴播及天下,何況在宮闕之中呢!剛才騎馬闖入的是什麽人,為什麽要放他走?”
執法惶懼忘諱,答道:“剛才是個喝醉了酒的胡人闖了進來,我根本擋不住他,和胡人真是難說話啊。”
石勒聽了笑道:“胡人正是難和他說話啊。”石勒對宮門執法到底還是恕而不罪。
不過,石勒對漢人的文化很感興趣,他的身邊也有大量的漢人,特別是漢人中的低級士族,他的禁令對於這些士族而言倒也沒有非常嚴格地執行。
石勒的參軍樊坦是個漢人,生活十分清貧。石勒升他的官,招他進宮麵見,結果卻看到他穿著一身破爛不堪的衣服。
石勒吃驚地問道:“樊參軍何以窮到這地步!”
樊坦生性誠實,於是就十分直率地答道:“剛遇上一夥羯賊,我的家產都給搶得差不多了。”
石勒笑著安慰他說:“羯賊居然如此亂搶東西啊!我來替他們賠償你的損失吧。”
樊坦忽然想起了禁令,嚇得趕緊向石勒叩頭請罪。石勒免他的罪,說道:“我這禁令是對付普通百姓的,不關你們這些老書生的事啊!”終於還是賜給他車馬衣物,以及許多錢財。
(這是石勒和慕容廆之間唯一的一次間接交鋒,慕容廆的直接對手是自己的手下敗將宇文氏,因此就這場間接交鋒而言,慕容廆勝亦不足喜。我很想看一看兩位大英雄(他們兩人都稱得上是各自民族的英雄)之間的真正較量,可惜歷史沒有給他們任何機會。從數十年後的角度來看,石氏全盛在前,慕容氏全盛在後,真要讓他倆比出個高低,恐怕也就是“關公戰秦瓊”的感覺。有時候想想,歷史真的很有意思。)
晉成帝鹹和八年(公元333年),慕容廆病逝,世子慕容皝繼位。按照長幼排秩,慕容皝是慕容廆的第三個兒子,因其母段氏是正室,故而得立。慕容翰雖為長子,且戰功顯赫,頗得人心,隻因是庶出而沒有被立為世子。
慕容翰和慕容皝同母的兩個弟弟慕容仁、慕容昭一直很受慕容廆的喜愛,慕容皝忌恨已久。才智過人的慕容翰當然明白慕容皝的繼位意味著什麽,他慨嘆:“從前有賴先父王的威名,戰場之上所向披靡,如今卻有人認為我身懷雄才,難以製服,我怎能坐等禍起。”他就帶上自己的兒子投奔段氏鮮卑去了。段氏鮮卑的首領段遼早聞慕容翰大名,對他的才幹向來很欽佩,這次居然得到慕容翰的輔佐,當然喜出望外,對慕容翰委以重任。
不出慕容翰所料,慕容鮮卑很快出了一場內亂,原來慕容廆的另兩個兒子可就不像慕容翰隻一味避讓了。守備東部邊境的慕容仁從邊城平郭趕回來奔喪,暗自與弟弟慕容昭商量說:“我們從前與慕容皝的矛盾不小,現在他即位以後執法嚴厲,無罪的時候尚需擔驚受怕,何況有罪呢?”兩人定計裏應外合,慕容仁舉兵,慕容昭為內應,共同廢掉慕容皝。
慕容仁回到平郭就整兵西進,前往慕容皝所在的平州,還沒到達,就有人嚮慕容皝告密慕容仁、慕容昭謀反,於是慕容皝派使者前往慕容仁軍中探聽虛實。慕容仁的軍隊正在半路上,情知事情敗露,就殺了慕容皝的使者,退回平郭。慕容皝得到消息,當即賜死慕容昭,派弟弟慕容幼、慕容稚等人討伐慕容仁。平州的軍隊不是慕容仁的對手,慕容幼、慕容稚兄弟都在戰場上被慕容仁擒獲,遼東一帶(這個遼東是指遼東郡,在平州的東部,非前麵廣義上的遼東)慕容皝的守將或降或走,慕容仁占據了整個遼東郡,與西麵的慕容皝抗衡。
慕容部一分為二,以段氏鮮卑為首的其他鮮卑部族當然求之不得,各鮮卑部族紛紛支持援助慕容仁,遼東一帶的幾大勢力暫時重歸均衡態勢,而這時南麵的後趙卻出了幾件大事。在下一章中,我們將話題轉回到統一北方不久的後趙國,緊接著第一部的最後一章,來看一看統一後的北中國究竟發生了些什麽。
五、後趙的危機
石勒統一北方後,天下形勢與三國時期竟是驚人的相似,即:後趙居北,其疆域相當於曹魏;東晉在東南,領土與東吳相仿;西南是李氏的成國,在取得了漢中和寧州(即三國南中地)後,也已經把國土擴大到三國蜀漢的管轄範圍。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周邊小國,主要有並州北部拓跋氏的代國,涼州的張氏政權,以及遼東一帶慕容氏、段氏等內部還搞不太清的鮮卑部族。石勒的後趙國看似是當時最強大的國家,但其內部潛藏的危機卻是最為嚴重的,究其問題所在,還是石勒實行的民族壓迫政策。
石勒以羯人的身份起家,建立後趙國,而羯人在晉朝時是五胡中地位最低的,一旦取得統治地位,對漢人的報復心理也是十分強烈,因此後趙國總體上對漢人實行民族壓迫政策。石勒認為後趙是羯人的國家,以羯人為國人,嚴禁人們使用“胡”、“羯”一類的字,並且在統治階層中任用羯人。羯人可以仗勢橫行,搶掠漢人,即使搶掠了漢族世族也可赦為無罪。
一次,一個喝醉了酒的胡人騎著馬闖進了宮門,石勒大怒,責問宮門執法(也就是看門官):“君主的命令,其威嚴播及天下,何況在宮闕之中呢!剛才騎馬闖入的是什麽人,為什麽要放他走?”
執法惶懼忘諱,答道:“剛才是個喝醉了酒的胡人闖了進來,我根本擋不住他,和胡人真是難說話啊。”
石勒聽了笑道:“胡人正是難和他說話啊。”石勒對宮門執法到底還是恕而不罪。
不過,石勒對漢人的文化很感興趣,他的身邊也有大量的漢人,特別是漢人中的低級士族,他的禁令對於這些士族而言倒也沒有非常嚴格地執行。
石勒的參軍樊坦是個漢人,生活十分清貧。石勒升他的官,招他進宮麵見,結果卻看到他穿著一身破爛不堪的衣服。
石勒吃驚地問道:“樊參軍何以窮到這地步!”
樊坦生性誠實,於是就十分直率地答道:“剛遇上一夥羯賊,我的家產都給搶得差不多了。”
石勒笑著安慰他說:“羯賊居然如此亂搶東西啊!我來替他們賠償你的損失吧。”
樊坦忽然想起了禁令,嚇得趕緊向石勒叩頭請罪。石勒免他的罪,說道:“我這禁令是對付普通百姓的,不關你們這些老書生的事啊!”終於還是賜給他車馬衣物,以及許多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