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影點點頭。兩個人手拉手向門外跑去。
亦凡公益圖書館(shuku)掃校
下一章回目錄
夜幕下的哈爾濱
日滿俱樂部夜宴後的第二天,李漢超就從塞上蕭和王一民那裏知道了事情的全部經過。因為情況嚴重,他立即請示了省委,省委經研究後指示:第一,北方劇團是一個在群眾中有廣泛影響的藝術團體,一定不能任其落入敵人手中,目前要在劇團裏積極地發展反日會會員,成立反日會組織,團結進步演職員,開展抵製排演親日漢奸戲的鬥爭,在鬥爭中壯大我們的力量;第二,支持和鼓勵作家塞上蕭拒絕寫親日漢奸戲的愛國行動,爭取他參加革命的戰鬥行列。在鬥爭中要注意他的安全。
必要時應動員他離開哈爾濱,如果能先一步送他到遊擊區去,則是最穩妥可靠的辦法,我們需要這樣的知識分子。當然這一切都要看他的覺悟程度而定,不可操之過急;第三,要密切注意敵人對盧運啟家的行動。敵酋玉旨雄一在盧淑娟身上打什麽主意?為什麽對她特別感興趣?要達到什麽目的?都要盡可能設法弄清;第四,玉旨一郎這個「謎」要盡快解開,是敵是友要早日分清。王一民同誌可以大膽地多接近他,隻有多接近,才能看清他的廬山真麵目。這是關鍵人物,一定要抓緊進行。
四條指示,扼要明確。當李漢超傳達給王一民以後,兩人研究決定:由王一民立即把省委關於北方劇團的指示傳達給劉勃,盡快發展柳絮影等進步力量人會,成立起會員小組,團結所有能團結的愛國演職員,起來抵製演漢奸戲。至於塞上蕭的工作,主要由李漢超直接做。王一民目前要突擊搞清玉旨一郎的情況,包括玉旨雄一對盧淑娟的意圖。
劇團的工作,王一民當天就布置給劉勃了。劉勃情緒很高,據他反映:劇團的演職員參加完俱樂部夜宴以後,絕大多數人都反對演漢奸戲,連謝捷爾斯克和劉別玉蘭那樣平常根本不過問政治,隻講吃喝玩樂的演員都不同意。他們在不同程度上都是主張為藝術而藝術的,自以為是超越各種政治勢力的「超人」,是清高的藝術家。現在要讓他們演漢奸戲,劇團也要變成漢奸劇團,他們當然要反對了。尤其對柳絮影被日寇特務機關長侮辱一事,反應更加強烈,由此更增強了反日情緒。這樣一來,連何一萍那樣的漢奸兒子,也在明麵上順著大多數人說了。所以劉勃很樂觀,信心十足地表示一定完成黨交給的任務。
劇團的工作安排完了,王一民就把工作目標集中在玉旨一郎身上。玉旨一郎是早就聲稱要和王一民交朋友的,所以當王一民向他一靠近的時候,他立即就向王一民伸出了熱情的手,甚至邀請王一民到他家去做客。王一民當然立即答應。
在一個星期天的上午,王一民按照約好的時間——九點整,來到了玉旨一郎的家門前:道裏高士街一座新建的日本式二層樓前。這樓是日酋玉旨雄一的新官郟玉旨一郎是和叔叔住在一起的。但是他嫌叔叔家裏一天到晚來人太多,前廳裏經常有人等待接見,給他來回出人增添許多禮儀上的麻煩,曾幾次提出要另找住處,但都未獲準。最後叔侄二人達成一項協議,在後樓門外單隔成一個小院,在小院牆上單開一個小門,這個小門隻供玉旨一郎一個人使用。
今天王一民就是按照玉旨一郎畫的指示圖。來到後邊小門前邊的。他剛一按門鈴,門就開了,迎出來的是玉旨一郎本人。怎麽出來得這麽快?是專門在小院裏等候著?
王一民走進小門一看,小院很幽靜,一條南路,直通樓門,甬路兩旁是新移栽的龍柏樹,還有一架葡萄。葡萄架下擺著竹製躺椅,還有石桌、石凳。石桌上放著一本中國線裝書。王一民一看這書才明白,方才玉旨一郎一定是坐在這裏邊看書邊等他的。
迎麵的二層樓是豆綠色的,典型的日本建築,牆皮上貼著日本瓷磚。一樓的建築麵積比二樓大得多,二樓上有玻璃暖房和一個寬敞的平台,平台上搭著綠色的涼棚,涼棚旁擺了很多盆花,有盛開的杜鵑和扶桑,還有高大的萬年青和橡樹。在這周圍都是俄國建築群落的住宅區裏,突然建起了這麽一座東洋小樓,顯得倒很別致。
玉旨一郎請王一民走進了後樓門。緊對著後樓門就是木板樓梯,紅漆木板上鋪著綠色地毯。玉旨一郎引著王一民順著樓梯上了二樓,走進一間整潔明亮的房間。
這是一間被隔扇拉門分開的套間,裏間完全是日本式的,整屋鋪滿了「榻榻米」,上麵擺著矮幾和厚重的圍棋桌。外間的陳設卻介於洋中之間,既像書齋又像待客室。
靠東邊一麵牆擺滿了一人多高的書櫥,裏麵竟有一半是中國線裝書,織有獅子滾繡球的古典款式中國彩花地毯上麵擺著西式的茶幾、沙發、寫字檯和立櫃。最引起王一民注意的是西麵牆上掛的一張中國水墨畫,那上畫著一大一小兩個烏龜奔向一塊玲瓏剔透的山石,畫上題著「齊年」二字。王一民不用看下麵的落款,就知道這是盧淑娟的手筆了。他已經聽淑娟講了畫這幅畫的全部過程。想不到這畫卻掛到玉旨一郎房間裏來了,而且裝裱得這麽好,是完全綾鑲絹裱的,下麵畫軸竟是象牙的,真像對待一幅千年古畫那樣珍重愛護。是什麽原因使他這樣呢?
一個中年下女獻茶來了。精製的中國福建黑漆茶盤裏擺著兩盞汝窯堆花雙清小茶盅。中年女人雙手托著茶盤,躬身舉向王一民,王一民一邊說「謝謝」,,邊端了一盞茶。他打開碗蓋,一股清香之氣,撲鼻而來。他稍稍呷了一口,直覺清醇無比,直人肺腑,不由得稱讚道:「好茶!好茶!貴國的『茶道』藝術譽滿全球,今天一經品嚐,真是名不虛傳了。」
亦凡公益圖書館(shuku)掃校
下一章回目錄
夜幕下的哈爾濱
日滿俱樂部夜宴後的第二天,李漢超就從塞上蕭和王一民那裏知道了事情的全部經過。因為情況嚴重,他立即請示了省委,省委經研究後指示:第一,北方劇團是一個在群眾中有廣泛影響的藝術團體,一定不能任其落入敵人手中,目前要在劇團裏積極地發展反日會會員,成立反日會組織,團結進步演職員,開展抵製排演親日漢奸戲的鬥爭,在鬥爭中壯大我們的力量;第二,支持和鼓勵作家塞上蕭拒絕寫親日漢奸戲的愛國行動,爭取他參加革命的戰鬥行列。在鬥爭中要注意他的安全。
必要時應動員他離開哈爾濱,如果能先一步送他到遊擊區去,則是最穩妥可靠的辦法,我們需要這樣的知識分子。當然這一切都要看他的覺悟程度而定,不可操之過急;第三,要密切注意敵人對盧運啟家的行動。敵酋玉旨雄一在盧淑娟身上打什麽主意?為什麽對她特別感興趣?要達到什麽目的?都要盡可能設法弄清;第四,玉旨一郎這個「謎」要盡快解開,是敵是友要早日分清。王一民同誌可以大膽地多接近他,隻有多接近,才能看清他的廬山真麵目。這是關鍵人物,一定要抓緊進行。
四條指示,扼要明確。當李漢超傳達給王一民以後,兩人研究決定:由王一民立即把省委關於北方劇團的指示傳達給劉勃,盡快發展柳絮影等進步力量人會,成立起會員小組,團結所有能團結的愛國演職員,起來抵製演漢奸戲。至於塞上蕭的工作,主要由李漢超直接做。王一民目前要突擊搞清玉旨一郎的情況,包括玉旨雄一對盧淑娟的意圖。
劇團的工作,王一民當天就布置給劉勃了。劉勃情緒很高,據他反映:劇團的演職員參加完俱樂部夜宴以後,絕大多數人都反對演漢奸戲,連謝捷爾斯克和劉別玉蘭那樣平常根本不過問政治,隻講吃喝玩樂的演員都不同意。他們在不同程度上都是主張為藝術而藝術的,自以為是超越各種政治勢力的「超人」,是清高的藝術家。現在要讓他們演漢奸戲,劇團也要變成漢奸劇團,他們當然要反對了。尤其對柳絮影被日寇特務機關長侮辱一事,反應更加強烈,由此更增強了反日情緒。這樣一來,連何一萍那樣的漢奸兒子,也在明麵上順著大多數人說了。所以劉勃很樂觀,信心十足地表示一定完成黨交給的任務。
劇團的工作安排完了,王一民就把工作目標集中在玉旨一郎身上。玉旨一郎是早就聲稱要和王一民交朋友的,所以當王一民向他一靠近的時候,他立即就向王一民伸出了熱情的手,甚至邀請王一民到他家去做客。王一民當然立即答應。
在一個星期天的上午,王一民按照約好的時間——九點整,來到了玉旨一郎的家門前:道裏高士街一座新建的日本式二層樓前。這樓是日酋玉旨雄一的新官郟玉旨一郎是和叔叔住在一起的。但是他嫌叔叔家裏一天到晚來人太多,前廳裏經常有人等待接見,給他來回出人增添許多禮儀上的麻煩,曾幾次提出要另找住處,但都未獲準。最後叔侄二人達成一項協議,在後樓門外單隔成一個小院,在小院牆上單開一個小門,這個小門隻供玉旨一郎一個人使用。
今天王一民就是按照玉旨一郎畫的指示圖。來到後邊小門前邊的。他剛一按門鈴,門就開了,迎出來的是玉旨一郎本人。怎麽出來得這麽快?是專門在小院裏等候著?
王一民走進小門一看,小院很幽靜,一條南路,直通樓門,甬路兩旁是新移栽的龍柏樹,還有一架葡萄。葡萄架下擺著竹製躺椅,還有石桌、石凳。石桌上放著一本中國線裝書。王一民一看這書才明白,方才玉旨一郎一定是坐在這裏邊看書邊等他的。
迎麵的二層樓是豆綠色的,典型的日本建築,牆皮上貼著日本瓷磚。一樓的建築麵積比二樓大得多,二樓上有玻璃暖房和一個寬敞的平台,平台上搭著綠色的涼棚,涼棚旁擺了很多盆花,有盛開的杜鵑和扶桑,還有高大的萬年青和橡樹。在這周圍都是俄國建築群落的住宅區裏,突然建起了這麽一座東洋小樓,顯得倒很別致。
玉旨一郎請王一民走進了後樓門。緊對著後樓門就是木板樓梯,紅漆木板上鋪著綠色地毯。玉旨一郎引著王一民順著樓梯上了二樓,走進一間整潔明亮的房間。
這是一間被隔扇拉門分開的套間,裏間完全是日本式的,整屋鋪滿了「榻榻米」,上麵擺著矮幾和厚重的圍棋桌。外間的陳設卻介於洋中之間,既像書齋又像待客室。
靠東邊一麵牆擺滿了一人多高的書櫥,裏麵竟有一半是中國線裝書,織有獅子滾繡球的古典款式中國彩花地毯上麵擺著西式的茶幾、沙發、寫字檯和立櫃。最引起王一民注意的是西麵牆上掛的一張中國水墨畫,那上畫著一大一小兩個烏龜奔向一塊玲瓏剔透的山石,畫上題著「齊年」二字。王一民不用看下麵的落款,就知道這是盧淑娟的手筆了。他已經聽淑娟講了畫這幅畫的全部過程。想不到這畫卻掛到玉旨一郎房間裏來了,而且裝裱得這麽好,是完全綾鑲絹裱的,下麵畫軸竟是象牙的,真像對待一幅千年古畫那樣珍重愛護。是什麽原因使他這樣呢?
一個中年下女獻茶來了。精製的中國福建黑漆茶盤裏擺著兩盞汝窯堆花雙清小茶盅。中年女人雙手托著茶盤,躬身舉向王一民,王一民一邊說「謝謝」,,邊端了一盞茶。他打開碗蓋,一股清香之氣,撲鼻而來。他稍稍呷了一口,直覺清醇無比,直人肺腑,不由得稱讚道:「好茶!好茶!貴國的『茶道』藝術譽滿全球,今天一經品嚐,真是名不虛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