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我現在不能見他。」


    『為什麽?他可總向我打聽你。「


    「你就說不知道我的下落。」


    『他根本不信,他早就知道我們的信仰,他說我們一定有聯繫。「「可是我要是就這樣往他麵前一站,不等於更明白地告訴他,我不但是信仰,而且正在實行。」李漢超摸著他那滿嘴大鬍子說。


    「若不他也會猜得到的。」


    「他猜是一回事,我們用形象向他進一步說明又是一回事。在這方麵能避開就應該避開。何況隻要我在他麵前一出現,馬上就會帶來另外的麻煩。」


    「你是說他會往北平寫信?」


    「對,他會馬上告訴石玉芳,連一天也不會耽誤。」


    『告訴就告訴吧,你們夫妻分開已經三年了,早就應該告訴了。「「不行,不行。」李漢超緊搖著頭說,「石玉芳的性格我太了解了,三年的時間她決不會有什麽變化,一知道我在這裏,她會日夜兼程領著孩子找上來的。」


    「那就來吧。」王一民點點頭說,『你現在不光管工會工作,還要考慮全麵工作,得住在』機關『裏。石玉芳領著孩子一來,就會變成』機關『的最好掩護人,這還真是求之不得的。「「那家庭的麻煩也跟著而來了。」


    「照你這麽說共產黨人就不能要家了。」


    「要家你為什麽不把老媽媽和妹妹從吉林老家接來?還讓年老的媽媽去給人家當老媽子,讓妹妹去給人家縫窮?幾次勸你都不聽,你……」李漢超瞪著眼睛一口氣說下去,真像放機關槍一樣。


    王一民急忙打斷他說:「可我和你不一樣呀,我媽媽她們可以自食其力,你這是妻子呀!」


    「那你為什麽不找個妻子,都快三十歲了,還打光棍!」


    「這是什麽話?你……」王一民激動地望著李漢超,李漢超也直望著王一民,兩個人對視著,都有很多話要說。這時從堤岸高處傳來大皮鞋踩在石頭馬路上的咋咋響聲,不是一個人的,是許多人的腳步聲……由遠而近。


    王一民立刻閉住嘴,李漢超忙扯起鉤竿,王一民拽住釣鉤一看,曲膳早已被魚吃沒了。他們在首戰告捷以後,竟沒有再去管它。王一民忙去拿曲鱔。就在他蹲那兒忙活的時候,一雙大皮鞋腳走下來了,一束手電光照在他拿曲鱔的手上。王一民一抬頭,手電光又照在他的臉上,強烈的光柱刺得他什麽都看不清,他忙把臉轉向暗處……皮鞋腳直奔裝魚的簍子走去。


    王一民忽然聽見一串粗野的笑聲:「腰細哪!大大的好!」


    王一民這時才看清,一個穿黃呢子製服的日本憲兵,正往出抓那條鯉魚。鯉魚被揪著腦袋從魚簍裏拽出來。就在那條魚剛一離簍的時候,尾巴忽然左右開弓,啪啪甩了兩下,接著撲通一聲,躥進江裏去了!日本憲兵一聲驚叫,忙用手電筒往江裏照,那兒隻有一圈一圈的波紋向外擴展著,鯉魚已無影無蹤……從江堤上麵傳來一群人的哈哈大笑聲,下邊這個日本憲兵也哈哈大笑起來,他一邊笑著一邊向堤岸上跑去……堤岸上的笑聲伴著嘰裏咕嚕的日本話,漸漸遠去了。


    一條快速汽艇從江東逆流開過來,在江心裏打了一個彎。汽艇前的探照燈,放出一溜白光,從他們麵前掃過去,隻見船上站著幾個人,船尾上的照明燈,照著一麵隨風擺動著的日本旗。這是日本江防隊的一條巡邏艇。


    巡邏艇傾斜著轉了一個圈,然後開足馬力,船頭翹翹著,船尾貼著水麵,發出一陣難聽的嘶鳴,向西麵駛去。


    巡邏艇激起的浪花拍打著堤岸。李漢超將魚鉤拋到水裏說:「自從玉旨雄一來到哈爾濱以後,又從南滿調來一個飯田大隊。他們的『春季大討伐』已經開始了。」


    「越這樣越能看出他們的恐懼心理。我在一中看日文報紙《每日新聞》,那上麵竟然報導了我們在『紀念碑』上刷大標語的消息,可見日本朝野上下都為之震動了!」


    「是呀,『趕走日寇,還我山河!』這是全中國人民的呼聲!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都在矚望著!」


    王一民望著江心那向前急駛的巡邏艇激動地說:「全世界人民都在看著:中國的土地在燃燒,中國人民在流血,每時每刻都有日本侵略者的槍彈射進中國人民的胸膛,中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在這個時候,我怎麽能……」他硬咽著,說不下去了。


    李漢超點點頭說:「我懂得你的心思,這也正是我不同意給玉芳寫信的原因。」


    水麵上的「浮子」又沉下去了,魚竿的頂端又在抖動,但是他們兩人都沒有動。


    兩個人沉默了一會兒,李漢超揮了揮手說,「算了,不說這些了。你上次不是說塞上蕭要介紹你到盧運啟家去當家庭教師,教他兒子國文嗎?我向省委匯報了,省委同意你去。」


    「省委有什麽具體指示沒有?」王一民忙問。


    「省委前些日子開會總結了工作,認為我們自從貫徹中央一月二十六日《給滿洲各級黨部及全體黨員信》以來,工作有很大進展。對信中『實行民族反帝統一戰線,總同盟抵製日本帝國主義和偽滿洲國』的要求也做了認真地討論,在城市、鄉村和各遊擊隊裏,都反對了左傾關門主義傾向,擴大了我們的陣線,總的形勢很好。


    但是我們的工作還隻是偏重於基層群眾——這當然是首要的,可是對社會上的上層人物,我們工作得還很不夠,像鄧鐵梅那樣的人物還是太少了。由於這個原因,省委同意你到盧運啟家去當家庭教師。這個盧運啟當過濱江道尹,黑龍江省省長。是東三省有名的才子,在社會上也很活躍,他獨資辦了個《北方日報》,後來又辦了個《北方劇團》,演遍了東北各地,出了幾個好演員,還越來越叫座。這就使他影響更大了,所以日本人早就看上了他。他們很需要這樣的人物當牌位,為他們的滿洲傀儡政府塗脂抹粉,撐門麵。他們已經把手伸向了盧運啟。現在好多動搖不定的人正在注視著盧運啟的動向,他的行動會影響一大片上層人物。所以省委贊成你的計劃。你去了以後,省委要你相機行事,能爭取就爭取,不能爭取就利用,你看有什麽困難沒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夜幕下的哈爾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璵並收藏夜幕下的哈爾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