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英兩國的影響下,法國浪漫主義形成於1820年左右。由於它更直


    接、更深刻地經受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和革命社會的思想的動盪,法


    國浪漫主義表現出更鮮明的革新精神和政治色彩。其早期代表作家是夏多布


    裏昂和斯塔爾夫人。前者宣揚基督教精神,創造了「世紀病」的病態形象,


    對後世影響很大。後者主張在文學批評中用歷史比較的方法來代替古典主義


    文學法則。她提出文學紮根於本民族土壤這一要求為法國浪漫主義奠定了理


    論基礎。之後,出現了拉馬丁、雨果、維尼等人的抒情詩。30年代後,法國


    浪漫主義文學在詩歌、小說、戲劇等領域繼續取得進展,又出現了繆塞、喬


    治·桑等人物。


    浪漫主義文學在德、英、法以外的歐洲國家也結出了豐碩的果實。意大


    利有瑪佐尼、萊奧拜爾琪。他們的創作取材於本國的歷史和民間傳說,熱情


    抒發人民渴望祖國獨立、統一、自由的理想。在東歐出現了革命詩人密茨凱


    維奇和裴多菲。俄國有西歐浪漫主義思潮的影響和推動下,以十二月黨人掀


    起的反對專製農奴的解放運動為背景,形成了俄國浪漫主義文學。早期有茹


    科夫斯基,他打破古典主義的僵死規範,革新詩歌的形式和格律,創作了一


    係列情感真摯、想像豐富、音調優美的抒情詩和敘事詩。普希多和萊蒙托夫


    都深受拜倫的影響,採用了西歐「回歸自然」的主題,用瑰麗的異域情調和


    自然景色,山民的純樸性格和自由生活來對照腐朽的城市文明,批判貴族資


    產階級虛偽自私的道德觀念,讚頌惡魔式的孤傲性格和叛逆精神。


    ----------------------- 頁麵 7-----------------------


    浪漫主義文學在各國的發展各有不同,但具有一些共同特徵。首先,是


    主觀性,即偏重於表現主觀理想,抒發強烈的個人感情。他們掙脫古典主義


    的理性對文藝創作的束縛,強調創作自由、把情感和想像提到首要地位。華


    茲華斯就提出「詩是強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赫茲裏特主張「詩歌是想像和


    激情的語言」;喬治·桑治說「藝術不是對現實的描繪,而是對理想真理的


    探索」。


    詛咒城市文明、歌頌大自然是浪漫主義文學的又一大特徵。這些作家厭


    惡資本主義的物質文明和城市工業化,響應盧梭的「回歸自然」,極力描繪


    大自然的美麗、壯美,藉以寄託對自由的理想。但他們對自然的崇拜又無不


    瀰漫著當時流行的泛神論思想。


    浪漫主義作家還特別重視中世紀的民間文學,提出「回到中世紀」的口


    號,這在德國浪漫主義作家尤其突出。另外,許多作家的作品中充滿了宗教


    的神秘主義。


    浪漫主義文學的體裁也很豐富。在文學史上,幾乎沒有哪個時代浪漫主


    義運動這樣提供了如此大量的作品。從體裁上分,有抒情詩、敘事詩、小說


    和戲劇。


    抒情詩無疑是浪漫主義運動最可誇耀的成果。人們把想像看成是創造性


    的變革力量,藝術過程的中心。這一新觀念促使了抒情詩的發展。可以說,


    浪漫主義文學大師不再用肉眼去觀察世界,而是憑藉著天使的幻想。情感的


    放縱也是培養浪漫主義的抒情詩的因素之一,華茲華斯把詩歌看成是「強烈


    感情的自然流露」,完全集中在自我情緒的抒發,現實世界僅僅是個人表情


    的反射。此外,對於自然的追求也影響了詩歌的題材和語言。華茲華斯提出


    詩人應該:「選擇日常生活裏的事件和情節,自始至終盡量採用人們真正使


    用的語言來加以敘述或描寫。「法國的浪漫主義作家也鼓譟要求創作的真實


    和自然。無疑,抒情詩成為英國和法國浪漫派的強點。


    德國浪漫派偏愛敘事體。施萊格爾就把「傳奇」(roman)與「浪漫的」


    (romantisch)直接相聯,主張敘事體就是浪漫的形成。這些作品往往情節


    淡化,性格模糊,缺乏統攝全文的主題或情緒。不管其形式多麽廣泛,我們


    仍可看出浪漫主義敘事體的兩個主題:懺悔性的和歷史的。前者具有明顯的


    自傳成份。如華茲華斯的《序曲》、拜倫的《查爾德·哈羅爾德遊記》和《唐·璜》、


    歌德的《維特》、夏多布裏昂的《阿達拉》、繆塞的《一個世紀兒的懺悔》,


    風行一時。後者給浪漫派提供了緬懷過去的場所。雨果的 《巴黎聖母院》、


    蒂克的《弗蘭茨·斯特恩馬爾德的漫遊》,雖不是歷史的複製,但也喚起了


    人們對美好過去朦朧而美好的聯想。英國司各特的一係列歷史小說通過描寫


    蘇格蘭這塊神奇地方的歷史,使人們對遙遠事物產生了渴望。這些都是敘事


    體的典範。


    戲劇這一體裁不是浪漫主義文學的重鎮,但也值得一提。法國是戲劇的


    中心。法國的浪漫主義文學家的三一律掙脫了傳統的束縛,崇高別致的地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想像力世界──浪漫主義文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鄒純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鄒純芝並收藏想像力世界──浪漫主義文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