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有道是“禍兮,福之所倚”。福王從花團錦簇、前呼後擁的王舟遷出上岸,孑然、伶仃地借寓杜光紹園,當時固然淒清,事後看,其命運轉機似乎偏偏由此而來。那真是眨眼間峰迴路轉,極富戲劇性,不禁讓人油然想起,唯獨他的封號裏有一個“福”字。


    四


    古雲:國不可一日無君。4月25日以來,崇禎死國、北都淪陷,是明朝所受兩大重創。但換個角度也不妨說,明朝雖然頭破血流,卻筋骨未傷;北京統治機器雖然瓦解,南京這套備用係統卻完好無損,並且能夠立即啟動、投入運行——刻下,它隻是缺少一位國君而已。


    以最簡明的情形論,崇禎皇位繼承人屬於他的男性後代。崇禎凡七子,其中四人早夭,最晚出生的二位皇子,連名字都沒留下來。甲申之變時尚在人世的,是太子慈烺、皇三子定王慈炯[22]和皇四子永王慈炤。毫無疑問,他們都是皇位的當然繼承人,順序依長幼而定。問題是,到目前為止,三人下落不明。


    既然失去簡明,複雜就趁虛而入。作為王朝的當務之急,南京的重臣們為此緊鑼密鼓、奔走忙碌,本來無可非議,甚至理所應當。然而,幾乎每個人都在其中打著小算盤。


    “小算盤”主要有兩種,一是一己之私,一是集團利益。前者是指,通過擁戴新君撈取“定策之功”,瞬間大幅提升個人政治地位:成為政壇耀眼的明星,獲得巨大權力。後者則從政治派別利益出發,力圖確定一個符合自己需要的新君人選,考慮的重點在於謀求一位更易於合作的君主,這一結果的達成顯然同樣關乎權力。


    打第一種小算盤的代表人物,是鳳陽總督馬士英。著名的東林黨人打的是第二種小算盤。


    崇禎死訊南來之際,“定策之功”立刻成為許多人的第一嗅覺,個個騷然心動、躍躍欲試。此可借路振飛一段話窺之:有勸某隨去南京扶立者,此時某一動則淮、揚不守,天下事去矣。此功自讓與南國元勛居之,必待南都議定。不然,我奉王入而彼不納,必且互爭,自不待闖賊至而自相殘,敗事矣。[23]


    路振飛,崇弘之交漕督、淮揚巡撫。


    北變之後,他治下的淮安頓成南北要衝,一時際會,北來消息、南下諸王、敗軍之將、逃難士民,都首先經過此地。


    《洪武京城圖誌》。


    朱元璋定都南京,朱棣將它遷往北京。甲申,北京淪失,明廷又回到南京。像是一個輪迴,有明近三百年歷史,從南京始,於南京終;開國皇帝在此登基,末代君主卻也是在這裏亡國。


    “此功自讓與南國元勛居之”,那個“讓”字言之不虛,當時最能捷足先登者,便是路振飛,因為幾位藩王均逗留於他的府治,北都之變的情報也是他最先獲知,他若願將“定策”奇功攬在懷中,確有近水樓台之便。所以,早就有人“勸”他“去南京扶立”。但路振飛一不貪功,二以守責為重,三顧全大局,沒有接受那種勸告。可是他的姿態不能代表別人;上述一番話,足以顯現當時覬覦“定策”者甚眾,上躥下跳,爭先恐後。


    活動最積極而又起到一種凝聚作用的,是馬士英。此時他身居鳳陽總督之職,不在南京政治核心內,沒有資格直接參與定奪。但他製訂了一個強有力的方案,分別爭取了駐紮在江北的明軍主力劉澤清、高傑、劉良佐的支持,以及南京所謂“勛臣”(開國元勛後代)例如誠意伯劉孔昭等的支持,加上某些非主流朝臣(例如吏科給事中李沾),形成共同體。這個共同體的紐帶是拓展話語權,馬士英本人和武人集團均在政治核心以外,有表態權,不能參加集議;而“勛臣”雖然可以參與政治決策,在明代的文官政治結構中卻長期邊緣化。基於這樣的訴求,以馬士英為主角,幾股力量聚成一團。嚴格說來,他們雖有共同的敵人,卻無共同的利益,本質上乃烏合之眾;他們之所以有力量,主要是因為兵權在握。


    真正有利益認同的,是東林黨人。這是政敵們加予他們的稱謂。在古代,“黨”是負麵的貶義詞,從黑,本義為晦暗不明。《說文》曰:“黨,不鮮也。”《論語》曰:“吾聞君子不黨。”孔穎達註:“相助匿曰黨。”不過,“黨”字擺脫舊義而向現代含義轉化,也正是自東林始,因此我們現在能夠安然使用“東林黨人”一語而不必理會當時那種潑髒水的居心。其次,由於並不存在相應的真正的組織,東林黨人並非一種確切所指,某人之被歸入其中,多半根據對方的人脈、行跡,或幹脆依主觀印象來斷。寬泛地說,東林黨實際就是明末政壇一些抱改革意向的人,他們希望朝政立腳點放到“天下為公”上麵,反對“以天下之利盡歸於己,以天下之害盡歸於人”[24],以及附著其上的各種人和現象——太監、奸貪、皇族直至皇帝本人。這樣的政治立場,在天啟年間激發了借權力追逐私利者的強烈反彈,構成慘禍。崇禎即位後,很快為東林黨人平反昭雪,定魏忠賢閹黨為逆案,從此,東林黨人成為政界主流。基本上,崇禎皇帝本人就是改革派,雖然後來在內外交迫、焦頭爛額的處境下,他頗有反覆和矛盾,但終崇禎一朝,東林黨人的主流地位始終未變。眼下,南京政治核心即由他們構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洞——弘光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潔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潔非並收藏黑洞——弘光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