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愛是排他的,聊齋故事也反映這排他性。《蓮香》寫兩個女人之間露骨的嫉妒,李女極力反對桑生同蓮香親近,蓮香挖苦李女“醋娘子要食楊梅”。《張鴻漸》裏狐女舜華說:“妾有褊心,於妾,願君之不忘;於人,願君之忘之也。”那麽,如何維持這本來互相排斥的“雙美”心甘情願“共一夫”?蒲鬆齡經常乞靈於二女的友誼,侍女青梅和小姐阿喜本來是關係親密的主僕,早就都鍾情於貧窮的張生;陳雲棲和白雲眠本是同一道觀的“女冠”,早就希望將來可以共侍一夫;蓮香和李女經過重生產生了深深的依戀。……顯然,“娥皇女英”是蒲鬆齡的重要思想支柱。但例外總是存在的。《青梅》和《房文淑》裏的狐女就堅決不接受侍妾的地位,決絕地把孩子丟給丈夫說:決不做仰大婦鼻息的老媽子。


    《聊齋誌異》作為一部古典文學的經典作品,之所以能夠長久地保持藝術魅力,就是因為蒲鬆齡不僅是個寫愛情故事的高手,而且是女性描寫的鐵筆聖手,他能寫他人沒有寫過也寫不出來的人物。《聊齋誌異》這些愛情故事的女主角,追求愛情,追求心靈自由,更追求真善美,追求獨立人格。她們的人生,是美麗人生。她們不僅給古代文學人物畫廊增添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而且能讓現代人從她們的不同尋常的人生中,得到道德教益和啟迪。


    智力過人的巾幗奇才


    在愛情婚姻家庭生活中,聊齋女性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在社會生活中,她們的聰明才智也大放光芒:她們在跟惡勢力鬥爭時,機智勇敢,談笑之間卻敵兵;她們的處事才能、文才、治國才能也讓庸碌的男人望塵莫及;隨著時代的發展,她們還成為商品經濟中的弄潮兒。


    復仇女神


    社會黑暗,惡勢力猖狂,即使堂堂五尺男兒有時也會一籌莫展,柔弱的聊齋女性卻能在家庭和個人危難的關鍵時刻,以冷靜的思考,果敢的行動,給惡勢力致命一擊,像復仇女神,讓正義得到伸張。比如《商三官》。商三官已經訂婚將要完婚時,父親被惡霸殺害,哥哥向官府告狀,一年多審不出結果。女婿家要求迎娶,母親答應了,商三官卻對女婿家的人說:父親屍骨未寒,你們就要求舉行婚禮,難道你們沒有父母嗎?柔中帶剛,有理、有利、有節,禮貌而堅決地拒絕了女婿家的要求。接著,哥哥告狀失敗,打算把父親的屍骨留到家裏做告狀根據,商三官對哥哥說:殺了人都不管,官場到底黑暗到什麽程度就知道了,難道你們以為老天爺會專門為你們兄弟生出個鐵麵無私的包公老爺嗎?聊齋點評家但明倫點評這一段說:“其才其識,足愧鬚眉。”商三官說這番話時,已經胸有成竹,放棄對官府的幻想,讓父親入土為安,親手給父親報仇。


    此後,商三官女扮男裝進入演藝小班子。戲班去給殺害父親的惡霸慶壽,她殷勤地勸酒,笑容可掬地侍奉惡霸。惡霸


    喜歡上了她,把她認作孌童,留下同床共寢。商三官沉著冷靜地給惡霸掃床,脫鞋,服侍得無微不至。惡霸跟她說下流話,她隻是微微一笑。惡霸更加迷惑,毫不防備,把僕人都打發走,隻留下女扮男裝的商三官,結果,被商三官身首兩斷,死了還不知道死在哪個手裏。


    蒲鬆齡把商三官叫做“女豫讓”。豫讓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刺客,他有句名言:“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蒲鬆齡自豪地說:“三官之為人,即蕭蕭易水,亦將羞而不流,況碌碌與世沉浮者耶!”大名鼎鼎的荊軻唱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豪邁之歌刺殺秦王,卻沒有完成任務,他都應該在商三官麵前感到羞愧,何況碌碌無為的男人呢?


    庚娘


    庚娘是太守的女兒,嫁給世家子弟金大用為妻。遇到戰亂,金大用帶著父母和妻子逃亡,路上遇到一個也帶著妻子逃難的,自稱王十八,願意給金大用領路,金大用就跟王十八同行。


    到了船上,庚娘告誡金大用,不要跟此人一起走,他總是盯著我看,眼珠亂轉,臉上一會兒紅,一會兒白,我看他不懷好意。金大用信口答應,覺得不會有什麽事。他們一起雇了條大船,庚娘發現王十八跟船家很熟悉,格外留心。夜裏,船開到河麵很寬的地方,王十八邀請金家父子出來看月亮。金大用一出來,就被王十八推下水,金家兩位老人也被船家打下水。庚娘看到全家人落水,一點兒不驚慌,故意在船艙裏哭:公公婆婆都沒了,我到哪兒去呀?王十八說:跟我回家,我家有房有地,保證讓你衣食無憂。庚娘明白,殺人越貨的傢夥是對著自己來的,立即擦幹眼淚,表示很滿意。在船上時,庚娘巧妙地躲過了王十八的糾纏。他們回到金陵,王十八又想動手動腳,庚娘故意騙他:30多歲的男人還不知道男女間的那點兒事?窮人辦喜事還得喝酒呢。庚娘把王十八灌醉殺掉,跳進池塘自殺。


    第15節:玩政敵於股掌之上


    她預先寫好信,讓大家知道她的冤情和報仇因由,於是眾人捐了100多兩銀子埋葬她。有幾個惡少年看到庚娘陪葬品豐富,掘開棺材,發現庚娘還活著,目瞪口呆。聰明的庚娘馬上說:幸虧你們來了,讓我重見天日,我的首飾金錢你們都拿走,再把我賣到尼姑庵裏。這些賊就把庚娘送到一位有錢的寡婦家,最後和死裏逃生的丈夫團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馬瑞芳講聊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瑞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瑞芳並收藏馬瑞芳講聊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