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往事》第一章(3)
“幹嗎要問這個?”
“你知道我妻子嗎?”
“好像聽一個朋友說過。不太理想,是吧?”
“豈止是不太理想!我一輩子被她毀了。”
“有這麽嚴重?”
“比你想像的還要嚴重百倍。”
“幹嗎不離婚?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
“我每時每刻都想離婚,可是,我不能離。”
“為什麽?”
“不為什麽。”
“告訴你,我女兒都十二歲了。”
“告訴我這個幹嗎,我哪有心情關心你女兒。”
常珊倏然舉手想很很抽他一個耳光,可高文表情讓她冷靜了。
“你到底為什麽不離婚?”
“為了孩子?”
“不是。”
高文決定把一切都告訴她。高文在常珊提到他的那部小說《北京往事》的時候,心情史無前例地平靜,在這麽漫長的時間裏高文也未能擺脫憂鬱症的陰影,憂鬱的情緒隨時可能向他襲來。可現在他反常地平靜。
郝青雖然早就回新疆了,而且回烏魯木齊之後也沒給他惹事,高文擔心的事沒有發生,高文曾擔心郝青回去這之立即會寫文章揭露他抄襲之事。
但是,和郝青的婚約一天不解除,高文就一天不能新生。
高文再也不想這樣窩囊下去了。
但是高文不敢挺而走險。
高文知道他不敢挺而走險。高文希望能在常珊這兒找到解脫的希望。高文首先背誦了出現在《北京往事》中的那首歌詞:
神秘的船歌
無言的心曲
親愛的,既然你的眼
像天空一樣藍
既然你的聲音
像奇異的幻影
擾亂了我的理智
使它如癡如迷
既然你的心靈
潔白又芒芬
既然你的氣息
純真又樸實
啊,既然整個你
像動人心弦的樂曲
像已逝的天使的光輪
音調和芳馨
那平緩的律動
使心和心相通
感應著我敏感的心
但願這是真愛
……
“我就是因為這首歌詞娶的她,”高文說,“這首歌詞毀了我。”
常珊細長的眼睛快要瞪圓了,常珊覺得高文的嚴峻和痛苦荒唐可笑,常珊無法想像這麽幾句歌詞如何毀了他,常珊竭盡所能回憶在遙遠的芳草湖農場的初戀歲月,常珊沒有想出高文有什麽精神反常的跡象。
高文把一切完整明白地說出來後,常珊反而冷靜了。
“原來是這樣,”常珊說,“你為什麽不去看心理醫生?你這是典型的憂鬱症症狀。”
“你不能這麽說。”高文端酒杯的手已開始哆嗦,“你這麽說我就陷得更深了。我不承認患了憂鬱症,我不敢承認……”
“很抱歉,”常珊說,“不過你要正視現實,正視你自己。”
“前一階段創作《冰天雪地》,心情好多了。”高文說,“創作能讓我忘記憂愁,忘記一切,可寫完那篇小說最後一個字,一切又照舊了。”高文想跟她提諾貝爾獎,到嘴邊又咽下去了,她是書商,對這種天方夜潭式的註定不能出版的,甚至會招來殺身之禍的書,常珊的反應高文是清楚的,何況今年各方都如臨大敵,談虎色變,本來要他看心理醫生,在這草木皆兵之際高文要寫他夢想之作,常珊要知道了,非要他去精神病醫院不可。
常珊久久不語,隻是不易察覺地搖著頭。她想幫助他,但她又不知如何幫助他。也許高文犯了大錯,在這個世界上他一定要跟一個人說說尚不存在的“諾獎之作”對他奇怪的安慰和拯救,並能從中得到共鳴,那這個人或許非常珊莫屬。
不過還是跟常珊觸及到構思中的宏偉之作,因為他說:“我非常想寫一本書。”
“什麽書?好銷嗎?什麽題材?”
高文敷衍地說 :“歷史題材”
“歷史題材?怕懸。不好銷。”
高文沒再多說一句。高文差點忘了她是“書商” 。
《北京往事》第二章(1)
高文和常珊走出小飯店的時候,雨已停了。雖然是秋雨,胡同內還是有不少積水。高文和常珊踮著腳走出胡同時,已是工薪族下班的高峰期,大街上汽車像蟲子一樣緩緩蠕動。自行車鈴聲更是像潮水一樣此起彼伏。
“上我住的賓館坐一會兒吧,不遠,”常珊說,“和平賓館。”
“那還在王府井呢,”高文說,“我就住在附近。上我的寒舍坐一會兒吧。”
“你租的房子?”
“說起來你難以置信,比傳奇故事還傳奇。”
“搞寫作的淨喜歡賣關於。”常珊說,“我可不想聽你的傳奇故事。這樣吧,明天我們再聯繫。我這次來北京還有點別的事,北京還有我十四萬塊錢的書款,我要討回去。你今晚好好想一想,願不願把你承包給我——別誤會,是把你的著作承包給我。”
“幹嗎要問這個?”
“你知道我妻子嗎?”
“好像聽一個朋友說過。不太理想,是吧?”
“豈止是不太理想!我一輩子被她毀了。”
“有這麽嚴重?”
“比你想像的還要嚴重百倍。”
“幹嗎不離婚?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
“我每時每刻都想離婚,可是,我不能離。”
“為什麽?”
“不為什麽。”
“告訴你,我女兒都十二歲了。”
“告訴我這個幹嗎,我哪有心情關心你女兒。”
常珊倏然舉手想很很抽他一個耳光,可高文表情讓她冷靜了。
“你到底為什麽不離婚?”
“為了孩子?”
“不是。”
高文決定把一切都告訴她。高文在常珊提到他的那部小說《北京往事》的時候,心情史無前例地平靜,在這麽漫長的時間裏高文也未能擺脫憂鬱症的陰影,憂鬱的情緒隨時可能向他襲來。可現在他反常地平靜。
郝青雖然早就回新疆了,而且回烏魯木齊之後也沒給他惹事,高文擔心的事沒有發生,高文曾擔心郝青回去這之立即會寫文章揭露他抄襲之事。
但是,和郝青的婚約一天不解除,高文就一天不能新生。
高文再也不想這樣窩囊下去了。
但是高文不敢挺而走險。
高文知道他不敢挺而走險。高文希望能在常珊這兒找到解脫的希望。高文首先背誦了出現在《北京往事》中的那首歌詞:
神秘的船歌
無言的心曲
親愛的,既然你的眼
像天空一樣藍
既然你的聲音
像奇異的幻影
擾亂了我的理智
使它如癡如迷
既然你的心靈
潔白又芒芬
既然你的氣息
純真又樸實
啊,既然整個你
像動人心弦的樂曲
像已逝的天使的光輪
音調和芳馨
那平緩的律動
使心和心相通
感應著我敏感的心
但願這是真愛
……
“我就是因為這首歌詞娶的她,”高文說,“這首歌詞毀了我。”
常珊細長的眼睛快要瞪圓了,常珊覺得高文的嚴峻和痛苦荒唐可笑,常珊無法想像這麽幾句歌詞如何毀了他,常珊竭盡所能回憶在遙遠的芳草湖農場的初戀歲月,常珊沒有想出高文有什麽精神反常的跡象。
高文把一切完整明白地說出來後,常珊反而冷靜了。
“原來是這樣,”常珊說,“你為什麽不去看心理醫生?你這是典型的憂鬱症症狀。”
“你不能這麽說。”高文端酒杯的手已開始哆嗦,“你這麽說我就陷得更深了。我不承認患了憂鬱症,我不敢承認……”
“很抱歉,”常珊說,“不過你要正視現實,正視你自己。”
“前一階段創作《冰天雪地》,心情好多了。”高文說,“創作能讓我忘記憂愁,忘記一切,可寫完那篇小說最後一個字,一切又照舊了。”高文想跟她提諾貝爾獎,到嘴邊又咽下去了,她是書商,對這種天方夜潭式的註定不能出版的,甚至會招來殺身之禍的書,常珊的反應高文是清楚的,何況今年各方都如臨大敵,談虎色變,本來要他看心理醫生,在這草木皆兵之際高文要寫他夢想之作,常珊要知道了,非要他去精神病醫院不可。
常珊久久不語,隻是不易察覺地搖著頭。她想幫助他,但她又不知如何幫助他。也許高文犯了大錯,在這個世界上他一定要跟一個人說說尚不存在的“諾獎之作”對他奇怪的安慰和拯救,並能從中得到共鳴,那這個人或許非常珊莫屬。
不過還是跟常珊觸及到構思中的宏偉之作,因為他說:“我非常想寫一本書。”
“什麽書?好銷嗎?什麽題材?”
高文敷衍地說 :“歷史題材”
“歷史題材?怕懸。不好銷。”
高文沒再多說一句。高文差點忘了她是“書商” 。
《北京往事》第二章(1)
高文和常珊走出小飯店的時候,雨已停了。雖然是秋雨,胡同內還是有不少積水。高文和常珊踮著腳走出胡同時,已是工薪族下班的高峰期,大街上汽車像蟲子一樣緩緩蠕動。自行車鈴聲更是像潮水一樣此起彼伏。
“上我住的賓館坐一會兒吧,不遠,”常珊說,“和平賓館。”
“那還在王府井呢,”高文說,“我就住在附近。上我的寒舍坐一會兒吧。”
“你租的房子?”
“說起來你難以置信,比傳奇故事還傳奇。”
“搞寫作的淨喜歡賣關於。”常珊說,“我可不想聽你的傳奇故事。這樣吧,明天我們再聯繫。我這次來北京還有點別的事,北京還有我十四萬塊錢的書款,我要討回去。你今晚好好想一想,願不願把你承包給我——別誤會,是把你的著作承包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