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史達林來到巴統時,那裏已經有多達16000名工人了。他們中有波斯人、土耳其人、希臘人,也有喬治亞人、亞美尼亞人和俄國人。大約有1000個工人在煉油廠工作。這家“裏海和黑海石油公司”的老闆便是愛德華·羅斯柴爾德男爵。工人中的大多數都還是孩子,他們的生存環境極為惡劣,房子離濃煙滾滾的煉油廠不遠,街道上臭氣熏天,到處都是汙水坑。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死於傷寒。可是,巴統的百萬富翁和外國公司總裁們——特別是英國人——卻把這個原本閉塞的城市改造成了享樂之都。這裏有一條海濱大道,旁邊都是古巴風格的別墅。他們還開了好幾家奢華的妓院、一座賭場、一個板球場和一個英國遊艇俱樂部。


    1902年1月4日,坎傑拉基“正在回家的路上,意外地目睹了一場火災”。史達林回到家後興奮地對坎傑拉基說:“哥們兒,你的預言實現了!”聘用了史達林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真的“繁榮昌盛”了起來。“我的倉庫著火啦!”[2]


    人們看見一團黑色的蘑菇雲從港口升騰起來。工人們趕緊救火,把火撲滅了,他們會因此得到一筆獎金。羅斯柴爾德煉油廠的法國經理弗朗索瓦·熱恩召見了工人代表團。史達林也位列其中,這是他第一次見到歐洲的商人。然而,有證據表明,從此往後,史達林便和羅斯柴爾德煉油廠的管理層私下接觸了——他就此和石油大亨建立了隱秘關係,這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報酬。羅斯柴爾德家族當然明白這起火災是有人故意縱火造成的,熱恩拒絕給工人發獎金。而熱恩的強硬態度剛好給了史達林一個發動罷工的理由。


    當權者試圖阻止他;奧克瑞納企圖逮捕巴統新來的革命領袖;警察們騷擾罷工者;間諜監視著馬克思主義者;羅斯柴爾德家族正在擔心他們的石油是否還能順利離港。可是,就在此時,史達林離開了巴統,坐了11個小時的火車前往提比裏西。為了能讓罷工事件擴大影響,他得找一台印刷機來製作傳單。由於傳單得用喬治亞語和亞美尼亞語兩種語言,委員會幫他聯繫到了蘇倫·斯潘達良——這位亞美尼亞人很是富有,雖然他已經有了家室且生了孩子,但依然是個到處留情的花花公子。斯潘達良的父親是個報紙編輯,史達林就在那家報社印刷了他的亞美尼亞語傳單。在此之後,斯潘達良成為了史達林的密友。


    當史達林在卡莫的協助下帶著印刷機回到巴統時,他發現巴統業已風起雲湧。卡莫和坎傑拉基立刻讓印刷機運作了起來。不久之後,這座石油之城的所有工人階級都聆聽到了史達林的聲音。


    2月17日,羅斯柴爾德家族和諾貝爾家族終於向工人們讓步了。他們同意給工人漲30%的工資——無疑,年輕的革命者取得了勝利。雖然在提比裏西,拉夫羅夫上尉的憲兵隊早已對馬克思主義者展開了突襲和逮捕,而在之前仍然平靜如水的巴統,憲兵隊上尉喬治·亞克力則顯然沒有做好準備。他承認,他對“突然爆發的不安情緒”感到憂慮。於是,他增派人手,用以監視那個謎一樣的“索索同誌”。


    史達林不得不搬出隆澤哈裏亞的家。他換了好幾次住所,最終在巴斯卡納的工人階級社區留了下來。他住進了一間小屋,房東是22歲的娜塔莎·科爾蒂娃。科爾蒂娃是個大美女,她是農民的女兒,也是社會民主工黨的同情者。她的丈夫失蹤了。據巴統地區的民間軼聞、科爾蒂娃自己的回憶錄和史達林本人之後的求婚行為來判斷,他很愛這個年輕女人——科爾蒂娃是和他發生戀情的第一個房東,此後,他還會“和很多女房東以及女同誌發生戀情”。科爾蒂娃在其回憶錄中說史達林“很溫柔”,對她“無微不至”。她的回憶甚至還為馬克思主義革命帶來了一絲愛情的亮色:“他看著我,輕輕把我的頭髮從額頭撩開,他吻了吻我。”[3]


    雖然史達林取得了成功,但羅斯柴爾德家族以及他們的代理人熱恩和馮·斯泰恩決定對他展開報復。2月26日,他們開除了389名鬧事的工人。這些工人繼續罷工,並“派了個人去找索索同誌”,可是,那個時候,他正好在提比裏西看望他的門徒斯瓦尼澤和卡莫。


    第二天,索索趕回了巴統。他邀請他的追隨者們來到隆澤哈裏亞家開會。“他提出了一係列要求”,並提議舉行一次更大規模的罷工,從而使整個石油終端陷入癱瘓。他的助手波爾菲裏·科裏澤差點認不出他來:他把鬍子和鬍鬚都剃掉了。除了阿裏波斯酒館之外,史達林還有另一個更為隱秘的總部,那便是蘇克薩克墓地。他們會在午夜時分在那裏集會,開展選舉活動。有一次,警察突襲墓地,他趕緊藏進了一位女同誌的寬大的裙子裏。還有一次,當哥薩克士兵突然來到時,他給自己套上了一件連衣裙,然後拖著裙擺逃離了。


    工人們對這位“知識分子”相當崇拜。他們稱其為“神父”。他還會給他們開書單。“有一次,他給我們留了一本書。”科裏澤回憶道,“‘這是果戈理的書。’史達林對我們說,還對我們講起了果戈理其人其事。”


    那個時候,索索同誌已經擁有了其固定的形象。他經常穿花哨的錫卡西昂棉毛大衣,戴著他標誌性的黑色寬簷軟呢帽,肩上披著白色的高加索頭巾。很快,他就有了一批和他一樣強硬的追隨者。這些人被稱為“索索主義者”,是最早期的史達林主義者。奇赫伊澤和星期天業餘學校的“合法者”請他過來接受組織的批評,但他拒絕前往。“他們隻是坐在搖椅裏空談的戰略家,他們害怕真正的政治鬥爭。”要求絕對領導權的索索這樣嘲笑他們。提比裏西憲兵隊的拉夫羅夫上尉說,“朱加什維利的我行我素分裂了革命陣營”,造成了“年長社會主義者和年輕社會主義者”之間的隔閡。罷工運動擴大化了。參加罷工的工人們受到了威脅,他們的馬被屠殺了。但是,秘密警察的首要目標仍然是“神父”索索。哥薩克騎兵正在聚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年史達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西蒙·蒙蒂菲奧裏_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西蒙·蒙蒂菲奧裏_並收藏青年史達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