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奧塞梯人生活在喬治亞北部邊境山區,他們中的很多人並不信仰基督教。有些奧塞梯人業已被同化了,可大多數人仍保持獨立:1991—1993年間,南部的奧塞梯人和喬治亞打了一仗,且至今維持自治。當史達林的父親因行將就木而在醫院登記時,他仍然被登記成了奧塞梯人。史達林的對手,包括托洛茨基和詩人曼德爾施塔姆,都據此攻擊過他。曼德爾施塔姆還專門寫過一首詩,稱史達林為“奧塞梯”。在喬治亞人看來,奧塞梯人野蠻而又粗俗,他們在19世紀早期並不信仰基督教。當然,“朱加什維利”這個姓氏帶有奧塞梯色彩:用喬治亞語來說,它的意思就是“朱加的兒子”。史達林的母親說,貝索曾告訴過她這個姓氏的由來:“djuga”是喬治亞語中“djogi”的變體,意為“牧群”,他們的祖先是牧人,是被奧塞梯的掠奪者趕出吉裏的。這個姓氏的真實起源已經無法追溯,因為在史達林出生的時候,“朱加什維利”業已完全喬治亞化了。史達林本人曾有過這麽一段文字:“奧塞梯人到底做錯了什麽……喬治亞非要侵略他們?”
[3] 史達林後來篡改了他的人生:他公開的生日是1879年12月21日,比真實生日晚了一年。年輕時的他對此並不遮掩,直到他在1920年被一家瑞典報紙採訪。1925年,他讓自己的秘書托夫圖哈把1879年這一天正式記錄在案。他這樣做有很多原因,包括他重塑自我形象的欲望。最有可能的是,他想避免被徵兵。他出生的那個小屋至今仍在哥裏的史達林大道上,它位於大教堂式的史達林博物館旁邊。現如今,它的四周都是希臘式的神殿。那是在20世紀30年代由拉夫連季·貝利亞——史達林在高加索地區的代言人,之後成為秘密警察頭目——一手打造的。朱加什維利一家並沒有在那裏生活多久。
[4] 成為領袖之後的史達林鍾情於園藝。他喜歡種檸檬和西紅柿,但他最喜歡的是玫瑰和含羞草。他最愛唱的喬治亞民謠則是《黑燕子伴我高飛》和《蘇麗珂》。
[5] 這些喬治亞酒館“裝潢破爛,環境骯髒,隻提供(加奶酪的)麵包、茶、葡萄酒,至多還有雞蛋和雞肉”。德國旅遊書出版人卡爾·巴伊德克說:“那些想在這裏吃到肉的人隻能買下整隻羊(4~5盧布)或一隻乳豬(2~3盧布)。”
2 瘋狂貝索
麵對醉酒的貝索,索索害怕極了。“我的索索是個敏感的孩子,”凱可回憶道,“每當他聽到門外傳來他父親吧啦吧啦的歌聲,他便會立刻跑到我懷裏,問我他能否去鄰居家待著,直至他父親入睡。”
瘋狂貝索甚至為了能喝上一口酒把自己的皮帶給賣了——多年之後,史達林曾解釋說:“喬治亞人隻有在陷入絕境時才會賣皮帶。”凱可越來越恨貝索,便也越來越溺愛索索:“我總是用羊毛圍巾把他包起來,讓他不至於受寒。他也很愛我。當他看到他那醉醺醺的父親時,他的眼裏總會滿是淚水,他的嘴唇變成紫色,他緊緊摟住我,乞求我把他藏起來。”
貝索對凱可和索索都很粗暴。兒子是喬治亞男人的驕傲,然而,當“索索是雜種”的謠言滿天飛時,這個兒子卻成了貝索最大的恥辱。有一次,貝索狠狠地把史達林扔在了地上,以至於在之後的好幾天裏,他的尿裏都帶著血。“這個男孩遭受了沒有緣由的毒打,可正是這一遭遇讓他變得和他父親一樣冷酷無情。”史達林的同學約瑟夫·伊利馬什維利在其回憶錄中說。青年達夫裏舍維也記得,凱可“用母愛保護他,不讓他遭受任何苦難”,而貝索則“把他當作一條狗,毫無緣由地打他”。
當索索害怕地藏起來時,貝索會吼叫著四處找他。“凱可的小雜種在哪兒?藏在床底下嗎?”凱可會竭盡全力阻止他。有一次,索索跑到了達夫裏舍維家,他的臉上全是血,他哭著喊道:“救命啊!快來!他要殺了我媽媽!”這位警察趕緊跑到朱加什維利家,他發現貝索快要把凱可掐死了。
貝索的暴行無疑對4歲的索索產生了負麵的影響。凱可記得索索很早就已經學會頑強地抵抗他的父親。他是在自己家中學會使用暴力的。有一次,為了保護凱可,他朝貝索扔出了一把刀。索索從小就好鬥,愛鬧事,他是如此難以控製,以至於即便是溺愛他的凱可也必須採用體罰的手段來管教他。
“那些沒有朝她丈夫揮出去的拳頭施加在了她兒子身上。”一個認識他們家的猶太女人說。據史達林的女兒斯維特蘭娜回憶:“她經常抽他。”20世紀30年代,史達林回去看行將就木的凱可,他問她為什麽要打他。“這對你沒有害處。”她回答道。然而,真的如此嗎?心理學家相信,暴力會傷害兒童,它當然不是表達憐愛的方式。很多兒童都有過被酗酒的父親虐待的經歷,在他們成年之後,他們會重複父親的命運:酗酒,對孩子和妻子施以暴力。但是,這不意味著他們人人都會成為殘酷的人。[1]進而言之,施加在童年史達林身上的家庭暴力或許對他的人格產生了影響,但這不是他所接觸到的唯一的暴力。
他們家很快就變賣了史達林出生的那所房子,變成了流浪者。在接下來的10年裏,他們換了9個不同的住所,在壓抑的出租房裏聊以度日。史達林的童年顯然並不安穩。凱可帶著孩子搬到了她兄弟家,但貝索答應她,自己會改變,並把她接回來。可是,貝索“無法戒酒”,而凱可則搬進了神父恰爾克維阿尼家。
[3] 史達林後來篡改了他的人生:他公開的生日是1879年12月21日,比真實生日晚了一年。年輕時的他對此並不遮掩,直到他在1920年被一家瑞典報紙採訪。1925年,他讓自己的秘書托夫圖哈把1879年這一天正式記錄在案。他這樣做有很多原因,包括他重塑自我形象的欲望。最有可能的是,他想避免被徵兵。他出生的那個小屋至今仍在哥裏的史達林大道上,它位於大教堂式的史達林博物館旁邊。現如今,它的四周都是希臘式的神殿。那是在20世紀30年代由拉夫連季·貝利亞——史達林在高加索地區的代言人,之後成為秘密警察頭目——一手打造的。朱加什維利一家並沒有在那裏生活多久。
[4] 成為領袖之後的史達林鍾情於園藝。他喜歡種檸檬和西紅柿,但他最喜歡的是玫瑰和含羞草。他最愛唱的喬治亞民謠則是《黑燕子伴我高飛》和《蘇麗珂》。
[5] 這些喬治亞酒館“裝潢破爛,環境骯髒,隻提供(加奶酪的)麵包、茶、葡萄酒,至多還有雞蛋和雞肉”。德國旅遊書出版人卡爾·巴伊德克說:“那些想在這裏吃到肉的人隻能買下整隻羊(4~5盧布)或一隻乳豬(2~3盧布)。”
2 瘋狂貝索
麵對醉酒的貝索,索索害怕極了。“我的索索是個敏感的孩子,”凱可回憶道,“每當他聽到門外傳來他父親吧啦吧啦的歌聲,他便會立刻跑到我懷裏,問我他能否去鄰居家待著,直至他父親入睡。”
瘋狂貝索甚至為了能喝上一口酒把自己的皮帶給賣了——多年之後,史達林曾解釋說:“喬治亞人隻有在陷入絕境時才會賣皮帶。”凱可越來越恨貝索,便也越來越溺愛索索:“我總是用羊毛圍巾把他包起來,讓他不至於受寒。他也很愛我。當他看到他那醉醺醺的父親時,他的眼裏總會滿是淚水,他的嘴唇變成紫色,他緊緊摟住我,乞求我把他藏起來。”
貝索對凱可和索索都很粗暴。兒子是喬治亞男人的驕傲,然而,當“索索是雜種”的謠言滿天飛時,這個兒子卻成了貝索最大的恥辱。有一次,貝索狠狠地把史達林扔在了地上,以至於在之後的好幾天裏,他的尿裏都帶著血。“這個男孩遭受了沒有緣由的毒打,可正是這一遭遇讓他變得和他父親一樣冷酷無情。”史達林的同學約瑟夫·伊利馬什維利在其回憶錄中說。青年達夫裏舍維也記得,凱可“用母愛保護他,不讓他遭受任何苦難”,而貝索則“把他當作一條狗,毫無緣由地打他”。
當索索害怕地藏起來時,貝索會吼叫著四處找他。“凱可的小雜種在哪兒?藏在床底下嗎?”凱可會竭盡全力阻止他。有一次,索索跑到了達夫裏舍維家,他的臉上全是血,他哭著喊道:“救命啊!快來!他要殺了我媽媽!”這位警察趕緊跑到朱加什維利家,他發現貝索快要把凱可掐死了。
貝索的暴行無疑對4歲的索索產生了負麵的影響。凱可記得索索很早就已經學會頑強地抵抗他的父親。他是在自己家中學會使用暴力的。有一次,為了保護凱可,他朝貝索扔出了一把刀。索索從小就好鬥,愛鬧事,他是如此難以控製,以至於即便是溺愛他的凱可也必須採用體罰的手段來管教他。
“那些沒有朝她丈夫揮出去的拳頭施加在了她兒子身上。”一個認識他們家的猶太女人說。據史達林的女兒斯維特蘭娜回憶:“她經常抽他。”20世紀30年代,史達林回去看行將就木的凱可,他問她為什麽要打他。“這對你沒有害處。”她回答道。然而,真的如此嗎?心理學家相信,暴力會傷害兒童,它當然不是表達憐愛的方式。很多兒童都有過被酗酒的父親虐待的經歷,在他們成年之後,他們會重複父親的命運:酗酒,對孩子和妻子施以暴力。但是,這不意味著他們人人都會成為殘酷的人。[1]進而言之,施加在童年史達林身上的家庭暴力或許對他的人格產生了影響,但這不是他所接觸到的唯一的暴力。
他們家很快就變賣了史達林出生的那所房子,變成了流浪者。在接下來的10年裏,他們換了9個不同的住所,在壓抑的出租房裏聊以度日。史達林的童年顯然並不安穩。凱可帶著孩子搬到了她兄弟家,但貝索答應她,自己會改變,並把她接回來。可是,貝索“無法戒酒”,而凱可則搬進了神父恰爾克維阿尼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