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互尊重、尋求互惠的交涉中,雙方都試著迎合對方的需要提出己方 的要求。衝突被視為自然的,相互謀求解決的方式,使問題獲得解決,更進一步促進了彼此關係。


    或者是巧合,公司的管理階層與勞工的對立狀態,與小孩分蛋糕的情形 非常類似。雙方都經常提到:“我們隻是想要份內的蛋糕。”若是將以固定數目的金錢來代替,一方多得的結果,必然使得另一方有所損失。在談判陷 入僵局後,工會實施罷工。若是公司妥協,勞工們在罷工期間工資的損失,或許要超過所增加的工資。罷工對公司來說,損失卻是必然的,所以對雙方 而言,這項談判彼此都是輸家。若是能在相互信任的情形下協調,而沒有罷工的事件發生,雙方都能各取所需而不致有重大的損失出現。


    暫且不談彼此合作的優點,繼續觀察因為罷工所造成的影響。除了公司 與員工都是輸家之外,還會影響到相關的民眾、社會的經濟,甚至整個國家的生產總額。為什麽會發生罷工呢?可能就是因為蛋糕分配不均所引起的。 若是雙方針對著有限的金額,為了自己的利益爭執不下,必然無法獲得圓滿的結局。若是彼此能站在對方的立場著想,在能使對方多受到些照顧下,或 許交談的內容可以改變為:“我們要如何能分享的金額變得更多,這樣大家不就都可以多分些好處了嗎?”顯然地,不僅是勞工們會有這種情形,任何 談判的雙方都處在類似的狀況下。如果仔細地回想一下,你會發現連與家人的爭論,都是同樣的情形。


    為什麽談判的主題總是與錢有關:價錢、利率、工資?為什麽人們總是 被錢所困擾?原因無他,因為所討論的錢,是任何推動力的根本。金錢的數目反映了對方滿意的程度,金錢的數目是業績的依據,是用來衡量成功與否 的準則之一。若是你衝著老闆說道:“替你這笨蛋工作,每天麵對這許多無聊的事,你必須給我加工資。”後果必然不堪設想。但是為了配合需求,應 該簡潔地說:“老闆,我需要加工資。”簡單的信息不僅輕鬆愉快,並且使老闆搭著你的肩膀說:“我喜歡有野心的人,好好做,我們一起前進。”有 些人自小就被迫接受圍著金錢打轉的話題,甚至被迫接受一種觀念,個別人最喜歡的顏色應該是綠色 100 元大鈔的顏色。當你聆聽他人的對話時,有時 讓你覺得他們簡直就是鈔票的化身。但你若認為談判隻是為了錢的話,那你就錯了。不可以言談或者外表來判斷一個人,誠然掙錢是所需要的目標之一, 卻隻是許多需求中的一種。若是忽略了金錢以外的需求,便不能使對方全滿意。用一項假說來解釋這個意思:一對夫婦正翻著雜誌時,在插頁gg中,看到一座古董掛鍾被用來當作背景,襯托出非常優美的氣氛。太太說道:“你 瞧這鍾多美啊!若是掛在家裏進門的走廊上或是大廳中,那就再好不過了。”


    先生回答:“是呀,我也正想找個類似的鍾掛在家中,隻是不知道要多少錢, gg中並沒有提到鍾的價錢。”研究之下,決定到古董店裏去找,並決定用 絕不超過500 元的價錢購買掛鍾。經過三個月的尋覓,終於在一個古董展示 會場的參展商品中,找到了這座掛鍾,太太興奮地說:“就是它,就是這一 個。”


    “對呀,就是這個。”先生答道:“但是我們說好了,不超過 500 元的 喲!”他們走向展示攤位,太太低聲道:你瞧,那兒有標價,要 750 元,我看我們回家吧!隻有 500 元的預算。“


    “我知道。”先生說道:“無論如何,試試看吧,都已經花了那麽長的 時間來找這個鍾了,不差這一下。”隨著擁擠的人群,悄悄地靠近了售貨員,準備試試他的機會。鼓著勇氣,先生對著負責鍾錶的售貨員道:“喂!我知 道這些鍾是準備在會場中賣的,也看到了鍾的標價,及標籤上的斑點,大概標價牌與鍾是同一時代的古董吧?”繼續為自己打氣,鼓足勇氣又說:“我 也不多說,這個鍾我準備出個價錢,我也不需要討價還價,聽著,250 元,賣不賣?”售貨員連眼都不眨一下道:“這鍾是你的了。”先生的反應會如 何?得意揚揚?會沾沾自喜地想:“哇!馬到功成,而且省了一半的錢。”


    不會的,你想的同我要說的一樣,因為我們都有類似的經驗,他的第一個反 應必然是“怎麽搞的,為什麽不出 150 元好了?”,你也想像得出他下一個反應是“這鍾必定有問題!”當他提著鍾走向停車場時,又對自己說道:“這 鍾應該很沉重才對,怎麽那麽輕呢?裏麵的零件一定少了!”無論是何毛病,當鍾掛在走廊時,是意外的美好,而且滴滴答答走得非常準確,可是這對夫 妻的心情卻輕鬆不起來。在他們退休之後,每晚總要起身三次。為什麽?因為沒聽到滴答的鍾聲。這情形一再地發生在白天及失眠的夜晚,他們的健康 狀況迅速惡化,並且都有高血壓的毛病,為什麽?隻因為給他們銷售掛鍾的售貨員厚顏無恥地收了他們 250 元。


    如果他是位親切、合理又溫和的人,在談論價錢時就會以對方的立場來 考慮整個交涉而提出 497 元的買價,為了多省 247 元他們在其它方麵的花費, 超過247 元的無數倍也不止。在這項交涉中所犯的錯誤是隻把價錢視為交涉 的唯一目的。若是這對夫婦所求的也隻是價格,那也無可厚非。然而如同多數人一般,除了價格之外,他們對於掛鍾尚有些期待,而這些是無意識的, 自己也不覺的。在滿足這對夫婦要求的價格之後,並未使他們快快樂樂。表麵上看來,他們在希望的價格內買到了掛鍾,然而卻未滿足他們的需要。對 他們而言,在這些情況下談判結束得太快。他們所需要的是交談,在彼此交談之中建立互信,甚至憑著討價還價的過程來建立信任的程度。如果是他能 機智地使對方投入,整個經過可以使他好過得多。


    談判是謀求滿足雙方需要的過程。但是,對方真正的需求,常常無法從 表麵得知,談判者習慣於隱藏自己真正的目的。因此,交涉是不能藉著表麵的理由即可獲得滿足的,譬如所討論的價錢、服務、產品、利率、錢,甚至 領土,討論的主題及對方所表現的方式,通常隻能滿足心理上的需要。


    交涉不僅僅是交換物品,而是一種啟發相互間的了解、信任、尊重的方 法。是你交談的態度、聲音的腔調、表現的誠意、所持的理由,以及你對於對方的感覺及需求表示關懷的程度。所有這些事情組成了交涉的過程,因為你所試著提出的要求,正好能使對方輕易配合。到目前為止,管理者指出了 為何談判常常陷入泥淖,而形成與敵人奮戰的狀況,衝突的結果使雙方受損。


    如果談判包含了對需求的滿足,也建議在談判的過程中消除彼此間的歧見, 或許能符合參與者的需要。進一步來講,正因為人人不同,預料中對手的需求,或許可以試著經過協調而實現和解。


    展示獨特的氣質


    一個正牌的醫生和一個庸醫。前者蓬頭垢麵,邋裏邋遢,而後者卻一身 白淨,溫文儒雅,胸前還掛著聽診器,假設你不知情,那麽你願意找誰看病呢?會對誰產生信任感呢?答案太明顯了!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做什麽,就 得像什麽;當醫生,就要有醫生的樣子,即使是正式的醫生,如果“沒有醫生的樣子”,病人不一個個跑掉了才怪。反之,就算是冒牌的醫生,如果能 裝出一副“醫生的風範”來,顧客還是會上門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社會交往技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戴爾·卡耐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戴爾·卡耐基並收藏社會交往技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