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使“再見”說於聽眾的微笑中


    ●“你必須使‘再見’說於聽眾的微笑中。”——喬治。柯赫●“當聽眾聽到最愉快的頂點,你就應該設法早些結束了??”——戴 爾。卡耐基


    在演說中,哪一部分最可以顯出你是熟練的還是沒有經驗的?你是敏捷 的還是笨拙的,你要知道嗎?我告訴你,就是在開頭和結尾。戲院中有一句老話:“從上場和下場的精神上,就可以知道他們有沒有本領的。”這句話 雖然單指演員,然而對演講者也很適用。


    不論做什麽事,開頭和結尾,都是最不容易做得良好的。例如你去參加 一個宴會,在進門時的寒暄以及告別時的態度,就可以看出是不是老練。在做商業訪問時,最難得是順利的開頭以及獲得成功的結果。


    在演說中,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在結束上:因為最後的字句,雖然已經停 止,但仍在聽眾的耳中旋轉,使人記憶最久。可是初學的人很少注意到這一點,他們的結束,常常是失之平淡而不能盡意。


    現在,我們來討論一下他們普通的錯誤以及矯正的方法:“上麵是我對於這件事情要說的一些話,現在,我想停止了。”這並不 是一個結尾,實在是一種不能原諒的錯誤。因為你的話既已說完,不妨就此坐下,表示你的話已經十分妥善,讓聽眾自己去回味,而何必要說這幾句廢 話呢?


    此外還有一個普遍易犯的毛病,就是當你已講完而不知怎樣停止時,常 常一句話反覆說上好幾遍。記得約士比林斯教人捉牛不要握牛角而拉牛尾,因為牛尾容易放手。但這位演說者卻是捉住了牛角,因此想盡方法不能放手, 隻好握住牛角轉起圈子來,結果還是沒有離開一步。一句話反覆多說徒然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怎樣才有好的結尾?


    矯正的方法,就是演說之前應該把結尾語準備純熟。因為你一開始演說 後,你全副的精神早已貫注在所講的話上了,無暇臨時去想應該怎樣結束。


    歷代極成功的演說家如韋勃斯特、柏萊特、葛萊斯登等人,他們也都是事先 把結尾寫下來記熟了的。


    初學演說的人,如能常常應用這些演說名家的步驟,是不易失敗的。他 應該把結尾語早已想好,溫習幾遍,溫習後雖然不能把字句完全一一背熟,但意思非完全記住不可。


    即席演說,在講的時候每多變更,因為需要刪削以適合未能預料的變化, 配合聽眾的反應。如果在事前能夠準備好兩三段不同的結束話,更是一個聰明的辦法:因為這一個不適用,那一個也許可以。


    有許多人在演說的中途,就隨便的橫講開去,這好像一輛汽車,中途突 然亂開,不但大大地糟蹋了汽油狼狽的掙紮一陣,而且將得到一個不堪設想的結局。矯正的方法,就是要多多練習,多備汽油。


    初次登台演說的人,常常犯了停止得太唐突的毛病。他們結束的方法未 免太欠圓滿了。其實他們並沒有結束,隻是唐突的中止。正好像一位朋友正在談話,突然魯莽地站起來走了,連一句告別的話也不說一樣。 大演說家林肯,在就任第一次大總統時所糙擬的演說辭也發生了這種錯誤。那篇演說,發表在非常緊張的時刻,分裂和仇恨的烏雲已經布滿了上空。


    幾星期後,血腥和破壞的暴風雨便吹遍全國了。他對南部民眾的演說,本來 預備的結束是:“不滿意的國人們,在你們的手裏,抓住了內戰爆發與否的動力,如果你們自己不做侵略者,政府是絕不會攻擊你們的。你們雖然不曾 立下一定要推翻政府的誓言,我卻有一種神聖的約言,要決心保護政府和扶助政府。在你們沒有立誓不破壞政府之前,我絕不會畏縮而不去衛護政府。


    ‘戰爭?和平?’這個嚴重的問題,完全操在你們的手中!“ 林肯拿這篇演說稿交給國務卿席華德看。席華德指出這結束太魯莽一些,易於激怒聽眾,因此他擬了兩篇,林肯接受其中的一篇,略加修改,然 後發表。結果他就任第一次大總統的演說,不再有易招人怒的唐突,充滿了優美的詩意而達到了友善的頂點。那結尾是:”我們是朋友而不是仇敵。雖 然我們的情緒,有時候相當緊張;但我們的友情,卻不能因之而破裂,我們絕對不應該成為仇敵的。神秘的音弦,將奏出全國統一的歡歌,通過每一個 戰場,烈士的墳墓,到廣大地域的生靈和家園裏。“


    初學演說的人,怎樣把自己的情緒,很恰當地用在演說的結尾呢?這是 沒有機械的規則的,它和一個人的修養一樣微妙得很。它完全是一種感覺,但這種感覺是可能養成的,就是多多學習一般大演說家所用過的方法。下麵 有一個很好的例子,是韋爾斯親王在加拿大帝國俱樂部演說的結尾:“諸位,恐怕我說得離題太遠了,並且關於我自己的話也講得太多了。 但是,我今天能和諸位說出了我自己的地位和責任,真是十分榮幸。我可以向諸位擔保,我一定盡我的力量去完成我重大的責任,決不辜負諸位誠懇的 信託。”


    這一段話,即使一位瞎子聽了,也會立刻知道他的演說已經結束,而不 像一縷遊絲似的仍在空中搖曳。真可說是圓滿異常!


    已故牛津大學校長,曾經對於林肯就任第二任大總統的一篇演說,讚譽 備至,稱之為“人類中最光榮而最寶貴的成績之一,是神聖的人類雄辯的真金。”我們現在錄在下麵:“我們對於大戰災禍能夠早點結束,都很熱誠祈求。但是,如果上帝還 要使戰爭繼續下去,並把世人辛苦了 250 餘年積下來的財產完全花盡,受到鞭答的身體還要受一次刀槍的殘害,那我們還是說‘上帝的審判,完全是真 實而公平的。’不論對什麽人,都要慈愛而不要怨恨,我們還是遵照上帝的意思,堅持正義,繼續努力,完成我們的工作——整頓我們已經殘破的國家, 紀念我們戰死的烈士,以及戰爭而造成的孤兒寡婦,以達到人與人之間的永 久和平。”


    讀者先生,我們讀了前麵所引的我認為歷來大人物口中最美妙的演說結 尾,你們感覺到怎樣?你們能不能找出一些比這更仁慈更熱情的結束語來?


    威廉。巴登在《林肯的一生》中說:“林肯在甘第斯堡的演說已經十分 偉大,然而他第一次就職總統的演說,比那還要偉大??還是林肯一生中最感人的演說,他因了這演說,使他的智慧和精神的威力達到了登峰造極之境。” 卡爾。豈爾茲說:“這簡直是一篇神聖的詩,美國歷來的總統,從未對美國的民眾講過了這樣的話。而且美國的總統,也從不曾有過一位在他的心底裏找出這樣的話來。” 當然你也許不會像美國的總統或是英國的首相那樣,得到發表不朽演說的機會。你的目的,也許隻要能夠在聽眾麵前,比較完滿地結束一篇短短的 演說吧!那麽請照下麵的話,試試看:


    歸納要點


    不過幾分鍾,一位演說者往往也會講到離題目極遠的範圍中去。他講完 的時候,聽眾對於他那篇演說中的要點,早已弄不清楚了。一般演說者大都不明白這一點,他們以為他們的腦海中,對於自己演說中的整個要點十分清 楚,所以聽眾也應該和他們一樣清楚。其實,演說者把他要說的話,事前已經有過多時的思量,所以他當然是十分清楚的;可是聽眾方麵,他們是完全 生疏的,所以演講者的話,好像是拋到他們身上去的一把鐵砂,他們雖然是被拋中了許多,可是,大部分還是滑落下來。他們雖然聽到一堆話,但是他 們對這一堆話始終沒有一句完全了解記入腦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社會交往技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戴爾·卡耐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戴爾·卡耐基並收藏社會交往技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