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當刻意去安排手的動作。如果演講人利用他的活力去激發聽眾的熱 情,而並不擔心他的動作的話,那麽他的雙手就會自動地配合言語與心情而 動作。


    聽眾的人數愈多,所需的手勢也愈大。向六個人發表演說,雙手在與胸 同高處移動就夠了。


    針對 100 個聽眾演講,前臂或甚至整個手臂都需要擺動,才能產生相等 的影響力。


    其他的肢體動作也可以產生影響:聳聳肩,滑稽地盯著人看,眉毛向上 一揚。所有這些動作都在傳達某種訊息,鼓勵聽眾作出反應(非語言的),有助於影響及分享聽眾與演講者之間的熱情。


    (3)目光接觸 演講者與聽眾間的直接目光接觸是個人互動中的主要部分。 我們發現大家所喜歡的目光接觸的持續時間是有一定的長度。它大概是一秒鍾左右。如果演講者迴避不跟聽眾中的每個人或某部分人作目光接觸, 他就失去了一種很有力量的武器。但如果他的目光接觸時間超過一秒鍾,雙方馬上都會感到很尷尬(你如果懷疑的話,不妨在回家途中跟火車上坐在你 對麵的人試試看)。


    演講者應不斷地跟聽眾作目光接觸。應當反覆地跟每位聽者這樣做(如 果聽眾人數很多的話,應當跟各部分的聽者作目光接觸)。如果有位聽者暫時失去接觸,譬如說他在記筆記,演講者應特別注意那個聽者:他一旦把頭 抬起來,就應當跟他作短暫的目光接觸。這時聽者應當感受到演講者的信號——“我對你感興趣”。 如果演講者發現聽眾把目光移開的話,他必須想辦法了。不要毫無顧忌地砰然重打桌子或蹬腳,這些都是惹人生氣的噱頭。他必須巧妙地運用停頓 一下,或故意絆一下腳,或在一個可翻動的圖表上寫或畫點東西以加強他的講辭等方法來吸引他們的目光。聽眾的目光一旦被吸引後,他必須再繼續做 重要的目光接觸。


    可使聽眾注視的方法是使用某種可看見的東西:某種事先準備好的展示 品,可能隻是演講的標題;或者甚至是寫在紙板上或黑板上的一個字。演講者必須立刻站在視聽器材的旁邊,這樣當聽眾瞄一下器材時也同時能看到; 同時他也必須集中他的注意力、活力、目光,力求跟每位聽者作個人接觸。


    他絕不可因注視紙板或黑板而讓自己的注意力、興趣、活力被抓走。


    注意目光接觸可達成兩項目的:一方麵,它是贏得聽眾興趣的一種方法; 另一方麵,演講者如經常尋求這種個人眼光接觸,可使他的魅力外向化。他發現自己是在生動地表演,言語、姿勢、表情與手勢,全部上場。它們就像對話似的那麽自然,跟聽眾的心情與反應產生共鳴。 比較起來,一個內向的演講者會擔心他的選字用詞,向著天花板或地板講話,經常須在心靈深處發掘新的思想。 使說者與聽者間產生良好關係的最有力的催化劑就是目光接觸。


    (4)聲音 人類的聲音有四種主要變化,為了抓住聽眾的興趣及注意力,每種變化應當予以調整。 話速:說話的速度。快的一段後麵應當是慢的一段,有快有慢。 高低度:應在高低之間適度調整。


    強度:聲音的強度。遇到特別重要的一段應降低強度——它比提高強度有更意想不到的效果。 停頓:利用停頓。給聽眾時間去收集及消化你所說的話。四秒鍾的停頓,對演講者來說也許顯得太長,但聽眾卻發現它有振作精神的效果。 就技巧而論,老練的演講者知道如何運用非語言的溝通技巧——姿勢、表情與手勢、目光接觸,以及聲音變化。 在整個演講過程中,他利用這種技巧將活力與熱情傳達給他的聽眾。


    3.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我們已經知道聽眾的注意力,不管從什麽時候開始,都會很快地急劇下 降。第一印象可決定開始下降點是高還是低。


    在這個重要的開始時刻,演講者所講的應當屬於一些例行東西:如講題, 以及各個標題。他的外表——服裝與儀容——應當看成是用來補助他想要表 現的形象。


    然而,他的全部精力應當集中在聽眾所表達的非語言反應上。 這裏是針對這個重要階段所提供的指導原則。


    (1)事前準備工作:把提詞卡放在桌上,標上開始及結束時間,並將手 表置於一旁。


    (2)站起來並拿開椅子。


    (3)等待。等待聽眾集中注意力,等待大多數聽眾看著你,然後再等待 一兩位尚未注意你的人。他們也許是在閑聊,或是把他們的報紙搞得沙沙作響,或是在做別的事情。不管幹什麽,除非你能讓他們注意你,否則他們都 會使其他聽眾分心,並使你分心。


    如果你直言不諱地請求他們安靜,他們會反抗你。但是如果你看著他們, 其餘的聽眾也會跟著你去看他們。他們接著會感覺出聽眾的力量,當他們抬起頭來看你時,你抱以他們一個短暫的微笑,並按預定時間開始演講。


    (4)散播信心。開始你必須讓人家看來是有信心的,讓人家聽起來是有 信心的。姿勢、表情與手勢、音調,以及用字方麵都要一起配合,特別是開頭的那幾秒鍾關鍵時刻。


    絕對不要以道歉來開始(很抱歉,陳先生今天無法提出這篇論文),也 不要以懷疑的態度來開始(我希望你們會發現它是有趣的??)。


    就同前麵所建議的,有自信地用講題及各個標題來開始,並根據你講述 它們的方式來加強聽眾的信心。


    4.信心與緊張 缺乏經驗的演講者,常常在即將發表演講之前,相當在意他們的緊張與憂慮。他們希望有人指導他們,如何在那個時間放鬆心情。 我絕不相信他們應當如此。 的確有人在放鬆後會有最好的表現。對他們來說,最好是按照正常的步驟來放鬆心情。先放鬆肌肉,讓肩頭下垂半寸。讓指頭一個接一個地放鬆, 然後是手。依次做下去。


    但是跟許多其他有經驗的演講者一樣,在演講前我想要做的最後一件事 是放鬆,不是緊張與憂慮。


    我想要我的注意力處於高點,從容不迫地採取行動來集中注意力——把 指甲插進手掌心,深深地呼吸。當我自認這一刻已經到來,我坐直身體,這樣就可以使肺部吸滿空氣。然後再做三次深呼吸。


    結果,當我首度站起來時,我感到很緊張。在站著前的最後幾秒鍾,我 想到了“聽眾接觸”這幾個字。於是我就站著,等待聽眾集中注意力,然後很有自信地開始演講。


    那種信心是出自有係統地準備講稿,及知道如何整理它。也許還需要有 點演技——不要怕它!一定要讓你看起來是有信心的。


    5.結論 做個出色的演講者的訣竅是知道如何利用活力來激發聽眾的熱情。 清楚地了解所要說的話的要點後,就可以專心一意地發表演說以博得聽眾的興趣。


    (1)利用非語言技巧:有信心的姿勢,生動的表情與手勢,經過調整的 聲音。


    (2)盡量利用眼睛接觸:既可幫助聽眾,也可幫助自己使活力外向化。


    (3)給人最佳的第一印象:停頓一下以集中聽眾的注意力,並按照前麵 所說的演講開始方式以激發信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社會交往技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戴爾·卡耐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戴爾·卡耐基並收藏社會交往技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