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與發表演講的技巧有時要視演講的性質而定。想要抓住普通聽眾的 興趣跟對業務同仁所發表的有份量的技術性演說有很明顯的區別。


    準備與發表演講的重點在:能引起一般聽眾發生興趣的演講,並假定演 講的時間不超過半小時。時間較長,或較具技術性的各種演講技巧性。


    1.主要的有關人員 在對某人說話,向某人發問,給某人提供資訊或指示時:(1)主要的有關人員是“某人”。需要把訊息傳達給“他”。


    (2)需要選擇適合於“他”的資料。


    (3)演講者提供的資料與指示能激起“他”的熱情回應。 這跟典型的經理人平常所關心的事物有很大的區別:(1)他關心自己的工作(2)他擔心本身所麵對的多種困難(3)他關心如何設法把他的資料區分成個別的小節 他通常不會很關心聽者以及他們的興趣。然而他在溝通上的成功與否並不依賴他在這方麵的能力——我們認為那是理所當然之事。他的成功要看他 為聽眾所選擇的訊息是否適當而定。他不應當擔心他將說些什麽,而是要擔心他們將聽到什麽。


    這導致我們對演說的準備工作訂出三項標準。


    (1)所選擇的訊息必須能使特定的聽眾發生興趣(2)它必須能使他們了解(3)它必須使演講者在發表演講時能將他的熱情傳播給聽者2.各種可能的方法 準備演講有多種不同的方法。讓我們從兩種方法開始:即席演講,及帶講稿的演講。


    3.即席演講 這是被那種認為每次演講都必須適合聽眾,在開始及演講過程中都必須合乎他們的心情,以及認為不需事先準備的演講者所採用的方法。這種方法 的先決條件是演講者須有高度的信心,且在獨自麵對聽眾時亦需要有非凡的綜合能力,以及生動地傳達各種主意的能力。


    有少部分的人在這方麵具有天生的才能。這是一種能使他們在同一時間 可協調幾種心智變化過程的能力。


    這是一種天生的及直覺的能力。就像某些運動員或打擊手一樣,他們隻 要很少的訓練就能玩得很好。


    這種人是非常少的。根據我的經驗,真正能即席演講的人在 1000 人當中 大概不會超過 1 人。


    4.帶講稿的演講 原則上,最好不要寫整篇的講稿。雖然也有例外,但這種方法通常都有幾項缺點。 對那些試圖記住整篇講稿,隨後再借記憶以發揮的人來說,需要很大的精力及注意力。同時也須冒記憶力失效的風險——當發生這種情形時,後果 就不堪設想。


    如果是看著講稿演講,它聽起來像是在念稿子,所傳達的訊息有如散文。 當你低著頭念時,聽眾已過遠你了。


    無論是記得也好,照念也好,寫出來的講稿跟用口說出來的在實質上有很微妙的區別。它們在選字、措辭、詞類變化以及句子與段落的結構上都有 所不同。寫出來的字句,當照念時,就不像用口說出來的字句那樣容易令人 接受。


    除此之外,寫出來的東西缺乏彈性。說者無法根據聽眾的情緒適時作出 反應,他無法參照他們的興趣刪減或增加講稿的內容。


    寫出來的東西是給讀者看的,不是給聽者聽的。


    即席發揮與寫好講稿兩者之間的折衷產物就是各式各樣的重點提示。


    精心組織


    演講者必須激起聽眾的熱情。他必須將他的個人魅力融合在可激起熱情 的過程中,當他在發表演講時最好隻準備一份最低限度的提詞。


    這聽起來也許是駭人的,但實際上卻是非常容易,隻要演講者有足夠的 技巧。


    (1)作有係統的準備。


    (2)準備一份最低限度的提詞。


    (3)運用方法將要說的話精心組織起來。


    (4)具有將個人的魅力散播給聽者的技巧。 討論組織演講辭時需要注意:發展出一種可幫助演講者精心組織講辭,但卻無法去想它的技巧。他需要一套方法,一種他能夠遵循的演練程序:一 種當他集中注意力於聽眾時可幫助他整理出清楚而簡單的講辭的方法。


    注意力是在演講開始時不久達到最高點,但為時極短,也許隻有講幾句 話的時間。


    注意力然後急劇下降。它停留在一個相當低的位置,隻偶爾受一陣陣興 趣的影響略有起伏波動,直到聽眾感覺演講快要結束時為止。然後由於聽眾希望他們沒有漏掉演講的整個大意,於是興趣又突然恢復。高度興趣的最後 時段甚至要比最初時段來得短——也許隻有一句話的時間。演講者繼續冒險來結束他的講辭。


    有經驗的演講人都會採取步驟——一種他一再使用的方法——盡量利用 這有關注意力的曲線圖。


    開始階段非常重要。演講者給予聽眾以極重要的第一印象,而在這個階 段他必須全力建立起與聽眾之間的適當互動關係。


    他的全部精力,應當投入於跟聽眾建立關係上,使他沒有餘力去考慮使 用正確的辭懼。他必須有一套方法來幫助他自動發現那些辭句。


    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開始階段可以給他機會去刺激聽眾的期望。他可以 讓他們的頭腦去想將要來到的事情。他可以提供給聽眾一個不久將可一起去 神遊的方向。


    這使用於開始階段的方法是簡單的。利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半分鍾時間 來敘述講題,以及該講題下的各個標題。演講者要讓那些寫在提詞卡上的標 題能一眼就看出來。


    不要:(1)害怕把講題重講一遍,雖然主席可能已經說過了;(2)在報告講題前先試圖講出內容;(3)試圖說明所談的事情是有理由的(這個題目很重要,因為??)


    要:(1)清楚地說出講題;(2)清楚地說出各個標題;(3)在講題及標題交代清楚後才說明理由。例如:“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午安。今天下午我要講的題目是‘如何計劃你 的一天’。我將以四個主要標題來分析:一、無法先計劃好的工作。二、求取平衡。三、計劃我們所能控製的工作。四、加強我們所能計劃的工作。先 從第一個問題開始:在一天中有許多工作都不是我們任何人所能控製的,例如電話的搔擾??”


    這樣一種簡單的開場白既可作任何演講者反覆使用的模式,亦可在最初 這段能非常專心的短時期中拿來喚醒及提高聽者的注意力。


    預期有高度興趣的第二時期是結束之前的 30 秒鍾前後。 聽者最記得的事情是在最後 30 秒鍾所聽到的東西。使用那個機會如果隻不過想把演講者最後所講的某些細節記住的話,那簡直是一種浪費。那個機 會是要讓聽者記住講題的全貌。給他們留下一個全盤的印象。方法很簡單。 作個總結。


    像平常的反覆操練一樣,使用開講時所特別提到的,及在講題文中經精 心設計過的那些相同標題,再將講題的要旨回應給聽眾。


    這種對注意力高度集中時段的利用是完全遵照舊時陸軍士官長的訓示去 做的。


    “告訴他們你準備告訴他們的事情。接著,告訴他們。然後告訴他們你 已經告訴過他們的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社會交往技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戴爾·卡耐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戴爾·卡耐基並收藏社會交往技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