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著走著就累了,我進了一家商店買了一瓶礦泉水,猛地一口氣就灌了個底朝天,隨手把空瓶子扔了出去,空塑料瓶子隨著微風“嘎啦嘎啦”的在地上滾動著,此時,我一個人獨自徘徊,就好像眼前的空瓶子一樣,被拋棄在大街上,隨著風的逼迫,沒有目標的到處遊蕩。
(番外篇——四清的記憶)
我在派出所工作已有五年多了,經濟條件不是很充足,但能自給自足,生活中來來往往,都是普通的人和事,在自己的世界,默默生存,沒有太高的精神追求,卻過得幸福安然。
我是一個喜歡“離奇”的人,每當遇見或者追蹤到離奇事件,都會感覺血液沸騰,無比興奮。當然,也會產生恐懼的情緒,滾燙的熱血之中,還會流淌著如同冬天冰層之下暗流般的寒冷。
這似乎很矛盾,卻並不矛盾。我一直認為,任何一個人,都是矛盾的綜合體,我也不例外。
比如,一個看似內向的人,卻擁有一顆外向的心。讓人感覺內向,有很多種原因,比如不善言談、表情死板、遇見陌生人會莫名其妙的緊張……
我就是這種人,對於陌生人來說,我是一個內向者,不善言談,麵無表情,四肢麻木。但對於熟悉我的人來說,我卻又是一個外向得過分的人。和朋友在一起,我會幾個小時不停嘴,滔滔不絕,直到他們不勝其煩。
我時而沉默時而幾近癲狂的狀態,連我父母都很無奈。對於他們來說,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應該保持一顆平常的心態,不能動不動就發瘋。我想,他們希望我長大之後成為一個風度翩翩、談吐優雅、舉止得體的男人。
可惜,他們的願望落空了。
父母給我起名為四清,意為“四氣緘默,清心少言”,家裏人亦或叫我為“簡默”取緘默的諧音,這是有故事的。
我出生在農村,當時無論是農村的醫療水平還是家庭情況,都不允許母親去醫院生產。所以,父親找來了村子裏唯一一個接生婆,為母親接生,迎接我來到人世。
當接生婆看到瘦骨嶙峋、嬌小脆弱的我,無奈地搖著頭,遺憾地對我父母說,我活不過五歲。盡管對此我一無所知,卻在為我講述這故事的母親臉上,看到了一絲餘悸。可想而知,父母聽到接生婆對我生命的無情宣判,有多麽痛苦。
聽母親說,剛出生的我,沒有哇哇大哭,而是用漆黑的眼球掃視著家裏的環境,很安靜。聽到接生婆的宣判之後,似乎明白是怎麽回事,閉上眼睛歇斯底裏地嚎啕。清脆的聲音如同看不清、摸不到、數不盡的利刃,刮割著父母的心。
從那以後,我繈褓中的生活,就是在吃奶、睡覺和嚎啕中渡過的。
我的嚎啕,讓父母覺得長大之後,我一定是個話癆,該說的會說,不該說的也會說。父母都是相對比較喜歡安靜的人,並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變成萬人厭的碎嘴。於是,他們將對我的希望寄托在我的名字上,起名四清,意為“四氣清心,緘默不語”,安安靜靜。
對於名字,我無可挑剔,隻是一個代號,隻要不叫“狗蛋兒”、“鐵頭”、“木墩”之類的賤名(農村素來“有起賤命好養活”的說法,盡管有些迷信,卻是為了孩子好。在這裏不是貶低擁有賤名的人,隻是我個人不喜歡罷了)我就心滿意足了。
然而,事實證明,接生婆不是老巫婆,她不能預測未來,說出的話不是金科玉律,老天沒有按照她的話執行的職責。於是,我幸運地突破了五歲大關,並在那之後,開始茁壯成長。
第四十六章 從前
雖然接生婆的預言沒有成真,但她的話似乎又不是沒有道理的,五歲那年,我整整做了一年的噩夢,相同的噩夢。
我家東側的鄰居,有一個比我大兩歲的女孩,名叫顧璐。小的時候,一起玩的夥伴,根據她的名字,為她起了一個外號,叫“軲轆”。對此,她總是很不滿,每當我們這樣叫她的時候,都會被她狠狠教訓。沒辦法,小時候,她比我們大兩歲,在我們的眼中,她是那樣的高大、強壯,我們不是對手。所以,每當看到她怒髮衝冠的樣子,我們都會作鳥獸散,一邊逃跑一邊嘲笑。
我比較倒黴,家庭條件不好,導致營養不良,身體瘦弱,體力更是差勁。每次夥伴們嘲諷她之後逃跑,我總是被第一個追上,然後被狠狠教訓一頓。
五歲的我,打不過七歲的她,隻要被追上,幾乎沒有還手之力,便被掀翻在地。那時候還小,不懂什麽是大男子主義。隻是覺得,經常被這樣毆打,很不公平,我要反抗。
於是,在多次被“軲轆”“欺負”之後,我做出了和顧璐針鋒相對的決心。
說到這裏,我不得不驕傲一下,因為一旦我認真起來,是非常恐怖的。
其實我的報復,沒有任何計劃,隻是比較邪惡。
我的夥伴,幾乎都是同齡,其中有男有女,大家都是跳脫不安的性格。在我不停地偵查之下,發現了非常有價值的線索。顧璐家的廁所,與我家的院子隻有一牆之隔。當得到隻要趴在我家牆上,就能看到顧璐上廁所的醜態(兒時認為,上廁所不是小便就是大便,排泄物髒得要死,還要避免別人看到,所以才會覺得上廁所是一件非常齷齪的事情),我歡喜不已,對夥伴們說了自己的計劃——趴在牆上,偷看顧璐的醜態。
(番外篇——四清的記憶)
我在派出所工作已有五年多了,經濟條件不是很充足,但能自給自足,生活中來來往往,都是普通的人和事,在自己的世界,默默生存,沒有太高的精神追求,卻過得幸福安然。
我是一個喜歡“離奇”的人,每當遇見或者追蹤到離奇事件,都會感覺血液沸騰,無比興奮。當然,也會產生恐懼的情緒,滾燙的熱血之中,還會流淌著如同冬天冰層之下暗流般的寒冷。
這似乎很矛盾,卻並不矛盾。我一直認為,任何一個人,都是矛盾的綜合體,我也不例外。
比如,一個看似內向的人,卻擁有一顆外向的心。讓人感覺內向,有很多種原因,比如不善言談、表情死板、遇見陌生人會莫名其妙的緊張……
我就是這種人,對於陌生人來說,我是一個內向者,不善言談,麵無表情,四肢麻木。但對於熟悉我的人來說,我卻又是一個外向得過分的人。和朋友在一起,我會幾個小時不停嘴,滔滔不絕,直到他們不勝其煩。
我時而沉默時而幾近癲狂的狀態,連我父母都很無奈。對於他們來說,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應該保持一顆平常的心態,不能動不動就發瘋。我想,他們希望我長大之後成為一個風度翩翩、談吐優雅、舉止得體的男人。
可惜,他們的願望落空了。
父母給我起名為四清,意為“四氣緘默,清心少言”,家裏人亦或叫我為“簡默”取緘默的諧音,這是有故事的。
我出生在農村,當時無論是農村的醫療水平還是家庭情況,都不允許母親去醫院生產。所以,父親找來了村子裏唯一一個接生婆,為母親接生,迎接我來到人世。
當接生婆看到瘦骨嶙峋、嬌小脆弱的我,無奈地搖著頭,遺憾地對我父母說,我活不過五歲。盡管對此我一無所知,卻在為我講述這故事的母親臉上,看到了一絲餘悸。可想而知,父母聽到接生婆對我生命的無情宣判,有多麽痛苦。
聽母親說,剛出生的我,沒有哇哇大哭,而是用漆黑的眼球掃視著家裏的環境,很安靜。聽到接生婆的宣判之後,似乎明白是怎麽回事,閉上眼睛歇斯底裏地嚎啕。清脆的聲音如同看不清、摸不到、數不盡的利刃,刮割著父母的心。
從那以後,我繈褓中的生活,就是在吃奶、睡覺和嚎啕中渡過的。
我的嚎啕,讓父母覺得長大之後,我一定是個話癆,該說的會說,不該說的也會說。父母都是相對比較喜歡安靜的人,並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變成萬人厭的碎嘴。於是,他們將對我的希望寄托在我的名字上,起名四清,意為“四氣清心,緘默不語”,安安靜靜。
對於名字,我無可挑剔,隻是一個代號,隻要不叫“狗蛋兒”、“鐵頭”、“木墩”之類的賤名(農村素來“有起賤命好養活”的說法,盡管有些迷信,卻是為了孩子好。在這裏不是貶低擁有賤名的人,隻是我個人不喜歡罷了)我就心滿意足了。
然而,事實證明,接生婆不是老巫婆,她不能預測未來,說出的話不是金科玉律,老天沒有按照她的話執行的職責。於是,我幸運地突破了五歲大關,並在那之後,開始茁壯成長。
第四十六章 從前
雖然接生婆的預言沒有成真,但她的話似乎又不是沒有道理的,五歲那年,我整整做了一年的噩夢,相同的噩夢。
我家東側的鄰居,有一個比我大兩歲的女孩,名叫顧璐。小的時候,一起玩的夥伴,根據她的名字,為她起了一個外號,叫“軲轆”。對此,她總是很不滿,每當我們這樣叫她的時候,都會被她狠狠教訓。沒辦法,小時候,她比我們大兩歲,在我們的眼中,她是那樣的高大、強壯,我們不是對手。所以,每當看到她怒髮衝冠的樣子,我們都會作鳥獸散,一邊逃跑一邊嘲笑。
我比較倒黴,家庭條件不好,導致營養不良,身體瘦弱,體力更是差勁。每次夥伴們嘲諷她之後逃跑,我總是被第一個追上,然後被狠狠教訓一頓。
五歲的我,打不過七歲的她,隻要被追上,幾乎沒有還手之力,便被掀翻在地。那時候還小,不懂什麽是大男子主義。隻是覺得,經常被這樣毆打,很不公平,我要反抗。
於是,在多次被“軲轆”“欺負”之後,我做出了和顧璐針鋒相對的決心。
說到這裏,我不得不驕傲一下,因為一旦我認真起來,是非常恐怖的。
其實我的報復,沒有任何計劃,隻是比較邪惡。
我的夥伴,幾乎都是同齡,其中有男有女,大家都是跳脫不安的性格。在我不停地偵查之下,發現了非常有價值的線索。顧璐家的廁所,與我家的院子隻有一牆之隔。當得到隻要趴在我家牆上,就能看到顧璐上廁所的醜態(兒時認為,上廁所不是小便就是大便,排泄物髒得要死,還要避免別人看到,所以才會覺得上廁所是一件非常齷齪的事情),我歡喜不已,對夥伴們說了自己的計劃——趴在牆上,偷看顧璐的醜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