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想及元遙家兄,雖為京兆王嫡長子,卻舍了功名爵位出家為僧,此人為皇室子弟倒也不無可能。
這麽晚才從宮中出去,想必很受宮中高位者的喜歡。宮中新登基的魏帝隻有五六歲,怎麽想也不到喜歡念佛的年紀。先帝駕崩之後,除了太後之外,宮妃被禁足的住在禁宮,要不然便搬去更遠的金墉城。能叫僧人來宮中講佛的人,那便隻有素來信佛的胡太後了。
此人難不成就是元遙大兄說的那位唯心師父?
陶惜年一時好奇心起,便悄悄跟在一行人身後。
出了朱門,宮女太監便不跟著了。他緩緩向西南行去,陶惜年記得,永寧寺正好在那個方向。
走了約莫一刻多鍾,永寧寺出現在他眼前。待那人從正門進了永寧寺,他等了一小會兒,聽了裏麵的動靜,從牆邊穿了過去,順便化作小僧模樣,好方便行事。
他耽擱了一會兒,險些以為要無從找起,沒想到那人竟在前麵不遠處。
“唯心師父,回來了?”
有位掃地的小僧與那人打了招呼,陶惜年一聽,果然找對人了。
陶惜年小心翼翼地跟過去,待他進了屋,便上房頂,將瓦揭了一片,準備偷看偷聽。
唯心先脫了外衣,打開櫃子,從櫃中取出一個盒子,又從盒中取出一物,虔誠地在蒲團上跪下,拜了三拜,點上香燭。
陶惜年心想,這麽晚還拜佛還真是夠虔誠的。他在的這個位置,看不到唯心拜的到底是什麽,隻覺得那東西像是一尊用白布蓋起來的佛像。唯心在那東西前跪了很久,陶惜年經不住輕輕打了個嗬欠。
“唯心師父,方丈有事想找師父過去。”門外傳來扣門聲。
唯心應了一聲,將那物放回盒中,穿上外袍,出了房門。
既然來了,豈有什麽都沒打探到就走的道理?陶惜年從屋頂下去,輕手輕腳地從唯心拿盒子的櫃中將盒子拿了出來。將那物拿到手的一剎,陶惜年就知道這並非佛像,而是類似於牌位的東西。
他揭開白布,的確是塊牌位,上麵寫著“沮渠氏列祖列宗”。
陶惜年一驚,牌位險些落地。沮渠氏,正是百年前被魏國滅國的北涼王室。
他沒料到,他竟發現了這樣一個驚天的秘密。為胡後所敬重的高僧,竟會是北涼王室後人。唯心待在這魏國皇家寺廟永寧寺中,又虔誠地祭拜著先祖,心裏想的是什麽不難揣測。
他將牌位重新放了回去,忽然感到身後有風,門在瞬間開了又合上,隻發出輕微聲響。
陶惜年正要掏出障眼之符,卻發現唯心就站在自己跟前。
他是怎麽做到的?太快了,除非他也是個懂道法的高手。
唯心站在他麵前,微笑道:“寒舍許久不曾來客,招呼不周。”
作者有話要說: 同誌們抱歉,今天更新晚了,有點卡文,還好理順了……
☆、第107章 驚變(一)
陶惜年心下覺得不妙, 向後退去, 拿了張穿牆符, 卻穿不過去。他知道這回是遇到高人了, 也不急, 轉身對唯心道:“唯心師父,真是叨擾了,小僧一時不慎走錯了地方,還請唯心師父原諒。”
“當真是不慎走錯?”
“嗬嗬, 是啊, 黑燈瞎火的, 這不一不小心就走錯了。”陶惜年背著手開了窗, 穿牆穿不過, 總能從窗戶翻出去吧?
唯心當然不會輕易讓他離去,他手往前一伸, 那剛開了一條細縫的窗戶就這樣合上。
“你來得正巧, 我等你很久了。”唯心說。
陶惜年一驚,他不太明白唯心的意思。還不等他反應, 隻覺手腳乏力天旋地轉, 如同重病一般無力站起,跌倒在地。
唯心慢慢向他靠近,陶惜年向上看去, 隻覺有無數個唯心在看他,腦中一片混沌,實在支撐不住, 昏了過去,從青衣小僧變回了原先的模樣。
唯心蹲下,解了陶惜年腰間的錦囊,隻聽得窗戶響了一聲,唯心道:“誰?”
他將窗開了個小縫,忽覺身後有人,立馬關窗,隻見幾個黑影迅速往牆角退去。應該是想聲東擊西,趁他開窗時救人。
“出來,已經看見你了。”
他拿了拂塵,往暗處一指,黑影瞬間被燒焦,魂飛魄散。他又將陶惜年用罩子罩住,那些小鬼便不能輕易近身。
樹上的蘇還打了個寒顫,此人不好惹。他從袖中抽出兩張符,化作飛刀,穿進了窗戶。等飛刀穿進窗戶後,會在裏麵爆開。然而他沒能等到符籙爆開,反而腹部中了重重一擊,當即落下樹去。
他掙紮著站起身,擦去嘴角的血,唯心站在他麵前,道:“去跟那個人說,三日後,北郊城外邙山見。若要救此人,用他的龍牙換。”
蘇還吃驚地看著他,此人像是早有預謀。他還不知道,元遙在洛陽竟然有這樣的仇家!
“還不走是要找死?”
蘇還連忙往地下一遁,不見了蹤影。
禁宮中,高後又在發瘋,聲音隱隱從內院傳來。元遙坐在靈台前,回憶起從前的光景,隻覺物是人非。
地麵忽然傳來一聲輕響,元遙仔細一看,竟是蘇還。
蘇還捂著肚子,艱難地站起身,說:“我說元將軍啊,你在洛陽城裏有這樣大的仇家也不先吱一聲,害得我半條命都快沒了!”
“怎麽回事?”
“你家那位被一個牛氣沖天的和尚抓了,他說你若想救人,三日後去邙山用龍牙換。”
元遙一驚,道:“他現在如何了?我這就過去,你再跟我走一趟!”
元遙要拉蘇還,蘇還連忙說:“別……別急,他很厲害,我怕隻憑我二人對付不了他。還有三日,他不會對道長怎樣,還不如趁著這幾日去道觀裏找幾個熟人過來。”
元遙稍稍冷靜了些,說:“我在洛陽城裏沒有仇家,惜年他究竟怎麽被抓的,你方才一直跟在他身後?那和尚又是誰?”
“是啊,阿柏不放心他一個人走,讓我悄悄跟著。他出宮路上看到一個和尚,不知為何就跟在他身後了,我呢也就遠遠跟著他,一起到了宮城外的一座寺廟,似乎是叫永寧寺來著?那和尚很是厲害,而且似乎認識你們。”
“不可能……”元遙想了一陣,說:“難不成是唯心?可他為何會認得我們,他不該認得。”
“對對對,好像就叫唯心。我聽見陶道長這樣叫了他,至於他怎麽知道的,興許是聽了一旁的人這樣叫他,那時候我還沒跟上去,可能沒聽見。”
“惜年可曾受傷?”
“應該沒有。他要將他做人質的,我在的時候他隻是弄暈了他,應該不會輕易對他動手。”
元遙稍稍放心,道:“蘇還,你對洛陽幾處道觀的高人比我熟悉,去幫我請幾位過來,三日後一起去救人。”
“請他們可不便宜啊。”蘇還說,“還有我,若不是多事,也不會挨了這一記重拳。我感覺五髒六腑都受了重創,急需買點好藥補補……”
這麽晚才從宮中出去,想必很受宮中高位者的喜歡。宮中新登基的魏帝隻有五六歲,怎麽想也不到喜歡念佛的年紀。先帝駕崩之後,除了太後之外,宮妃被禁足的住在禁宮,要不然便搬去更遠的金墉城。能叫僧人來宮中講佛的人,那便隻有素來信佛的胡太後了。
此人難不成就是元遙大兄說的那位唯心師父?
陶惜年一時好奇心起,便悄悄跟在一行人身後。
出了朱門,宮女太監便不跟著了。他緩緩向西南行去,陶惜年記得,永寧寺正好在那個方向。
走了約莫一刻多鍾,永寧寺出現在他眼前。待那人從正門進了永寧寺,他等了一小會兒,聽了裏麵的動靜,從牆邊穿了過去,順便化作小僧模樣,好方便行事。
他耽擱了一會兒,險些以為要無從找起,沒想到那人竟在前麵不遠處。
“唯心師父,回來了?”
有位掃地的小僧與那人打了招呼,陶惜年一聽,果然找對人了。
陶惜年小心翼翼地跟過去,待他進了屋,便上房頂,將瓦揭了一片,準備偷看偷聽。
唯心先脫了外衣,打開櫃子,從櫃中取出一個盒子,又從盒中取出一物,虔誠地在蒲團上跪下,拜了三拜,點上香燭。
陶惜年心想,這麽晚還拜佛還真是夠虔誠的。他在的這個位置,看不到唯心拜的到底是什麽,隻覺得那東西像是一尊用白布蓋起來的佛像。唯心在那東西前跪了很久,陶惜年經不住輕輕打了個嗬欠。
“唯心師父,方丈有事想找師父過去。”門外傳來扣門聲。
唯心應了一聲,將那物放回盒中,穿上外袍,出了房門。
既然來了,豈有什麽都沒打探到就走的道理?陶惜年從屋頂下去,輕手輕腳地從唯心拿盒子的櫃中將盒子拿了出來。將那物拿到手的一剎,陶惜年就知道這並非佛像,而是類似於牌位的東西。
他揭開白布,的確是塊牌位,上麵寫著“沮渠氏列祖列宗”。
陶惜年一驚,牌位險些落地。沮渠氏,正是百年前被魏國滅國的北涼王室。
他沒料到,他竟發現了這樣一個驚天的秘密。為胡後所敬重的高僧,竟會是北涼王室後人。唯心待在這魏國皇家寺廟永寧寺中,又虔誠地祭拜著先祖,心裏想的是什麽不難揣測。
他將牌位重新放了回去,忽然感到身後有風,門在瞬間開了又合上,隻發出輕微聲響。
陶惜年正要掏出障眼之符,卻發現唯心就站在自己跟前。
他是怎麽做到的?太快了,除非他也是個懂道法的高手。
唯心站在他麵前,微笑道:“寒舍許久不曾來客,招呼不周。”
作者有話要說: 同誌們抱歉,今天更新晚了,有點卡文,還好理順了……
☆、第107章 驚變(一)
陶惜年心下覺得不妙, 向後退去, 拿了張穿牆符, 卻穿不過去。他知道這回是遇到高人了, 也不急, 轉身對唯心道:“唯心師父,真是叨擾了,小僧一時不慎走錯了地方,還請唯心師父原諒。”
“當真是不慎走錯?”
“嗬嗬, 是啊, 黑燈瞎火的, 這不一不小心就走錯了。”陶惜年背著手開了窗, 穿牆穿不過, 總能從窗戶翻出去吧?
唯心當然不會輕易讓他離去,他手往前一伸, 那剛開了一條細縫的窗戶就這樣合上。
“你來得正巧, 我等你很久了。”唯心說。
陶惜年一驚,他不太明白唯心的意思。還不等他反應, 隻覺手腳乏力天旋地轉, 如同重病一般無力站起,跌倒在地。
唯心慢慢向他靠近,陶惜年向上看去, 隻覺有無數個唯心在看他,腦中一片混沌,實在支撐不住, 昏了過去,從青衣小僧變回了原先的模樣。
唯心蹲下,解了陶惜年腰間的錦囊,隻聽得窗戶響了一聲,唯心道:“誰?”
他將窗開了個小縫,忽覺身後有人,立馬關窗,隻見幾個黑影迅速往牆角退去。應該是想聲東擊西,趁他開窗時救人。
“出來,已經看見你了。”
他拿了拂塵,往暗處一指,黑影瞬間被燒焦,魂飛魄散。他又將陶惜年用罩子罩住,那些小鬼便不能輕易近身。
樹上的蘇還打了個寒顫,此人不好惹。他從袖中抽出兩張符,化作飛刀,穿進了窗戶。等飛刀穿進窗戶後,會在裏麵爆開。然而他沒能等到符籙爆開,反而腹部中了重重一擊,當即落下樹去。
他掙紮著站起身,擦去嘴角的血,唯心站在他麵前,道:“去跟那個人說,三日後,北郊城外邙山見。若要救此人,用他的龍牙換。”
蘇還吃驚地看著他,此人像是早有預謀。他還不知道,元遙在洛陽竟然有這樣的仇家!
“還不走是要找死?”
蘇還連忙往地下一遁,不見了蹤影。
禁宮中,高後又在發瘋,聲音隱隱從內院傳來。元遙坐在靈台前,回憶起從前的光景,隻覺物是人非。
地麵忽然傳來一聲輕響,元遙仔細一看,竟是蘇還。
蘇還捂著肚子,艱難地站起身,說:“我說元將軍啊,你在洛陽城裏有這樣大的仇家也不先吱一聲,害得我半條命都快沒了!”
“怎麽回事?”
“你家那位被一個牛氣沖天的和尚抓了,他說你若想救人,三日後去邙山用龍牙換。”
元遙一驚,道:“他現在如何了?我這就過去,你再跟我走一趟!”
元遙要拉蘇還,蘇還連忙說:“別……別急,他很厲害,我怕隻憑我二人對付不了他。還有三日,他不會對道長怎樣,還不如趁著這幾日去道觀裏找幾個熟人過來。”
元遙稍稍冷靜了些,說:“我在洛陽城裏沒有仇家,惜年他究竟怎麽被抓的,你方才一直跟在他身後?那和尚又是誰?”
“是啊,阿柏不放心他一個人走,讓我悄悄跟著。他出宮路上看到一個和尚,不知為何就跟在他身後了,我呢也就遠遠跟著他,一起到了宮城外的一座寺廟,似乎是叫永寧寺來著?那和尚很是厲害,而且似乎認識你們。”
“不可能……”元遙想了一陣,說:“難不成是唯心?可他為何會認得我們,他不該認得。”
“對對對,好像就叫唯心。我聽見陶道長這樣叫了他,至於他怎麽知道的,興許是聽了一旁的人這樣叫他,那時候我還沒跟上去,可能沒聽見。”
“惜年可曾受傷?”
“應該沒有。他要將他做人質的,我在的時候他隻是弄暈了他,應該不會輕易對他動手。”
元遙稍稍放心,道:“蘇還,你對洛陽幾處道觀的高人比我熟悉,去幫我請幾位過來,三日後一起去救人。”
“請他們可不便宜啊。”蘇還說,“還有我,若不是多事,也不會挨了這一記重拳。我感覺五髒六腑都受了重創,急需買點好藥補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