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不肯教。”蘇還總結道。
陶惜年眼皮跳了跳,道:“是,我不教。”
“小氣。”
陶惜年不想再理蘇還,收了東西進房。對待這蘇還,不用那麽客氣,況且,他應該不會在乎別人對他客不客氣。
蘇還從牆頭上跳下來,跟在陶惜年身後。
“我教你鬼道,同你交換。”
“抱歉,沒興趣。蘇兄,這轉化內丹之術,勸你不學,我已經打算收手了。”
蘇還不死心道:“你已經得了不少妖物的內丹,應當很強吧,要不要跟我比試比試?”
“不要。”陶惜年回答得斬釘截鐵。他從桌上拿起一卷書,蘇還站在他房門口,擋住了光線。他朝窗口處挪了挪,靠著墊子,愜意地看起了書。
☆、第049章 西行
元遙回來的時候,看到的便是這樣一幅詭異的畫麵。陶惜年在房內看書,涵虛則站在門口,探出個腦袋,木然地看著陶惜年。
“涵虛道長,你在做什麽?”元遙問。
涵虛回頭看了元遙一眼,道:“元將軍,我在請求陶道長教我轉化內丹之法。”
“請求?”
“嗯,請求。”
元遙提醒道:“我們還有幾日便離開洛陽了,涵虛道長有什麽需要置辦的,這兩日去集市上買齊,尤其是厚衣裳。”
“知道了,我明日去買。”
元遙見涵虛沒有讓開的意思,便擠進了門,在陶惜年對麵坐下,將手裏提的小盒放在矮桌上。
“這是什麽?”陶惜年放下書,去拆盒子。其實他已經聞見了,是茶葉,而且是極好的蜀中茶。
“茶店到的新貨,說是難得的好茶,便買了一盒。我不懂分辨,你看是好是壞。”
陶惜年低頭聞了聞,再看了成色,說:“自然是好茶,比之前喝過的都好。”
“上回定的衣裳已經做好了,一個時辰後掌櫃會派人送來,但去往關外很快便穿不著了,我讓他們按著上回量的尺寸又做了幾身,還要再等幾日。”
“你的呢?”
“不用擔心,我也做了新的。”
跟著元遙,根本就不用自己操心瑣事。陶惜年將茶葉重新包好,去廚房拿了茶具,準備煮水烹茶。他想試著往茶裏放點桂花,烹煮出的茶香味定然濃鬱。
西去高昌長路漫漫,行李是一定要帶夠的。接下來幾日,他們一邊做著西行的準備,一邊四處遊玩。從香客絡繹不絕的白馬寺,到秋意正濃的洛浦,再到西晉權臣石崇的金穀園……還去了城東的洛陽小市和書肆。
城東大多是漢人官員與士庶,又設有學堂,有不少漢人學生,書肆極多,陶惜年挑了好幾本,拿著路上看。
最後一日,陶惜年陪著元遙去與崔光道別,又從西市買了些需用,算是將東西都備齊了。回到家中,阿柏忙不迭地收拾東西,對著怎麽放都滿噹噹的箱子發了愁。
“道長,這箱子裝不下那麽多東西,我們還回這兒麽?還回有的就不帶了吧。”
陶惜年想了想,道:“定然要回的,春夏的衣裳帶兩身備用,別的就擱在這兒。琴也不用帶,我們去了就入冬了,西邊太冷,我應該不會彈了。”
阿柏收拾一陣,道:“不帶琴就能多帶好多東西呢,大和尚的行李也能裝進去了。”
元遙從外麵回來,他方才是去給花花找託管的人家。西去高昌自然不能再騎花花,元遙從軍中要了一匹軍馬給陶惜年騎,而花花,則被託付給別人照管。元遙找的人,那自然是靠譜的,陶惜年一點也不擔心。他幫著收了一陣,將元遙的一部分行李也放了進去,完事後拍了拍小竹箱,一身輕鬆。
翌日一早,幾人從城西出了洛陽,一路往西北行去,北渡黃河,七日後到達東秦州。
進城的那一剎,阿柏在陶惜年胸口處嘆了一聲:“終於進城了……”
陶惜年心中暗暗一喜,終於能好好住一宿了。城與城之間,總是有大片荒無人煙之所,他們在路上住的並不好,中間隻有三日是在客棧和百姓家裏住的,其餘的日子,便都是睡帳篷了。
“我們在城裏休息兩日,後日再上路。”元遙說。
“甚好,能休息了。” 陶惜年等的就是這句話,能休息再好不過了。
蘇還木著臉,左看右看,道:“此地並不繁華,沒什麽好玩的,客棧也不會太好。”
幾人在城中最大的一間客棧停下,要了三間房。進去一看,果然如蘇還所說,條件相當一般。不過有總比沒有好,晚上總算能好好歇息。
進了房間,陶惜年往床上一躺,床有點硬,倒也還湊合。阿柏坐在桌邊吃東西,將糖葫蘆咬得咯吱響。
“道長,你要沐浴嗎?我給你拿衣裳。”
陶惜年迷迷糊糊點了點頭,道:“好,我去讓夥計弄些熱水來。”
他起身去要熱水,夥計的速度倒不慢,很快便送來了。他整個人泡在熱水裏,舒舒服服洗了個澡。
這才是第七日,路上也不是很趕,但還是很累。每日騎馬,屁股疼。
要不在這東秦州買一輛馬車?一兩金以內能買到吧,也不用買多好的,能坐人位置比較寬敞就行了。
“你們要做什麽?”
“嘿嘿,不做什麽……就是看看你是不是長得跟我們一樣……”
陶惜年在窗邊擦著濕漉漉的頭髮,突然聽見客棧後那條小巷子裏傳來人聲,便停下手裏動作,將窗戶開了一條小縫,看出去。幾個地痞流氓正圍著一個衣衫單薄的男孩子,對他動手動腳,衣裳都要被扯開了。
陶惜年嘆了一口氣,這世道,男孩也不安全啊。
見那男孩沒有還手之力,他猛地將窗戶一推,道:“喲,天都還沒黑透呢,就開始幹起苟且之事了?這東秦州官老爺不知道睡了沒有,要不我找個人去瞧瞧?”
那流氓頭子見有人插話,怒道:“你是哪裏來的外鄉人?別多管閑事!”
“路見不平,自然要管一管。”
見那流氓不停手,陶惜年頭髮沒幹,隨意束了一下,從窗戶跳出去,穩穩落在地上。
那流氓頭子看了一眼二樓窗戶,道:“你倒是能跳。”
陶惜年笑了笑,也不同他說話,右手拿了張符紙幻化出一支木棍,往那流氓頭子腦門上敲了一記,那人兩眼一翻,昏了過去,重重倒在地上。其餘幾人見來者不善,紛紛丟下老大,一鬧而散,跑出了巷子。
陶惜年搖搖頭,果然是普通地痞無賴,實在是好對付。
“陶郎君?”
聲音從不遠處傳來,陶惜年一愣,向那處看去。那人衣衫不整,但臉上神色還算鎮定。他看著陶惜年,眼中露出欣喜之色。
這不是……上回那茶樓裏的琴師麽?陶惜年還記得他的名字,叫雲笙。
陶惜年眼皮跳了跳,道:“是,我不教。”
“小氣。”
陶惜年不想再理蘇還,收了東西進房。對待這蘇還,不用那麽客氣,況且,他應該不會在乎別人對他客不客氣。
蘇還從牆頭上跳下來,跟在陶惜年身後。
“我教你鬼道,同你交換。”
“抱歉,沒興趣。蘇兄,這轉化內丹之術,勸你不學,我已經打算收手了。”
蘇還不死心道:“你已經得了不少妖物的內丹,應當很強吧,要不要跟我比試比試?”
“不要。”陶惜年回答得斬釘截鐵。他從桌上拿起一卷書,蘇還站在他房門口,擋住了光線。他朝窗口處挪了挪,靠著墊子,愜意地看起了書。
☆、第049章 西行
元遙回來的時候,看到的便是這樣一幅詭異的畫麵。陶惜年在房內看書,涵虛則站在門口,探出個腦袋,木然地看著陶惜年。
“涵虛道長,你在做什麽?”元遙問。
涵虛回頭看了元遙一眼,道:“元將軍,我在請求陶道長教我轉化內丹之法。”
“請求?”
“嗯,請求。”
元遙提醒道:“我們還有幾日便離開洛陽了,涵虛道長有什麽需要置辦的,這兩日去集市上買齊,尤其是厚衣裳。”
“知道了,我明日去買。”
元遙見涵虛沒有讓開的意思,便擠進了門,在陶惜年對麵坐下,將手裏提的小盒放在矮桌上。
“這是什麽?”陶惜年放下書,去拆盒子。其實他已經聞見了,是茶葉,而且是極好的蜀中茶。
“茶店到的新貨,說是難得的好茶,便買了一盒。我不懂分辨,你看是好是壞。”
陶惜年低頭聞了聞,再看了成色,說:“自然是好茶,比之前喝過的都好。”
“上回定的衣裳已經做好了,一個時辰後掌櫃會派人送來,但去往關外很快便穿不著了,我讓他們按著上回量的尺寸又做了幾身,還要再等幾日。”
“你的呢?”
“不用擔心,我也做了新的。”
跟著元遙,根本就不用自己操心瑣事。陶惜年將茶葉重新包好,去廚房拿了茶具,準備煮水烹茶。他想試著往茶裏放點桂花,烹煮出的茶香味定然濃鬱。
西去高昌長路漫漫,行李是一定要帶夠的。接下來幾日,他們一邊做著西行的準備,一邊四處遊玩。從香客絡繹不絕的白馬寺,到秋意正濃的洛浦,再到西晉權臣石崇的金穀園……還去了城東的洛陽小市和書肆。
城東大多是漢人官員與士庶,又設有學堂,有不少漢人學生,書肆極多,陶惜年挑了好幾本,拿著路上看。
最後一日,陶惜年陪著元遙去與崔光道別,又從西市買了些需用,算是將東西都備齊了。回到家中,阿柏忙不迭地收拾東西,對著怎麽放都滿噹噹的箱子發了愁。
“道長,這箱子裝不下那麽多東西,我們還回這兒麽?還回有的就不帶了吧。”
陶惜年想了想,道:“定然要回的,春夏的衣裳帶兩身備用,別的就擱在這兒。琴也不用帶,我們去了就入冬了,西邊太冷,我應該不會彈了。”
阿柏收拾一陣,道:“不帶琴就能多帶好多東西呢,大和尚的行李也能裝進去了。”
元遙從外麵回來,他方才是去給花花找託管的人家。西去高昌自然不能再騎花花,元遙從軍中要了一匹軍馬給陶惜年騎,而花花,則被託付給別人照管。元遙找的人,那自然是靠譜的,陶惜年一點也不擔心。他幫著收了一陣,將元遙的一部分行李也放了進去,完事後拍了拍小竹箱,一身輕鬆。
翌日一早,幾人從城西出了洛陽,一路往西北行去,北渡黃河,七日後到達東秦州。
進城的那一剎,阿柏在陶惜年胸口處嘆了一聲:“終於進城了……”
陶惜年心中暗暗一喜,終於能好好住一宿了。城與城之間,總是有大片荒無人煙之所,他們在路上住的並不好,中間隻有三日是在客棧和百姓家裏住的,其餘的日子,便都是睡帳篷了。
“我們在城裏休息兩日,後日再上路。”元遙說。
“甚好,能休息了。” 陶惜年等的就是這句話,能休息再好不過了。
蘇還木著臉,左看右看,道:“此地並不繁華,沒什麽好玩的,客棧也不會太好。”
幾人在城中最大的一間客棧停下,要了三間房。進去一看,果然如蘇還所說,條件相當一般。不過有總比沒有好,晚上總算能好好歇息。
進了房間,陶惜年往床上一躺,床有點硬,倒也還湊合。阿柏坐在桌邊吃東西,將糖葫蘆咬得咯吱響。
“道長,你要沐浴嗎?我給你拿衣裳。”
陶惜年迷迷糊糊點了點頭,道:“好,我去讓夥計弄些熱水來。”
他起身去要熱水,夥計的速度倒不慢,很快便送來了。他整個人泡在熱水裏,舒舒服服洗了個澡。
這才是第七日,路上也不是很趕,但還是很累。每日騎馬,屁股疼。
要不在這東秦州買一輛馬車?一兩金以內能買到吧,也不用買多好的,能坐人位置比較寬敞就行了。
“你們要做什麽?”
“嘿嘿,不做什麽……就是看看你是不是長得跟我們一樣……”
陶惜年在窗邊擦著濕漉漉的頭髮,突然聽見客棧後那條小巷子裏傳來人聲,便停下手裏動作,將窗戶開了一條小縫,看出去。幾個地痞流氓正圍著一個衣衫單薄的男孩子,對他動手動腳,衣裳都要被扯開了。
陶惜年嘆了一口氣,這世道,男孩也不安全啊。
見那男孩沒有還手之力,他猛地將窗戶一推,道:“喲,天都還沒黑透呢,就開始幹起苟且之事了?這東秦州官老爺不知道睡了沒有,要不我找個人去瞧瞧?”
那流氓頭子見有人插話,怒道:“你是哪裏來的外鄉人?別多管閑事!”
“路見不平,自然要管一管。”
見那流氓不停手,陶惜年頭髮沒幹,隨意束了一下,從窗戶跳出去,穩穩落在地上。
那流氓頭子看了一眼二樓窗戶,道:“你倒是能跳。”
陶惜年笑了笑,也不同他說話,右手拿了張符紙幻化出一支木棍,往那流氓頭子腦門上敲了一記,那人兩眼一翻,昏了過去,重重倒在地上。其餘幾人見來者不善,紛紛丟下老大,一鬧而散,跑出了巷子。
陶惜年搖搖頭,果然是普通地痞無賴,實在是好對付。
“陶郎君?”
聲音從不遠處傳來,陶惜年一愣,向那處看去。那人衣衫不整,但臉上神色還算鎮定。他看著陶惜年,眼中露出欣喜之色。
這不是……上回那茶樓裏的琴師麽?陶惜年還記得他的名字,叫雲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