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長,你的琴給你放這兒行麽?衣裳給你塞在這兒……”阿柏將琴放在矮桌上,又去將陶惜年的衣裳疊好了,放進櫃子裏。
陶惜年撐起身,道:“隨便放吧,能讓我找著就行。我去後麵院子走走,你去不去?”
“去啊,那我先不收了。”
陶惜年在這京兆王府裏轉了一轉,宅子是個五進的宅子,除了進門後的院子和他們住處的庭院,後麵還三個小院,不過顯然很久無人居住,隻長著幾棵大樹和一些雜草,房間也都是鎖著的。他隻走到第四進便往回走了,大門鎖住了。看來這最後一進就是元遙也很少進去。
他在裏麵瞎晃蕩,走著走著竟是到了元遙家擺放祖宗牌位的小祠堂。二十年前孝文還未改製,牌位上的名字還都是拓跋之姓。元遙應該是在小時候改的元姓,若是不改,他該叫拓跋遙。
放得遠的是拓跋家老祖宗,有不少是鼎鼎大名的人物。擺放位置離香燭較近的,則是三代以內。陶惜年隔近了去看,元遙的父親是京兆王拓跋子推。不知道元遙有沒有襲爵的可能。
“惜年,飯已經好了。”
陶惜年轉過身,元遙站在他身後。阿柏正在爬樹,聽見這話從樹上滑了下來,看來他等吃飯已經等了很久。
“那我們走吧,正好餓了。”他走在元遙身後,走了幾步,好奇地問,“修遠,你有爵位麽?”
元遙道:“我是庶子,不能襲爵。不過胡太後答應賜一個爵位給我。若沒有爵位,這宅子在我百年之後,便重歸朝廷了。”
難怪了。梁家就算再有錢有勢,也隻是商賈之家,元遙的父親為他訂婚,也該好好考慮才是。
秋風過境,吹落幾片樹葉,其中一片落在陶惜年頭上,元遙伸手將那葉子拿了,道:“我兄長是嫡子,但他早已遁入空門,這宅子便留給了我。”又道,“梁諸那裏還是要去的,等過兩日你休息好了,我們一起去。”
陶惜年微笑著點點頭。
☆、第045章 做客
“你今日又怎麽了?騷氣!”阿柏把頭靠在桌上,看陶惜年梳頭。這妖道一大早覺也不睡,翻箱倒櫃地找衣服,不知道又要幹什麽去。
“去梁諸府上做客啊,得穿好看點嘛。”陶惜年回答得理所當然。
“那你路上那麽多日都跟他在一起,怎麽不穿好看點?”
“不幹你事!你不是說沒睡飽麽?趕緊睡覺去!”
陶惜年換上一套月白色長衫,係上腰帶,左看右看萬分後悔沒多帶幾身衣裳。就那麽幾身衣裳,幾日便穿重了嘛。路上的時候不覺得,可這是在洛陽哎。
怕元遙久等,他穿好了便立馬開門。米粥的香味飄了過來,一聞就知道元遙在做早飯。
阿柏屁顛屁顛跑進廚房,幫元遙盛粥,然後給每個盤子裏分了一塊肉餅,一隻雞蛋。
三人吃了早飯,阿柏留在院子裏。他一點也不孤單,一個人在院子裏上躥下跳,逗弄元遙買昨日買回來的兩隻雞。陶惜年和元遙則帶著昨日便買好的禮品,去樂津裏梁府找梁諸。
梁府很好找,宅子很大,比元遙家那京兆王府還要大上一圈。元遙敲了門,便有四個家僕前來迎接,幫他們拿禮品。陶惜年左看看右看看,這梁府與庾遠道家幾乎不相上下,真是家大業大。
剛走進第一道門,梁諸便聽了通報前來迎接,道:“你們兩人來便來了,還跟拜年似的,帶這麽多東西,太破費了。”
陶惜年笑了笑,其實都是元遙買的,嗬嗬。
幾人在會客廳裏坐定,隨意寒暄著,但其實主要是陶惜年同梁諸在說。聊了一陣,陶惜年停下喝茶,卻瞥見梁諸身後的屏風人影一閃。他想了想,興許是那梁家小妹或是她的貼身婢女吧。雖說梁諸提過他妹妹梁菀君想見元遙一麵,可他們畢竟是沒成親的,麵對麵坐著不太合規矩,因此在屏風後偷看。
元遙倒是什麽也沒發現,靜靜地坐著喝茶,不時看陶惜年一眼。
“梁娘子,你家未婚夫婿來了,這會兒走得動麽?絮絮背你過去。”年約十六七的小侍女絮絮從屏風後跑回梁菀君的閨房,小聲傳話。
梁菀君躺在床上,咳了幾聲,勉強直起身子,臉色很是蒼白。她道:“背吧,我怕等不到下一回了。”
“說的什麽話啊,呸呸,晦氣,不會的!”絮絮急道。
“是啊梁娘子,梁郎前日又遣人去南邊找了個大夫,過幾日便能到了,說不準你的病就要好轉了。”說話的是個五十來歲老媽子孫媽,絮絮來之前她一直在照顧菀君。
絮絮給菀君重新整理了頭釵,又點了些胭脂,梁菀君的臉終於有了些血色。雖然兩人不見麵,但總要打扮打扮。末了,又給她找了件厚衣裳穿著,這才背上她,往會客廳走去。孫媽則在一旁護著,以免絮絮背不動摔了菀君。
但其實她的擔心是多餘的,纏綿病榻許久的菀君身子比落葉還輕,絮絮能背起兩個她。
“我家元郎長得俊麽?”菀君臉上浮起一層紅暈。
“我……今兒個來了兩位郎君,我在屏風後偷偷看了一眼,都很俊呢,不過絮絮沒分清誰是元郎。”
孫媽在屏風後鋪了厚地毯,又給菀君拿了個軟墊子,絮絮便將菀君放在墊子上。會客廳是亮的,屏風後是暗的。菀君可以透過屏風看清會客廳裏的人,而她對麵的人卻極難看到她。
她幾乎是貼著屏風,從細小的縫隙裏看向對麵之人。絮絮說的不錯,是來了兩位郎君,都長得很俊秀。她以為哥哥就已經很俊俏了,沒想到這兩位都比他哥哥更俊。尤其是坐在右邊的那位,一雙桃花眼,笑起來臉頰上有酒窩,那笑容簡直能融化冬天的冰雪。不過她認得出來,他不是元郎,因為元郎是鮮卑人,而他與她一樣,都是漢人,眸子的顏色要深一些。
於是她看向左邊,元郎有一雙漂亮的淺褐色眸子,像琥珀一樣,與右邊那位比起來鼻樑更高挺,五官更深刻,是另一種好看。元郎似乎不愛說話,隻安安靜靜坐著,偶爾看一眼右邊那位郎君。他們是很好的朋友吧。
菀君偷聽了許久,知道右邊那位姓陶,是從南梁來的,現下正住在元郎家中。聽著陶郎與哥哥談論南梁到冀州一路上的見聞,她便心生嚮往,真想出去走走,可卻是辦不到。
“梁娘子,渴了吧?喝點茶水。”絮絮輕手輕腳端了一杯熱茶,遞給菀君。
菀君一不留神,便潑了茶水,低低叫了一聲。
陶惜年早就注意到有人偷看偷聽,倒沒覺得意外。元遙看向屏風後,有些疑惑。
梁諸轉身看了看,見沒有動靜,覺得應當不是什麽大事,便道:“是菀君,她想看看你。”
陶惜年道:“梁兄,令妹若是願意,也坐過來一起聊吧。我們不是什麽講規矩的老古板,這裏也沒有外人。”
梁諸想了想,對屏風後的妹妹道:“菀君,你想坐過來麽?”
陶惜年撐起身,道:“隨便放吧,能讓我找著就行。我去後麵院子走走,你去不去?”
“去啊,那我先不收了。”
陶惜年在這京兆王府裏轉了一轉,宅子是個五進的宅子,除了進門後的院子和他們住處的庭院,後麵還三個小院,不過顯然很久無人居住,隻長著幾棵大樹和一些雜草,房間也都是鎖著的。他隻走到第四進便往回走了,大門鎖住了。看來這最後一進就是元遙也很少進去。
他在裏麵瞎晃蕩,走著走著竟是到了元遙家擺放祖宗牌位的小祠堂。二十年前孝文還未改製,牌位上的名字還都是拓跋之姓。元遙應該是在小時候改的元姓,若是不改,他該叫拓跋遙。
放得遠的是拓跋家老祖宗,有不少是鼎鼎大名的人物。擺放位置離香燭較近的,則是三代以內。陶惜年隔近了去看,元遙的父親是京兆王拓跋子推。不知道元遙有沒有襲爵的可能。
“惜年,飯已經好了。”
陶惜年轉過身,元遙站在他身後。阿柏正在爬樹,聽見這話從樹上滑了下來,看來他等吃飯已經等了很久。
“那我們走吧,正好餓了。”他走在元遙身後,走了幾步,好奇地問,“修遠,你有爵位麽?”
元遙道:“我是庶子,不能襲爵。不過胡太後答應賜一個爵位給我。若沒有爵位,這宅子在我百年之後,便重歸朝廷了。”
難怪了。梁家就算再有錢有勢,也隻是商賈之家,元遙的父親為他訂婚,也該好好考慮才是。
秋風過境,吹落幾片樹葉,其中一片落在陶惜年頭上,元遙伸手將那葉子拿了,道:“我兄長是嫡子,但他早已遁入空門,這宅子便留給了我。”又道,“梁諸那裏還是要去的,等過兩日你休息好了,我們一起去。”
陶惜年微笑著點點頭。
☆、第045章 做客
“你今日又怎麽了?騷氣!”阿柏把頭靠在桌上,看陶惜年梳頭。這妖道一大早覺也不睡,翻箱倒櫃地找衣服,不知道又要幹什麽去。
“去梁諸府上做客啊,得穿好看點嘛。”陶惜年回答得理所當然。
“那你路上那麽多日都跟他在一起,怎麽不穿好看點?”
“不幹你事!你不是說沒睡飽麽?趕緊睡覺去!”
陶惜年換上一套月白色長衫,係上腰帶,左看右看萬分後悔沒多帶幾身衣裳。就那麽幾身衣裳,幾日便穿重了嘛。路上的時候不覺得,可這是在洛陽哎。
怕元遙久等,他穿好了便立馬開門。米粥的香味飄了過來,一聞就知道元遙在做早飯。
阿柏屁顛屁顛跑進廚房,幫元遙盛粥,然後給每個盤子裏分了一塊肉餅,一隻雞蛋。
三人吃了早飯,阿柏留在院子裏。他一點也不孤單,一個人在院子裏上躥下跳,逗弄元遙買昨日買回來的兩隻雞。陶惜年和元遙則帶著昨日便買好的禮品,去樂津裏梁府找梁諸。
梁府很好找,宅子很大,比元遙家那京兆王府還要大上一圈。元遙敲了門,便有四個家僕前來迎接,幫他們拿禮品。陶惜年左看看右看看,這梁府與庾遠道家幾乎不相上下,真是家大業大。
剛走進第一道門,梁諸便聽了通報前來迎接,道:“你們兩人來便來了,還跟拜年似的,帶這麽多東西,太破費了。”
陶惜年笑了笑,其實都是元遙買的,嗬嗬。
幾人在會客廳裏坐定,隨意寒暄著,但其實主要是陶惜年同梁諸在說。聊了一陣,陶惜年停下喝茶,卻瞥見梁諸身後的屏風人影一閃。他想了想,興許是那梁家小妹或是她的貼身婢女吧。雖說梁諸提過他妹妹梁菀君想見元遙一麵,可他們畢竟是沒成親的,麵對麵坐著不太合規矩,因此在屏風後偷看。
元遙倒是什麽也沒發現,靜靜地坐著喝茶,不時看陶惜年一眼。
“梁娘子,你家未婚夫婿來了,這會兒走得動麽?絮絮背你過去。”年約十六七的小侍女絮絮從屏風後跑回梁菀君的閨房,小聲傳話。
梁菀君躺在床上,咳了幾聲,勉強直起身子,臉色很是蒼白。她道:“背吧,我怕等不到下一回了。”
“說的什麽話啊,呸呸,晦氣,不會的!”絮絮急道。
“是啊梁娘子,梁郎前日又遣人去南邊找了個大夫,過幾日便能到了,說不準你的病就要好轉了。”說話的是個五十來歲老媽子孫媽,絮絮來之前她一直在照顧菀君。
絮絮給菀君重新整理了頭釵,又點了些胭脂,梁菀君的臉終於有了些血色。雖然兩人不見麵,但總要打扮打扮。末了,又給她找了件厚衣裳穿著,這才背上她,往會客廳走去。孫媽則在一旁護著,以免絮絮背不動摔了菀君。
但其實她的擔心是多餘的,纏綿病榻許久的菀君身子比落葉還輕,絮絮能背起兩個她。
“我家元郎長得俊麽?”菀君臉上浮起一層紅暈。
“我……今兒個來了兩位郎君,我在屏風後偷偷看了一眼,都很俊呢,不過絮絮沒分清誰是元郎。”
孫媽在屏風後鋪了厚地毯,又給菀君拿了個軟墊子,絮絮便將菀君放在墊子上。會客廳是亮的,屏風後是暗的。菀君可以透過屏風看清會客廳裏的人,而她對麵的人卻極難看到她。
她幾乎是貼著屏風,從細小的縫隙裏看向對麵之人。絮絮說的不錯,是來了兩位郎君,都長得很俊秀。她以為哥哥就已經很俊俏了,沒想到這兩位都比他哥哥更俊。尤其是坐在右邊的那位,一雙桃花眼,笑起來臉頰上有酒窩,那笑容簡直能融化冬天的冰雪。不過她認得出來,他不是元郎,因為元郎是鮮卑人,而他與她一樣,都是漢人,眸子的顏色要深一些。
於是她看向左邊,元郎有一雙漂亮的淺褐色眸子,像琥珀一樣,與右邊那位比起來鼻樑更高挺,五官更深刻,是另一種好看。元郎似乎不愛說話,隻安安靜靜坐著,偶爾看一眼右邊那位郎君。他們是很好的朋友吧。
菀君偷聽了許久,知道右邊那位姓陶,是從南梁來的,現下正住在元郎家中。聽著陶郎與哥哥談論南梁到冀州一路上的見聞,她便心生嚮往,真想出去走走,可卻是辦不到。
“梁娘子,渴了吧?喝點茶水。”絮絮輕手輕腳端了一杯熱茶,遞給菀君。
菀君一不留神,便潑了茶水,低低叫了一聲。
陶惜年早就注意到有人偷看偷聽,倒沒覺得意外。元遙看向屏風後,有些疑惑。
梁諸轉身看了看,見沒有動靜,覺得應當不是什麽大事,便道:“是菀君,她想看看你。”
陶惜年道:“梁兄,令妹若是願意,也坐過來一起聊吧。我們不是什麽講規矩的老古板,這裏也沒有外人。”
梁諸想了想,對屏風後的妹妹道:“菀君,你想坐過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