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這麽認為,”高文說道,“一天沒有抓到張明祖,危機就一直存在!別忘了,孟瑤所破壞的不過是張明祖的計劃之一,胡鋒毀滅的不過是一群變種的巨蟑,而不是彈狀病毒本身,隻要張明祖手裏還握有彈狀病毒,那麽,他就完全有能力再次複製出別的變種生物,張明祖這次計劃的失敗,隻能說延長了他再次發動襲擊的時間,這一次他僅僅隻是輸在了與孟瑤的特殊關係上,所以說,我們必須要抓住這最後一次機會,否則的話,一旦張明祖再次發動襲擊,恐怕我們就沒有那麽走運了!”
高文的一番話讓胡鋒的心裏很不是滋味,他知道,這一次如果不是孟瑤半路殺出,張明祖的陰謀恐怕就已經得逞了!於是他接著高文的話補充道:“另外,我們眼下還不能確定張明祖的下一次襲擊計劃是否是預先製定好了的,如果是,不但不能延長他再次發動襲擊的時間,反而會刺激他將襲擊計劃提前,也許是幾個小時以後,也許就在下一秒……所以,目前我們除了爭分奪秒以外,還要做好最壞的心理準備……”
聽胡鋒這麽一說,一旁的張金虎再也坐不住了,他說這些天,他和部裏的同誌至少製定了數十個應急預案,就是不知道襲擊發生以後,這些個應急預案能否派上用場……畢竟這些預案都是憑藉主觀推測而製定出來的,誰都不能保證不會出現紕漏。
幾個人的會議,讓飄著細雨的深夜顯得格外的壓抑和沉悶。半天沒有出聲的夏可可這個時候走了出去,很快,她手裏拿著一張a4紙,回到會議室,上麵記錄了張明祖的人格特徵。這份報告是她從大汪村回來以後,在她的授業恩師的指點下完成的。
據她判斷,除了多重人格以外,張明祖還是一個十分典型的“彼得?潘綜合徵”患者,用通俗的話就是“成人幼稚病”,患者多為男性,他們雖然成年,但是完全不具備成年人的理性思維。不同的是,表現在張明祖身上的這種心理疾病,出現了十分罕見的變化,這種變化有著更深層次的、與幼年時的不幸遭遇聯繫起來的,更加複雜的心理特徵。
張明祖至少有兩個以上的分身。夏可可十分清晰地記得,那天她的恩師曾用神話故事裏的哪吒三太子形容過張明祖這個人。若想徹底弄清這個人的心路歷程,僅憑目前所掌握的資料還遠遠不夠,隻有從他曾經生活過的每一個地方、每一段時間所經歷的每一件事那裏,才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而我們目前對張明祖幼年時的一些了解,還僅僅停留在那本《張氏家史》上,從表麵上看,我們通過它找到了促成張明祖心靈發生扭曲的根源,可是,你們不覺得那本家史上麵關於張明祖童年的一些記述,有些輕描淡寫了嗎?”夏可可見眾人沒有異議,又接著說,“在張明祖的童年裏,有兩個人至關重要,那就是張天北在《張氏家史》裏麵提到的‘護林員’和‘田伯’。這兩個人在我看來,就像一個時間軸的縱坐標,穿起了張明祖的整個童年。所以,我想盡快找到這兩個人,了解一下張明祖的童年究竟是個什麽樣子!”
後來經過調查發現,在張明祖有限的童年裏,匯集了這個世界上最為殘酷的經歷。這些經歷給熟悉張明祖的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當他們回憶起那一樁樁鮮活的事例時,無不為這個少不經事的孩子所經歷的那些磨難而發出感嘆。
他們的說辭是驚人的一致。他們一致認為,張明祖是個聰明絕頂、且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日後必成大器的孩子。
他們都曾提起過,年幼時的張明祖經常跟他們說的一句話:總有一天,我要讓他們生不如死,像豬狗一樣活著。
這是張明祖在上小學一年級之前所發下的誓言。而這句誓言,後來又直接改變了一些人的命運。
碰頭會開完以後,胡鋒、高文、張金虎以及沈紅妹四人匆匆趕到機場。若是從前,胡鋒此行定然是孤身前往,方能顯出英雄本色。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骨子裏那種狂熱、沸騰的英雄情結正在悄然淡去,他更加懂得了在有些事情上,必須要和別人合作一起完成。況且,高文剛才的那一番話著實戳到了他的痛處,從實質上說,他已經失敗了,盡管這種失敗處在能被人理解的範疇,盡管他的心裏很清楚,e組作為一個特別機構,並不是萬能的,可他仍然無法釋懷要不是孟瑤,他絕不會再有這次挽回顏麵的機會。
四海這邊的情況,由田書記全權負責,為了以防萬一,之前圍繞著工人體院館所製訂的計劃並沒有改變,唯一的變動就是將夏可可抽離出來,讓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從e組成立之初到現在,與地方上的刑警聯合辦案還是首次。e組的特別之處就在於歸高層直管,在案件的偵破上,有絕對的選擇權和自主權。而對於高文以及張金虎等人來說,與e組的聯手,絕對是值得他們驕傲的一件事情。這樁驚天大案,也註定會被作為一樁經典的案例塵封起來,以供後輩們研究參考。而利用犯罪心理學對兇手的人格特徵進行描述,將是無法繞過的一個環節。
淩晨12點半,飛機從機場準時起飛,三個半小時後,在諾魯的首都機場準時降落。太陽已經從東方漸漸升起,一頓飯的工夫,陽光碟機散了島國特有的潮濕,使周圍的空氣變得溫潤起來了。
高文的一番話讓胡鋒的心裏很不是滋味,他知道,這一次如果不是孟瑤半路殺出,張明祖的陰謀恐怕就已經得逞了!於是他接著高文的話補充道:“另外,我們眼下還不能確定張明祖的下一次襲擊計劃是否是預先製定好了的,如果是,不但不能延長他再次發動襲擊的時間,反而會刺激他將襲擊計劃提前,也許是幾個小時以後,也許就在下一秒……所以,目前我們除了爭分奪秒以外,還要做好最壞的心理準備……”
聽胡鋒這麽一說,一旁的張金虎再也坐不住了,他說這些天,他和部裏的同誌至少製定了數十個應急預案,就是不知道襲擊發生以後,這些個應急預案能否派上用場……畢竟這些預案都是憑藉主觀推測而製定出來的,誰都不能保證不會出現紕漏。
幾個人的會議,讓飄著細雨的深夜顯得格外的壓抑和沉悶。半天沒有出聲的夏可可這個時候走了出去,很快,她手裏拿著一張a4紙,回到會議室,上麵記錄了張明祖的人格特徵。這份報告是她從大汪村回來以後,在她的授業恩師的指點下完成的。
據她判斷,除了多重人格以外,張明祖還是一個十分典型的“彼得?潘綜合徵”患者,用通俗的話就是“成人幼稚病”,患者多為男性,他們雖然成年,但是完全不具備成年人的理性思維。不同的是,表現在張明祖身上的這種心理疾病,出現了十分罕見的變化,這種變化有著更深層次的、與幼年時的不幸遭遇聯繫起來的,更加複雜的心理特徵。
張明祖至少有兩個以上的分身。夏可可十分清晰地記得,那天她的恩師曾用神話故事裏的哪吒三太子形容過張明祖這個人。若想徹底弄清這個人的心路歷程,僅憑目前所掌握的資料還遠遠不夠,隻有從他曾經生活過的每一個地方、每一段時間所經歷的每一件事那裏,才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而我們目前對張明祖幼年時的一些了解,還僅僅停留在那本《張氏家史》上,從表麵上看,我們通過它找到了促成張明祖心靈發生扭曲的根源,可是,你們不覺得那本家史上麵關於張明祖童年的一些記述,有些輕描淡寫了嗎?”夏可可見眾人沒有異議,又接著說,“在張明祖的童年裏,有兩個人至關重要,那就是張天北在《張氏家史》裏麵提到的‘護林員’和‘田伯’。這兩個人在我看來,就像一個時間軸的縱坐標,穿起了張明祖的整個童年。所以,我想盡快找到這兩個人,了解一下張明祖的童年究竟是個什麽樣子!”
後來經過調查發現,在張明祖有限的童年裏,匯集了這個世界上最為殘酷的經歷。這些經歷給熟悉張明祖的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當他們回憶起那一樁樁鮮活的事例時,無不為這個少不經事的孩子所經歷的那些磨難而發出感嘆。
他們的說辭是驚人的一致。他們一致認為,張明祖是個聰明絕頂、且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日後必成大器的孩子。
他們都曾提起過,年幼時的張明祖經常跟他們說的一句話:總有一天,我要讓他們生不如死,像豬狗一樣活著。
這是張明祖在上小學一年級之前所發下的誓言。而這句誓言,後來又直接改變了一些人的命運。
碰頭會開完以後,胡鋒、高文、張金虎以及沈紅妹四人匆匆趕到機場。若是從前,胡鋒此行定然是孤身前往,方能顯出英雄本色。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骨子裏那種狂熱、沸騰的英雄情結正在悄然淡去,他更加懂得了在有些事情上,必須要和別人合作一起完成。況且,高文剛才的那一番話著實戳到了他的痛處,從實質上說,他已經失敗了,盡管這種失敗處在能被人理解的範疇,盡管他的心裏很清楚,e組作為一個特別機構,並不是萬能的,可他仍然無法釋懷要不是孟瑤,他絕不會再有這次挽回顏麵的機會。
四海這邊的情況,由田書記全權負責,為了以防萬一,之前圍繞著工人體院館所製訂的計劃並沒有改變,唯一的變動就是將夏可可抽離出來,讓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從e組成立之初到現在,與地方上的刑警聯合辦案還是首次。e組的特別之處就在於歸高層直管,在案件的偵破上,有絕對的選擇權和自主權。而對於高文以及張金虎等人來說,與e組的聯手,絕對是值得他們驕傲的一件事情。這樁驚天大案,也註定會被作為一樁經典的案例塵封起來,以供後輩們研究參考。而利用犯罪心理學對兇手的人格特徵進行描述,將是無法繞過的一個環節。
淩晨12點半,飛機從機場準時起飛,三個半小時後,在諾魯的首都機場準時降落。太陽已經從東方漸漸升起,一頓飯的工夫,陽光碟機散了島國特有的潮濕,使周圍的空氣變得溫潤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