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城以後,在張明祖的安排下,孟瑤直接進入了公司的管理層。而楊星月則出人預料地拒絕了張明祖給她提供的工作機會,她不願意留在孫氏集團做前台,自作主張地去了一家高檔酒店,成了一名客房服務員。


    孟瑤對此百思不得其解,而楊星月的一句話更讓她感到震驚。


    說到這件事,慧宇大師語重心長地說道:“正所謂一切自有定數,凡俗之事一切皆有因果,如果她能做到先知先覺,後麵的事情也就不會發生了!”


    楊星月的原話是:“做前台有什麽出息呀!做一輩子還不是給人家打工?做星級酒店的服務員就不一樣,但凡住那種地方的人非富即貴,說不定哪天我也跟你一樣,找到一個有錢有勢的靠山呢!”


    孟瑤為此開始對楊星月刮目相看,她們的關係從那以後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在孟瑤的心裏,她原本是想扮演一個拯救者的角色,住進楊星月的內心,在她的悉心調教之下,讓楊星月能從一個農村姑娘蛻變成一個都市女性,以改變命運的方式,徹底還清幼年時所欠下的救命之恩。


    確切地說,楊星月的野心讓孟瑤的心裏感到很不舒服。盡管如此,她還是經常為楊星月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這也是楊星月後來能夠晉升的真實原因。


    當上經理以後,楊星月徹底扭轉了這家酒店住宿客人稀少的局麵。在這件事情上,穿在楊星月身上的那條粉色短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條短到不能再短的短裙,曾一度成為這家酒店裏的一道靚麗風景,有許多慕名前來的住客,就是為了一睹楊星月的風情,心照不宣地從事兩情相悅的勾當。


    在孟瑤眼裏,楊星月的瘋狂裏麵含有賭的成分,她懷揣著鄙視,冷眼旁觀,她希望有一天楊星月被男人玩膩了之後,能哭著來求自己,再給她一次機會。


    可是,事情並沒有像她所預想的那樣發展,楊星月很快就嫁給了在孫氏集團任職的孫奎一。這段姻緣直接挽救了楊星月和孟瑤日漸疏遠的關係,楊星月開始以一種全新的身份與孟瑤頻繁走動。楊星月曾不止一次在公共場合提到與孟瑤的關係,並聲稱自己能有今天,完全拜孟瑤所賜。出於感動,孟瑤後來也不止一次當著眾人的麵說楊星月是自己最親的人。


    那年秋天,孫奎一的出現,讓孟瑤和楊星月重新找到了昔日的姐妹之情。


    遺憾的是,她們的親密關係僅維持了不到兩年光景,就在一個燥熱的午後,徹底宣告結束。


    那個燥熱的午後,身體不適,提前下班回家的孟瑤突然聽見一陣呻吟聲從自己的臥室裏麵傳了出來。


    接著,她便看見張明祖和楊星月糾纏在一起的醜陋一幕。


    從那以後,孟瑤開始了一個人的單身生活,自始至終,她和張明祖都沒有提及離婚二字。她清醒地意識到,這是張明祖在報復自己,但她認為這很公平,從此以後,她覺得再也不欠張明祖什麽了。她開始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當中,並出色地完成了張明祖交給她的每一件事。而在張明祖看來,孟瑤表麵上的這種平靜無非是想掩蓋真實的內心,這種自作聰明的揣測使他無比滿足。


    楊星月的出現,讓張明祖從多年以前的夢魘中走了出來。


    這個心理極度扭曲的男人,成功地利用了楊星月的虛榮,將她困在了星月酒店裏,為己所用。張六子的死,就是最好的證明。


    同時,張明祖失控的欲望在楊星月身上也得到了空前的釋放。張明祖經常在夜深人靜時,通過星月酒店下麵的那條密道鑽進楊星月的臥室。奇怪的是,張明祖每次都將自己打扮成一個花樣少年,還讓楊星月扮演母親的角色。剛開始,這個豐韻的女人還覺得很刺激,可時間一長,她就再也受不了張明祖在性事上的花樣百出了。這是楊星月最後一次與孟瑤見麵時,透露給她的。


    而當時的孟瑤,已經開始代張明祖全權處理公司上的事務了,她漠然地麵對著楊星月的慘狀,平靜地傾聽著楊星月對張明祖的種種控訴,直到楊星月說到想要逃離時,她才淡淡地說了一句:他會殺了你的!


    這句聽起來暗含溫情的話,直接促使楊星月放棄了逃離計劃,同時也預示了後來的血光之災。


    “孟瑤說,她當時已經十分清楚張明祖想要幹什麽了!楊星月縱然有罪,可罪不至死,而孟瑤卻眼睜睜地看著楊星月步入迷途!”慧宇大師念了一聲阿彌陀佛接著說道,“二位施主聽我說了這些,想必心中一定存有疑惑,心想出家之人怎會對一個女人的身世如此了解?此處乃佛門淨地,倘若孟瑤女施主不與我說清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我又豈會幫她將那箱東西藏於寺院的古井之中?”


    孟瑤曾在無數個不眠之夜,試圖破解張明祖對自己的那份信任,並將其歸結為心理學上的人格分裂。而慧宇大師對此卻有著另外一番解讀,他說正所謂明心見性,眾生皆佛,有一團陰穢之氣籠罩在張明祖的內心,同時也遮蔽了孟瑤的雙眼。


    後來,楊星月的死讓孟瑤意識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機,經過深思熟慮,她決定要在關鍵時刻給予張明祖致命一擊。她知道怎樣做才能在精神上將這個男人徹底擊垮,然後順理成章地接管他擁有的一切。這是孟瑤的野心。


    深諳犯罪心理學的夏可可認為,孟瑤之所以能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給一位得道高僧,說明她對凡俗之人已經徹底失去信任。她跟張明祖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一定的心理共性,曾經發生在大學校園裏的那段情事已經充分地說明了,幼年時的經歷早已在他們的內心深處留下一道難以抹去的陰影!在麵臨重大決策之前,孟瑤在精神上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支撐,而慧宇大師所代表的佛教,與她內心所需恰恰吻合。盡管這是她的一廂情願,這根精神拐杖龐大而抽象,其實質對她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渴望這個建立在虛幻之上的無形支點,渴望得到慧宇大師的聆聽,從而讓自己獲得更大的勇氣,去破壞張明祖的陰謀,徹底撕碎這個男人的迷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凶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那成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那成軍並收藏凶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