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與外國遊客交談,用的基本上都是英語,我聽得一知半解,這些天來第二次深刻了解到讀書的重要性,第一次是在“莎碧布萊”旅館的招牌前體會了什麽叫有眼無珠,今天算是有耳無朵了。
好在夏夕的英語聽力還可以和世界接軌,她便負責把導遊的話翻譯成中文,我們三個男人就像遊客一樣聽得有滋有味,就差坐下來,手裏拿點話梅瓜子之類的零嘴了。
我們也大致了解到了這段鮮有人知的歷史:
八角形門廳頂部的馬賽克,在1956年6月被覆上了塗料,原因是那個年代我們對西方文化的憎惡就像現在西方人對我們盜版的憎惡一樣深,所以如此張揚的藝術品顯山露水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1997年6月21日,當幾度易主後的滙豐銀行大廈在頂部覆蓋物清除時,發現了這些頂壁上的馬賽克圖案,才得以重見天日。
穹頂大廳上層呈八角形,每個方向的壁畫都是馬賽克拚接而成,內容分別是滙豐銀行在八個城市的銀行建築物,分別是:上海、香港、倫敦、巴黎、紐約、東京、曼穀、加爾各答。外圈有12星座的壁畫分別對準這8副壁畫,中心是巨大的太陽和月亮,並伴有太陽神、月亮神和穀物神。
這樣氣宇軒昂、構思精巧、色彩繽紛的建築物,在一個世紀後依然雍容華貴。
“難道這裏就是我們要找的東西嗎?”夏夕用食指往地上點點。
“不是。”程震回答得很幹脆,他說,“這座建築不是我們要找的東西,我們要找的東西價值上千萬。”
“上千萬?這房子連這點錢都不值嗎?”
提問的汪克顯然對錢的概念很模糊。
我說:“這房子的價值至少要在千萬後麵多加二、三個零。”
程震則說這房子是無價的。
汪克不以為然地說:“其實,無價的東西等於是垃圾,無價的東西沒人肯賣,不能買就體現不出價值。按照這個邏輯想下去,其實羅浮宮也就是一座垃圾場。”
我見程震苦笑著無言以對,我安慰他說道:“我同學是學數學的,你諒解他吧!”
程震應允,說:“原來如此,難怪愛鑽牛角尖。”
夏夕告訴我們:“翻譯說,值錢的還不止這頂上的壁畫,滙豐銀行大廈渾身是寶。它還有四根全世界僅有六根的無接縫大理石柱,另外兩根在巴黎的羅浮宮。另外門口的兩頭銅獅子,也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限量版,價值連城。”
這樣一來,雖然知曉了外灘12號的歷史,可我們對於要找尋的物品,還是一無所知。
滙豐銀行大廈因為僅有門廳可供遊人參觀,導遊帶領的遊客隊伍短暫停留後,趕赴下一個景點。
空闊的門廳裏,隻剩下我們和一個無所事事的保安。
旋轉門外,大漢已經擺脫了兩個廣東人的糾纏,朝門廳裏走來。
我們隻能繼續往裏麵躲,穿過門廳,來到了銀行的營業大廳。
我向來對銀行沒什麽好感,我覺得銀行的某些製度有失公允。
有一次,我去取款,旁邊櫃檯有一個女孩也在取款,女孩長得很漂亮,有點像高圓圓。
見了美女我數錢時心不在焉,而幫我辦理業務的銀行男職員也被美女所吸引,數錢的時候基本沒看自己的手。
最後我和男職員隻記住了女孩的樣子,完全忘記了我取錢的金額。
取完款,我故意和女孩一起走,剛走到銀行門外,我正要搭訕幾句的時候,銀行的保安向我撲來。
“你,”保安指指我,大聲嗬斥,“過來。”
我問他什麽事。
他說銀行多給了錢,讓我把多給的錢退給銀行。
保安把我重新帶回櫃檯,我正再一次數錢時,女孩也回到了櫃檯,她告訴銀行職員,銀行少給了她錢。
這時,保安不知從哪裏拿出一塊牌子,指著上麵的字對女孩說:“錢款當麵點清,離開櫃檯概不負責。”
銀行對於多給錢和少給錢,使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處理方法,全憑他們說了算。
銀行是個危險的地方,除了容易被銀行打劫,還容易碰上打劫銀行的。
反正不管誰劫誰,倒黴的總歸是我們。
我正是懷著這種忌憚的心情,行走在外灘12號內的銀行營業廳內。
我們幾個人在銀行裏閑逛,既不取款,又不存錢,還時不時東張西望。
順理成章,保安和監視器都瞄上了我們。
銀行一角懸著掛壁式的液晶電視,正播報著時事新聞,夏夕好像被電視內容吸引住了,目不斜視地朝著電視走去。
那邊是營業廳的角落,為避眼目,我們也跟著左拐走了過去。
電視新聞播得很簡要,其中一條是有關我家樓頂水箱裏發現的女屍,鏡頭特寫了女死者生前的照片,以及一張犯罪嫌疑人的照片,正是我認識的那對冤家夫妻。
我現在才真正相信程震說的話,我的鄰居大漢確實不是好人,他是一個殺人犯。
夏夕可能想到了姐姐也是被這個人殺死的,獨自潸然淚下,她哭得很傷心,可她表現地很克製,沒有發出一個音。在場的三個男人都不好意思去打斷她的抽泣。
我隻是,不擅長在人多的時候,去如何同喜歡的女孩交流,隻好站在一旁,假裝滿不在乎地欣賞著建築物的內飾。
身邊那麽多人,心裏卻是酸酸地孤獨。
程震的心理活動就沒有這麽複雜了,他獨自走到一旁,在一座按比例縮小的銅獅子雕塑前站定,注視著門廳那裏的動靜。
好在夏夕的英語聽力還可以和世界接軌,她便負責把導遊的話翻譯成中文,我們三個男人就像遊客一樣聽得有滋有味,就差坐下來,手裏拿點話梅瓜子之類的零嘴了。
我們也大致了解到了這段鮮有人知的歷史:
八角形門廳頂部的馬賽克,在1956年6月被覆上了塗料,原因是那個年代我們對西方文化的憎惡就像現在西方人對我們盜版的憎惡一樣深,所以如此張揚的藝術品顯山露水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1997年6月21日,當幾度易主後的滙豐銀行大廈在頂部覆蓋物清除時,發現了這些頂壁上的馬賽克圖案,才得以重見天日。
穹頂大廳上層呈八角形,每個方向的壁畫都是馬賽克拚接而成,內容分別是滙豐銀行在八個城市的銀行建築物,分別是:上海、香港、倫敦、巴黎、紐約、東京、曼穀、加爾各答。外圈有12星座的壁畫分別對準這8副壁畫,中心是巨大的太陽和月亮,並伴有太陽神、月亮神和穀物神。
這樣氣宇軒昂、構思精巧、色彩繽紛的建築物,在一個世紀後依然雍容華貴。
“難道這裏就是我們要找的東西嗎?”夏夕用食指往地上點點。
“不是。”程震回答得很幹脆,他說,“這座建築不是我們要找的東西,我們要找的東西價值上千萬。”
“上千萬?這房子連這點錢都不值嗎?”
提問的汪克顯然對錢的概念很模糊。
我說:“這房子的價值至少要在千萬後麵多加二、三個零。”
程震則說這房子是無價的。
汪克不以為然地說:“其實,無價的東西等於是垃圾,無價的東西沒人肯賣,不能買就體現不出價值。按照這個邏輯想下去,其實羅浮宮也就是一座垃圾場。”
我見程震苦笑著無言以對,我安慰他說道:“我同學是學數學的,你諒解他吧!”
程震應允,說:“原來如此,難怪愛鑽牛角尖。”
夏夕告訴我們:“翻譯說,值錢的還不止這頂上的壁畫,滙豐銀行大廈渾身是寶。它還有四根全世界僅有六根的無接縫大理石柱,另外兩根在巴黎的羅浮宮。另外門口的兩頭銅獅子,也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限量版,價值連城。”
這樣一來,雖然知曉了外灘12號的歷史,可我們對於要找尋的物品,還是一無所知。
滙豐銀行大廈因為僅有門廳可供遊人參觀,導遊帶領的遊客隊伍短暫停留後,趕赴下一個景點。
空闊的門廳裏,隻剩下我們和一個無所事事的保安。
旋轉門外,大漢已經擺脫了兩個廣東人的糾纏,朝門廳裏走來。
我們隻能繼續往裏麵躲,穿過門廳,來到了銀行的營業大廳。
我向來對銀行沒什麽好感,我覺得銀行的某些製度有失公允。
有一次,我去取款,旁邊櫃檯有一個女孩也在取款,女孩長得很漂亮,有點像高圓圓。
見了美女我數錢時心不在焉,而幫我辦理業務的銀行男職員也被美女所吸引,數錢的時候基本沒看自己的手。
最後我和男職員隻記住了女孩的樣子,完全忘記了我取錢的金額。
取完款,我故意和女孩一起走,剛走到銀行門外,我正要搭訕幾句的時候,銀行的保安向我撲來。
“你,”保安指指我,大聲嗬斥,“過來。”
我問他什麽事。
他說銀行多給了錢,讓我把多給的錢退給銀行。
保安把我重新帶回櫃檯,我正再一次數錢時,女孩也回到了櫃檯,她告訴銀行職員,銀行少給了她錢。
這時,保安不知從哪裏拿出一塊牌子,指著上麵的字對女孩說:“錢款當麵點清,離開櫃檯概不負責。”
銀行對於多給錢和少給錢,使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處理方法,全憑他們說了算。
銀行是個危險的地方,除了容易被銀行打劫,還容易碰上打劫銀行的。
反正不管誰劫誰,倒黴的總歸是我們。
我正是懷著這種忌憚的心情,行走在外灘12號內的銀行營業廳內。
我們幾個人在銀行裏閑逛,既不取款,又不存錢,還時不時東張西望。
順理成章,保安和監視器都瞄上了我們。
銀行一角懸著掛壁式的液晶電視,正播報著時事新聞,夏夕好像被電視內容吸引住了,目不斜視地朝著電視走去。
那邊是營業廳的角落,為避眼目,我們也跟著左拐走了過去。
電視新聞播得很簡要,其中一條是有關我家樓頂水箱裏發現的女屍,鏡頭特寫了女死者生前的照片,以及一張犯罪嫌疑人的照片,正是我認識的那對冤家夫妻。
我現在才真正相信程震說的話,我的鄰居大漢確實不是好人,他是一個殺人犯。
夏夕可能想到了姐姐也是被這個人殺死的,獨自潸然淚下,她哭得很傷心,可她表現地很克製,沒有發出一個音。在場的三個男人都不好意思去打斷她的抽泣。
我隻是,不擅長在人多的時候,去如何同喜歡的女孩交流,隻好站在一旁,假裝滿不在乎地欣賞著建築物的內飾。
身邊那麽多人,心裏卻是酸酸地孤獨。
程震的心理活動就沒有這麽複雜了,他獨自走到一旁,在一座按比例縮小的銅獅子雕塑前站定,注視著門廳那裏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