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台位於西城正中,是一座高台宮殿。台上有軒,軒上又有館,館的頂層有迴廊,是邯鄲城中的最高點。白天時憑欄四望,可俯視邯鄲全城,遠近之風貌歷歷可數;晚上則隻能看見四周黑幕中星星點點的燈火。
繆賢強忍內心不安,上前深深一揖道:“臣參見大王。不知大王深夜召臣前來,有何要事?”趙惠文王猛然回身,逼視著繆賢道:“聽說繆卿得了一個寶貝,價值連城,是不是?”
繆賢心中“突突”直跳,嘴唇發澀,支支吾吾地道:“這……沒有的事,大王聽誰說的?”
趙惠文王道:“哎,繆卿,聽說你得到了和氏璧,這麽天大的喜事,怎麽不告訴寡人呢?”繆賢道:“不……沒有,大王千萬不要聽信別人的謠言。”
趙惠文王仍是笑容滿麵,道:“寡人久聞和氏璧的大名,很想一見。聽說繆卿花了五百金買下了和氏璧,寡人願用千金來換,如何?”
繆賢終於鎮定下來,裝出為難的樣子:道:“大王,臣手中確實沒有和氏璧。和氏璧天下聞名,失蹤已久,怎麽會在臣的手中呢?”
趙惠文王登時露出不快之色來,但隨即強行忍住,擺擺手道:“好吧,看來寡人也是誤聽誤信了。既然和氏璧不在繆卿手中,你就先下去吧。”繆賢道:“是,臣告退。”
下來龍台後,繆賢才發現背上衣衫全濕透了。一時驚魂不定,匆忙出來西城,與藺相如會合,將事情經過告訴了他。
藺相如道:“呀,令君可是犯下了欺君之罪。”繆賢道:“我知道,我知道,可我脫口就說出那樣的話。大概我太喜歡和氏璧了,實在捨不得讓它離開我。”一想到和氏璧,居然讓他忘記了即將到來的風暴,道:“我得趕緊回去,看看和氏璧還在不在。”
11
次日,平原君趙勝派人來請繆賢和藺相如到府上做客。
二人應邀到來,趙勝親自出堂迎接,引二人進來坐下,才道:“今日請二位來,還是為昨晚之事,大王已經赦免趙奢殺人之罪,任命他為田部令,總管全國的賦稅。”
繆賢道:“這可是件大喜事。”趙勝笑道:“當然是喜事,趙奢已經走馬上任,被大王派去代地收稅去了。另外還有一件事,就是關於李兌被殺,而今朝野眾說紛紜,流言極多,大王以為既然秦亮肯招承背主殺人之事,總比重提沙丘宮變要好,二位可明白我的意思?”
繆賢道:“明白,完全明白。”趙勝道:“明白就好。我已派人張榜公布秦亮罪名,預備明日當眾處以車裂之刑。”繆賢道:“如此最好。”
趙勝笑道:“談完公事,我們也可以找點有趣的事做。來,我為二位引見,這是我府中門客公孫龍。公孫先生,這位是宦者令繆君,這位是……”公孫龍道:“藺相如,我們之前已經見過了。”當即說了昨日在酒肆一事。
趙勝道:“原來兩位是不辯不相識,如此最好不過。”忙命人備酒置宴,款待賓客。
12
繆賢和藺相如乘車出來平原君府邸時,已是傍晚。走不多遠,便見到玉工汲恩背著個小小的包袱,一路疾跑,幾乎撞上車子。
繆賢忙命人停車,問道:“玉工為何如此慌慌張張?”汲恩道:“啊,令君還不知道麽?大王乘你出門,派人強行闖入你府中,搜走了和氏璧。”
繆賢大吃一驚道:“什麽?”汲恩道:“小人不敢多待了,大王若是知道小人早知道和氏璧在令君手中,卻是知情不報,多半要殺了小人。小人告辭了!令君,我勸你也趕緊逃命去吧!”一口氣說完,轉身便走。
繆賢一時手足無措,愣了愣神兒,跳上車子,叫道:“快,快逃出城去!”
藺相如忙拉住繆賢的衣袖:“令君預備逃到哪裏去?”繆賢道:“燕國。”
藺相如道:“令君如何肯定燕王一定會收留你?”繆賢道:“我曾經跟隨大王在邊境與燕王會麵,燕王私下裏拉著我的手說:‘願與君結交。’態度十分誠懇,現下我去燕國投奔他,他一定會收留我。”
藺相如道:“令君錯了,趙國強大,燕國弱小,而令君先前又受到趙王的寵幸,所以燕王願意與你結交。他真正想結交的不是令君,而是趙王。現在令君得罪了趙王,逃到燕國,燕王害怕趙王派兵討伐,一定會命人捉住你,押回趙國向趙王獻媚,到那時,令君的處境就危險了。”
繆賢猶豫起來,更加著急,道:“聽起來有理。那該怎麽辦?藺先生,我素來佩服你的見識,我也真後悔當初沒聽你的勸告,不該將和氏璧留下。隻是事已至此,無可挽回,先生快給我出個主意才好。”
藺相如道:“其實令君也沒有太大的罪過,隻是沒有早點獻出和氏璧而已。大王並不昏庸糊塗,何況他已經得到了和氏璧,怒氣已消。你隻要袒露臂膀、負著斧鉞去向大王請罪,他一定會饒過你。”
繆賢不免半信半疑,但也無法可想,隻得點頭同意,當即驅車趕往趙王城。
13
藺相如獨自回來繆府,卻見李兌之子李園正在大門前徘徊,見到他回來,忙迎上前來,道:“我是特意來找先生的。先生可有看到司寇發出的榜文?那上麵說是秦亮貪圖財物,殺死了家父。可之前藺先生不是說兇手應該比家父高出半頭麽?那秦亮身高不及家父,怎麽可能是兇手?”
繆賢強忍內心不安,上前深深一揖道:“臣參見大王。不知大王深夜召臣前來,有何要事?”趙惠文王猛然回身,逼視著繆賢道:“聽說繆卿得了一個寶貝,價值連城,是不是?”
繆賢心中“突突”直跳,嘴唇發澀,支支吾吾地道:“這……沒有的事,大王聽誰說的?”
趙惠文王道:“哎,繆卿,聽說你得到了和氏璧,這麽天大的喜事,怎麽不告訴寡人呢?”繆賢道:“不……沒有,大王千萬不要聽信別人的謠言。”
趙惠文王仍是笑容滿麵,道:“寡人久聞和氏璧的大名,很想一見。聽說繆卿花了五百金買下了和氏璧,寡人願用千金來換,如何?”
繆賢終於鎮定下來,裝出為難的樣子:道:“大王,臣手中確實沒有和氏璧。和氏璧天下聞名,失蹤已久,怎麽會在臣的手中呢?”
趙惠文王登時露出不快之色來,但隨即強行忍住,擺擺手道:“好吧,看來寡人也是誤聽誤信了。既然和氏璧不在繆卿手中,你就先下去吧。”繆賢道:“是,臣告退。”
下來龍台後,繆賢才發現背上衣衫全濕透了。一時驚魂不定,匆忙出來西城,與藺相如會合,將事情經過告訴了他。
藺相如道:“呀,令君可是犯下了欺君之罪。”繆賢道:“我知道,我知道,可我脫口就說出那樣的話。大概我太喜歡和氏璧了,實在捨不得讓它離開我。”一想到和氏璧,居然讓他忘記了即將到來的風暴,道:“我得趕緊回去,看看和氏璧還在不在。”
11
次日,平原君趙勝派人來請繆賢和藺相如到府上做客。
二人應邀到來,趙勝親自出堂迎接,引二人進來坐下,才道:“今日請二位來,還是為昨晚之事,大王已經赦免趙奢殺人之罪,任命他為田部令,總管全國的賦稅。”
繆賢道:“這可是件大喜事。”趙勝笑道:“當然是喜事,趙奢已經走馬上任,被大王派去代地收稅去了。另外還有一件事,就是關於李兌被殺,而今朝野眾說紛紜,流言極多,大王以為既然秦亮肯招承背主殺人之事,總比重提沙丘宮變要好,二位可明白我的意思?”
繆賢道:“明白,完全明白。”趙勝道:“明白就好。我已派人張榜公布秦亮罪名,預備明日當眾處以車裂之刑。”繆賢道:“如此最好。”
趙勝笑道:“談完公事,我們也可以找點有趣的事做。來,我為二位引見,這是我府中門客公孫龍。公孫先生,這位是宦者令繆君,這位是……”公孫龍道:“藺相如,我們之前已經見過了。”當即說了昨日在酒肆一事。
趙勝道:“原來兩位是不辯不相識,如此最好不過。”忙命人備酒置宴,款待賓客。
12
繆賢和藺相如乘車出來平原君府邸時,已是傍晚。走不多遠,便見到玉工汲恩背著個小小的包袱,一路疾跑,幾乎撞上車子。
繆賢忙命人停車,問道:“玉工為何如此慌慌張張?”汲恩道:“啊,令君還不知道麽?大王乘你出門,派人強行闖入你府中,搜走了和氏璧。”
繆賢大吃一驚道:“什麽?”汲恩道:“小人不敢多待了,大王若是知道小人早知道和氏璧在令君手中,卻是知情不報,多半要殺了小人。小人告辭了!令君,我勸你也趕緊逃命去吧!”一口氣說完,轉身便走。
繆賢一時手足無措,愣了愣神兒,跳上車子,叫道:“快,快逃出城去!”
藺相如忙拉住繆賢的衣袖:“令君預備逃到哪裏去?”繆賢道:“燕國。”
藺相如道:“令君如何肯定燕王一定會收留你?”繆賢道:“我曾經跟隨大王在邊境與燕王會麵,燕王私下裏拉著我的手說:‘願與君結交。’態度十分誠懇,現下我去燕國投奔他,他一定會收留我。”
藺相如道:“令君錯了,趙國強大,燕國弱小,而令君先前又受到趙王的寵幸,所以燕王願意與你結交。他真正想結交的不是令君,而是趙王。現在令君得罪了趙王,逃到燕國,燕王害怕趙王派兵討伐,一定會命人捉住你,押回趙國向趙王獻媚,到那時,令君的處境就危險了。”
繆賢猶豫起來,更加著急,道:“聽起來有理。那該怎麽辦?藺先生,我素來佩服你的見識,我也真後悔當初沒聽你的勸告,不該將和氏璧留下。隻是事已至此,無可挽回,先生快給我出個主意才好。”
藺相如道:“其實令君也沒有太大的罪過,隻是沒有早點獻出和氏璧而已。大王並不昏庸糊塗,何況他已經得到了和氏璧,怒氣已消。你隻要袒露臂膀、負著斧鉞去向大王請罪,他一定會饒過你。”
繆賢不免半信半疑,但也無法可想,隻得點頭同意,當即驅車趕往趙王城。
13
藺相如獨自回來繆府,卻見李兌之子李園正在大門前徘徊,見到他回來,忙迎上前來,道:“我是特意來找先生的。先生可有看到司寇發出的榜文?那上麵說是秦亮貪圖財物,殺死了家父。可之前藺先生不是說兇手應該比家父高出半頭麽?那秦亮身高不及家父,怎麽可能是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