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與藺相如交換了一下眼色,二人均是一般的心思:比較起來,隻怕趙惠文王的嫌疑要比樂毅大很多,他總不能派人調查他自己。
繆賢一心惦記著和氏璧,道:“李先生,你先下去歇息,我有話單獨跟藺先生說。”李銀應了一聲,悻悻去了。
繆賢道:“我留意聽了許久,大家都隻提李兌,並沒有提到和氏璧三字。我猜想,應該並沒有人知道和氏璧原來一直在李兌手中。”藺相如道:“這件事怕是難以瞞住。實在不行,必須得先找到那名賣璧的僕人。”
繆賢道:“這是為什麽?”藺相如道:“和氏璧如此珍貴,李兌一定秘密收藏,從不示人。和氏璧被拿到市集上叫賣,一定是在他死後。那僕人即使跟李兌之死無關,也不會是主母派他來賣璧,那李夫人也是名門之後,怎麽可能蠢到派人拿著和氏璧公然叫賣?多半是那僕人自己暗中偷盜出來的。”
繆賢道:“這麽說,那僕人未必知道這玉璧就是和氏璧?”藺相如道:“有可能知道,也有可能不知道。如果令君真想隱瞞和氏璧這件事,最好還是找到這名僕人弄清楚的好。”
繆賢道:“好,好。”招手叫進來管家,命他取出二十金,預備車馬,要親自帶著藺相如前去李府弔唁。
李兌自被免職後立時成了眾人落井下石的對象,連市井小民也敢闖入其家搶劫財物,將軍廉頗雖帶兵驅散暴民,卻並無進一步的動作,連一句安慰的話都沒有,可見李兌在朝野名聲之壞。而繆賢卻不避嫌疑,攜帶重金去李府弔喪,這其中誠然有和氏璧因素的驅使,但也相當值得玩味。
藺相如心道:“繆君長年貼身侍奉大王,應該是最了解大王真實心意的人。他當此風頭之時還敢去眾人避之不及的李府,並不如何以此事為意,一定是因為他知道大王並沒有真正厭惡李兌。如此推斷起來,也不會是大王派人殺了李兌滅口,倒是那賣璧的僕人嫌疑愈發重了。”
06
乘車來到李府,卻見內外一片狼藉,許多花草都被連根拔起,情形甚是淒涼。
李兌之子李園才十餘歲,正指揮僕人為亡父搭建靈堂,聽聞有人乘車來弔喪,很是驚異,親自迎出來,淚眼汪汪地拜謝道:“有心。”繆賢勸道:“人死不能復生,賢侄也不要太難過了。”命侍從取出二十金奉上。
李府昨日遭人哄搶,連李夫人的首飾也被人順走,府上一窮二白,拿出治喪的費用已十分困難,連靈柩也是李夫人取下頭上金釵臨時換來的一副棺木。繆賢這二十金無異於雪中送炭,李園感激涕零,當即拜伏在地。
繆賢忙扶起他,攜了他的手進去,在靈柩前拜祭後才問道:“府上何以如此冷清?”李園道:“門客們早散了,奴僕們也大都逃去,隻剩下這幾人,還算忠心。”
繆賢留意那幾名忙碌的僕人,並沒有今日一早見過的賣璧者,忙道:“我記得之前來府上做客,曾經見過一名伶俐的僕人奉酒。”大致描繪了賣璧者的形貌。李園道:“噢,那是秦亮,從昨晚起,我就沒有再見過他,大約也趁亂逃走了。”
繆賢猜想秦亮盜璧得金便已經遠走高飛,心中當即放下一塊石頭,又安慰了李園幾句,正要告辭。藺相如忽道:“我想去奉陽君遇害的地方看看。”
李園一時不解,滿臉愕然。
繆賢忙道:“這是我的門客藺相如。他天生有分絲析縷、明察入微的本領,心中覺得奉陽君死得不明不白,想要查明真相。”
他不過是隨口敷衍,好為藺相如掩飾,李園卻當了真,當即拜伏在地,連連頓首,道:“若是藺先生能找出殺害家父的真相,我李園當結草銜環相報。”藺相如忙扶起他,道:“不敢當。”微一沉吟,即應道:“那麽我就盡力而為吧。”
李園便領著二人來到書房,告道:“家父就是在這裏遇害的。”
藺相如問道:“當時奉陽君是一個人麽?”李園點點頭,道:“昨晚府裏被搶後,他讓我們各自散去,他獨自一人留在書房裏,不讓人打擾他。後半夜時,家母久不見他回內室,忍不住來這裏叫他,才發現他已經死去多時。家母當即就暈厥了過去,迄今還躺在床上,未見醒來。”
藺相如見案幾後麵的書架上排的書簡淩亂,有翻動的痕跡,問道:“有人動過這裏麽?”李園道:“沒有。書房是府中的禁地,不得家父召喚,連家母和我都不能隨意進來。昨晚出事後,我讓人將家父的屍首和家母抬了出來,就掩了門,再也沒有人進來過。”
藺相如舉手撥開上排的書簡,卻見書架後的牆上露出一個暗格來,裏麵放著個精緻的木盒,打開木盒一看,卻是空的。
李園從不知道書房中還有這等機關,呆得一呆,才問道:“這木盒中原來放的是什麽?那殺死家父的兇手,目的就是得到它麽?”
繆賢知道藺相如不願意撒謊,生怕他就此說出真相,忙道:“賢侄都不知道木盒中放的是什麽,我們如何能知道?藺先生,這裏沒有什麽可瞧的了,要查找兇手,難道不該從奉陽君的傷口下手麽?”藺相如道:“令君提醒得極是。”
繆賢一心惦記著和氏璧,道:“李先生,你先下去歇息,我有話單獨跟藺先生說。”李銀應了一聲,悻悻去了。
繆賢道:“我留意聽了許久,大家都隻提李兌,並沒有提到和氏璧三字。我猜想,應該並沒有人知道和氏璧原來一直在李兌手中。”藺相如道:“這件事怕是難以瞞住。實在不行,必須得先找到那名賣璧的僕人。”
繆賢道:“這是為什麽?”藺相如道:“和氏璧如此珍貴,李兌一定秘密收藏,從不示人。和氏璧被拿到市集上叫賣,一定是在他死後。那僕人即使跟李兌之死無關,也不會是主母派他來賣璧,那李夫人也是名門之後,怎麽可能蠢到派人拿著和氏璧公然叫賣?多半是那僕人自己暗中偷盜出來的。”
繆賢道:“這麽說,那僕人未必知道這玉璧就是和氏璧?”藺相如道:“有可能知道,也有可能不知道。如果令君真想隱瞞和氏璧這件事,最好還是找到這名僕人弄清楚的好。”
繆賢道:“好,好。”招手叫進來管家,命他取出二十金,預備車馬,要親自帶著藺相如前去李府弔唁。
李兌自被免職後立時成了眾人落井下石的對象,連市井小民也敢闖入其家搶劫財物,將軍廉頗雖帶兵驅散暴民,卻並無進一步的動作,連一句安慰的話都沒有,可見李兌在朝野名聲之壞。而繆賢卻不避嫌疑,攜帶重金去李府弔喪,這其中誠然有和氏璧因素的驅使,但也相當值得玩味。
藺相如心道:“繆君長年貼身侍奉大王,應該是最了解大王真實心意的人。他當此風頭之時還敢去眾人避之不及的李府,並不如何以此事為意,一定是因為他知道大王並沒有真正厭惡李兌。如此推斷起來,也不會是大王派人殺了李兌滅口,倒是那賣璧的僕人嫌疑愈發重了。”
06
乘車來到李府,卻見內外一片狼藉,許多花草都被連根拔起,情形甚是淒涼。
李兌之子李園才十餘歲,正指揮僕人為亡父搭建靈堂,聽聞有人乘車來弔喪,很是驚異,親自迎出來,淚眼汪汪地拜謝道:“有心。”繆賢勸道:“人死不能復生,賢侄也不要太難過了。”命侍從取出二十金奉上。
李府昨日遭人哄搶,連李夫人的首飾也被人順走,府上一窮二白,拿出治喪的費用已十分困難,連靈柩也是李夫人取下頭上金釵臨時換來的一副棺木。繆賢這二十金無異於雪中送炭,李園感激涕零,當即拜伏在地。
繆賢忙扶起他,攜了他的手進去,在靈柩前拜祭後才問道:“府上何以如此冷清?”李園道:“門客們早散了,奴僕們也大都逃去,隻剩下這幾人,還算忠心。”
繆賢留意那幾名忙碌的僕人,並沒有今日一早見過的賣璧者,忙道:“我記得之前來府上做客,曾經見過一名伶俐的僕人奉酒。”大致描繪了賣璧者的形貌。李園道:“噢,那是秦亮,從昨晚起,我就沒有再見過他,大約也趁亂逃走了。”
繆賢猜想秦亮盜璧得金便已經遠走高飛,心中當即放下一塊石頭,又安慰了李園幾句,正要告辭。藺相如忽道:“我想去奉陽君遇害的地方看看。”
李園一時不解,滿臉愕然。
繆賢忙道:“這是我的門客藺相如。他天生有分絲析縷、明察入微的本領,心中覺得奉陽君死得不明不白,想要查明真相。”
他不過是隨口敷衍,好為藺相如掩飾,李園卻當了真,當即拜伏在地,連連頓首,道:“若是藺先生能找出殺害家父的真相,我李園當結草銜環相報。”藺相如忙扶起他,道:“不敢當。”微一沉吟,即應道:“那麽我就盡力而為吧。”
李園便領著二人來到書房,告道:“家父就是在這裏遇害的。”
藺相如問道:“當時奉陽君是一個人麽?”李園點點頭,道:“昨晚府裏被搶後,他讓我們各自散去,他獨自一人留在書房裏,不讓人打擾他。後半夜時,家母久不見他回內室,忍不住來這裏叫他,才發現他已經死去多時。家母當即就暈厥了過去,迄今還躺在床上,未見醒來。”
藺相如見案幾後麵的書架上排的書簡淩亂,有翻動的痕跡,問道:“有人動過這裏麽?”李園道:“沒有。書房是府中的禁地,不得家父召喚,連家母和我都不能隨意進來。昨晚出事後,我讓人將家父的屍首和家母抬了出來,就掩了門,再也沒有人進來過。”
藺相如舉手撥開上排的書簡,卻見書架後的牆上露出一個暗格來,裏麵放著個精緻的木盒,打開木盒一看,卻是空的。
李園從不知道書房中還有這等機關,呆得一呆,才問道:“這木盒中原來放的是什麽?那殺死家父的兇手,目的就是得到它麽?”
繆賢知道藺相如不願意撒謊,生怕他就此說出真相,忙道:“賢侄都不知道木盒中放的是什麽,我們如何能知道?藺先生,這裏沒有什麽可瞧的了,要查找兇手,難道不該從奉陽君的傷口下手麽?”藺相如道:“令君提醒得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