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僚十二年,即公元前515年,公子光設宴宴請吳王僚。吳王僚穿了三重甲衣,兵衛陳道,立侍持刃,但仍未能逃過公子光的精心算計。專諸將魚腸劍藏在所烹之魚腹中,佯裝近前獻餚,突然抽劍,如彗星襲月,一劍刺向吳王僚胸口。那柄還沾著魚肉的小劍居然不可思議地貫穿了三重甲衣後,又穿透了吳王僚的胸膛,直達後背,吳王就此身亡。專諸本人亦當場被吳王侍衛格殺。此後,公子光即位,即為吳王闔閭。魚腸劍遂被收入國庫中,從此被塵封在歷史中。又過了許多年,越王勾踐滅掉吳國,吳國府庫所積均歸越國所有,其中當然也包括這柄魚腸劍。但卻沒有人再提起它,因為這是一把逆理不順的不祥之劍,隻會給人帶來災難。


    如此一把名劍,背後又有如此慘烈的故事,當真是如雷貫耳。卓然一語既出,立即鎮住了旁人。就連那黑炭臉田鳩也一改漠然的姿態,瞪大了眼睛。


    過了好半晌,孟說才道:“你如何能斷定那兵刃一定是魚腸劍?”卓然笑道:“不瞞宮正君,小人出身鐵匠世家,對天下兵器之特點、外觀、尺寸無不瞭然於胸,更不要說魚腸劍這等名劍了。”


    孟說微一沉吟,即道:“多謝。”匆匆離開客棧,趕來越國質子府邸。


    14


    越國自從滅亡吳國後,與楚國爭霸多年,楚國最終占到上風。幾年前,越王出兵攻打楚國,結果大敗,不得已隻得送太子無疆到楚國為人質。


    質子府有楚國士卒把守,質子雖有自己的心腹從人,進出均受到監視,而且不奉楚王命令,不得離開郢都城,其實跟囚徒無異。


    無疆正在堂上撫琴,琴聲哀怨,大有蕭索之意。他雖有越國太子身份,畢竟在人屋簷下,見孟說直闖進來,料想來者不善,忙起身迎接。


    孟說道:“太子來我們楚國也有幾年了,一直是個明白人,臣有話就直說了。太子可知道墨者唐姑果?”無疆道:“是那在紀山上撲倒刺客的人麽?我當時也在場的。”


    孟說道:“他昨晚被人用魚腸劍暗殺了,可是太子派人下的手?”


    無疆是當今越王唯一的獨子,越王年老多病,幾次派人接太子回國,楚威王都不肯放人,所以無疆也有行刺的動機。一國之君遇刺非同小可,幕後主謀派刺客徐弱持韓國弓弩行刺,即使不能將懷疑的目光引向韓國,也足以混淆視聽。幕後主謀也許聽說了唐姑果證詞的重要性,認為隻要派人殺死他,就無人能夠證實刺客要殺的到底是楚威王還是華容夫人,自己猶自有渾水摸魚的可能。


    無疆聞言大驚失色,道:“魚腸劍?”頓了頓,才道,“啊,不,不是我,我決計沒有派手下殺人。自從紀山上出了事後,我一直在質子府中待著,從未外出,宮正君可以詢問門前的士卒。”


    孟說心道:“無疆的第一句話是‘魚腸劍’,第二句話才是為他自己辯解,顯然是魚腸劍的再現更令他震驚,由此可以推斷他並不知情。”當即點點頭,道,“好,我信得過太子的話。但太子也要告訴我,殺手的手中怎麽會有魚腸劍?這劍不是一直收藏在越國王宮中麽?”


    無疆嘆道:“這本來是我越國的一樁醜事,但到了這個地步,也不得不說了。”舔了舔嘴唇,艱難地續道,“自先祖滅掉吳國後,魚腸劍被重新收回王宮府庫。十多年前,那盜賊篔簹居然設法潛入王宮,盜走了魚腸劍。父王大怒,懸賞千金捉拿篔簹。後來的事宮正君就知道了,那篔簹逃來楚國,反而受到重用。父王因為王宮失竊丟臉之極,不令人提起此事,是以也無人知道魚腸劍早已不在府庫中。”


    孟說心道:“聽說篔簹在被大王下令驅逐前是雲夢君熊發的門客,雲夢君又湊巧來了郢都,莫非這其中有什麽巧合不成?”


    十幾年前,他還是少年時,曾隨父親孟卯到王宮赴宴,見過那位傳奇的神偷篔簹,依稀記得其樣子,身形瘦小,貌不驚人,正符合王宮醫師梁艾所推測的殺死唐姑果兇手的特徵,當即告辭出來。


    15


    進來王宮時,正好在庫門遇到嬃羋和甘茂。孟說本以為嬃羋是來探望江羋公主,又見昭陽的舍人甘茂跟她在一起,不免很是疑惑,上前問道:“二位來這裏做什麽?”


    甘茂道:“我們是奉大司敗之命,來為幾日前的盜賊莫陵案作證。”


    孟說這才想起昨日曾聽到隨姓老嫗來官署求見大司敗一事,道:“我昨日見過大司敗,聽說那隨姓老婦人丟了要緊的東西。”甘茂道:“嗯。”


    嬃羋招手將孟說叫到一邊,低聲問道:“宮正君可知道那老婦人丟的是什麽?”孟說道:“是什麽?”嬃羋道:“她姓隨。”


    孟說道:“姓隨?難道還能是隨侯珠麽?”他不過隨口一說,嬃羋卻正色道:“不錯,正是隨侯珠。”


    第四章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繁星滿天,如寶石般綴滿漆黑的天幕。在如此安詳平和的星空下,諸侯為什麽不能和睦共處?人們為什麽不能友愛相守?他不是墨家弟子,為什麽也會跟墨者一樣,有這樣一副悲天憫人的心腸?


    01


    回到王宮,孟說先來路寢找醫師梁艾,正見到楚威王扶著江羋公主的手在殿前散步。醫師梁艾、雲夢君熊發等人均侍立在一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氏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蔚並收藏和氏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