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不拋棄任何一個人
從法盲到律神,我經曆了什麽! 作者:不二法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封庭長說的倒是很清楚。”鄭平說道。這個時候,他與田詩已經離開了省院。
“他都說什麽了。”田詩反問道。
“他一直在說,為什麽要翻這個案件。”鄭平知道田詩一定是故意這樣問的。隻是他不知道田詩提出這個問題的用意。
“你還記得我們一開始提的問題嗎?”
“一開始?”鄭平有些不記得了。
“剛剛見麵我們問過他這個案子有沒有人打過招呼?”田詩說道。
“對,但是他當時有些含糊,沒有正麵回答。”
“說對了。封海濤是什麽人,那可是省院的刑庭長,你看他說起案子來條條是道,但回答這個問題時,就有些扭捏了。”
“他是有難言之隱!”鄭平說道。
“算是吧。以我來看,封海濤判羅偉無罪,難度算不上大。因為這個案件本身在證據上就存在問題。所以判了羅偉無罪,他也是說得出道理的。這樣既無愧於職責,又落了一個人情,也是兩全其美的事情。”田詩說道。
“但是這個世界上哪來的那麽多兩全其美的事情呀。一旦別人追問起來,他又怎麽說得清楚。”
“是呀。如果別人來請托,他能夠當時就向組織匯報,那麽這件事情就不算什麽。現在是別人請托,他沒有匯報,甚至可能還收了人家好處。然後案件的結果與請托的結果是一致的。你可以說這個案子沒有違反原則,是正常判的。但這種辯解這個時候就很難有人會相信。”
“那封海濤說的話,我們能不能相信。”
“什麽事都要一分為二,他這個人現在不可信。他說的話,我們卻可以參考。今天關於羅偉的案子,他還沒有說透。”
“沒有說透。我覺得說的很透了。”
“不對,這個案子一定有什麽我們遺漏了。一定有,隻是我們沒有找到。”田詩說道。
“那是哪裏呢?你都找不到,那我就更找不到了。”鄭平說道。
“這是什麽話。要知道我是律師出身,看卷時的角度與辦案人員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快速在卷宗中尋找出問題,卻很難找到那些細微的手腳。”
“細微的手腳?”鄭平對於田詩所說的手腳有些不理解。通道卷宗還能長腿不成。
“不論是什麽案件都是一樣,細微之處都可能會做一些手腳。這些手腳很隱秘。所以我說,以律師的角度是很難發現這些人為的操作。我們要轉變思路。”
“轉變思路也是一樣。要知道這個案件證據確實不是很好。羅偉後來翻案是一個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結果了。這一點相信詩姐你也可看得明白。”
“說的對。可是既然是一個這麽清楚的案件,為什麽有人一直在操作。正常辦理就可以。尤其是羅偉的案件,羅家最後找來了全國十大。如果一開始他們就找嶽百川的話,這個案子當時就定不了。”
“這……”鄭平還真回答不出來田詩的問題。他現在的感覺,似乎回到了當初初遇田詩時的樣子。
那個時候的鄭平對於法律還是一無所知。現在他至少掌握了不少的法律知識,可是在田詩麵前似乎還是與當初並無二致。
“你想什麽呢。”田詩看出鄭平有些愣神。
“我想不通。”
“哪裏想不通?”
“我想不通,為什麽我學了這麽長時間法律,卻還是比你還差上許多呢。在你的麵前,我總是有一種法盲的感覺。”鄭平實話實說。
“是這個問題呀。你有沒有想過,你在苦讀時,別人也在努力呢?”
“這……”
“法律是一個終身學習的職業,你不努力,就會被別人甩下。你覺得自己在進步,我何嚐不是也在進步呢。你覺得與我的距離沒有拉近。我卻覺得你的成長非常神速。當然,你對姐的膜拜心理也是自然的。姐是天才嗎。”田詩借機來了一個小炫耀。鄭平卻是一點脾氣也沒有,人家是真正有實力呀。
“經過反複調查,可以確定沒有羅偉的親屬在省院工作。”回到賓館後,田詩接到了謝國安的電話。
“這是怎麽回事。是不是省院那邊有人隱瞞?”鄭平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你想多了。省院是不會為了一個人,而把自己搭進去的。省院的人都是有頭腦的人,他們是不會犯這樣一個政治錯誤的。”
“好吧,問題又回來了。聶海蘭說省院有羅家的親戚在為羅偉運作。現在省院又來了調查結果,沒有羅家的親戚在省院工作。如果說省院沒有隱瞞事實,那麽是聶海蘭在說謊?她沒有這個必要呀。”鄭平很是不理解。
“這的確是個問題。不過,我想問題也不是很大。”田詩說道。
“詩姐你的意思是……”
“聶海蘭把證據交給了自己的律師,這是什麽意思?”
“她是想要舉報?”
“聶海蘭不可能讓這個證據消失,對於怎麽使用這個證據,她一定有她的意圖。”
“其實她隻要把證據交給我們不就行了。”鄭平有些不解。
“聶海蘭這次很難逃脫死刑。這一點她是知道的。她是一個堅強的母親,她已經無懼於死亡。但是她在這個世界還是要留下什麽的。”
“留下什麽?”
“留下一個母親的仇恨。讓那些傷害過她們母女的人付出代價。所以,我相信她對於如何實施自己的複仇計劃,一定還有安排。隻是,她已經不再相信別人。尤其是我們,她更會猜疑。”
“是呀,命運對聶海蘭母女太殘酷了。”鄭平歎了一口氣。
“我們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弱小的人總是需要別人的保護。如果沒有人出來保護弱者,他們甚至連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權利都沒有。”田詩歎了一口氣。
“我們就是那些出來保護弱者的人嗎?”
“也許吧。法律上的公義隻存在於理想之中。現實社會,講的是弱肉強食。法律人要想實現法理追尋的理想狀態,就要麵對強敵。說實話,麵對那些強大的人或勢力時,法律人也一樣是弱者。”
“既然明知自己處於弱勢,為什麽還要出手,這不是引火上身嗎。”鄭平感歎道。這種感覺,他何嚐是沒有。前一個月在二龍村麵對聚居點的村民時,他也有這種感覺。他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政府工作人員。麵對的則是一個村子的諸多宗族勢力。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當初接你們家的案件時,我又何嚐不是麵對這個困境。當一個人陷入危困境地時,總是需要有人來幫助他們。如果全世界都拋棄了一個人,至少他還有一個律師守護在身邊。沒有錢的話,國家也會指定一個律師。這就是法律的意義,不拋棄任何一個人。”
“他都說什麽了。”田詩反問道。
“他一直在說,為什麽要翻這個案件。”鄭平知道田詩一定是故意這樣問的。隻是他不知道田詩提出這個問題的用意。
“你還記得我們一開始提的問題嗎?”
“一開始?”鄭平有些不記得了。
“剛剛見麵我們問過他這個案子有沒有人打過招呼?”田詩說道。
“對,但是他當時有些含糊,沒有正麵回答。”
“說對了。封海濤是什麽人,那可是省院的刑庭長,你看他說起案子來條條是道,但回答這個問題時,就有些扭捏了。”
“他是有難言之隱!”鄭平說道。
“算是吧。以我來看,封海濤判羅偉無罪,難度算不上大。因為這個案件本身在證據上就存在問題。所以判了羅偉無罪,他也是說得出道理的。這樣既無愧於職責,又落了一個人情,也是兩全其美的事情。”田詩說道。
“但是這個世界上哪來的那麽多兩全其美的事情呀。一旦別人追問起來,他又怎麽說得清楚。”
“是呀。如果別人來請托,他能夠當時就向組織匯報,那麽這件事情就不算什麽。現在是別人請托,他沒有匯報,甚至可能還收了人家好處。然後案件的結果與請托的結果是一致的。你可以說這個案子沒有違反原則,是正常判的。但這種辯解這個時候就很難有人會相信。”
“那封海濤說的話,我們能不能相信。”
“什麽事都要一分為二,他這個人現在不可信。他說的話,我們卻可以參考。今天關於羅偉的案子,他還沒有說透。”
“沒有說透。我覺得說的很透了。”
“不對,這個案子一定有什麽我們遺漏了。一定有,隻是我們沒有找到。”田詩說道。
“那是哪裏呢?你都找不到,那我就更找不到了。”鄭平說道。
“這是什麽話。要知道我是律師出身,看卷時的角度與辦案人員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快速在卷宗中尋找出問題,卻很難找到那些細微的手腳。”
“細微的手腳?”鄭平對於田詩所說的手腳有些不理解。通道卷宗還能長腿不成。
“不論是什麽案件都是一樣,細微之處都可能會做一些手腳。這些手腳很隱秘。所以我說,以律師的角度是很難發現這些人為的操作。我們要轉變思路。”
“轉變思路也是一樣。要知道這個案件證據確實不是很好。羅偉後來翻案是一個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結果了。這一點相信詩姐你也可看得明白。”
“說的對。可是既然是一個這麽清楚的案件,為什麽有人一直在操作。正常辦理就可以。尤其是羅偉的案件,羅家最後找來了全國十大。如果一開始他們就找嶽百川的話,這個案子當時就定不了。”
“這……”鄭平還真回答不出來田詩的問題。他現在的感覺,似乎回到了當初初遇田詩時的樣子。
那個時候的鄭平對於法律還是一無所知。現在他至少掌握了不少的法律知識,可是在田詩麵前似乎還是與當初並無二致。
“你想什麽呢。”田詩看出鄭平有些愣神。
“我想不通。”
“哪裏想不通?”
“我想不通,為什麽我學了這麽長時間法律,卻還是比你還差上許多呢。在你的麵前,我總是有一種法盲的感覺。”鄭平實話實說。
“是這個問題呀。你有沒有想過,你在苦讀時,別人也在努力呢?”
“這……”
“法律是一個終身學習的職業,你不努力,就會被別人甩下。你覺得自己在進步,我何嚐不是也在進步呢。你覺得與我的距離沒有拉近。我卻覺得你的成長非常神速。當然,你對姐的膜拜心理也是自然的。姐是天才嗎。”田詩借機來了一個小炫耀。鄭平卻是一點脾氣也沒有,人家是真正有實力呀。
“經過反複調查,可以確定沒有羅偉的親屬在省院工作。”回到賓館後,田詩接到了謝國安的電話。
“這是怎麽回事。是不是省院那邊有人隱瞞?”鄭平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你想多了。省院是不會為了一個人,而把自己搭進去的。省院的人都是有頭腦的人,他們是不會犯這樣一個政治錯誤的。”
“好吧,問題又回來了。聶海蘭說省院有羅家的親戚在為羅偉運作。現在省院又來了調查結果,沒有羅家的親戚在省院工作。如果說省院沒有隱瞞事實,那麽是聶海蘭在說謊?她沒有這個必要呀。”鄭平很是不理解。
“這的確是個問題。不過,我想問題也不是很大。”田詩說道。
“詩姐你的意思是……”
“聶海蘭把證據交給了自己的律師,這是什麽意思?”
“她是想要舉報?”
“聶海蘭不可能讓這個證據消失,對於怎麽使用這個證據,她一定有她的意圖。”
“其實她隻要把證據交給我們不就行了。”鄭平有些不解。
“聶海蘭這次很難逃脫死刑。這一點她是知道的。她是一個堅強的母親,她已經無懼於死亡。但是她在這個世界還是要留下什麽的。”
“留下什麽?”
“留下一個母親的仇恨。讓那些傷害過她們母女的人付出代價。所以,我相信她對於如何實施自己的複仇計劃,一定還有安排。隻是,她已經不再相信別人。尤其是我們,她更會猜疑。”
“是呀,命運對聶海蘭母女太殘酷了。”鄭平歎了一口氣。
“我們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弱小的人總是需要別人的保護。如果沒有人出來保護弱者,他們甚至連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權利都沒有。”田詩歎了一口氣。
“我們就是那些出來保護弱者的人嗎?”
“也許吧。法律上的公義隻存在於理想之中。現實社會,講的是弱肉強食。法律人要想實現法理追尋的理想狀態,就要麵對強敵。說實話,麵對那些強大的人或勢力時,法律人也一樣是弱者。”
“既然明知自己處於弱勢,為什麽還要出手,這不是引火上身嗎。”鄭平感歎道。這種感覺,他何嚐是沒有。前一個月在二龍村麵對聚居點的村民時,他也有這種感覺。他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政府工作人員。麵對的則是一個村子的諸多宗族勢力。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當初接你們家的案件時,我又何嚐不是麵對這個困境。當一個人陷入危困境地時,總是需要有人來幫助他們。如果全世界都拋棄了一個人,至少他還有一個律師守護在身邊。沒有錢的話,國家也會指定一個律師。這就是法律的意義,不拋棄任何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