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朝堂上向劉禪跪呈,希望能北伐。但劉禪的心思根本沒在朝堂上,滿腦子都想著去和宦官宮女們玩鬥雞。


    劉禪擺手笑道:“曹魏遠在洛陽……相安無事,此朕所夢寐以求也……相父南征歸來……朕實於心不忍。”


    諸葛亮滿臉無奈,繼續勸說:“北伐中原,匡扶漢室,乃先帝之遺詔,陛下之大業也!魏賊不滅,臣寢不安席,食不甘味,豈敢有付先帝臨終之重托?”


    劉禪仍不想諸葛亮離開成都去北伐,便直接宣布退朝。


    諸葛亮憂慮地看著劉禪離去的背影,皺眉苦思。


    第二日,在朝堂上諸葛亮向劉禪呈上自己昨夜寫的《出師表》。


    劉禪麵露糾結,而這時大夫譙周站了出來直言夜觀天象,曹魏不可圖。大夫杜瓊也跟著附和,蜀漢國力不足,不可與曹魏抗衡。


    諸葛亮先是解釋天象無常,後又用赤壁之戰來舉例,以弱勝強有之,永圖偏安一隅不能久存。


    “亮如不能報先帝三顧之恩,托孤之重,雖生猶不如死。”


    劉禪在朝堂上還是選擇站在了相父這邊,並詢問朝中何人掌權。


    諸葛亮對其做了一番安排後,正式開始了北伐。】


    <曹叡比劉禪還小,但這對比好慘烈。>


    <草,心疼死丞相了[哭]好想給阿鬥一巴掌!氣死我了! ! !>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 !>


    <劉皇叔!你仔細看看你兒子是不是被掉包了啊!這怎麽可能是劉備的兒子!>


    <趙雲:我當初救了個啥?>


    <劉備:當初就該摔死你!直接掄樹上去!>


    <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劉阿鬥你還是沒有記住。>


    <扶不起的阿鬥,可惜劉備拚了一輩子才打下來的江山啊。>


    <以前背的磕磕絆絆,也沒情感,現在再讀《出師表》字字泣血啊!>


    <出現了,季漢張子布,譙周老賊!帶投大師!>


    <你也配在我丞相麵前夜觀天象?班門弄斧!>


    <我們為什麽喜歡季漢,就是因為他們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按照這兩老頭的邏輯,那劉備幹脆一開始就不要創業好了。>


    <向寵可是在夷陵死人堆裏和劉備一起回來的啊。>


    <郭攸之、董允、費禕、向寵、陳震、蔣琬……這些人名全是背過的[哭]上學背《出師表》的時候非常痛苦,好多人名……其實對於劉禪來說,《出師表》上的人還是太少了。[歎氣]>


    <季漢托兒所啊,亮亮好像那個為不懂事孩子操心的家長。>


    <劉阿鬥不想做皇帝,隻想做快活王爺。>


    <別人會覺得諸葛亮是權臣,想架空自己,而劉禪隻覺得相父安排得好,終於可以接著躺了。>


    <其他兩國皇帝怕是羨慕死劉禪了,有了對比更覺得諸葛亮難得啊。>


    [魏武帝曹操:天呐……]


    [東漢建安六年孫策:諸葛丞相……]


    [東漢建安六年袁紹:劉阿鬥小兒不知福!]


    [唐太宗李世民:托孤遇上諸葛丞相真的值了。]


    [明洪武帝朱元璋:諸葛武侯不常有,而司馬仲達常有。]


    ……


    “這是諸葛亮?”


    “這就是諸葛亮!”


    “真忠臣也!”


    曹操歎了口氣,感慨萬分。


    “劉阿鬥太不識好歹了。”


    若是諸葛亮能和司馬懿互換一下就好了。


    程昱道:“蜀國在經曆了夷陵之後,人才凋零啊。”


    “沒錯,跑去占益州本就是為圖中原,結果反倒栽在裏麵了。”郭嘉適時想起了光幕之前說:要想成就統一,就不能選擇四川這個地方。因為進去容易,打出去難。


    “劉玄德若在,豈有譙周等人說話的份?”曹操看不起這種輕言放棄的人,帶投大哥倒是沒有說錯。


    曹丕聽完他們的話,眼神有些羨慕地望著光幕上的“諸葛丞相”。


    這才是忠臣啊!


    又觀察起視頻中那個和他同輩的劉禪,搖了搖頭。


    太沒用了!不知福啊!


    周瑜側身去和孫策說話:“後世皇帝皆盼能出一個諸葛亮啊。”


    “獨攬大權卻不是權臣,他事事盡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真蜀漢之福也。”孫策道。


    羅貫中喜歡諸葛亮也不無道理,但是他在喜歡諸葛亮時,就不能多查點史料嗎……


    二人暫時無話,周瑜想和諸葛亮成為對手,再次在戰場上與他對陣。


    ……


    完全不需要大哥的招呼,張飛決定好好教育教育自己的侄子。


    即使這侄子還是當朝太子,下一任皇帝。


    “阿鬥啊,你過來……”


    宛如地獄般的聲音響起,劉禪打了個哆嗦,僵硬轉頭去看張飛。


    “三三三叔……”


    “哈—你想偏安一隅,以求太平?想過快活的日子?”張飛幾步跨過就來到了劉禪的麵前,一把提起他。


    薑維有心勸說,畢竟這是太子殿下啊……


    張飛一個瞪眼過去,“伯約你是個好孩子。”將劉禪提起轉了個身,“但他不是。”


    “我是他三叔,我要替我大哥讓阿鬥知道我們做的是什麽,幾十年的艱辛又是為了什麽。”


    劉禪低垂著頭,他此時身心俱傷。


    他很喜歡諸葛丞相,也能理解光幕上的“劉禪”一直擔心諸葛丞相的身體。


    但是……這兩年來他過的可不再是光幕上那樣的“寵溺”生活了,他經常被父皇拉到鄉間和百姓相處,也會被送到三叔軍營裏和他一起在行伍間感受士兵的不易,還跟在諸葛丞相身邊學習了許多治國之事。


    “陛下,身體重要啊。”


    耳邊是諸葛亮和法正等人的聲音,劉備緩緩睜開了眼睛。


    想到自己在昏迷前看見的事情,一股子氣似乎又湧上來了。


    “混蛋小子!竟然想偏安一隅!”劉備氣得不行,恨不得現在就把劉禪抓回來暴揍一頓!


    “他就算才幹不出眾,隻是庸人之姿,但是他不能忘本!不能忘記其誌向!”


    劉備從不怨劉禪沒有曹丕或孫權聰明,因為他知道劉禪的性格很好,不容易出彩但也不容易出錯。


    可是,看了光幕視頻後,他才驚覺自己大錯特錯了!


    劉禪分明就是日子過的過於舒坦了。


    “瞧瞧他自己都說了什麽?!還想做快活王爺了?”


    “讓他做太子他還委屈上了?!”


    “那是評論說的……”法正試圖糾正氣頭上劉備的錯誤。


    “太子殿下心性不壞,他的身邊跟著君子,不要留小人……”諸葛亮是看著劉禪長大的,是平時對劉禪最寵溺的人之一。


    “你們不用再說了,朕心意已決,這次他要是不改的話,朕就如他的願!”


    劉備打斷他們二人的話,麵上仍見怒容。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各朝代圍觀我刷的短視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想要摸魚的鹹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想要摸魚的鹹魚並收藏各朝代圍觀我刷的短視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