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5年,蜀國建寧太守雍闓結連南王孟獲,起兵十萬反叛。


    劉禪忙著鬥蛐蛐,不理朝政,全權交給相父諸葛亮。


    諸葛亮親率軍南征,並采用馬謖的建議,以“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孟獲被魏延生擒,但他並不服,諸葛亮命人放他回去。


    孟獲憑借瀘水天險,固守南岸。被蜀軍切斷糧道,命董荼那打通糧道,但董荼那因受諸葛亮釋放之恩,不戰而退被孟獲毒打,董荼那與眾人商議,綁住孟獲。孟獲見了諸葛亮後仍不服氣,要再決勝負,諸葛亮放他離開。


    孟獲命三將領兵攻打,諸葛亮設下埋伏,生擒了孟獲。


    孟獲回去後讓其弟孟優向蜀軍詐降,諸葛亮將計就計,設下伏兵等侯孟獲,孟獲夜襲被再次生擒。


    孟獲等人被再次放回,逃到其夫人營寨。不想又中埋伏,最後被生擒。孟獲不服,再次被放。


    蜀軍誤飲毒泉之水,部分將士中毒。諸葛亮遇一位高人孟獲之兄孟節,得知解毒法。


    楊鋒不滿孟獲繼續對抗蜀軍,率兵三萬,詐稱願助孟獲,擒孟獲送交諸葛亮。孟獲仍是不服,諸葛亮很氣憤,但為收其心,再次放之。


    諸葛亮攻下三江城,孟獲放出猛獸,諸葛亮揮羽扇,十個木製的假獸向真獸而進。南兵大亂,孟獲無奈詐降,被諸葛亮識破。孟獲被擒仍不服,諸葛亮再次放回。


    孟獲又率三萬渡江不沉、經水不濕,刀箭皆不能入的藤甲軍,諸葛亮用火攻在穀底燒了藤甲軍。孟獲被馬岱生擒。】


    <劉備才去世兩年,蜀漢就這麽亂了嗎?>


    <此集開始,諸葛亮專場[吃瓜]>


    <劉備要是看到劉禪這個樣子,直接上去甩一個大嘴巴子。>


    <劉禪也就是因為現在沒親爹那些管教了,而丞相又忙,還顧忌著君臣之禮,唉,小時候那麽可愛的劉禪現在變成這麽個憨憨。[歎氣]相父還是對劉禪太寵,真養豬[捂臉]他就該吃點苦!>


    <蜀漢繼承人現狀充分說明了皇子還是要有點競爭壓力。劉禪慶幸自己生在劉家而不是曹家,更不是孫家。>


    <南王孟獲這邊我感覺像是進入了西遊記片場[捂臉]畫風突變了啊。>


    <馬謖唯一高光時刻[捂臉]諸葛亮是真的喜歡馬謖,就是馬謖太不中用了,他做個參軍參謀就行了,親自帶兵……>


    <魏延跟著諸葛亮後,詐敗的活全是他做。>


    <丞相的人格魅力是真的大,而且對百姓好好[嘿嘿]>


    <諸葛亮南征的最大功績就是使得西南地區之人真正融入華夏!雲南到現在都還有供奉丞相的地方!>


    <孟獲七次被擒不服的理由:1山路崎嶇;2被手下人暗害;3被弟弟坑害;4誤中詭計;5被自家人暗害;6詐降自己送上門;7……服了。>


    <孟獲,你該反思自己了。曹老板這話說得好,勝敗乃兵家常事。但是啊,你這都是敗敗敗敗敗敗敗了該反思了哈。>


    <孟獲我也好想擁有你的厚臉皮[捂臉]周瑜要是有孟獲的一半,結局可能都會不一樣了。>


    <其實每一次擒拿都費了不少士兵,丞相臉色的神情都不敢看,又無奈又悲痛,唉。可是南中這地方若是不能徹底平定還是會一直作亂。>


    [季漢章武二年孟獲:哼!誰會服諸葛亮啊!區區詭計!]


    [季漢章武二年趙雲:哦,你這次可以試試。]


    [季漢章武二年法正:看清楚了再跟著人混啊,不要被人利用了。]


    [魏武帝曹操:唉,@漢昭烈帝劉備 看了你兒子的表現,好失望啊[搖頭]]


    ……


    “攻心為上……”曹操喃喃自語,“這馬謖如何言過其實了呢?聽他此時說出的間接,確實算得上一個人才。”


    “嗯,可能是因為守街亭時,兩方人數懸殊過大?”郭嘉稍做思考,馬謖的哥哥馬良在夷陵時多次勸說劉備,可見也是智謀之士,馬謖就算再差,應還行?


    總不至於是常年跟在諸葛亮身邊覺得諸葛亮行他更行吧?


    其餘人被光幕上麵孟獲的厚顏無恥震驚了。


    被生擒了這麽多次,害了那麽多士兵,還不肯臣服?


    “果然蠻夷就是蠻夷。”


    但是光幕評論中說雲南之地千年後仍在紀念諸葛亮時,眾人表情驟然轉變。


    諸葛亮本事好大……


    孫策看了看光幕上的胖劉禪,又看了眼騎馬跟在身邊的孫權。


    嗯……吾弟除了不會親自帶兵外,用人還是聽諫言都遠比那兩個好。


    周瑜則心想羅貫中的影響力真大,所有人都以為他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


    有了對比就有差距。


    劉備被光幕上那個鬥蛐蛐的劉禪氣得胡子都歪了。


    “劉禪!”


    “讓他滾來見朕!”劉備發誓一定要讓劉禪再次感受到父愛如山。


    “額,回陛下話,太子殿下還在張將軍軍營……”侍從小心翼翼地回答。


    “陛下,太子……”


    劉備擺手打斷了諸葛亮未說完的話,“唉,丞相你就別再為那個不孝子說話了!朕看呐,就應該像光幕說的那樣多吃點苦!”


    和大哥心有靈犀的張飛,陰晴不定地盯著劉禪笑。


    劉禪默默退到了張苞和薑維身後:“……”


    危!


    不好的預感!


    “阿鬥啊,你也是個大孩子了,是該嚐點苦頭長大了。”


    “三三三叔,你要幹什麽?”劉禪摸著胸口結結巴巴地問。


    “哼,你們都跟著去!”張飛沒有直言要去何地。


    躲在後方如何能見識得了戰爭的殘酷性,當然是要讓他們親自經曆戰場才行。


    張飛決定提前對劉禪做好暗中保護,但也一定要讓他在這一次的戰爭中吃盡苦頭。


    南中的孟獲氣得搬石頭向山間砸去。


    “哼!”


    太丟麵了!


    全天下人都知道他孟獲被七擒七縱了,這讓他南王還怎麽見族人。


    祝融夫人從最開始對諸葛亮不屑,到如今的崇拜、佩服。


    甚至勸說夫君孟獲,“我們就安心了吧,丞相對我們是真的好。”


    孟獲不答,其餘諸王相互對視。


    其實吧,跟著諸葛亮也沒什麽不好嘛。


    他確實是說到做到啊。


    ……


    【七擒七縱自古未聞,孟獲深感羞愧,而諸葛亮還讓人送了稻種、幹糧等物品,孟獲等人徹底心服口服。


    孟獲當即便領著眾人向諸葛亮拜道:


    “丞相天威,南人永不複反矣!”


    孟獲獻上南中兵民、牲畜、土地表冊。諸葛亮將表冊交還與他,令他永為南王,不再進犯。


    諸葛亮在經過瀘水時,狂風大作,不能渡河。於是製作饅頭,代替人首,臨江祭奠。】


    <孟獲:想當年本王在那諸葛亮營中七進七出,毫發無損,天下誰能當之?[吃瓜]


    阿鬥:想當年我正在繈褓之時,於八十多的曹軍中七進七出,毫發無損[吃瓜]>


    <諸葛亮平南中後給南中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教百姓紡紗,種茶,養蠶等,提高了南中的生活水平。而且南中的蠻族軍隊也是蜀漢的強軍。>


    <一千七百多年後的清末,雲南的佤族依然沒有忘記祖先和諸葛亮簽下的盟約,他們稱諸葛亮為阿公阿祖,為了抵抗英國侵略者,當地的佤族人民聯合十幾個部落祭拜阿祖阿公,聯合寫下《阿佤十七王敬告祖國同胞書》:自昔遠祖,世受中國冊封,固守邊疆,迄今千數百年,世傳弗替!>


    <今天看發現諸葛亮的民族區域自治真的好有遠見,如果蜀漢那時候經濟條件可以的話,或許還能更好,雲南地區也不需要等到明朝才徹底進行開發和治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各朝代圍觀我刷的短視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想要摸魚的鹹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想要摸魚的鹹魚並收藏各朝代圍觀我刷的短視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