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內容概括】


    【首先,《金瓶梅》的故事脫胎於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耳熟能詳的“武鬆殺嫂”的故事。故事同樣是發生在宋徽宗政和年間。


    山東東平府清河縣有一富家風流子西門慶,年二十七,家中開藥鋪。原配妻子早死,僅留下女兒西門大姐。西門大姐被許配給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楊提督的親家陳洪的兒子陳敬濟,生活在東京。


    西門慶續娶了吳月娘。又有小妾,二娘李嬌兒,四娘孫雪娥。


    在街上閑遊,遇見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蓮,被其美貌震撼。買通王婆設計與潘金蓮勾搭在了一起,又指使王婆和潘金蓮毒死武大郎。之後便將潘金蓮納為妾室成為五娘。


    武鬆得知哥哥被害後,為給哥哥報仇,找上西門慶,卻因誤殺了。與西門慶一同喝酒的官吏。從而被西門慶買通審訊人,將武鬆給發配孟州。】


    <眾所周知《金瓶梅》又稱《水滸外傳》,是水滸傳的同人文[吃瓜] >


    <冷知識,曆史上真的有潘金蓮和武大郎這兩個人,並且他們都是好人。就因為被小人惡語中傷汙蔑,原本是善良賢妻的潘金蓮 ,成了通奸殺夫的淫婦。


    而原本文武雙全,玉樹臨風的清廉縣令武大郎(武植)也成了個子矮小,長相猥瑣之人。>


    <我也看到過這個,當時北宋和明朝隔了這麽多年,但是這些流言蜚語經過四處流傳變得更為人所熟知了,再加上施耐庵創作了水滸傳,讓他們從而被定性了。所以他們夫妻倆真的是千古奇冤啊。寫書的人真的要好好的實地考察[歎氣]>


    <西門慶的正房吳月娘,是全書中少有的好人了,長得漂亮,脾氣也溫柔。>


    <嘖,有一說一小說中西門慶的生活真的讓人羨慕[狗頭]>


    <好像西門慶的女兒西門大姐,日子也不好過,最後被陳敬濟給害死了。 >


    <你就說說這小說裏麵有誰的結局是好的…全透露著一股悲涼氣息。 >


    [東漢建安六年孫策:寫書的人的確應該要好好考察考察,不能夠歪曲曆史,胡編亂造!@明洪武二十九年羅貫中 你說是吧?]


    [宋靖康元年清河人:嘿,這麽一說。潘金蓮和武大郎的名字好熟悉……]


    [漢高祖劉邦:不能看到此書,甚是遺憾呐。光幕可以詳細講講這個金瓶梅的內容[吃瓜]]


    [漢武帝劉徹:……]


    [魏武帝曹操:竟有幸和高祖想法一致了!]


    [漢昭烈帝劉備:……]


    ……


    宋 靖康元年


    重合二年,太子趙桓和官家趙佶雙雙暴斃,官家的幾個兒子紛紛請求替其守陵,眾臣都被他們的孝心感動,雖然多次勸說應當以社稷為重,但他們仍然堅持要去守陵。


    沒有辦法,眾臣們不忍心擾亂他們的孝心,隻好從旁支當中挑選一位成為大宋的新官家。


    改元時,很湊巧的還是選擇了曆史上那個恥辱的年號。但每個人心裏都知道,要徹底改變曆史的上的命運,必須堅定的麵對它。


    其實不光是清河縣人覺得潘金蓮和武大郎的名字熟悉,還有山東陽穀縣的人他們幾乎是確定了光幕上說的人,正是他們的縣令和其夫人。


    而金瓶梅中的主人公西門慶,就是曾經被縣令治過罪的鄉裏惡少!!!


    於是陽穀縣的人紛紛在光幕上將事情的前因後果,全部說出來,隻希望因為有光幕能讓所有謠言得到遏製。


    當年縣令的結拜兄弟,因家鄉敗落,一路逃難到了他們這裏。武縣令本來就樂善好施,在陽穀縣的名聲非常好。武縣令看在多年的情誼上麵,幫助了他的這位兄弟。但是他的這位兄弟王某,卻產生了誤會,覺得武縣令不願意幫他。


    他每走到一個地方,都要說武縣令的壞話。到處張貼武縣令根本沒有做過的事情,敗壞武縣令的名聲。


    於是謠言便這麽傳開了,任憑他們這些人怎麽解釋,所有人都像是認定了王某說的話是真的一樣。


    不僅如此,最後還連累到了武縣令的夫人潘金蓮。


    光幕上其他朝代人看了陽穀縣的人在上麵的發言,心中不禁對這故事中的潘金蓮和武大郎產生了憐惜。


    “名聲就這麽平白無故的被人汙蔑,還因此千年來都受到了誤解。”


    “那王某可真是個惡人!”


    陽穀縣中,潘金蓮和武植相擁而抱,多年過去了。因為光幕的原因,他們所受到的誣蔑總算能夠洗清了。


    “蒼天有眼啊。”


    因為光幕的話,王某多年做的努力全白費了。他氣憤的摔了茶杯,然而他的此舉卻引得了其他人對他的怒視。


    “好像之前就是這個人一直在說清河縣人武植背信棄義,當了官無惡不作……不會這人就是光幕上說的那個背後小人吧……”


    “還真別說,我看他挺像,長得賊眉鼠眼的,一看就不像好人。”


    “真他娘的忘恩負義。”


    “和他這種人結拜,真是倒八輩子大黴了。”


    “就是就是,我聽我在陽穀縣的親戚跟我說,武縣令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官清官!”


    “將他送官,打死他!”


    ……


    ——————


    明 洪武二十九年


    羅貫中撫了撫胡子,在光幕上艾特自己最多的人就是孫小霸王孫策。


    感歎:他這脾氣還真和書裏的一樣啊,眼裏容不得沙子。看來自己寫的周瑜讓他格外不爽。


    但此時麵對他在光幕上的反問,他也不知道該怎麽辯駁。因為他現在終於知道了。一本小說寫出來不是單單寫出來就完了,它會造成很多很多意想不到的後果……


    比如三國演義中的錯誤就挺多的,然後。看的人也就真的信以為真了。這其實也不怪他吧……


    然後《水滸傳》又是他師傅施耐庵寫的。而且潘金蓮和武大郎的故事,確實都挺耳熟能詳的,但真不知道這是經過流言傳開的。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各朝代圍觀我刷的短視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想要摸魚的鹹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想要摸魚的鹹魚並收藏各朝代圍觀我刷的短視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