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是忠臣也是權臣
各朝代圍觀我刷的短視頻 作者:想要摸魚的鹹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然然繼續劃著視頻,連續劃了好多個都不合心意。直到看到一個視頻標題:
【他是忠臣也是權臣】
(“昔日伊尹霍光,行廢立之事,皆成千古名相,一代人傑。”)
【他是冠軍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是漢武帝劉徹的托孤大臣,是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是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的霍光。】
【霍光為人謹慎,做任何事都謹小慎微,為武帝所親信,在其旁伴駕二十餘年。】
(“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惡三千餘條,故霍光告太廟而廢之。”)
【在漢昭帝死後,又廢昌邑王,擁立漢宣帝。執政期間與民休息,促昭宣中興。忠於漢室,不負武帝所托,葬於茂陵,位列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
然,妻子霍顯毒死許皇後,死後親族謀反,霍家全族覆滅。】
<霍氏兄弟,一文一武,都做到了各自領域的極致,霍家真的祖墳冒青煙了[點讚]>
<我覺得霍仲孺必須要給武帝磕一個了,武帝培養了一個頂級武將,後麵又培養了一個輔政大臣>
<董卓可不配和霍光比哈>
<唉,以前聽伊尹——賢臣,和霍光加一塊後聽——權臣>
<漢武帝後期的爛攤子可都是霍光和漢宣帝在拉,要不然武帝死後大漢就玩完了>
<悄咪咪說句,要是司馬遷還在,高低得寫個《霍光本紀》[吃瓜]>
<霍光本人沒造反,無奈後麵各個造反的人都以他為模版,全是行伊霍之事哈哈哈>
<權臣褒義代表:諸葛亮
權臣中性代表:霍光
權臣進步代表:楊堅
權臣貶義代表:司馬懿>
<人家霍光好歹把政局穩定了,看看從東漢末年一直到東晉出了多少個行霍光之事的了,結果連霍光半點水平都沒有>
<要不是後世出了個權臣道德天花板,無汙點的諸葛亮,霍光受歡迎程度可能更高些>
<我感覺霍光隻忠於漢武帝劉徹誒[疑問]>
<劉賀昏不昏的已經無所謂了,關鍵是他很急,沒學會漢文帝剛入長安的手段[笑哭]>
<聽其他up講,霍光從做了托孤之臣後就開始布局,想扶有衛家血脈的劉病已上位。劉弗陵無子,死後選了曾經與衛氏外戚打對台的李氏外戚的昌邑王劉賀,廢劉賀後再立劉據的孫子劉病已>
<霍光的人生經曆告訴我們,治家不嚴和娶妻不賢的下場是什麽>
<霍光讓人詬病的是因為他把持朝政一直不讓權,然後就是他妻子毒死皇後想讓自己女兒做皇後,霍光知道後還保下了他妻子...>
<知我春秋,罪我春秋>
......
說的是霍去病他弟弟啊,李然然對霍光的印象還停留在以前看的偶像劇中,裏麵他是大反派...
衛子夫的嫁妝真的太牛逼了!
————
漢 元狩四年
“哦,你弟弟?”劉徹還記得霍去病在去年的時候是帶了個小少年回長安。
“也該帶進宮來讓朕瞧瞧。”
“是,臣遵旨。”霍去病的心情蠻複雜的,本來弟弟有出息了且未來封侯自己應該是感到高興才對,可是視頻上說的是什麽啊?說他弟弟未來是權臣,權臣什麽樣的之前看視頻也知道些,還有光幕竟然開玩笑讓司馬遷給霍光寫本紀,本紀可是曆代帝王傳記。
老天爺啊,怎麽辦?
霍去病想要不要先請罪?
“陛下,臣...”
劉徹趕忙擺手,示意霍去病起來。“無事,你弟弟很有才幹,你該高興才是。”
“朕選的托孤重臣,沒選錯啊。”
看著光幕上誇霍光的那些話,劉徹又不由想到晚年自己這麽喪心病狂嗎,若沒霍光在,大漢就亡了?
總歸還是個忠臣。
衛青在旁提醒霍去病,“平日裏多管教管教你弟弟,治家不嚴和娶妻不賢的下場可要好好教教他。”
說完後衛青又後悔了,自己給他說這些幹什麽啊,霍去病現在也沒娶妻。
“算了,你們兄弟倆互相好好扶持就行了。”
......
少年霍光戰戰兢兢向漢武帝行禮,眼光瞟向親哥霍去病的臉上的神奇後方才得以穩住心神。
“朕去年就該見見你的,可惜政務繁忙,這才拖至今日。”劉徹對霍光的表現很滿意,不愧是他親選的托孤大臣啊。
唉,再培養一個輔政文臣,又有何妨呢。
“先從郎官做起吧,有不懂的地方...”劉徹指了指自己,“朕幫你。”
霍光誠惶誠恐謝恩後,暈乎乎的和兄長回家。
“別愣了,以後在宮裏麵對陛下時放聰明點。”霍去病有點疑惑,“光幕不是說你謹小慎微嘛。”
“陛下給人的感覺好親切...”
霍光的回答讓霍去病怔住了,大笑,並表示同意。然後囑咐霍光還是要小心謹慎些才對。
————
西晉 泰始三年
“......”
已經很久沒被cue的晉朝,突然被cue到,司馬炎無語望天。
光幕視頻出現的總是這麽不合時宜。
司馬炎好不容易將司馬昭弑君、五石散等事平息下來,自己又將胡人漢化的事幹得不錯,本來大家都好好過日子了,結果光幕又雙叒叕的提醒大家,司馬家得位不正啊...
皇後楊豔勸說司馬炎,“過去之事已經發生,陛下何故再憂?您瞧後世的唐太宗、明太宗二人,他們一個弑兄殺弟,逼迫父親禪位,一個起兵奪侄子皇位,然他們二人在後世評價中依然是正麵的。”
“若陛下造就一番偉業,晉不像原本曆史中的那般,後世人也就不會揪著那事不放了。”
司馬炎歎氣,“唉,非我擔心後世人評價,實是害怕...”不再言語,陷入沉思。
還是因為立太子鬧的,立司馬衷的後果是八王之亂,那接下來該立誰?
司馬家怎麽奪的皇位,當然擔心會有人用同樣的方法奪司馬家的皇位。
————
隋 開皇十年
咳,比起其他幾位,得到權臣進步代表稱號的楊堅算是接受了。
楊堅內心還是有點點的小驕傲,看吧,古今曆來權臣混得最好的可不就是我了嘛。
楊勇見親爹臉上沒有不虞後,籲了一口氣,還以為他要黑臉了呢。唉,每次發氣,都是孤遭殃。
“勇兒,用人看其忠,這忠也分多種,譬如光幕所說的這種,你都應牢記。”楊堅登位靠的是什麽,身後的關隴集團功不可沒。
在臣時的思考方式和在君時的思考方式不同,楊堅擔心就算楊勇順利登基了,但會被臣子忽悠。
看到楊勇點頭,楊堅心裏便來氣了。
兒子不行了,要不要再試試孫子?
【他是忠臣也是權臣】
(“昔日伊尹霍光,行廢立之事,皆成千古名相,一代人傑。”)
【他是冠軍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是漢武帝劉徹的托孤大臣,是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是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的霍光。】
【霍光為人謹慎,做任何事都謹小慎微,為武帝所親信,在其旁伴駕二十餘年。】
(“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惡三千餘條,故霍光告太廟而廢之。”)
【在漢昭帝死後,又廢昌邑王,擁立漢宣帝。執政期間與民休息,促昭宣中興。忠於漢室,不負武帝所托,葬於茂陵,位列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
然,妻子霍顯毒死許皇後,死後親族謀反,霍家全族覆滅。】
<霍氏兄弟,一文一武,都做到了各自領域的極致,霍家真的祖墳冒青煙了[點讚]>
<我覺得霍仲孺必須要給武帝磕一個了,武帝培養了一個頂級武將,後麵又培養了一個輔政大臣>
<董卓可不配和霍光比哈>
<唉,以前聽伊尹——賢臣,和霍光加一塊後聽——權臣>
<漢武帝後期的爛攤子可都是霍光和漢宣帝在拉,要不然武帝死後大漢就玩完了>
<悄咪咪說句,要是司馬遷還在,高低得寫個《霍光本紀》[吃瓜]>
<霍光本人沒造反,無奈後麵各個造反的人都以他為模版,全是行伊霍之事哈哈哈>
<權臣褒義代表:諸葛亮
權臣中性代表:霍光
權臣進步代表:楊堅
權臣貶義代表:司馬懿>
<人家霍光好歹把政局穩定了,看看從東漢末年一直到東晉出了多少個行霍光之事的了,結果連霍光半點水平都沒有>
<要不是後世出了個權臣道德天花板,無汙點的諸葛亮,霍光受歡迎程度可能更高些>
<我感覺霍光隻忠於漢武帝劉徹誒[疑問]>
<劉賀昏不昏的已經無所謂了,關鍵是他很急,沒學會漢文帝剛入長安的手段[笑哭]>
<聽其他up講,霍光從做了托孤之臣後就開始布局,想扶有衛家血脈的劉病已上位。劉弗陵無子,死後選了曾經與衛氏外戚打對台的李氏外戚的昌邑王劉賀,廢劉賀後再立劉據的孫子劉病已>
<霍光的人生經曆告訴我們,治家不嚴和娶妻不賢的下場是什麽>
<霍光讓人詬病的是因為他把持朝政一直不讓權,然後就是他妻子毒死皇後想讓自己女兒做皇後,霍光知道後還保下了他妻子...>
<知我春秋,罪我春秋>
......
說的是霍去病他弟弟啊,李然然對霍光的印象還停留在以前看的偶像劇中,裏麵他是大反派...
衛子夫的嫁妝真的太牛逼了!
————
漢 元狩四年
“哦,你弟弟?”劉徹還記得霍去病在去年的時候是帶了個小少年回長安。
“也該帶進宮來讓朕瞧瞧。”
“是,臣遵旨。”霍去病的心情蠻複雜的,本來弟弟有出息了且未來封侯自己應該是感到高興才對,可是視頻上說的是什麽啊?說他弟弟未來是權臣,權臣什麽樣的之前看視頻也知道些,還有光幕竟然開玩笑讓司馬遷給霍光寫本紀,本紀可是曆代帝王傳記。
老天爺啊,怎麽辦?
霍去病想要不要先請罪?
“陛下,臣...”
劉徹趕忙擺手,示意霍去病起來。“無事,你弟弟很有才幹,你該高興才是。”
“朕選的托孤重臣,沒選錯啊。”
看著光幕上誇霍光的那些話,劉徹又不由想到晚年自己這麽喪心病狂嗎,若沒霍光在,大漢就亡了?
總歸還是個忠臣。
衛青在旁提醒霍去病,“平日裏多管教管教你弟弟,治家不嚴和娶妻不賢的下場可要好好教教他。”
說完後衛青又後悔了,自己給他說這些幹什麽啊,霍去病現在也沒娶妻。
“算了,你們兄弟倆互相好好扶持就行了。”
......
少年霍光戰戰兢兢向漢武帝行禮,眼光瞟向親哥霍去病的臉上的神奇後方才得以穩住心神。
“朕去年就該見見你的,可惜政務繁忙,這才拖至今日。”劉徹對霍光的表現很滿意,不愧是他親選的托孤大臣啊。
唉,再培養一個輔政文臣,又有何妨呢。
“先從郎官做起吧,有不懂的地方...”劉徹指了指自己,“朕幫你。”
霍光誠惶誠恐謝恩後,暈乎乎的和兄長回家。
“別愣了,以後在宮裏麵對陛下時放聰明點。”霍去病有點疑惑,“光幕不是說你謹小慎微嘛。”
“陛下給人的感覺好親切...”
霍光的回答讓霍去病怔住了,大笑,並表示同意。然後囑咐霍光還是要小心謹慎些才對。
————
西晉 泰始三年
“......”
已經很久沒被cue的晉朝,突然被cue到,司馬炎無語望天。
光幕視頻出現的總是這麽不合時宜。
司馬炎好不容易將司馬昭弑君、五石散等事平息下來,自己又將胡人漢化的事幹得不錯,本來大家都好好過日子了,結果光幕又雙叒叕的提醒大家,司馬家得位不正啊...
皇後楊豔勸說司馬炎,“過去之事已經發生,陛下何故再憂?您瞧後世的唐太宗、明太宗二人,他們一個弑兄殺弟,逼迫父親禪位,一個起兵奪侄子皇位,然他們二人在後世評價中依然是正麵的。”
“若陛下造就一番偉業,晉不像原本曆史中的那般,後世人也就不會揪著那事不放了。”
司馬炎歎氣,“唉,非我擔心後世人評價,實是害怕...”不再言語,陷入沉思。
還是因為立太子鬧的,立司馬衷的後果是八王之亂,那接下來該立誰?
司馬家怎麽奪的皇位,當然擔心會有人用同樣的方法奪司馬家的皇位。
————
隋 開皇十年
咳,比起其他幾位,得到權臣進步代表稱號的楊堅算是接受了。
楊堅內心還是有點點的小驕傲,看吧,古今曆來權臣混得最好的可不就是我了嘛。
楊勇見親爹臉上沒有不虞後,籲了一口氣,還以為他要黑臉了呢。唉,每次發氣,都是孤遭殃。
“勇兒,用人看其忠,這忠也分多種,譬如光幕所說的這種,你都應牢記。”楊堅登位靠的是什麽,身後的關隴集團功不可沒。
在臣時的思考方式和在君時的思考方式不同,楊堅擔心就算楊勇順利登基了,但會被臣子忽悠。
看到楊勇點頭,楊堅心裏便來氣了。
兒子不行了,要不要再試試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