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曆來的神宗皇帝埋下的亡國之禍3
各朝代圍觀我刷的短視頻 作者:想要摸魚的鹹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三位:大明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鈞。
隆慶六年,明穆宗駕崩。年僅十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萬曆在位期間,明王朝麵臨著內憂外患的局麵。
時局日益崩潰,朝廷內部腐敗黑暗,貪官汙吏橫行,國力衰敗,社會動蕩,東北的女真開始崛起,屢次劫掠,給邊疆造成了嚴重威脅。
雖然明神宗朱翊鈞也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但是效果不佳。在位期間的“萬曆三大征”雖然贏得了勝利,保障了邊疆的安全,打出了國威。
但是戰爭就如同一把雙刃劍,“三大征”對明王朝的國力、財力等多方麵都產生了巨大的消耗。
大量的白銀用於戰爭,使得明王朝的國庫空虛幾近崩潰,使得明王朝的經濟幾近崩潰。
明神宗在位的前十年,有內閣首輔張居正實施的一係列改革,因此萬曆初年呈現出了明代中葉以來最好的形勢,史稱“萬曆中興”。
然而隨著張居正的逝世,明神宗廢除了張居正變改革的一係列措施。
年輕的萬曆皇帝缺乏維持朝局的能力,開始了長達二十八年的不上朝,這使得國家幾乎停止運轉,導致了百官爭鬥日益激烈,朝政日益混亂。
明神宗和皇室還大肆侵占土地,置礦監稅,各種搜刮民財,這些都促使明朝逐漸走向衰亡。
萬曆四十七年,明軍在薩爾滸之戰中被努爾哈赤擊潰,明軍元氣大傷,從此明王朝喪失了在遼東戰場的主動權。
萬曆四十八年,明神宗去世,享年五十八歲,廟號神宗。
“明實亡於萬曆”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因為明神宗朱翊鈞死後將爛攤子丟給了後繼者,僅二十四年,明朝滅亡。】
<嘉靖和萬曆這對爺孫真的無語,萬曆和他爺爺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一說一,隆慶在嘉靖和萬曆的襯托下顯得是多麽像明君。[無奈]>
<萬曆:喜歡我的君主離線製嗎[狗頭]>
<換不了太子後,就開始消極怠工了…>
<萬曆並不是從換太子開始消極怠工的,也不見得他有多喜歡福王那個胖子。
隻能說他運氣是真好,前麵有張居正撐著,後麵擺爛了,大明也沒亡在他手裏,還得了個“萬曆中興”的名頭>
<萬曆讓太監斂財真的是爛招,對於底層百姓來講真的是水深火熱>
<我個人是真的很討厭萬曆,刻薄寡恩、貪婪自私>
<以前看《萬曆十五年》的時候就感覺萬曆是那種不負責任的性格>
<大明真的是從頭到尾都在中興[笑哭],仁宣之治、弘治中興(孝武中興)、嘉靖新政、隆慶新政、萬曆中興…>
<我大萌真的是中興到亡國了啊>
<給你看看萬曆年間的兵變就懂了。
萬曆十年的杭州兵變,十一年的廣東羅定兵變,十三年的四川建武兵變,十五年的潯陽兵變,十六年的甘肅兵變,十七年雲南永昌兵變,萬曆十九年京營的士兵在長安門鬧事,萬曆二十三年的薊州兵變>
<但其實萬曆對於戰事上是真的可以了,對於熊廷弼還是給予了很大支持的>
<神宗皇帝死了,後續大明朝又在十年內死了三個皇帝後,終於迎來了年輕想做事的崇禎[捂臉]>
<但是大明都兩百多年了,王朝的所有弊端都顯現,萬曆在那個時候還算行>
<所以萬曆的擺爛,大明的官員缺額達七成?這也叫行…?>
<薩爾滸之戰,萬曆用的是自己的私房錢賞賜邊軍>
<大明又不是皇帝說了算[狗頭]那得看內閣願不願意>
......
李然然暗罵了下明神宗萬曆,流放家眷,還準備掘張居正的墓,真的很絕情。
光幕下各方對於萬曆皇帝二十八年不上朝這件事,驚訝不已。
秦始皇嬴政:明朝皇帝就這麽放心的將自己的權力下放?還是說這已經收不回來了,君主隻能“離線”?
漢武帝劉徹恍然大悟道:“原來一個王朝到了兩百多年,所有的問題都會浮現。漢分東西兩漢,也算不錯了。”
唐太宗李世民評價道:“這個神宗萬曆皇帝真是典型的利己,平時就高高掛起不做事,危及到自己的大事才去做。”
又稍愣會兒,不解:“依照這大明的製度,君主不做事,內閣管事。那皇帝不就成傀儡了嗎?”
宋神宗趙頊無語,這些個神宗皇帝把“神”字都拉低了。
————
明正德皇帝朱厚照羨慕:“這些後輩就是好啊,日子過得真滋潤,朕也想不上朝。”
正羨慕著呢,聰明的朱厚照突然就發現了件大事,嘉靖和萬曆是爺孫,所以嘉靖應該是朕才對啊?朕和嘉靖是同輩…
所以,朕沒有後代!被旁支繼了皇位!
朱厚照心情不佳,心態也從之前的對後世子孫的不爭氣變成了大罵。
“該死的嘉靖老道長,該死的萬曆!”
“你們不好好上朝,讓大明亡了!”
————
明嘉靖皇帝朱厚熜有些尷尬,這孫子不是學的朕吧…
————
明 洪武二十七年
朱元璋震驚大怒:“內閣!就知道你不是好玩意兒!還敢讓我子孫做傀儡,這首輔張居正怕不是個權臣吧…”
突然想到,這內閣不會就是之前設的殿閣學士吧…但這隻是顧問,沒有實權…
朱元璋越看到後麵,越生氣:“擺爛!不上朝!這是個皇帝該做的?二十八年不上朝,如此懶惰,大明不亡才怪。”
老四的子孫就是不行。
唉,如果標兒、雄英在的話,大明怎麽會有這樣懶惰的後代…
將朱棣從府內提溜進宮,好好學習!
日後定是老四不會做皇帝,後世子孫質量堪憂。
————
明 永樂十三年
朱棣悠悠看向太子朱高熾:“內閣的權力?那是啥呢?”
“……”
朱高熾沉默應對,然後看向在身邊的兒子朱瞻基。
朱瞻基:“……”
見應付不過去,隻好硬著頭皮答道:“額,嗯…或許…是那個什麽堡宗搞出來的?”
—————
明 萬曆七年
萬曆再次震驚了:“朕擺爛???”
有些不知所措的看向自己的老師張居正。
張居正在心中暗歎,陛下是自己看著長大的,不會如此。就算有些不足之處,但是做個守成之君還是能做到的。
直到看到說萬曆死後僅20多年,大明就亡了後,張居正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表情。
萬曆後退幾步,不願相信。
低聲喃喃:“明實亡於萬曆…”
張居正失言問向光幕:“大明果真積重難返了嗎?”
隆慶六年,明穆宗駕崩。年僅十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萬曆在位期間,明王朝麵臨著內憂外患的局麵。
時局日益崩潰,朝廷內部腐敗黑暗,貪官汙吏橫行,國力衰敗,社會動蕩,東北的女真開始崛起,屢次劫掠,給邊疆造成了嚴重威脅。
雖然明神宗朱翊鈞也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但是效果不佳。在位期間的“萬曆三大征”雖然贏得了勝利,保障了邊疆的安全,打出了國威。
但是戰爭就如同一把雙刃劍,“三大征”對明王朝的國力、財力等多方麵都產生了巨大的消耗。
大量的白銀用於戰爭,使得明王朝的國庫空虛幾近崩潰,使得明王朝的經濟幾近崩潰。
明神宗在位的前十年,有內閣首輔張居正實施的一係列改革,因此萬曆初年呈現出了明代中葉以來最好的形勢,史稱“萬曆中興”。
然而隨著張居正的逝世,明神宗廢除了張居正變改革的一係列措施。
年輕的萬曆皇帝缺乏維持朝局的能力,開始了長達二十八年的不上朝,這使得國家幾乎停止運轉,導致了百官爭鬥日益激烈,朝政日益混亂。
明神宗和皇室還大肆侵占土地,置礦監稅,各種搜刮民財,這些都促使明朝逐漸走向衰亡。
萬曆四十七年,明軍在薩爾滸之戰中被努爾哈赤擊潰,明軍元氣大傷,從此明王朝喪失了在遼東戰場的主動權。
萬曆四十八年,明神宗去世,享年五十八歲,廟號神宗。
“明實亡於萬曆”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因為明神宗朱翊鈞死後將爛攤子丟給了後繼者,僅二十四年,明朝滅亡。】
<嘉靖和萬曆這對爺孫真的無語,萬曆和他爺爺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一說一,隆慶在嘉靖和萬曆的襯托下顯得是多麽像明君。[無奈]>
<萬曆:喜歡我的君主離線製嗎[狗頭]>
<換不了太子後,就開始消極怠工了…>
<萬曆並不是從換太子開始消極怠工的,也不見得他有多喜歡福王那個胖子。
隻能說他運氣是真好,前麵有張居正撐著,後麵擺爛了,大明也沒亡在他手裏,還得了個“萬曆中興”的名頭>
<萬曆讓太監斂財真的是爛招,對於底層百姓來講真的是水深火熱>
<我個人是真的很討厭萬曆,刻薄寡恩、貪婪自私>
<以前看《萬曆十五年》的時候就感覺萬曆是那種不負責任的性格>
<大明真的是從頭到尾都在中興[笑哭],仁宣之治、弘治中興(孝武中興)、嘉靖新政、隆慶新政、萬曆中興…>
<我大萌真的是中興到亡國了啊>
<給你看看萬曆年間的兵變就懂了。
萬曆十年的杭州兵變,十一年的廣東羅定兵變,十三年的四川建武兵變,十五年的潯陽兵變,十六年的甘肅兵變,十七年雲南永昌兵變,萬曆十九年京營的士兵在長安門鬧事,萬曆二十三年的薊州兵變>
<但其實萬曆對於戰事上是真的可以了,對於熊廷弼還是給予了很大支持的>
<神宗皇帝死了,後續大明朝又在十年內死了三個皇帝後,終於迎來了年輕想做事的崇禎[捂臉]>
<但是大明都兩百多年了,王朝的所有弊端都顯現,萬曆在那個時候還算行>
<所以萬曆的擺爛,大明的官員缺額達七成?這也叫行…?>
<薩爾滸之戰,萬曆用的是自己的私房錢賞賜邊軍>
<大明又不是皇帝說了算[狗頭]那得看內閣願不願意>
......
李然然暗罵了下明神宗萬曆,流放家眷,還準備掘張居正的墓,真的很絕情。
光幕下各方對於萬曆皇帝二十八年不上朝這件事,驚訝不已。
秦始皇嬴政:明朝皇帝就這麽放心的將自己的權力下放?還是說這已經收不回來了,君主隻能“離線”?
漢武帝劉徹恍然大悟道:“原來一個王朝到了兩百多年,所有的問題都會浮現。漢分東西兩漢,也算不錯了。”
唐太宗李世民評價道:“這個神宗萬曆皇帝真是典型的利己,平時就高高掛起不做事,危及到自己的大事才去做。”
又稍愣會兒,不解:“依照這大明的製度,君主不做事,內閣管事。那皇帝不就成傀儡了嗎?”
宋神宗趙頊無語,這些個神宗皇帝把“神”字都拉低了。
————
明正德皇帝朱厚照羨慕:“這些後輩就是好啊,日子過得真滋潤,朕也想不上朝。”
正羨慕著呢,聰明的朱厚照突然就發現了件大事,嘉靖和萬曆是爺孫,所以嘉靖應該是朕才對啊?朕和嘉靖是同輩…
所以,朕沒有後代!被旁支繼了皇位!
朱厚照心情不佳,心態也從之前的對後世子孫的不爭氣變成了大罵。
“該死的嘉靖老道長,該死的萬曆!”
“你們不好好上朝,讓大明亡了!”
————
明嘉靖皇帝朱厚熜有些尷尬,這孫子不是學的朕吧…
————
明 洪武二十七年
朱元璋震驚大怒:“內閣!就知道你不是好玩意兒!還敢讓我子孫做傀儡,這首輔張居正怕不是個權臣吧…”
突然想到,這內閣不會就是之前設的殿閣學士吧…但這隻是顧問,沒有實權…
朱元璋越看到後麵,越生氣:“擺爛!不上朝!這是個皇帝該做的?二十八年不上朝,如此懶惰,大明不亡才怪。”
老四的子孫就是不行。
唉,如果標兒、雄英在的話,大明怎麽會有這樣懶惰的後代…
將朱棣從府內提溜進宮,好好學習!
日後定是老四不會做皇帝,後世子孫質量堪憂。
————
明 永樂十三年
朱棣悠悠看向太子朱高熾:“內閣的權力?那是啥呢?”
“……”
朱高熾沉默應對,然後看向在身邊的兒子朱瞻基。
朱瞻基:“……”
見應付不過去,隻好硬著頭皮答道:“額,嗯…或許…是那個什麽堡宗搞出來的?”
—————
明 萬曆七年
萬曆再次震驚了:“朕擺爛???”
有些不知所措的看向自己的老師張居正。
張居正在心中暗歎,陛下是自己看著長大的,不會如此。就算有些不足之處,但是做個守成之君還是能做到的。
直到看到說萬曆死後僅20多年,大明就亡了後,張居正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表情。
萬曆後退幾步,不願相信。
低聲喃喃:“明實亡於萬曆…”
張居正失言問向光幕:“大明果真積重難返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