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複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
各朝代圍觀我刷的短視頻 作者:想要摸魚的鹹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然然很快又刷下一個視頻,刷完這個就去睡覺。
【複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
【說到劉秀你會想到什麽?位麵之子還是大魔法師?總之啊,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劉秀是靠著昆陽之戰天降隕石,順風順水就得了天下,興複漢室。
但其實我們翻開史書,重新了解就會發現或許並不是這樣,劉秀走的一路並不順暢,隱忍和低調再加上老劉家的傳統技能,人格魅力buff拉滿才拿到了爭霸天下的入場券。
西漢末年,各方勢力,割據政權多如牛毛,想要興複漢室何其艱難。 】
【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九世孫,漢景帝劉啟六世孫,長沙王劉發五世孫。
漢武帝劉徹對諸侯國實行“推恩令”,就是要求諸侯王把自己封地的土地再進行分封,這麽一來會使諸侯的土地越分越小,諸侯國對中央的威脅也就沒了。
到劉秀的時候其父親劉欽隻是個小縣令,縣令就縣令吧好歹也是個官,但好景不長,劉秀他爹在他九歲時去世了。
他母親帶著他們兄弟姐妹去投靠隔壁縣的叔父劉良,直到劉秀15歲時才又回到了老家南陽蔡陽種地。
王莽篡漢建立新朝,漢室宗親常感憤憤不平,都期盼著有朝一日能夠恢複漢室江山。王莽新政失敗後,各地民不聊生,激起眾多起義,“人心思漢”。
劉秀的族兄劉玄被綠林軍推舉為皇帝,年號更始。劉秀的哥哥劉演被封為大司徒。不久之後,劉演拿下了宛城,同時劉秀也在昆陽用2萬人打贏了王莽軍的42萬人。
這時離新朝覆滅隻是時間問題,但起義軍開始內訌了,更始帝劉玄忌憚劉演於是決心殺掉他。
劉演死後,許多將領都勸劉秀不要回去,但是現在擺在劉秀麵前的是反抗會死,回去也會死。
劉秀最終選擇了回去向劉玄請罪,並表現出一副老實的狀態,還在這期間回老家娶了陰麗華,給人一種胸無大誌的狀態。】
【劉玄看到劉秀這個樣子有了點愧疚,於是就讓他出撫河北。
河北是個好地方嘛?當然不是,河北豪強林立很危險,一不小心命就沒了。但是劉秀明白要想報仇要想實現興複漢室的目標,隻有離開朝堂去河北拚一拚。
雲台二十八將之首的鄧禹也來追隨劉秀,並向劉秀獻出了“據河北,爭天下;施仁政,得民心。”的路線。
劉秀剛到河北,當地的豪族劉林就來見劉秀,給劉秀帶來一條計策說“如果決開黃河,可使赤眉全軍覆滅。”
這種危害蒼生的毒計劉秀當然沒有同意,畢竟不是誰都像某朝一樣無恥。
劉林發現劉秀不僅不接受他的建議還不重用他,於是轉頭就在邯鄲扶了一個自稱是漢成帝劉驁的兒子的王昌,聲稱王昌是正統皇帝(趙漢),河北地區紛紛響應,然後王昌下令拿下劉秀賞十萬戶侯。
劉秀在河北處處遭遇追殺一路奔逃,但劉秀人格魅力是真的厲害,頭頂十萬戶侯身邊依舊有一群忠心的小弟。
逃到信都後劉秀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初始基地,開始反擊。即使劉秀軍一路無敗績,但和王昌方相比還是不夠看。
劉秀就想爭取真定王劉揚,派劉植去遊說劉揚,最終劉揚被說服,兩人共同達成協議,劉秀娶其外甥女郭聖通。
這樣,劉秀已經可以和王昌硬碰硬了。但這一路也不順利,在此過程中老家“信都”被偷了,二十八雲台將之一的耿純建議可以繞過巨鹿,直攻邯鄲。
二十多天後王昌頂不住了,底下人開城投降,劉秀進入邯鄲後在王昌的桌前發現了許多的投誠信,劉秀直接下令讓所有將領過來,在眾目睽睽之下將信全部燒掉。】
【更始帝劉玄很意外劉秀竟然真幹掉王昌了,就下令封他為蕭王並交出兵權回長安。
劉秀拒絕,繼續攻打河北剩餘勢力以及周邊流寇,不到一年劉秀已經掃平河北成了河北真正的話事人。
而這邊更始帝劉玄進入關中後,根本不約束手下人,整天不管事,於是這群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關中百姓怨聲載道。】
【公元25年,劉秀定都洛陽,東漢正式開始。
這邊赤眉軍進攻長安,途中順便通過抽簽的方式選了個放牛娃劉盆子做皇帝,劉盆子算是西漢遠支皇親了,是漢高祖劉邦之子齊王劉肥的後代。
赤眉軍根本不懂治理,一群強盜匪寇,殺入關中後比玄漢還要殘暴,一路掃蕩。
赤眉軍來到“隴縣”被隗囂派兵打跑了,然後赤眉軍一又路東逃,邊逃邊掘人家西漢皇帝的墳墓。
整個西漢皇帝除了被葬在長安城東南白鹿原的漢文帝和杜東原的漢宣帝外,其它九個葬在長安城北的鹹陽原上的皇帝全被赤眉軍挖了。
最後劉盆子率赤眉軍投降,關中基本平定。
這時劉秀後方真定王劉楊和漁陽太守彭寵以及鄧奉反了。劉秀又花時間平叛,東征西戰,直到公元36年公孫述戰死成都,劉秀終於統一中原。
劉秀的光武中興不僅僅隻是統一了天下,而是對於剛建國的東漢麵臨的問題進行解決。】
【開國功臣劉秀沒有學老祖宗劉邦那般趕盡殺絕。對他們全部封侯賞賜,但絕不允許他們再兼官職。
至於土地問題,實行“度田”丈量土地,核實戶口。度田”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麵,一是丈量土地,二是清查戶口。
當時“天下墾田多不以實”。豪族所擁有的大量私有土地,都不在戶口冊上登記,以規避租稅。同時許多的農民,也依附於豪強地主名下。
“度田”雖然涉及許多人,但主要對象是豪強地主。“度田”與“反度田”的鬥爭,實質上是東漢政府同豪強地主的一次實力較量,因此在推行過程中,也遭遇了很大的阻礙。
許多地方官陽奉陰違,使得光武帝的本意限製豪強私有土地和依附農民數量而采取的“度田”、檢籍措施,到了刺史、太守手裏,反而成為了侵害百姓的手段,“民遮道啼呼”。
劉秀對於地方官的為非作惡,陽奉陰違感到十分震怒,將十多個郡守下獄處死。
在這場“度田”鬥爭中,光武帝顯然是十分堅決的,即使是大功臣也絲毫不手軟,決不寬容。
通過度田,戶口得到增加、豪強地主官吏有所收斂、官吏不敢過分貪腐。可以說,度田直接造就了“光武中興”,也有了之後的“明章之治”。】
<東漢時期,除了開頭4個皇帝,後麵的皇帝都成幼兒園了…>
<雖然但是還是更喜歡稱秀兒為魔法師[狗頭]>
<翻開史書一看,哇,劉秀簡直就是大男主爽文了,天選之子舍他其誰>
<雲台二十八將沒有劉秀出名不是因為他們不強,而是因為劉秀太能打了>
<鄧奉反的時候派了九位大將都沒能打下,最後還得靠劉秀親自出馬。>
<決黃河這事大宋幹過還有光頭也幹過>
<原來曹老板學的是劉秀啊。 >
<算是看明白了,袁紹、曹操都想複製光武帝的路線 >
< 文帝太節儉了,裏麵也沒啥好東西>
<光武帝的度田就是失敗了啊,最後和豪族妥協了
沒有像漢武帝那樣強硬,劉秀最後還把代表著君權的董宣給下獄了。>
<度田工作的確存在著很多漏洞和問題,但是根據出土的漢簡來看,度田應該是成功了的>
< 東漢最大的問題是皇帝年紀都太小加上命不長,外戚和宦官專政>
<劉備若真的三興炎漢,那漢就不隻是民族稱號了,簡直成神了。>
<鄧禹是二十八雲台之首主要還是因為是漢明帝劉莊的老師,感覺馮異和岑彭都比鄧禹厲害些 >
<為什麽沒有馬援啊?看三國感覺馬超說自己先祖是伏波將軍馬援應該挺厲害的吧>
<光武帝老了,聽信讒言馬援差點兒不能被好好安葬。
等劉莊繼位後搞雲台二十八將,雖然馬援是自己嶽父,但也沒給他平反隻是厚待了馬家人和修祠堂,到了他兒子漢章帝繼位後馬援才得以平反>
<這麽看光武帝也不是很完美欸 >
< 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
<老劉家真的是靠胸懷得的天下啊 >
……
劉邦看著光幕的描述由衷感歎,後世子孫真的太有出息了!
前麵有一個致力於【 興複漢室,還於舊都 】的劉氏子孫,現在又有這個實現了目標的【 複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子孫,怎麽可能不讓人感動。
“就是這劉肥後代怎麽開始放牛了?”
原來西漢和東漢竟是這樣來的,漢景帝劉啟一時感慨,反正都是自己的子孫。
“推恩令不錯。”劉啟想到自己的七國之亂,摸了摸身邊幼年版劉徹的腦袋。
漢武帝劉徹還是佩服漢光武帝劉秀,一步步走到帝王的位置不容易,又能打又能治理國家,幹得不錯。
就在西漢皇帝們齊齊誇讚劉秀時,就聽到了【整個西漢皇帝……除了…漢文帝和…漢宣帝外,其它九個葬在長安城北的鹹陽原上的皇帝全被赤眉軍挖了。】這個噩耗。
“去你他娘的!!!”
“豎子!”
“盜賊!”
“朕都沒去挖秦始皇的墳,這群人不覺得過分嗎!這都什麽起義軍!對得起這個名號嗎!”劉邦怒了,挖墳堅決不可忍。
“西漢最後一個皇帝到底是怎麽做的,不僅讓外人篡了位!還守不住祖宗的陵墓!”
劉徹也憤怒了,尤其是有劉秀這個對比後,思考自己這一脈究竟是怎麽淪落到被人篡位的地步了。
—————
東漢 建武十九年
百姓經曆了西漢末年的各方征戰,已經多有疲憊。
建武年間休養生息,人口經濟都得到了發展。但劉秀並沒有自滿,仍勤勉盡責。
光幕的出現給剛走出戰爭陰霾的人們帶來了一絲活力。
劉秀正琢磨著麵前光團有何作用時,光幕開始出現一行字【 複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
“是…神跡…”
東漢群臣對這句話出現在光幕中感到震驚,這不是我們陛下嘛,大漢真乃天命也!
劉秀表情淡淡,跟著光幕的畫麵開始回想起自己這一路來的事情。
而當光幕說到了“度田”時,劉秀很想知道麵前這神跡是如何認為的。為實施“度田”殺了太多人,各地多有叛亂。
“褒貶不一。”劉秀歎氣,但並不覺得自己的政策有錯誤,而是思考為何東漢皇帝命不長?
“二十八雲台將?”被光幕提及了好多次的排名竟然是自己兒子排的。
看到自己後麵聽信讒言沒能好好安葬馬援時,劉秀懊惱。
“朕無顏麵對馬將軍啊…”
————
東漢 建寧三年
入繼大統已三年的漢靈帝劉宏和群臣正在朝會,期間光幕驟現,惹得眾人驚呼。
“這是在說光武帝!”
“神跡啊!”
朝會暫停,大家開始認真看光幕。
聽到後麵關於“度田”實施,有些大臣麵色不太自然。
大司農曹嵩驚訝這個被光幕提到的曹操是自己的長子?看向了站在一堆兒的袁逢和袁隗兩人,隻見他們也在對袁紹的出現感到驚訝。
被光幕提及是挺好的,就是這說複製光武帝的路線?想幹嘛?造反?
劉宏坐於殿內之上,對於光幕透露的話感到憤怒,曹操和袁紹,又一個王莽!
直覺讓他盯住了下首的曹嵩和袁逢二人。
……
“這光幕還挺好玩兒的。”曹操是這群人中膽子最大的,第一個嚐試穿過光幕。
袁術不屑撇撇嘴,也跟著穿過去,“哼,這有什麽大不了的。”
隨後發現光幕開始出現畫麵和聲音後,眾人認真聽著。
曹操驚呼:“這是光武帝!光武帝天命之子!”
“那是肯定的,光幕可是在誇光武帝是真正的天子。”袁術覺得曹操太大驚小怪,沒見識就是沒見識。
袁紹當然是幫著自己的好友曹操,“光幕似乎是在評價光武帝。”
許攸、張邈等人也開始討論光幕說的話。
就在這時,許攸驚訝抬頭看向站一塊兒的倆人:“這袁紹和曹操是指的你們?”
曹操和袁紹互相看了眼對方,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迷茫。
好像知道了什麽不得了的事…
袁術大叫:“你倆要造反!”
立馬就被眾人捂住嘴,袁紹直接帶著袁術回家。
……
【複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
【說到劉秀你會想到什麽?位麵之子還是大魔法師?總之啊,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劉秀是靠著昆陽之戰天降隕石,順風順水就得了天下,興複漢室。
但其實我們翻開史書,重新了解就會發現或許並不是這樣,劉秀走的一路並不順暢,隱忍和低調再加上老劉家的傳統技能,人格魅力buff拉滿才拿到了爭霸天下的入場券。
西漢末年,各方勢力,割據政權多如牛毛,想要興複漢室何其艱難。 】
【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九世孫,漢景帝劉啟六世孫,長沙王劉發五世孫。
漢武帝劉徹對諸侯國實行“推恩令”,就是要求諸侯王把自己封地的土地再進行分封,這麽一來會使諸侯的土地越分越小,諸侯國對中央的威脅也就沒了。
到劉秀的時候其父親劉欽隻是個小縣令,縣令就縣令吧好歹也是個官,但好景不長,劉秀他爹在他九歲時去世了。
他母親帶著他們兄弟姐妹去投靠隔壁縣的叔父劉良,直到劉秀15歲時才又回到了老家南陽蔡陽種地。
王莽篡漢建立新朝,漢室宗親常感憤憤不平,都期盼著有朝一日能夠恢複漢室江山。王莽新政失敗後,各地民不聊生,激起眾多起義,“人心思漢”。
劉秀的族兄劉玄被綠林軍推舉為皇帝,年號更始。劉秀的哥哥劉演被封為大司徒。不久之後,劉演拿下了宛城,同時劉秀也在昆陽用2萬人打贏了王莽軍的42萬人。
這時離新朝覆滅隻是時間問題,但起義軍開始內訌了,更始帝劉玄忌憚劉演於是決心殺掉他。
劉演死後,許多將領都勸劉秀不要回去,但是現在擺在劉秀麵前的是反抗會死,回去也會死。
劉秀最終選擇了回去向劉玄請罪,並表現出一副老實的狀態,還在這期間回老家娶了陰麗華,給人一種胸無大誌的狀態。】
【劉玄看到劉秀這個樣子有了點愧疚,於是就讓他出撫河北。
河北是個好地方嘛?當然不是,河北豪強林立很危險,一不小心命就沒了。但是劉秀明白要想報仇要想實現興複漢室的目標,隻有離開朝堂去河北拚一拚。
雲台二十八將之首的鄧禹也來追隨劉秀,並向劉秀獻出了“據河北,爭天下;施仁政,得民心。”的路線。
劉秀剛到河北,當地的豪族劉林就來見劉秀,給劉秀帶來一條計策說“如果決開黃河,可使赤眉全軍覆滅。”
這種危害蒼生的毒計劉秀當然沒有同意,畢竟不是誰都像某朝一樣無恥。
劉林發現劉秀不僅不接受他的建議還不重用他,於是轉頭就在邯鄲扶了一個自稱是漢成帝劉驁的兒子的王昌,聲稱王昌是正統皇帝(趙漢),河北地區紛紛響應,然後王昌下令拿下劉秀賞十萬戶侯。
劉秀在河北處處遭遇追殺一路奔逃,但劉秀人格魅力是真的厲害,頭頂十萬戶侯身邊依舊有一群忠心的小弟。
逃到信都後劉秀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初始基地,開始反擊。即使劉秀軍一路無敗績,但和王昌方相比還是不夠看。
劉秀就想爭取真定王劉揚,派劉植去遊說劉揚,最終劉揚被說服,兩人共同達成協議,劉秀娶其外甥女郭聖通。
這樣,劉秀已經可以和王昌硬碰硬了。但這一路也不順利,在此過程中老家“信都”被偷了,二十八雲台將之一的耿純建議可以繞過巨鹿,直攻邯鄲。
二十多天後王昌頂不住了,底下人開城投降,劉秀進入邯鄲後在王昌的桌前發現了許多的投誠信,劉秀直接下令讓所有將領過來,在眾目睽睽之下將信全部燒掉。】
【更始帝劉玄很意外劉秀竟然真幹掉王昌了,就下令封他為蕭王並交出兵權回長安。
劉秀拒絕,繼續攻打河北剩餘勢力以及周邊流寇,不到一年劉秀已經掃平河北成了河北真正的話事人。
而這邊更始帝劉玄進入關中後,根本不約束手下人,整天不管事,於是這群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關中百姓怨聲載道。】
【公元25年,劉秀定都洛陽,東漢正式開始。
這邊赤眉軍進攻長安,途中順便通過抽簽的方式選了個放牛娃劉盆子做皇帝,劉盆子算是西漢遠支皇親了,是漢高祖劉邦之子齊王劉肥的後代。
赤眉軍根本不懂治理,一群強盜匪寇,殺入關中後比玄漢還要殘暴,一路掃蕩。
赤眉軍來到“隴縣”被隗囂派兵打跑了,然後赤眉軍一又路東逃,邊逃邊掘人家西漢皇帝的墳墓。
整個西漢皇帝除了被葬在長安城東南白鹿原的漢文帝和杜東原的漢宣帝外,其它九個葬在長安城北的鹹陽原上的皇帝全被赤眉軍挖了。
最後劉盆子率赤眉軍投降,關中基本平定。
這時劉秀後方真定王劉楊和漁陽太守彭寵以及鄧奉反了。劉秀又花時間平叛,東征西戰,直到公元36年公孫述戰死成都,劉秀終於統一中原。
劉秀的光武中興不僅僅隻是統一了天下,而是對於剛建國的東漢麵臨的問題進行解決。】
【開國功臣劉秀沒有學老祖宗劉邦那般趕盡殺絕。對他們全部封侯賞賜,但絕不允許他們再兼官職。
至於土地問題,實行“度田”丈量土地,核實戶口。度田”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麵,一是丈量土地,二是清查戶口。
當時“天下墾田多不以實”。豪族所擁有的大量私有土地,都不在戶口冊上登記,以規避租稅。同時許多的農民,也依附於豪強地主名下。
“度田”雖然涉及許多人,但主要對象是豪強地主。“度田”與“反度田”的鬥爭,實質上是東漢政府同豪強地主的一次實力較量,因此在推行過程中,也遭遇了很大的阻礙。
許多地方官陽奉陰違,使得光武帝的本意限製豪強私有土地和依附農民數量而采取的“度田”、檢籍措施,到了刺史、太守手裏,反而成為了侵害百姓的手段,“民遮道啼呼”。
劉秀對於地方官的為非作惡,陽奉陰違感到十分震怒,將十多個郡守下獄處死。
在這場“度田”鬥爭中,光武帝顯然是十分堅決的,即使是大功臣也絲毫不手軟,決不寬容。
通過度田,戶口得到增加、豪強地主官吏有所收斂、官吏不敢過分貪腐。可以說,度田直接造就了“光武中興”,也有了之後的“明章之治”。】
<東漢時期,除了開頭4個皇帝,後麵的皇帝都成幼兒園了…>
<雖然但是還是更喜歡稱秀兒為魔法師[狗頭]>
<翻開史書一看,哇,劉秀簡直就是大男主爽文了,天選之子舍他其誰>
<雲台二十八將沒有劉秀出名不是因為他們不強,而是因為劉秀太能打了>
<鄧奉反的時候派了九位大將都沒能打下,最後還得靠劉秀親自出馬。>
<決黃河這事大宋幹過還有光頭也幹過>
<原來曹老板學的是劉秀啊。 >
<算是看明白了,袁紹、曹操都想複製光武帝的路線 >
< 文帝太節儉了,裏麵也沒啥好東西>
<光武帝的度田就是失敗了啊,最後和豪族妥協了
沒有像漢武帝那樣強硬,劉秀最後還把代表著君權的董宣給下獄了。>
<度田工作的確存在著很多漏洞和問題,但是根據出土的漢簡來看,度田應該是成功了的>
< 東漢最大的問題是皇帝年紀都太小加上命不長,外戚和宦官專政>
<劉備若真的三興炎漢,那漢就不隻是民族稱號了,簡直成神了。>
<鄧禹是二十八雲台之首主要還是因為是漢明帝劉莊的老師,感覺馮異和岑彭都比鄧禹厲害些 >
<為什麽沒有馬援啊?看三國感覺馬超說自己先祖是伏波將軍馬援應該挺厲害的吧>
<光武帝老了,聽信讒言馬援差點兒不能被好好安葬。
等劉莊繼位後搞雲台二十八將,雖然馬援是自己嶽父,但也沒給他平反隻是厚待了馬家人和修祠堂,到了他兒子漢章帝繼位後馬援才得以平反>
<這麽看光武帝也不是很完美欸 >
< 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
<老劉家真的是靠胸懷得的天下啊 >
……
劉邦看著光幕的描述由衷感歎,後世子孫真的太有出息了!
前麵有一個致力於【 興複漢室,還於舊都 】的劉氏子孫,現在又有這個實現了目標的【 複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的子孫,怎麽可能不讓人感動。
“就是這劉肥後代怎麽開始放牛了?”
原來西漢和東漢竟是這樣來的,漢景帝劉啟一時感慨,反正都是自己的子孫。
“推恩令不錯。”劉啟想到自己的七國之亂,摸了摸身邊幼年版劉徹的腦袋。
漢武帝劉徹還是佩服漢光武帝劉秀,一步步走到帝王的位置不容易,又能打又能治理國家,幹得不錯。
就在西漢皇帝們齊齊誇讚劉秀時,就聽到了【整個西漢皇帝……除了…漢文帝和…漢宣帝外,其它九個葬在長安城北的鹹陽原上的皇帝全被赤眉軍挖了。】這個噩耗。
“去你他娘的!!!”
“豎子!”
“盜賊!”
“朕都沒去挖秦始皇的墳,這群人不覺得過分嗎!這都什麽起義軍!對得起這個名號嗎!”劉邦怒了,挖墳堅決不可忍。
“西漢最後一個皇帝到底是怎麽做的,不僅讓外人篡了位!還守不住祖宗的陵墓!”
劉徹也憤怒了,尤其是有劉秀這個對比後,思考自己這一脈究竟是怎麽淪落到被人篡位的地步了。
—————
東漢 建武十九年
百姓經曆了西漢末年的各方征戰,已經多有疲憊。
建武年間休養生息,人口經濟都得到了發展。但劉秀並沒有自滿,仍勤勉盡責。
光幕的出現給剛走出戰爭陰霾的人們帶來了一絲活力。
劉秀正琢磨著麵前光團有何作用時,光幕開始出現一行字【 複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
“是…神跡…”
東漢群臣對這句話出現在光幕中感到震驚,這不是我們陛下嘛,大漢真乃天命也!
劉秀表情淡淡,跟著光幕的畫麵開始回想起自己這一路來的事情。
而當光幕說到了“度田”時,劉秀很想知道麵前這神跡是如何認為的。為實施“度田”殺了太多人,各地多有叛亂。
“褒貶不一。”劉秀歎氣,但並不覺得自己的政策有錯誤,而是思考為何東漢皇帝命不長?
“二十八雲台將?”被光幕提及了好多次的排名竟然是自己兒子排的。
看到自己後麵聽信讒言沒能好好安葬馬援時,劉秀懊惱。
“朕無顏麵對馬將軍啊…”
————
東漢 建寧三年
入繼大統已三年的漢靈帝劉宏和群臣正在朝會,期間光幕驟現,惹得眾人驚呼。
“這是在說光武帝!”
“神跡啊!”
朝會暫停,大家開始認真看光幕。
聽到後麵關於“度田”實施,有些大臣麵色不太自然。
大司農曹嵩驚訝這個被光幕提到的曹操是自己的長子?看向了站在一堆兒的袁逢和袁隗兩人,隻見他們也在對袁紹的出現感到驚訝。
被光幕提及是挺好的,就是這說複製光武帝的路線?想幹嘛?造反?
劉宏坐於殿內之上,對於光幕透露的話感到憤怒,曹操和袁紹,又一個王莽!
直覺讓他盯住了下首的曹嵩和袁逢二人。
……
“這光幕還挺好玩兒的。”曹操是這群人中膽子最大的,第一個嚐試穿過光幕。
袁術不屑撇撇嘴,也跟著穿過去,“哼,這有什麽大不了的。”
隨後發現光幕開始出現畫麵和聲音後,眾人認真聽著。
曹操驚呼:“這是光武帝!光武帝天命之子!”
“那是肯定的,光幕可是在誇光武帝是真正的天子。”袁術覺得曹操太大驚小怪,沒見識就是沒見識。
袁紹當然是幫著自己的好友曹操,“光幕似乎是在評價光武帝。”
許攸、張邈等人也開始討論光幕說的話。
就在這時,許攸驚訝抬頭看向站一塊兒的倆人:“這袁紹和曹操是指的你們?”
曹操和袁紹互相看了眼對方,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迷茫。
好像知道了什麽不得了的事…
袁術大叫:“你倆要造反!”
立馬就被眾人捂住嘴,袁紹直接帶著袁術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