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秦王破陣樂
各朝代圍觀我刷的短視頻 作者:想要摸魚的鹹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然然本想關視頻,但看到了下一個推薦視頻的標題,要不,再看會兒?
【 秦王破陣樂 】
(打鼓聲緩緩傳來,氣勢逐漸上來)
<聽過好多版本的破陣樂,還是複原組的聽著最協調[愛心]>
<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鹹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
<前麵的鼓聲起來時真的起雞皮疙瘩了…[震撼] >
<唐初軍歌[讚] >
<真的好想要原譜[哭] ,好想去貞觀聽秦王破陣樂,好想看二鳳治下的大唐[大哭],好想去看看太宗陛下>
<秦王掃六合…不對,走錯了。[滑稽]>
< 我最喜歡的兩個他們都做過秦王,後來一個掃六合成了始皇帝一個創建貞觀之治成了唐太宗>
<和日本的好像… >
< 前麵的你要不看看你自己在說什麽???搞反了吧。>
< tmd晦氣,在這裏都能看到rb…>
<太宗李世民在我心中就是最完美的皇帝,能打天下能治天下!>
<天下就是李世民的! 節製天下兵馬!最近在追貞觀之治,現在又刷到了這個視頻我真的好愛二鳳。>
< 自古能軍者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朱元璋耳。>
……
李然然心想,欸~這個版本聽著是真好聽,但我也是想回去聽原版的秦王破陣樂。
————
秦 始皇二十八年
“李世民?”秦始皇嬴政想了會兒。是那個很喜歡他皇後的唐太宗李世民?記得之前天幕有提到帝後其中一對就是他們。
沒想到,後世人還挺愛他。
“你原也是秦王,倒是緣分。”
————
唐 貞觀元年
軍歌,難道是七德舞?
嗯?
標題是【秦王破陣樂 】可這內容聽著不是很像…
待看了評論後眾人才明白原是譜曲失傳了。
“可惜,可惜。”就在今年陛下登基後召了魏征等人增撰歌詞,還讓呂才等人重新譜律度曲。
回憶起那時的場景,在宮殿中宴群臣,奏《秦王破陣樂》,真可謂是極樂啊。
李世民決心這曲譜不能再失傳了,要讓諸位大臣都留幾份於家中,日後總會有餘留。
“你們想來大唐羨慕有秦王破陣樂,可我們羨慕未來的你們生活安康富足啊。”
現在的大唐有什麽?剛初建,天下初平,還得消化前朝的遺留,並沒有什麽貞觀之治,也沒有盛世大唐。
是了,現在才貞觀元年,眾人從幻想中回神,陛下日後是留名史冊的聖君,我們也就是流芳的名臣!
奮鬥吧,大唐初年的人們,創一個更好的大唐。
唯有李淵麵色陰晴不定,天幕誇大唐好自是高興,但天幕對李世民太過推崇了,現在都變成大唐天下是他打的了!
————
唐 乾封元年
李治皺眉,怎麽每次有唐出現,日本就也得挨著來,果真煩人。
這日本和後世華夏的關係真不好。
李治記起地圖上日本的位置,“等朕解決了高句麗,由百濟去日本。”
—————
明 洪武二十六年
感受到其鼓樂的激昂,氣勢磅礴,實是令人向往。
“自古能軍者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朱元璋耳?”對於這個評價朱元璋是認可的,太宗皇帝英明神武,武定四方,安邦定國,創大唐三百年基業。
—————
下方有個關聯視頻標題是一樣的,李然然就直接點進去了。
【秦王破陣樂】
【公元八百八十年 廣明元年,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大唐進入了倒計時。京師長安再次淪陷,唐僖宗倉惶逃離長安。此次黃巢起義軍來勢洶洶,各路節度使均各懷異心,所有人都知道盛世大唐早已回不去了。
黃巢起義軍打到鳳翔,鳳翔節度使鄭畋想抵抗黃巢為國盡忠,但鳳翔內的官兵們都覺大勢已去,人心散了,都在準備投降。黃巢派來使者進行勸降,城內的將領都去迎接使者,商量應怎麽投降,鄭畋得知後氣得都臥病在床。
鳳翔官兵們宴請使者,席間又喚來軍中樂手助興,奏完後,席間有人低聲啜泣,也有人淚流滿麵。在大唐的曆史上,有這樣一首曲目,是所有唐軍的驕傲,也是軍中常奏。那就是《秦王破陣樂》。
或許吧,因受到軍樂的影響,眾將猶豫了, 鄭畋知道後,“吾固知人心尚未厭唐,賊授首無日矣!”為了獎賞將士抵抗,散盡家財。眾將當下刺血和大家盟誓,並當場斬殺使者。
黃巢大怒,派五萬將士攻打鳳翔。攻打鳳翔的將領以為鄭畋隻是一個書生,不懂行兵打仗,於是輕敵冒進,最終大敗。鳳翔守軍斬首一萬餘,橫屍幾十裏。黃巢起義軍也由盛轉衰直至敗亡。
此戰令諸鎮震動,讓朝廷也重拾了信心,各地節度使也願繼續支持大唐。各節度使發兵討伐黃巢,於是大唐就這麽渡過了這次危機,在李世民的這首秦王破陣樂感召下,大唐再次續了一段時間的命。 】
<大唐也有快300年曆史,王朝大多如此已經不錯了,唐末時的唐不可惜。 >
< 太宗陛下最後的恩澤… >
< 作為普通百姓,我站黃巢這邊>
<黃巢賊寇罷了,真當他是啥好人了? >
< 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
<二鳳的人格魅力沒話說 >
……
唐 貞觀元年
最開始播放的《秦王破陣樂》李世民並沒有過多感受,對於天幕中誇自己的話語,李世民時刻警醒自己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而不是他的。
天幕講《秦王破陣樂》在未來還挽救了大唐,雖隻是續了一段時間,但是仍讓李世民感動萬分。
“朕何德何能能得你們如此…厚愛…”
“我李世民…”
李世民說不出話,掩麵哭泣。後世都城淪陷,天子逃跑,卻仍有人願站出來號召大家抗敵。
“王朝末年大多如此,百姓生活不下去了,天幕從始至終都稱黃巢為起義軍而非賊匪,看來啊,那大唐終究是走到末路了…”
李世民回想起了隋朝末年,那時是怎麽樣的呢,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百姓承擔著繁重的徭役、兵役。
那唐呢,也是如此。
想到此處李世民心中難受,不僅受不了剛建立的大唐終究會歸塵土,還受不了唐末的慘狀。
唐末之後的五代十國有多黑暗,前麵第二次視頻時大家已經知道了,於是對於唐末的大唐亡了不可惜這樣的話,沉默了。
房玄齡、杜如晦等文臣開始思考怎麽樣才能讓百姓感到富足,安居樂業。
李世民悟出來,天幕說若是自己是普通百姓也站黃巢,那麽黃巢起義就是代表著百姓已不滿大唐了,天幕或許說的是對的。世界到底是你們的,人民是萬歲……
【 秦王破陣樂 】
(打鼓聲緩緩傳來,氣勢逐漸上來)
<聽過好多版本的破陣樂,還是複原組的聽著最協調[愛心]>
<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鹹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
<前麵的鼓聲起來時真的起雞皮疙瘩了…[震撼] >
<唐初軍歌[讚] >
<真的好想要原譜[哭] ,好想去貞觀聽秦王破陣樂,好想看二鳳治下的大唐[大哭],好想去看看太宗陛下>
<秦王掃六合…不對,走錯了。[滑稽]>
< 我最喜歡的兩個他們都做過秦王,後來一個掃六合成了始皇帝一個創建貞觀之治成了唐太宗>
<和日本的好像… >
< 前麵的你要不看看你自己在說什麽???搞反了吧。>
< tmd晦氣,在這裏都能看到rb…>
<太宗李世民在我心中就是最完美的皇帝,能打天下能治天下!>
<天下就是李世民的! 節製天下兵馬!最近在追貞觀之治,現在又刷到了這個視頻我真的好愛二鳳。>
< 自古能軍者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朱元璋耳。>
……
李然然心想,欸~這個版本聽著是真好聽,但我也是想回去聽原版的秦王破陣樂。
————
秦 始皇二十八年
“李世民?”秦始皇嬴政想了會兒。是那個很喜歡他皇後的唐太宗李世民?記得之前天幕有提到帝後其中一對就是他們。
沒想到,後世人還挺愛他。
“你原也是秦王,倒是緣分。”
————
唐 貞觀元年
軍歌,難道是七德舞?
嗯?
標題是【秦王破陣樂 】可這內容聽著不是很像…
待看了評論後眾人才明白原是譜曲失傳了。
“可惜,可惜。”就在今年陛下登基後召了魏征等人增撰歌詞,還讓呂才等人重新譜律度曲。
回憶起那時的場景,在宮殿中宴群臣,奏《秦王破陣樂》,真可謂是極樂啊。
李世民決心這曲譜不能再失傳了,要讓諸位大臣都留幾份於家中,日後總會有餘留。
“你們想來大唐羨慕有秦王破陣樂,可我們羨慕未來的你們生活安康富足啊。”
現在的大唐有什麽?剛初建,天下初平,還得消化前朝的遺留,並沒有什麽貞觀之治,也沒有盛世大唐。
是了,現在才貞觀元年,眾人從幻想中回神,陛下日後是留名史冊的聖君,我們也就是流芳的名臣!
奮鬥吧,大唐初年的人們,創一個更好的大唐。
唯有李淵麵色陰晴不定,天幕誇大唐好自是高興,但天幕對李世民太過推崇了,現在都變成大唐天下是他打的了!
————
唐 乾封元年
李治皺眉,怎麽每次有唐出現,日本就也得挨著來,果真煩人。
這日本和後世華夏的關係真不好。
李治記起地圖上日本的位置,“等朕解決了高句麗,由百濟去日本。”
—————
明 洪武二十六年
感受到其鼓樂的激昂,氣勢磅礴,實是令人向往。
“自古能軍者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朱元璋耳?”對於這個評價朱元璋是認可的,太宗皇帝英明神武,武定四方,安邦定國,創大唐三百年基業。
—————
下方有個關聯視頻標題是一樣的,李然然就直接點進去了。
【秦王破陣樂】
【公元八百八十年 廣明元年,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大唐進入了倒計時。京師長安再次淪陷,唐僖宗倉惶逃離長安。此次黃巢起義軍來勢洶洶,各路節度使均各懷異心,所有人都知道盛世大唐早已回不去了。
黃巢起義軍打到鳳翔,鳳翔節度使鄭畋想抵抗黃巢為國盡忠,但鳳翔內的官兵們都覺大勢已去,人心散了,都在準備投降。黃巢派來使者進行勸降,城內的將領都去迎接使者,商量應怎麽投降,鄭畋得知後氣得都臥病在床。
鳳翔官兵們宴請使者,席間又喚來軍中樂手助興,奏完後,席間有人低聲啜泣,也有人淚流滿麵。在大唐的曆史上,有這樣一首曲目,是所有唐軍的驕傲,也是軍中常奏。那就是《秦王破陣樂》。
或許吧,因受到軍樂的影響,眾將猶豫了, 鄭畋知道後,“吾固知人心尚未厭唐,賊授首無日矣!”為了獎賞將士抵抗,散盡家財。眾將當下刺血和大家盟誓,並當場斬殺使者。
黃巢大怒,派五萬將士攻打鳳翔。攻打鳳翔的將領以為鄭畋隻是一個書生,不懂行兵打仗,於是輕敵冒進,最終大敗。鳳翔守軍斬首一萬餘,橫屍幾十裏。黃巢起義軍也由盛轉衰直至敗亡。
此戰令諸鎮震動,讓朝廷也重拾了信心,各地節度使也願繼續支持大唐。各節度使發兵討伐黃巢,於是大唐就這麽渡過了這次危機,在李世民的這首秦王破陣樂感召下,大唐再次續了一段時間的命。 】
<大唐也有快300年曆史,王朝大多如此已經不錯了,唐末時的唐不可惜。 >
< 太宗陛下最後的恩澤… >
< 作為普通百姓,我站黃巢這邊>
<黃巢賊寇罷了,真當他是啥好人了? >
< 煌煌太宗業,樹立甚宏達>
<二鳳的人格魅力沒話說 >
……
唐 貞觀元年
最開始播放的《秦王破陣樂》李世民並沒有過多感受,對於天幕中誇自己的話語,李世民時刻警醒自己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而不是他的。
天幕講《秦王破陣樂》在未來還挽救了大唐,雖隻是續了一段時間,但是仍讓李世民感動萬分。
“朕何德何能能得你們如此…厚愛…”
“我李世民…”
李世民說不出話,掩麵哭泣。後世都城淪陷,天子逃跑,卻仍有人願站出來號召大家抗敵。
“王朝末年大多如此,百姓生活不下去了,天幕從始至終都稱黃巢為起義軍而非賊匪,看來啊,那大唐終究是走到末路了…”
李世民回想起了隋朝末年,那時是怎麽樣的呢,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百姓承擔著繁重的徭役、兵役。
那唐呢,也是如此。
想到此處李世民心中難受,不僅受不了剛建立的大唐終究會歸塵土,還受不了唐末的慘狀。
唐末之後的五代十國有多黑暗,前麵第二次視頻時大家已經知道了,於是對於唐末的大唐亡了不可惜這樣的話,沉默了。
房玄齡、杜如晦等文臣開始思考怎麽樣才能讓百姓感到富足,安居樂業。
李世民悟出來,天幕說若是自己是普通百姓也站黃巢,那麽黃巢起義就是代表著百姓已不滿大唐了,天幕或許說的是對的。世界到底是你們的,人民是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