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朝代混剪
各朝代圍觀我刷的短視頻 作者:想要摸魚的鹹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霸秦——】
【畫麵中遠處的騎兵終於迎麵而來!隨之的還有上萬支密密麻麻的箭飛射出去。戰車肆意向前,步兵不畏死亡。
齊聲喚道:風!風!風!
威嚴不失霸氣的男子站於城牆之上道:“朕統六國,天下歸一。廢分封,立郡縣。築長城,修靈渠。北擊匈奴,南征百越。書同文,車同軌,量同衡,行同倫。德兼三皇,功高五帝。是為始皇帝,立我大秦萬世之基業!”】
<六王畢,四海一>
<壯哉我大秦!大秦萬年!始皇萬年!>
<風起!>
<好震撼[吃驚]>
<這就是萬箭齊發嗎>
<千古一帝—秦始皇[比心]>
<不愧是秦弩,雖然電影誇大了…但還是表白我大秦>
<大秦萬年萬萬年!>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我大秦必須有排麵>
秦 始皇二十八年
“畫好。”
畫師立馬反應過來,始皇陛下是指將天幕上的秦弩畫下來。真奇怪,天幕上的和實際上大秦使用的弩箭區別還挺大。
嬴政很高興,不再煩擾大秦亡於第幾代子孫,看了這許多視頻也漸漸明白根本沒有萬世一係的王朝,王朝有盛有衰,大秦或許也和天幕上說過的諸多朝代一樣,興盛一百多年衰落一百多年,又或許如漢般有前兩百年,後兩百年的曆史…
嗯…總歸都不算太差。
咳咳,蒙毅,李斯,趙高都很為自己的陛下驕傲。瞧瞧,我們的始皇帝可是千古一帝!
六國貴族:不是霸秦,是暴秦!!!
天幕你如此誇他,我們的反秦大業該何去何從。
六國百姓:哦,秦始皇挺厲害哇…不過,與我們無關啦…天幕還是講講新故事吧。
不識字的老百姓樂的看天幕講故事,千古一帝一聽就是好名字。
———
【——強漢——】
【漢武帝:“寇可往,我亦可往!”
(漢武帝·劉徹:北擊匈奴,西拓西域,東征朝鮮,南征閩越,加強集權、獨尊儒術、幣製改革、首開絲路、鹽鐵官營、建立年號,興辦太學)
一列列騎兵在草原大漠橫行,所到之處匈奴兵馬皆潰敗而逃。
又一陣強有力的話語傳來: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凡我大漢子民,雖遠必救。”
屬於漢家的旗幟在大漠中四處飄揚。】
<飲馬瀚海,封狼居胥>
<大風起兮雲飛揚>
<大漢威武!>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冠軍侯 舉世無雙>
<永遠的大漢大司馬大將軍長平侯衛青千古!!!>
<大漢雙璧>
<這是元帝陳湯說的>
<國恒以弱滅,獨漢以強亡>
<漢武大帝牛逼[讚]>
嗯嗯嗯,不錯不錯,天幕你再多誇誇,都誇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了,朕怎麽也得有個什麽稱號吧。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凡我大漢子民,雖遠必救。這句話不錯。”衛青被這句話狠狠擊中。
劉徹不假思索道:“這句話當為我大漢之表率!”
不管這是哪兒個元帝時期的官員說的,現在到朕這兒了那就是朕的了。
“大漢雙璧?這是說我和舅舅嗎?”霍去病很高興能和舅舅出現在一起,看!大漢雙璧這個稱號多好聽!
現在還是大將軍長平侯的衛青看到未來的大司馬大將軍長平侯也很動容。
武帝時空天幕下的百姓:與有榮焉!身為大漢子民“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凡我大漢子民,雖遠必救。”這句話著實令人振奮!
各地紛紛表示要參軍!要打匈奴!要追隨衛、霍二將軍!
———
【——雄隋——】
【隋的兵馬由北至南,天下重新歸一。
(隋文帝·楊堅:統一南北,結束亂世,製度創新,政治清明,人民安定,開皇盛世,聖人可汗。)】
<文帝還是可以的>
<可惜了有個敗家兒子>
<是不是還少了一個王朝啊>
<晉配嗎?>
<隋好歹結束了南北朝可以了>
<這種混剪不是都是秦漢唐明嘛,多了隋有點不習慣>
怎麽到隋的這一段如此短,比秦那二世而亡的都短。
楊堅心中不安…
敗家兒子?勇兒為人真摯,性情寬厚…除了生活奢侈外,沒什麽大問題。
百姓:天幕請展開講講敗家兒子事,很喜歡,請多說。
楊廣開心了,哈哈哈,敗家兒子,大哥你這位子可坐不穩了…
楊勇:天幕,怎麽回事!孤到底哪兒裏敗家了啊!
楊勇人在宮內坐,禍從天上來。
急急急,父皇不會想廢了我吧……
————
【——巨唐——】
【盛唐雄風,將士列隊,士氣高昂,其中領頭之人上寫: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內亂,滅東突厥,征吐穀渾,亡高昌,貞觀之治,“天可汗”。)
“其父國破,賴隋以安,不以一鏃力助之,使其廟社不血食;與我鄰而棄信擾邊;恃兵不戢,部落攜怨;賊華民,暴禾稼;許和親而遷延自遁。我李世民的背後,有千千萬萬的大唐子民,如果他們敢戰,那長安城下就是他的墓地!”】
<陌刀衛,玄甲軍>
<天策上將!>
<昭昭有唐,天俾萬國!>
<九天闔閭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李靖雪夜破襄城!>
<李靖軍神!>
<還有一人滅一國的王玄策>
<天策府!>
<天可汗排麵>
<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好!一人滅一國,我大唐原有這般人物。”隨即又誇站在一旁的李靖,“藥師,軍神!”
“陛下是天可汗!”長孫無忌抓住機會誇道。
“哈哈哈,我們天策府眾星雲集啊!”李世民開心得忘乎所以,不論是天策上將,還是天可汗,總歸是讚揚自己的。先前還擔憂不已,害怕後世會揪住自己弑兄這一點,沒想到後世竟愛我之多啊。
文臣們想著,淩煙閣?似乎是皇宮內三清殿旁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樓?莫非陛下以後想效仿光武帝雲台二十八將設立功臣樓?
沒錯,是這樣。但,若個書生萬戶侯。唉,羨慕死了。
————
【——文宋——】
【騎兵背嵬裝備著長、短刀,約十支短弩 ,二十支硬弓弓箭圍盔,鐵葉片革甲。
背嵬軍氣勢凶猛,迎戰鐵浮屠。
騎白馬的將軍道:“弟兄們,十餘年間,我們披堅執銳,往來迎敵,沒有一夜可以安寢,不是我們不想睡,是契丹不讓我們睡,是北遼不讓我們睡,是賊寇不讓我們睡,天下之大,竟找不到我宋人安睡之所。
盡忠報國,勿忘國恥,光複中原,就是我們的忠,萬千黎民,天下蒼生,就是我們的國,我,嶽飛,相州湯陰人,我家鄉天高萬仞,地厚九重,麥穗厚的能站人,我們出生長大魂牽夢繞的地方,怎能讓賊寇信馬由韁,兄弟們,向著家鄉 ,出發。”】
<宋可以黑,嶽飛不可以!>
<武聖嶽飛>
<嶽少保千古!>
<撼山易,撼嶽家軍難>
<嶽家軍萬歲!>
<宋文化、經濟還算不錯>
<富宋>
<南宋的文人武將還是有骨氣的>
<嶽飛好慘[哭]>
<大宋唯一的脊梁>
“???”
我說過這些話嗎?嶽飛看著天幕中那個假的自己,許是後世戲曲加工吧。
不過,加的真好!
“武聖!!!”
“大哥,你是武聖!”
“大哥真厲害。”
“撼山易,撼嶽家軍難!我們嶽家軍也流傳後世了。”
“哈哈哈。那還是嶽將軍厲害,成神了。”
眾人都忽略了那句嶽飛好慘的話,身為武將征戰沙場,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了。沙場刀劍無眼,勝負難分,有勝有敗,人之常情。
不過,嶽飛還是牢牢記住,以後對陣金賊時要再仔細些,不可給他們留絲毫的破綻。
趙匡胤對這個嶽飛的後輩很是喜歡,盡管天幕沒提到自己,但好歹提到了宋,說宋是富宋,比提都不提的晉強太多了。
趙匡胤對未來大宋的底線逐漸下降了,畢竟也沒什麽比皇帝被俘虜了更恥辱的事了。
放平心態,看天幕,勿動怒,傷自身。這些後輩是沒指望的了,還得靠自己多活幾年,一統天下,收複燕雲。
———
【——大元——】
【金戈鐵馬,無限擴張,蒙古騎兵縱橫天下。
(元太祖·成吉思汗:滅西遼,征花剌子模,滅西夏,征金朝,一統漠北,建立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
華夏版圖最大的朝代——大元】
<蒙古最牛逼的時候>
<橫掃歐亞,做回自己>
<上帝之鞭>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世界征服者>
<最強騎兵>
<還有蒙哥和忽必烈,怎麽不多剪點>
<大哉乾元>
<突然發現南宋能抗元這麽久也蠻厲害的了。>
蒙古騎兵就是所向披靡,從未有敗績。
無論是忽必烈還是其他蒙古貴族都很自豪,看,這就是我蒙古騎兵!
天幕下其他各界的皇帝,眼神火熱。
西邊還有如此多的土地,他蒙古能行,我秦\/漢\/隋\/唐也行!
————
【——剛明——】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推翻元朝,休養生息,開創洪武之治。)
“臣朱元璋,扣告蒼穹、日月、山川,以及曆代皇祖之陵寢,自宋運告終,天命真人於沙漠入住中原,百有餘年,今運,也終。惟臣,上承天道,下順臣民,驅除百年之患,勘定南北梟雄,於正月四日,設祭於紫金山巔,昭告天帝黃祗,立國大明,建元洪武。”
大明的神機營,橫行無阻。
威武 威武 威武 】
<洪武大帝!>
<永樂大帝,朱棣必須有排麵>
<大明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朱元璋得位最正的布衣皇帝>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神機營科技點滿>
<秦漢唐明最有風骨的四朝>
<洪武 洪武 洪武>
<永樂皇帝最霸氣!>
<judy!!!>
<大明威武>
“judy!哈哈哈,這什麽鬼名字。”秦王朱樉毫不客氣對朱棣進行嘲笑。
“怎麽,老四你不僅想搶皇位,還想和你老子比比嗎?”看看那天幕上哪兒裏有他朱棣的畫麵,全是洪武大帝的畫麵。結果評論區還有喊永樂大帝的…
哼!
“……”
啊這,讓我怎麽回答。朱棣一方麵很感動他在後世眼中竟是和爹洪武大帝齊名的永樂大帝,另一方麵又有些生氣,judy?為何用番邦文字稱本王。
漢高祖·劉邦:謔,這明口氣可真大,無漢之和親,你懂什麽?這是緩兵之計!
唐太宗·李世民:太狂妄了!
宋太祖·趙匡胤:生氣,但又隻能生悶氣,宋之納歲薄幣!聽聽這話,他自己聽著都來氣!
崇禎皇帝朱由檢感觸最深,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 ——統清—— 】
【開疆拓土,牧馬千山,封建君主專製的巔峰
清聖祖·愛新覺羅 玄燁:削三藩、收台灣、逐沙俄、征噶爾丹、重教育、編詞典
清朝的版圖基本奠定了現代華夏版圖】
<康熙真的厲害,蕩平了全蒙>
<乾隆時期也是厲害的,可惜盛極而衰…>
<大清前期真是天下無敵,準噶爾直接成了地名>
<奴清!犬清!軟清!弱清!條約清! >
<害,前清和晚清真不一樣>
<清朝唯一好感的皇帝隻有雍正,他才是最厲害的>
<想知道要是明初明軍vs滿清初期八旗,誰更厲害[吃瓜]>
<哈哈哈,可以讓明三大營和建州衛打一架>
<明軍內戰嗎?哈哈哈>
<清朝開疆拓土的功績不可磨滅!>
<不得不說前清確實是封建王朝的巔峰>
康熙本以為天幕是非常不喜大清的,在朝代混剪中必不會給清留什麽好畫麵,可天幕是以自己一生的政績作為開頭,畫麵中的八旗兵騎著駿馬在戰場上所向披靡。
“統清嗎?”
結合視頻中展現的文字不難理解,因為大清的版圖於後世華夏的版圖有重要意義。
正沉浸在評論的誇讚聲中,冷不防的看到了說< 奴清!犬清!軟清!弱清!條約清!>
康熙隻感覺頭昏腦眩,一直站在康熙帝玄燁旁邊的皇太子胤礽立馬扶住,緊張道:“皇阿瑪?”
四貝勒胤禛發現在播放到元朝時,評論區大多是在讚揚蒙古的武功與疆土並未說什麽蠻族,是以清被評論區如此稱作絕不簡單是因為清為異族。
看著評論中“條約清”三字,又回想起前麵視頻的甲午戰爭和馬關條約,臉色突變。
晚清時隻怕還簽了其他的條約…
【畫麵中遠處的騎兵終於迎麵而來!隨之的還有上萬支密密麻麻的箭飛射出去。戰車肆意向前,步兵不畏死亡。
齊聲喚道:風!風!風!
威嚴不失霸氣的男子站於城牆之上道:“朕統六國,天下歸一。廢分封,立郡縣。築長城,修靈渠。北擊匈奴,南征百越。書同文,車同軌,量同衡,行同倫。德兼三皇,功高五帝。是為始皇帝,立我大秦萬世之基業!”】
<六王畢,四海一>
<壯哉我大秦!大秦萬年!始皇萬年!>
<風起!>
<好震撼[吃驚]>
<這就是萬箭齊發嗎>
<千古一帝—秦始皇[比心]>
<不愧是秦弩,雖然電影誇大了…但還是表白我大秦>
<大秦萬年萬萬年!>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我大秦必須有排麵>
秦 始皇二十八年
“畫好。”
畫師立馬反應過來,始皇陛下是指將天幕上的秦弩畫下來。真奇怪,天幕上的和實際上大秦使用的弩箭區別還挺大。
嬴政很高興,不再煩擾大秦亡於第幾代子孫,看了這許多視頻也漸漸明白根本沒有萬世一係的王朝,王朝有盛有衰,大秦或許也和天幕上說過的諸多朝代一樣,興盛一百多年衰落一百多年,又或許如漢般有前兩百年,後兩百年的曆史…
嗯…總歸都不算太差。
咳咳,蒙毅,李斯,趙高都很為自己的陛下驕傲。瞧瞧,我們的始皇帝可是千古一帝!
六國貴族:不是霸秦,是暴秦!!!
天幕你如此誇他,我們的反秦大業該何去何從。
六國百姓:哦,秦始皇挺厲害哇…不過,與我們無關啦…天幕還是講講新故事吧。
不識字的老百姓樂的看天幕講故事,千古一帝一聽就是好名字。
———
【——強漢——】
【漢武帝:“寇可往,我亦可往!”
(漢武帝·劉徹:北擊匈奴,西拓西域,東征朝鮮,南征閩越,加強集權、獨尊儒術、幣製改革、首開絲路、鹽鐵官營、建立年號,興辦太學)
一列列騎兵在草原大漠橫行,所到之處匈奴兵馬皆潰敗而逃。
又一陣強有力的話語傳來: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凡我大漢子民,雖遠必救。”
屬於漢家的旗幟在大漠中四處飄揚。】
<飲馬瀚海,封狼居胥>
<大風起兮雲飛揚>
<大漢威武!>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冠軍侯 舉世無雙>
<永遠的大漢大司馬大將軍長平侯衛青千古!!!>
<大漢雙璧>
<這是元帝陳湯說的>
<國恒以弱滅,獨漢以強亡>
<漢武大帝牛逼[讚]>
嗯嗯嗯,不錯不錯,天幕你再多誇誇,都誇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了,朕怎麽也得有個什麽稱號吧。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凡我大漢子民,雖遠必救。這句話不錯。”衛青被這句話狠狠擊中。
劉徹不假思索道:“這句話當為我大漢之表率!”
不管這是哪兒個元帝時期的官員說的,現在到朕這兒了那就是朕的了。
“大漢雙璧?這是說我和舅舅嗎?”霍去病很高興能和舅舅出現在一起,看!大漢雙璧這個稱號多好聽!
現在還是大將軍長平侯的衛青看到未來的大司馬大將軍長平侯也很動容。
武帝時空天幕下的百姓:與有榮焉!身為大漢子民“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凡我大漢子民,雖遠必救。”這句話著實令人振奮!
各地紛紛表示要參軍!要打匈奴!要追隨衛、霍二將軍!
———
【——雄隋——】
【隋的兵馬由北至南,天下重新歸一。
(隋文帝·楊堅:統一南北,結束亂世,製度創新,政治清明,人民安定,開皇盛世,聖人可汗。)】
<文帝還是可以的>
<可惜了有個敗家兒子>
<是不是還少了一個王朝啊>
<晉配嗎?>
<隋好歹結束了南北朝可以了>
<這種混剪不是都是秦漢唐明嘛,多了隋有點不習慣>
怎麽到隋的這一段如此短,比秦那二世而亡的都短。
楊堅心中不安…
敗家兒子?勇兒為人真摯,性情寬厚…除了生活奢侈外,沒什麽大問題。
百姓:天幕請展開講講敗家兒子事,很喜歡,請多說。
楊廣開心了,哈哈哈,敗家兒子,大哥你這位子可坐不穩了…
楊勇:天幕,怎麽回事!孤到底哪兒裏敗家了啊!
楊勇人在宮內坐,禍從天上來。
急急急,父皇不會想廢了我吧……
————
【——巨唐——】
【盛唐雄風,將士列隊,士氣高昂,其中領頭之人上寫: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內亂,滅東突厥,征吐穀渾,亡高昌,貞觀之治,“天可汗”。)
“其父國破,賴隋以安,不以一鏃力助之,使其廟社不血食;與我鄰而棄信擾邊;恃兵不戢,部落攜怨;賊華民,暴禾稼;許和親而遷延自遁。我李世民的背後,有千千萬萬的大唐子民,如果他們敢戰,那長安城下就是他的墓地!”】
<陌刀衛,玄甲軍>
<天策上將!>
<昭昭有唐,天俾萬國!>
<九天闔閭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李靖雪夜破襄城!>
<李靖軍神!>
<還有一人滅一國的王玄策>
<天策府!>
<天可汗排麵>
<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好!一人滅一國,我大唐原有這般人物。”隨即又誇站在一旁的李靖,“藥師,軍神!”
“陛下是天可汗!”長孫無忌抓住機會誇道。
“哈哈哈,我們天策府眾星雲集啊!”李世民開心得忘乎所以,不論是天策上將,還是天可汗,總歸是讚揚自己的。先前還擔憂不已,害怕後世會揪住自己弑兄這一點,沒想到後世竟愛我之多啊。
文臣們想著,淩煙閣?似乎是皇宮內三清殿旁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樓?莫非陛下以後想效仿光武帝雲台二十八將設立功臣樓?
沒錯,是這樣。但,若個書生萬戶侯。唉,羨慕死了。
————
【——文宋——】
【騎兵背嵬裝備著長、短刀,約十支短弩 ,二十支硬弓弓箭圍盔,鐵葉片革甲。
背嵬軍氣勢凶猛,迎戰鐵浮屠。
騎白馬的將軍道:“弟兄們,十餘年間,我們披堅執銳,往來迎敵,沒有一夜可以安寢,不是我們不想睡,是契丹不讓我們睡,是北遼不讓我們睡,是賊寇不讓我們睡,天下之大,竟找不到我宋人安睡之所。
盡忠報國,勿忘國恥,光複中原,就是我們的忠,萬千黎民,天下蒼生,就是我們的國,我,嶽飛,相州湯陰人,我家鄉天高萬仞,地厚九重,麥穗厚的能站人,我們出生長大魂牽夢繞的地方,怎能讓賊寇信馬由韁,兄弟們,向著家鄉 ,出發。”】
<宋可以黑,嶽飛不可以!>
<武聖嶽飛>
<嶽少保千古!>
<撼山易,撼嶽家軍難>
<嶽家軍萬歲!>
<宋文化、經濟還算不錯>
<富宋>
<南宋的文人武將還是有骨氣的>
<嶽飛好慘[哭]>
<大宋唯一的脊梁>
“???”
我說過這些話嗎?嶽飛看著天幕中那個假的自己,許是後世戲曲加工吧。
不過,加的真好!
“武聖!!!”
“大哥,你是武聖!”
“大哥真厲害。”
“撼山易,撼嶽家軍難!我們嶽家軍也流傳後世了。”
“哈哈哈。那還是嶽將軍厲害,成神了。”
眾人都忽略了那句嶽飛好慘的話,身為武將征戰沙場,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了。沙場刀劍無眼,勝負難分,有勝有敗,人之常情。
不過,嶽飛還是牢牢記住,以後對陣金賊時要再仔細些,不可給他們留絲毫的破綻。
趙匡胤對這個嶽飛的後輩很是喜歡,盡管天幕沒提到自己,但好歹提到了宋,說宋是富宋,比提都不提的晉強太多了。
趙匡胤對未來大宋的底線逐漸下降了,畢竟也沒什麽比皇帝被俘虜了更恥辱的事了。
放平心態,看天幕,勿動怒,傷自身。這些後輩是沒指望的了,還得靠自己多活幾年,一統天下,收複燕雲。
———
【——大元——】
【金戈鐵馬,無限擴張,蒙古騎兵縱橫天下。
(元太祖·成吉思汗:滅西遼,征花剌子模,滅西夏,征金朝,一統漠北,建立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
華夏版圖最大的朝代——大元】
<蒙古最牛逼的時候>
<橫掃歐亞,做回自己>
<上帝之鞭>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世界征服者>
<最強騎兵>
<還有蒙哥和忽必烈,怎麽不多剪點>
<大哉乾元>
<突然發現南宋能抗元這麽久也蠻厲害的了。>
蒙古騎兵就是所向披靡,從未有敗績。
無論是忽必烈還是其他蒙古貴族都很自豪,看,這就是我蒙古騎兵!
天幕下其他各界的皇帝,眼神火熱。
西邊還有如此多的土地,他蒙古能行,我秦\/漢\/隋\/唐也行!
————
【——剛明——】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推翻元朝,休養生息,開創洪武之治。)
“臣朱元璋,扣告蒼穹、日月、山川,以及曆代皇祖之陵寢,自宋運告終,天命真人於沙漠入住中原,百有餘年,今運,也終。惟臣,上承天道,下順臣民,驅除百年之患,勘定南北梟雄,於正月四日,設祭於紫金山巔,昭告天帝黃祗,立國大明,建元洪武。”
大明的神機營,橫行無阻。
威武 威武 威武 】
<洪武大帝!>
<永樂大帝,朱棣必須有排麵>
<大明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朱元璋得位最正的布衣皇帝>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神機營科技點滿>
<秦漢唐明最有風骨的四朝>
<洪武 洪武 洪武>
<永樂皇帝最霸氣!>
<judy!!!>
<大明威武>
“judy!哈哈哈,這什麽鬼名字。”秦王朱樉毫不客氣對朱棣進行嘲笑。
“怎麽,老四你不僅想搶皇位,還想和你老子比比嗎?”看看那天幕上哪兒裏有他朱棣的畫麵,全是洪武大帝的畫麵。結果評論區還有喊永樂大帝的…
哼!
“……”
啊這,讓我怎麽回答。朱棣一方麵很感動他在後世眼中竟是和爹洪武大帝齊名的永樂大帝,另一方麵又有些生氣,judy?為何用番邦文字稱本王。
漢高祖·劉邦:謔,這明口氣可真大,無漢之和親,你懂什麽?這是緩兵之計!
唐太宗·李世民:太狂妄了!
宋太祖·趙匡胤:生氣,但又隻能生悶氣,宋之納歲薄幣!聽聽這話,他自己聽著都來氣!
崇禎皇帝朱由檢感觸最深,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 ——統清—— 】
【開疆拓土,牧馬千山,封建君主專製的巔峰
清聖祖·愛新覺羅 玄燁:削三藩、收台灣、逐沙俄、征噶爾丹、重教育、編詞典
清朝的版圖基本奠定了現代華夏版圖】
<康熙真的厲害,蕩平了全蒙>
<乾隆時期也是厲害的,可惜盛極而衰…>
<大清前期真是天下無敵,準噶爾直接成了地名>
<奴清!犬清!軟清!弱清!條約清! >
<害,前清和晚清真不一樣>
<清朝唯一好感的皇帝隻有雍正,他才是最厲害的>
<想知道要是明初明軍vs滿清初期八旗,誰更厲害[吃瓜]>
<哈哈哈,可以讓明三大營和建州衛打一架>
<明軍內戰嗎?哈哈哈>
<清朝開疆拓土的功績不可磨滅!>
<不得不說前清確實是封建王朝的巔峰>
康熙本以為天幕是非常不喜大清的,在朝代混剪中必不會給清留什麽好畫麵,可天幕是以自己一生的政績作為開頭,畫麵中的八旗兵騎著駿馬在戰場上所向披靡。
“統清嗎?”
結合視頻中展現的文字不難理解,因為大清的版圖於後世華夏的版圖有重要意義。
正沉浸在評論的誇讚聲中,冷不防的看到了說< 奴清!犬清!軟清!弱清!條約清!>
康熙隻感覺頭昏腦眩,一直站在康熙帝玄燁旁邊的皇太子胤礽立馬扶住,緊張道:“皇阿瑪?”
四貝勒胤禛發現在播放到元朝時,評論區大多是在讚揚蒙古的武功與疆土並未說什麽蠻族,是以清被評論區如此稱作絕不簡單是因為清為異族。
看著評論中“條約清”三字,又回想起前麵視頻的甲午戰爭和馬關條約,臉色突變。
晚清時隻怕還簽了其他的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