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加強家裏的防範。


    如花說得也有道理,三郎也細細的想了一下,“要不等我們今天上鎮打理好了一切就回來仔細商量一下修房子的事情吧!”


    三郎是這樣想的,家裏沒有多少錢,到時候蓋房子他辛苦一點就行了,也許少請一個工人,多砍一個樹木……靠這些也會給家裏節省不少吧!


    “那就這樣說定了哦!”如花知道三郎同意了自己的想法有些高興,她的高興不單單是因為三郎的同意,亦或是在某個方麵達成了蓋房子的願望吧,


    不知不覺,兩人就已經到了鎮上了。


    “三郎,你先去衙門吧!我這就去買東西,待會兒再在城門跟前會和。”如花從包裏拿出一點一點銀子遞給三郎,“仔細放著,別丟了!”


    三郎忙推脫如花的雙手,“家裏本來就沒有多少錢了,我就不要了。再說我也不買什麽東西,用不著的,拿來也是白白浪費了。”


    “收著吧!你一個大男人身上怎麽能一分錢都不帶,說出去要是別人知道了,還不知道怎麽說我這個做老婆的,說不定還送我一個外號,河東獅亦或是母老虎?”如花看見三郎還是有些不願意,便黑著臉說道:“你這是去衙門,怎麽可能一分錢都不花?就算是衙門衙役請廉,你也要拿上一些好做打點的。”


    三郎聽如花說的話倒是有些道理,便是收好了如花遞來的銀子,笑道,“待會兒你買了東西要是不好拿就等我一下,等我到了在撤。”


    “嗯!知道啦!”如花伸手整理了一下三郎有些雜亂的衣裳,“快去吧。”


    三郎朝著衙門的方向去了。看見三郎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如花才收拾好心情,在去雜貨店裏買東西之前,如花還必須去酒店解釋一下今天不送豬雜碎的原因。


    在去酒店路上,如花記起以前看穿越小說,書裏寫主角靠豬雜碎賺錢時還覺得好笑,而反觀自己現在的狀況,還真靠豬雜碎賺錢,真是有趣啊!


    到了酒店,雙方也算得上是老熟人了,所以如花隻是簡單地解釋了一下情況就得到了掌櫃的諒解,並且掌櫃的還特地問了一下她們需不需要幫助等,而如花呢,倒是不想欠別人的人情,所以就拒絕了掌櫃的好意。


    從酒店出來,如花才急匆匆地往雜貨店趕去,準備添置家裏的東西。


    現在的生活又像開始那樣了,要經過精打細算,能節約的就節約的方針行事。所以這次如花隻是買了家裏近幾天缺的東西,至於其它要用的就等以後再看吧!


    其中,這必需用品就包括一口大鍋,這大鍋如花是沒有本事椎動的了,所以隻有等三郎來了才行。


    快是午時的時候,如花才看見三郎的身影,不過,三郎的臉色倒是有些不好了!


    如花趕忙上前,拉著三郎的手問道:“三郎,這是怎麽了,怎麽麵露難色?”


    “花兒,我們的東西可能追不回來了,而且就衙役說的,我們連賊都很難抓到。”三郎本是一心想抓住賊,好追回一些損失的,可是方才的滿腔熱血卻被衙役的給淋滅了,所以難免是有些灰心。


    如花還以為是什麽事情搞得三郎愁眉苦臉的呢!其實她早就料到了這種情況,這盜賊一事要不是慣犯,是真的很難抓住的……


    “三郎,沒事的,現在已經被偷了,其他的事情我們就慢慢來吧!”如花倒是安慰起三郎來了。


    “可是,可是花兒,你就不傷心嗎?”三郎考慮的主要還是如花的情緒。因為昨晚上看見了如花是多麽的生氣,今兒他才是多麽想抓住盜賊的。


    “嗬嗬,生氣有用嗎?”如花基本上也想開了,“我們有生氣的功夫還不如‘化悲憤為力量’把鐵鍋先搬回家了再說。”


    於是,三郎扛著一口鐵鍋,如花則是背著背簍往家趕去。


    到村子的時候剛好是一天最熱的時辰,接近下午兩點鍾左右。這個時候,村角的老接樹下麵還零星的坐著幾個人。


    坐在樹下乘涼的看見是三郎兩人來了,忙是笑顏問道:“程三郎,今兒去鎮上衙門了,可是有什麽進展嗎?”


    “沒,這能有什麽大進展?那衙役看都不來看一眼,還談什麽進展啊!”三郎是嘆息的語氣說道。


    “哎!也是啊!”那樹下乘涼的人也是十分痛惜的表情,“我們芍藥村安穩了好些年了,倒是沒有想到會遇見這樣的事情。我說,你們兩人也別太傷心了,丟了的掙回來再是。”


    如花倒也知道這是在安慰她們二人,便是開口接道:“嗯!多謝蔡大嬸的安慰了,這些我們還是知道的。”


    “知道就好,放寬心別想不開。”蔡大嬸見如花笑顏相對,竟是覺得前些時候聽見說如花不好相處的謠言有些站不住腳了,“我看你們也是才在鎮上趕回來,我也就不和你們說了,趕快回家休息一下吧!”


    兩人告辭蔡大嬸就往家裏趕回去。


    等到家的時候,院子裏卻是已經收拾幹淨,沒有早上走的時候雜亂了,屋子裏還傳來小寶陣陣的笑聲。


    如花進屋一看,卻是有些發呆了,因為屋子坐著的人除了笑笑和程花花外,竟還有錢氏!


    如花算是猜不透這錢氏的做法了!


    難道真是因為程花花的病好改變了不成?


    “三嫂,回來了。”笑笑停止和程花花的說話,趕忙端了一杯水給如花。


    這次上鎮,為了節約錢,如花可是什麽都沒有吃,從早上到現在也是好些時辰了,所以笑笑一遞過水,她就狼吞虎咽般的咽了下去。完了還打了一個飽嗝!


    看見如花這般喝法,笑笑倒是被嚇了一跳,等如花喝完才問道:“三嫂,還要嗎?”


    “我不要了,給你三郎打一點水來吧!”如花放下身上的背簍就癱坐在了凳子上。


    這秋老虎的天氣還真是有些熱啊!


    笑笑聞言又是趕忙的給三郎打了水,三郎倒是沒有如花那麽饑渴,這還得多虧以前經常進山打獵鍛鍊出來的。


    等三郎和如花都休息了一會兒,錢氏才終於開口問道:“三郎,今兒上鎮報案可是有什麽進展嗎?”


    進展?其實很多人都知道,這不過是走一個過場罷了!畢竟,那盜賊也不是一般人啊!


    “沒什麽進展!”三郎如實回答。


    “那你們現在有什麽打算嗎?”錢氏麵上倒是流露出一絲擔憂,“家裏這次能偷的都被偷了,可是以後的生活還得繼續過啊!要是家裏實在沒有錢了,我,我這兒還有點棺材本……。”


    99


    從錢氏的嘴裏說出這樣的話,如花還以為是自個兒耳朵有什麽問題呢!要不然,這錢氏也不至於前後這麽大的反差吧!


    “娘,我們這還剩得有些錢的。”如花不知道這錢氏打的是什麽主意,所以趕忙的就拒絕了她的好意。


    其實這也怪不得如花這麽小心,要怪還得怪錢氏以前的行為太過分了,以至於有點什麽反常行為都不得不讓人擔心。


    對於錢氏方才的那番話不隻有如花奇怪,就是笑笑也覺得稀奇的。笑笑嫁到程家也是好些年頭了,可也是第一次聽錢氏主動拿錢出來,因此還蠻驚訝的。


    而三郎呢,雖說有些奇怪,不過有一個念頭始終在腦海中旋轉,那就是錢氏始終是他娘,娘是看不得兒子受苦受累的。


    可能對錢氏這種行為不奇怪的還要數在場的程花花了,畢竟她才大病初癒,而且自從她病好過後錢氏就收斂了不少,所以程花花多少不了解錢氏以前的性子。


    其實,錢氏這次是真的沒有打什麽歪主意,她拿錢出來也不過是想幫幫三郎家而已。至於她為什麽這樣做,她也有些弄不清楚了。


    可能是程花花的病好了,她沒有了那麽多的擔心,也有可能是三郎家對她的好,她終於發現了。亦或是她這個做娘的心底是真疼兒子的。


    無論是什麽樣的緣由,錢氏相信這次她是肯定沒有做錯的。


    “三郎,你家都被偷成這樣了,哪裏還有什麽錢,難不成我這做娘的還看著你們受苦了不成?”錢氏始終是個放不下臉麵的問題,她剛才說出那棺材本就已經是大限了,可是如花的拒絕倒是讓不知道怎樣繼續說下去,所以隻有黑著臉當做沒有聽見如花的話說道:“三郎,你倒是說個話啊!在這種事情上你可不能像某些人死撐著臉麵。好歹你也是一家之主,也應該為家裏人考慮考慮。”


    “某些人?”這倒是好,拐彎抹角的都說起她的不是了,如花在心裏嘀咕道:“今兒看在你是好意幫助的份上就不和你計較了。”


    “娘,如花方才倒是……”三郎正準備接話的,可倒是被如花的一句話給插住了。


    “等等,三郎,既然娘願意借些錢我們也好,你方才不是說了嗎,我們蓋新房子的錢還差一截呢!不如就借娘的錢湊齊吧!這樣一來,我們房子也蓋了,至於娘的錢就當做是放在錢莊,我們到時候給利息就行了。”如花方才是仔細的琢磨了一下,這蓋房子本來蓋得簡單一些也不差錢的,可是到時候等有錢了又要折騰,還不如一次就蓋好,這樣麻煩也是省了,而且這錢氏捨得拿錢出來,她要是不抓住這個機會,可真就是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了,所以她才連忙的打斷了三郎的話。


    至於為什麽說拿利息,那就是再簡單不過的原因了。這錢氏肯借錢肯定是因為他們家裏遭賊了,她以為他們生活因難才借出來的,可到時候等他們蓋新房子時這錢氏才發現這錢是空借了,肯定是又要折騰的,可要是現在如花就說了拿利息,那錢氏的反應肯定是又不一樣的了。


    果不其然,錢氏聽說有利息可拿,麵上還是高興的。可同時也擔憂的說道:“三郎,家裏這才糟了賊,你們那裏還有那麽多錢來蓋房子啊!到時候可莫房子沒有蓋成,生活先是沒有著落了。”


    “娘,你就放心吧!我和如花掙的錢都藏了起來,所以這次沒有被盜賤給偷去,本來我們還準備等一段時間才蓋房子的,可是現在這種情況我們倒是不放心了,所以就趁著錢還在的時候把房子蓋好,這樣以後再餵養牲畜就不怕盜賊偷了。”


    三郎的這些話倒是說得可以。既說了這次他們是真的損失慘重,又說了修房子是逼不得已的。


    “嗯!”錢氏聽了三郎的話明顯是陷入了沉思之中,不知道她是不是在考慮這錢到底借不借的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農家女禦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念你年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念你年少並收藏穿越之農家女禦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