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頁
(紅樓同人)我要做首輔 作者:拍個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聽一個陰沉沉地聲音陰陽怪氣地道:“宰相大人,您的事情發了!”
正所謂拔出蘿蔔帶出泥,一個落網了,想要把別的人一道抓進來還不容易,這可是這些暗子的本職。一個傳播流言的罪名自然不能把他們怎麽樣,但是這些人身上哪個不是一屁股的債沒有擦幹淨。這一次被抓進了牢獄,都不用用刑,被一嚇很快就自己全都抖落了出來。
原本就不是什麽硬氣的人物,在獰笑的暗子麵前自然也不幹充什麽大瓣蒜,尤其是那個姓孔的,被抓進來之後招得還尤其快一些。
從昏暗的牢獄之中出來,幾個供職於地支的兄弟彼此間笑了一下,為首精瘦的男子彈了彈手中的供詞,遺憾道:“可惜這是個分支的,對本支的那些事情知道的不太多。”他自己倒是一身擦不幹淨的孽債,雖然零零碎碎的罪不至死,但是這輩子都別想著出來了,報到大理寺那邊不判個幾百年才怪。
說來也怪,一個人頂多也就活個百年,原本大理寺針對這樣的情況給了一個無期之刑,報給皇帝的時候,皇帝本來大筆一揮就準備同意的,但是突然想到了什麽似的,將這個無期給改了,改成了刑期疊加,有多少加多少,性質惡劣的還要多加。
林瑜的本意,是不想出現原本世界中的那種無期變有期,有期變減刑,最後罪大惡極的罪犯出來了之後繼續犯罪的情況。但是沒想到在民間又被理解出了不一樣的花樣來。
時人重視死後的世界,在他們看來,人死之後還是要在地府繼續生活直到投胎為止的。如今林瑜這麽一來,弄出了個幾百年的刑期。可人最多活個百年,多出來的怎麽辦呢?自然是在陰間幾乎服刑啊!不能投胎,那可是大事,據各地的獄卒回報,凡是判了百年以上刑期的大多都要比常人更積極一些,即為了爭取一個良好表現,希望能多減去一些刑期。
於是在老百姓的眼中,身上的神話色彩本就已經很濃厚的林瑜,儼然就是一個白日治理國家、夜間治理鬼神的神君了,聽上去比能審鬼的包青天還要誇張一些。
各地的暗子怎能不知道這樣的事情,不過當朝皇帝對百姓一向寬容,他們報上去之後,果然沒有什麽回應,可見是默許了。
叫林瑜自己說,不默許能怎麽辦,這種老百姓自發性的行為有什麽好管的,要說多壞也算不上,這時候可沒有什麽傳播封建迷信的罪名。法無禁止則不糾,少不得林瑜犧牲一下自己的形象了。
再說,自己這時候也實在是騰不出手來管這樣的小事。紙幣的事情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之中,等第一批的紙幣印得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發行了,京都百貨商城已經建設完畢,貨源也一家家的定了下來,商城就建在離皇家銀行不過數百米的地方,林瑜之心可知。
而在這個空隙之間,從揚州港那邊運來的倭國王室也即將抵達京城。這幾日朝廷上關於該怎麽安頓這些人、又該用怎樣的規格差點沒吵出狗腦子出來。
難得開一次大朝會,本應該是通報各個部門之間的工作,並提出問題的時候,若是有冤情,一般在大朝會幾乎所有的京官都在的時候提出。隻不過,林瑜坐在案幾之後,看著這些朝臣吵開了差點沒動起手來,忍不住冷下了臉拂袖而去。
下麵的朝臣吵了一會兒之後突然發覺上麵沒聲了,抬頭一看,卻見案幾後麵根本沒有了皇帝的身影,不由得傻眼了。這大朝會上,還有當皇帝的還有將朝臣全都晾在正堂之上自己離開這種操作?
他們不由得停下爭吵,麵麵相覷起來。這皇帝都走了,該怎麽辦,散朝?若是換了一個不上朝的皇帝,他們自然就敢在宰相的帶領下散朝了,但是現在的這位,他們還真不敢。
對,不是還有宰相麽。終於有人想起來還有一個眾臣之首呢,忍不住向著前麵偷眼看去,卻見白安老神在在的袖著手,微眯著眼睛一言不發,像是完全不知道眼前是一個什麽樣的狀況一樣。
就在眾臣忐忑的時候,一個在外的侍衛小跑步地跑進來,麵無表情地傳達著皇帝的口諭:“著列位臣工即刻前往校場,不得有誤。”
校場?眾臣一頭霧水,但是又不敢違背林瑜的旨意,隻好跟著大跨步往外走的白安身後,往著宮中的校場走去。
這宮中自然是有著校場的,隻不過這個聯繫騎射的地方不是很滿足於林瑜的要求,所以在搬進皇宮之前,就幹脆和那個燒毀的大殿一道重新修整了一下。主要是加了一個可以練習射擊的地方,還有原本的浴房也按照林瑜給出的圖紙全都重新修建過了。
不過,這時候顯然用不上射擊的地方。眾臣茫然地走到校場邊上,看著換了一身騎裝手裏拿著弓箭的皇帝,心中突然騰起一股不太好的預感。
卻見林瑜對著這些臣子露出了一個淡淡的笑來,道:“列為臣公不是精力無限麽,正好,陪著朕練一練吧!”
那些強撐著才沒有禦前失儀直接趴下的臣子算是切身體會到了林瑜的運動量,想必這些人對林瑜口中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句話從此印象深刻入骨,畢竟林瑜還說了,他並不介意在每一次的大朝會之後添上練武這一項。除了武官,大概沒人會打心底裏的贊同這一點。
可能還有如今的白宰相,眾人回想起換了一身勁裝,拿著劍興致勃勃地和林瑜鬥了個不亦樂乎的這個明顯常在校場上來往的宰相——自然是常來往的,沒看見身上的衣裳都是特別合身的麽?
一老一少身上還帶著新鮮水汽的君臣從外麵回到內殿的書房之中,見過了那些臣公的狼狽之態心中火氣稍歇的林瑜撐著臉若有所思:“以後大朝會都來這一次也不錯。”這不是後世都有運動會麽,他就來一個武鬥會,等哪天文官中能有一個鬥得過武官的時候,相比這個國家也會大不一樣。
白安笑得不懷好意道:“皇上英明,一個個手無縛雞之力的,體魄想必也不太好。沒有也一個好體格,怎麽給皇上效忠。”他當上了文官,還是文官之首,可並不代表著連一把劍都提不起來。事實上,早年他走南闖北的時候,大多也就隨身帶一把劍而已。偽朝的治理之下,可不是什麽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真正太平盛世,他手中劍沾上的血還是不少的。
輕鬆過後,重新轉向正題,倭國的事情其實不需要林瑜再多操心,那是管雲飛的活,在林瑜過目之前,白安還會再過一遍,有什麽不妥的當時就改了。至於差點讓朝臣打起來的什麽待遇之類的問題還真是小節。說實在的,就算林瑜將人往牢獄裏一關,朝臣們照樣拿他沒辦法。
隻不過,鑑於這時候倭國王室那可憐的身體素質,看在他們值錢的份上,林瑜才放棄而來這個想法。萬一死了一個,那將士們的一番辛苦豈不就是浪費了?
據暫時駐紮在倭國的楊成棟來報,倭國這時候正在緊鑼密鼓的預備著前來覲見的事宜,王室一家子的到來也就百姓們看個熱鬧新鮮罷了,這些人隻怕連林瑜的麵都見不到,一切還要等使臣來後,簽訂合約才見分曉。
正所謂拔出蘿蔔帶出泥,一個落網了,想要把別的人一道抓進來還不容易,這可是這些暗子的本職。一個傳播流言的罪名自然不能把他們怎麽樣,但是這些人身上哪個不是一屁股的債沒有擦幹淨。這一次被抓進了牢獄,都不用用刑,被一嚇很快就自己全都抖落了出來。
原本就不是什麽硬氣的人物,在獰笑的暗子麵前自然也不幹充什麽大瓣蒜,尤其是那個姓孔的,被抓進來之後招得還尤其快一些。
從昏暗的牢獄之中出來,幾個供職於地支的兄弟彼此間笑了一下,為首精瘦的男子彈了彈手中的供詞,遺憾道:“可惜這是個分支的,對本支的那些事情知道的不太多。”他自己倒是一身擦不幹淨的孽債,雖然零零碎碎的罪不至死,但是這輩子都別想著出來了,報到大理寺那邊不判個幾百年才怪。
說來也怪,一個人頂多也就活個百年,原本大理寺針對這樣的情況給了一個無期之刑,報給皇帝的時候,皇帝本來大筆一揮就準備同意的,但是突然想到了什麽似的,將這個無期給改了,改成了刑期疊加,有多少加多少,性質惡劣的還要多加。
林瑜的本意,是不想出現原本世界中的那種無期變有期,有期變減刑,最後罪大惡極的罪犯出來了之後繼續犯罪的情況。但是沒想到在民間又被理解出了不一樣的花樣來。
時人重視死後的世界,在他們看來,人死之後還是要在地府繼續生活直到投胎為止的。如今林瑜這麽一來,弄出了個幾百年的刑期。可人最多活個百年,多出來的怎麽辦呢?自然是在陰間幾乎服刑啊!不能投胎,那可是大事,據各地的獄卒回報,凡是判了百年以上刑期的大多都要比常人更積極一些,即為了爭取一個良好表現,希望能多減去一些刑期。
於是在老百姓的眼中,身上的神話色彩本就已經很濃厚的林瑜,儼然就是一個白日治理國家、夜間治理鬼神的神君了,聽上去比能審鬼的包青天還要誇張一些。
各地的暗子怎能不知道這樣的事情,不過當朝皇帝對百姓一向寬容,他們報上去之後,果然沒有什麽回應,可見是默許了。
叫林瑜自己說,不默許能怎麽辦,這種老百姓自發性的行為有什麽好管的,要說多壞也算不上,這時候可沒有什麽傳播封建迷信的罪名。法無禁止則不糾,少不得林瑜犧牲一下自己的形象了。
再說,自己這時候也實在是騰不出手來管這樣的小事。紙幣的事情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之中,等第一批的紙幣印得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發行了,京都百貨商城已經建設完畢,貨源也一家家的定了下來,商城就建在離皇家銀行不過數百米的地方,林瑜之心可知。
而在這個空隙之間,從揚州港那邊運來的倭國王室也即將抵達京城。這幾日朝廷上關於該怎麽安頓這些人、又該用怎樣的規格差點沒吵出狗腦子出來。
難得開一次大朝會,本應該是通報各個部門之間的工作,並提出問題的時候,若是有冤情,一般在大朝會幾乎所有的京官都在的時候提出。隻不過,林瑜坐在案幾之後,看著這些朝臣吵開了差點沒動起手來,忍不住冷下了臉拂袖而去。
下麵的朝臣吵了一會兒之後突然發覺上麵沒聲了,抬頭一看,卻見案幾後麵根本沒有了皇帝的身影,不由得傻眼了。這大朝會上,還有當皇帝的還有將朝臣全都晾在正堂之上自己離開這種操作?
他們不由得停下爭吵,麵麵相覷起來。這皇帝都走了,該怎麽辦,散朝?若是換了一個不上朝的皇帝,他們自然就敢在宰相的帶領下散朝了,但是現在的這位,他們還真不敢。
對,不是還有宰相麽。終於有人想起來還有一個眾臣之首呢,忍不住向著前麵偷眼看去,卻見白安老神在在的袖著手,微眯著眼睛一言不發,像是完全不知道眼前是一個什麽樣的狀況一樣。
就在眾臣忐忑的時候,一個在外的侍衛小跑步地跑進來,麵無表情地傳達著皇帝的口諭:“著列位臣工即刻前往校場,不得有誤。”
校場?眾臣一頭霧水,但是又不敢違背林瑜的旨意,隻好跟著大跨步往外走的白安身後,往著宮中的校場走去。
這宮中自然是有著校場的,隻不過這個聯繫騎射的地方不是很滿足於林瑜的要求,所以在搬進皇宮之前,就幹脆和那個燒毀的大殿一道重新修整了一下。主要是加了一個可以練習射擊的地方,還有原本的浴房也按照林瑜給出的圖紙全都重新修建過了。
不過,這時候顯然用不上射擊的地方。眾臣茫然地走到校場邊上,看著換了一身騎裝手裏拿著弓箭的皇帝,心中突然騰起一股不太好的預感。
卻見林瑜對著這些臣子露出了一個淡淡的笑來,道:“列為臣公不是精力無限麽,正好,陪著朕練一練吧!”
那些強撐著才沒有禦前失儀直接趴下的臣子算是切身體會到了林瑜的運動量,想必這些人對林瑜口中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句話從此印象深刻入骨,畢竟林瑜還說了,他並不介意在每一次的大朝會之後添上練武這一項。除了武官,大概沒人會打心底裏的贊同這一點。
可能還有如今的白宰相,眾人回想起換了一身勁裝,拿著劍興致勃勃地和林瑜鬥了個不亦樂乎的這個明顯常在校場上來往的宰相——自然是常來往的,沒看見身上的衣裳都是特別合身的麽?
一老一少身上還帶著新鮮水汽的君臣從外麵回到內殿的書房之中,見過了那些臣公的狼狽之態心中火氣稍歇的林瑜撐著臉若有所思:“以後大朝會都來這一次也不錯。”這不是後世都有運動會麽,他就來一個武鬥會,等哪天文官中能有一個鬥得過武官的時候,相比這個國家也會大不一樣。
白安笑得不懷好意道:“皇上英明,一個個手無縛雞之力的,體魄想必也不太好。沒有也一個好體格,怎麽給皇上效忠。”他當上了文官,還是文官之首,可並不代表著連一把劍都提不起來。事實上,早年他走南闖北的時候,大多也就隨身帶一把劍而已。偽朝的治理之下,可不是什麽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真正太平盛世,他手中劍沾上的血還是不少的。
輕鬆過後,重新轉向正題,倭國的事情其實不需要林瑜再多操心,那是管雲飛的活,在林瑜過目之前,白安還會再過一遍,有什麽不妥的當時就改了。至於差點讓朝臣打起來的什麽待遇之類的問題還真是小節。說實在的,就算林瑜將人往牢獄裏一關,朝臣們照樣拿他沒辦法。
隻不過,鑑於這時候倭國王室那可憐的身體素質,看在他們值錢的份上,林瑜才放棄而來這個想法。萬一死了一個,那將士們的一番辛苦豈不就是浪費了?
據暫時駐紮在倭國的楊成棟來報,倭國這時候正在緊鑼密鼓的預備著前來覲見的事宜,王室一家子的到來也就百姓們看個熱鬧新鮮罷了,這些人隻怕連林瑜的麵都見不到,一切還要等使臣來後,簽訂合約才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