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頁
(紅樓同人)我要做首輔 作者:拍個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白安雙手接過茶杯,神色倒依舊隨意:“回頭老臣給他寫一封信去,我們這些人中就他最閑。”他押了一口茶,心道林瑜將他留下應該是有要事,也不知和剛才的那個蠢蛋有什麽關係。
果然就聽林瑜道:“我準備廢內閣。”
白安捧著茶杯一時愣住了,半晌他放下杯子,問道:“不知漢王可有何對策?”他也不勸,知道林瑜一向自己有道理,他先停了再說。林瑜也不是蠻橫之人,一般而言他更傾向於以理服人,像今天那樣直接將人拖下去就已經是不大尋常的舉動了,隻能說明那人真的戳到了敏感之處。
“也不能算是盡廢內閣。”林瑜笑了笑,道,“我準備恢復故宋中書門下,設中書門下平章事,再由平章事自信設立內閣。”中書門下平章事這名頭聽著又長又讓人不明所以,其實換一個說法,所有人都明白,即宰相。
自前明洪武大帝罷相以來,這篇土地上已經有數百年沒有出現宰相這個稱謂了。
白安喟嘆了一聲,道:“漢王殿下依舊想著限製皇權啊!”他不由得牽出一個微笑出來。原本他以為林瑜即將登上皇位,心中的想法也會隨之而改變。說實在的,就算改變了,他也不覺得有什麽好奇怪的。就像是林瑜曾經說過的,屁股決定腦袋,話糙理不糙,他深以為然。
但是,當林瑜現在這樣告訴他,他的位置改變之後他依舊不讓初心,就不得不讓白安感嘆了。他捫心自問,如果換了是他,都不一定能做到這樣。
林瑜自己倒不覺得有什麽,許是後世來的思維告訴他,這個世上沒有千年的世家——當然,孔家算是一個。不過,以後真要變成那樣的話,他絕對會在自己死之前把這樣的可能性給斬斷。他比洪武大帝還要想得開一些,或是說野心更大一些。隻要這個世界上以後的占據主流的是華夏民族,他就可以安心了。
至於之後他的子孫後代過得如何,說句實在話,他這麽大的基業都打下來了。就算不當什麽皇帝王爺,他的商業王國也足夠他們衣食無憂。從他的角度來說已經仁至義盡,再不肖他也管不了了。
相比於虛無縹緲的子孫們,還不如關注這個國家更加現實一些。
“誰能保證以後就沒有幾個不肖子孫呢?”林瑜笑道,“而且一個不肖子孫還手握大權的話,這樣的殺傷力可比外敵要強多了。”
“外敵?”白安挑眉,他知道林瑜說得絕對不是已經為階下囚的原皇族們,那麽四海之內還有可以被稱為外敵的人嗎?
一邊的修撰頭也不抬地刷刷地記錄著,他是原本鄭紹派去北州的那個文員,名喚司馬菁的。林瑜見他紀錄凝練詳實,毫無誇張修飾之意,人也方正,就把他帶過來,做了一個修撰,專管紀錄帝王言行,出了進後宮,基本上到哪兒都帶著他。
也算是圓了他效仿先祖的夢想,出了腐刑這一點。
事實上,全國禁止腐刑的詔書已經擬下,就等著登基大典結束之後隨著別的詔令一道發布出去。不過,口諭已經發出去了,就怕有人出於種種原因先把事情給做了。這一刀子下去,可沒有後悔藥吃。
而原本的太監暫時按照技能給安排工作,畢竟偌大的一個皇宮也需要維護,還有心念舊皇族的就發配與皇陵處陪死人去,自然這樣的人也不過少少幾個,還說不準是不是想博一個忠義的姿態來投機。
橫豎林瑜是不管三千二十一全都扔了過去,自那之後就沒有人敢攔路表忠心了。
“放眼四海無強敵,但是全世界呢?”林瑜領著白安走到書房內室,這裏麵有著一整麵都畫著山河地圖的屏風。上麵的輿圖是根據現有人的理解製作出來的,沒有南北兩極,可能一些小島還有些缺乏,但是幾塊大陸卻都是已經全了的。可以說,這絕對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先進全乎的地圖。
他指著澳洲道:“這是一塊還等著我們去發掘的土地。”手一劃,又指著美洲道,“這塊大陸已經被發現,但是這些西人因為局限於人口經濟等諸多因素,這裏暫時還隻是他們流放囚犯的地方,我們想要插一手還來得及。”
“原來如此。”白安是聰明人,林瑜僅僅說了這樣的兩句話,他就明白了他們的意思,“如果這樣任由西人發展起來,他們的確會是一大強敵。”
“暫時他們所有的土地人口加起來都比不上國中,但是這不是坐以待斃的藉口。”林瑜輕輕地嘆了一聲道,“優勢隻是暫時的,怎樣繼續保持優勢才是最重要的。我不能給後代留下一個強敵環伺的國家。”
他的目光落在東麵一衣帶水的那個小國身上。
他原本所在的兔國在經歷過了百年恥辱之後,能在可以說四周全都是敵人的情況下發展到那樣的地步,老一輩的奉獻功不可沒。數一數吧,日本就不用說了;被分裂的棒子國要麽是不省心的白眼狼,要麽就是親美還自尊心爆棚,天天鬧麽蛾子;交趾戰爭,用來打仗堆壕溝的米袋子還是兔國支援的;菲傭國兩頭搖擺牆頭草,等等等等,數一數還真叫人頭疼欲裂。
而這些國家的共同點隻有一個,全他麽都是接受的西方的意識形態。這一點甚至在兔國都沒有免俗,林瑜那一輩就是聽著月亮是國外圓這樣教育長大的。直到國家真正強大了,年輕一輩才開始尋根,開始建立起民族自豪感。但是在西方早就開始玩起了文化侵略這一套來說,已經慢了一步。
這也是林瑜背後始終有一根鞭子在催促著他的原因,他絕對不願意看見這樣的情形再出現一遍。
白安揣著滿腹的心事出了宮,連原本想問一下的關於儒家學說的事情也給忘了問,他今天收到的衝擊已經最夠大了。他明白林瑜和他這樣說的意思,既然作為本朝第一個宰執,林瑜又春秋鼎盛大權在握,皇帝和宰相之間做好溝通是必要的。
他相信林瑜限製皇權的初心,但是經過剛才的那一番奏對之後,他也相信凡是擋在林瑜麵前、阻止他實現他心目中強國目標的人都會被他毫不猶豫的丟棄。
當然,白安是怎麽都不可能和林瑜對著幹的。有這樣的機會可以跟著這樣的帝皇一起名垂千古不幹,偏偏唱反調等以後被後人嘲諷嗎,他又不傻。所以,他現在這是要召集所有的弟子故舊,將今天的這一番話簡明扼要地交代一下,然後按照林瑜的意思組建起第一任內閣。
這樣的形製本就是舊時而來,隻不過將原本宰執身邊的幕僚給明麵化了而已。按照林瑜的設想,宰執一屆五年,連任兩屆為限。等宰執推下去之後,可作為國家顧問,依舊出謀劃策,隻是不再掌權而已。而那些幕僚有了在宰執的內閣中工作過的經驗,對他們以後的官途履歷也有著積極的作用。
權歸中書門下,政令的效率也能得到保障,少了扯皮。牽製也簡單,故宋已經給出了答案,中書門下另有一職名為參知政事,實質為副相。若是這一屆的宰執強勢,則副相如諾諾。相反的,若是宰執的政令引來爭議與不滿,副相則可以直諫宮中,請皇帝出來平相權。
果然就聽林瑜道:“我準備廢內閣。”
白安捧著茶杯一時愣住了,半晌他放下杯子,問道:“不知漢王可有何對策?”他也不勸,知道林瑜一向自己有道理,他先停了再說。林瑜也不是蠻橫之人,一般而言他更傾向於以理服人,像今天那樣直接將人拖下去就已經是不大尋常的舉動了,隻能說明那人真的戳到了敏感之處。
“也不能算是盡廢內閣。”林瑜笑了笑,道,“我準備恢復故宋中書門下,設中書門下平章事,再由平章事自信設立內閣。”中書門下平章事這名頭聽著又長又讓人不明所以,其實換一個說法,所有人都明白,即宰相。
自前明洪武大帝罷相以來,這篇土地上已經有數百年沒有出現宰相這個稱謂了。
白安喟嘆了一聲,道:“漢王殿下依舊想著限製皇權啊!”他不由得牽出一個微笑出來。原本他以為林瑜即將登上皇位,心中的想法也會隨之而改變。說實在的,就算改變了,他也不覺得有什麽好奇怪的。就像是林瑜曾經說過的,屁股決定腦袋,話糙理不糙,他深以為然。
但是,當林瑜現在這樣告訴他,他的位置改變之後他依舊不讓初心,就不得不讓白安感嘆了。他捫心自問,如果換了是他,都不一定能做到這樣。
林瑜自己倒不覺得有什麽,許是後世來的思維告訴他,這個世上沒有千年的世家——當然,孔家算是一個。不過,以後真要變成那樣的話,他絕對會在自己死之前把這樣的可能性給斬斷。他比洪武大帝還要想得開一些,或是說野心更大一些。隻要這個世界上以後的占據主流的是華夏民族,他就可以安心了。
至於之後他的子孫後代過得如何,說句實在話,他這麽大的基業都打下來了。就算不當什麽皇帝王爺,他的商業王國也足夠他們衣食無憂。從他的角度來說已經仁至義盡,再不肖他也管不了了。
相比於虛無縹緲的子孫們,還不如關注這個國家更加現實一些。
“誰能保證以後就沒有幾個不肖子孫呢?”林瑜笑道,“而且一個不肖子孫還手握大權的話,這樣的殺傷力可比外敵要強多了。”
“外敵?”白安挑眉,他知道林瑜說得絕對不是已經為階下囚的原皇族們,那麽四海之內還有可以被稱為外敵的人嗎?
一邊的修撰頭也不抬地刷刷地記錄著,他是原本鄭紹派去北州的那個文員,名喚司馬菁的。林瑜見他紀錄凝練詳實,毫無誇張修飾之意,人也方正,就把他帶過來,做了一個修撰,專管紀錄帝王言行,出了進後宮,基本上到哪兒都帶著他。
也算是圓了他效仿先祖的夢想,出了腐刑這一點。
事實上,全國禁止腐刑的詔書已經擬下,就等著登基大典結束之後隨著別的詔令一道發布出去。不過,口諭已經發出去了,就怕有人出於種種原因先把事情給做了。這一刀子下去,可沒有後悔藥吃。
而原本的太監暫時按照技能給安排工作,畢竟偌大的一個皇宮也需要維護,還有心念舊皇族的就發配與皇陵處陪死人去,自然這樣的人也不過少少幾個,還說不準是不是想博一個忠義的姿態來投機。
橫豎林瑜是不管三千二十一全都扔了過去,自那之後就沒有人敢攔路表忠心了。
“放眼四海無強敵,但是全世界呢?”林瑜領著白安走到書房內室,這裏麵有著一整麵都畫著山河地圖的屏風。上麵的輿圖是根據現有人的理解製作出來的,沒有南北兩極,可能一些小島還有些缺乏,但是幾塊大陸卻都是已經全了的。可以說,這絕對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先進全乎的地圖。
他指著澳洲道:“這是一塊還等著我們去發掘的土地。”手一劃,又指著美洲道,“這塊大陸已經被發現,但是這些西人因為局限於人口經濟等諸多因素,這裏暫時還隻是他們流放囚犯的地方,我們想要插一手還來得及。”
“原來如此。”白安是聰明人,林瑜僅僅說了這樣的兩句話,他就明白了他們的意思,“如果這樣任由西人發展起來,他們的確會是一大強敵。”
“暫時他們所有的土地人口加起來都比不上國中,但是這不是坐以待斃的藉口。”林瑜輕輕地嘆了一聲道,“優勢隻是暫時的,怎樣繼續保持優勢才是最重要的。我不能給後代留下一個強敵環伺的國家。”
他的目光落在東麵一衣帶水的那個小國身上。
他原本所在的兔國在經歷過了百年恥辱之後,能在可以說四周全都是敵人的情況下發展到那樣的地步,老一輩的奉獻功不可沒。數一數吧,日本就不用說了;被分裂的棒子國要麽是不省心的白眼狼,要麽就是親美還自尊心爆棚,天天鬧麽蛾子;交趾戰爭,用來打仗堆壕溝的米袋子還是兔國支援的;菲傭國兩頭搖擺牆頭草,等等等等,數一數還真叫人頭疼欲裂。
而這些國家的共同點隻有一個,全他麽都是接受的西方的意識形態。這一點甚至在兔國都沒有免俗,林瑜那一輩就是聽著月亮是國外圓這樣教育長大的。直到國家真正強大了,年輕一輩才開始尋根,開始建立起民族自豪感。但是在西方早就開始玩起了文化侵略這一套來說,已經慢了一步。
這也是林瑜背後始終有一根鞭子在催促著他的原因,他絕對不願意看見這樣的情形再出現一遍。
白安揣著滿腹的心事出了宮,連原本想問一下的關於儒家學說的事情也給忘了問,他今天收到的衝擊已經最夠大了。他明白林瑜和他這樣說的意思,既然作為本朝第一個宰執,林瑜又春秋鼎盛大權在握,皇帝和宰相之間做好溝通是必要的。
他相信林瑜限製皇權的初心,但是經過剛才的那一番奏對之後,他也相信凡是擋在林瑜麵前、阻止他實現他心目中強國目標的人都會被他毫不猶豫的丟棄。
當然,白安是怎麽都不可能和林瑜對著幹的。有這樣的機會可以跟著這樣的帝皇一起名垂千古不幹,偏偏唱反調等以後被後人嘲諷嗎,他又不傻。所以,他現在這是要召集所有的弟子故舊,將今天的這一番話簡明扼要地交代一下,然後按照林瑜的意思組建起第一任內閣。
這樣的形製本就是舊時而來,隻不過將原本宰執身邊的幕僚給明麵化了而已。按照林瑜的設想,宰執一屆五年,連任兩屆為限。等宰執推下去之後,可作為國家顧問,依舊出謀劃策,隻是不再掌權而已。而那些幕僚有了在宰執的內閣中工作過的經驗,對他們以後的官途履歷也有著積極的作用。
權歸中書門下,政令的效率也能得到保障,少了扯皮。牽製也簡單,故宋已經給出了答案,中書門下另有一職名為參知政事,實質為副相。若是這一屆的宰執強勢,則副相如諾諾。相反的,若是宰執的政令引來爭議與不滿,副相則可以直諫宮中,請皇帝出來平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