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
(紅樓同人)我要做首輔 作者:拍個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知您為了東番的穩定,這才叫我借著您的心腹先站穩腳跟。”林瑜放下筷子,勸道,“我的那些兵士有如今的本領花了快有三年的時間,將士也需要和新的建製熟悉,重新磨合。”他透漏了自己改編如今軍營建製的想法,也委婉地表明鄭紹原本盡量減少矛盾的做法大約行不通。
“我明白了。”鄭紹嘆了口氣,他是想給自己的那幾個老部下一個能夠認清現實的機會。但是,既然林瑜都已經將話說得很明白,更顧全大局的他不會用寶貴的練兵時間去換。
“隻要不是心懷不軌,至少都能留得性命在。”林瑜安慰道,到底是東番的老臣了。他也不能初上位就拿鄭紹的老部下開刀,再者,他也不擔心自己與東番之間關係的改變會被泄露出去。
整個地支,除了黃石領著未有代號的新人坐鎮北州重新開始發展之外,辰龍在漕運、醜牛負責整個興化府、子鼠貼身護衛林瑜。其他的人手已經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全部灑進了東番,他們活躍的地方各不相同,目的卻是一致的。
就是維持住整個東番在明麵上的風平浪靜,片紙不可飛出東番!
老老實實過日子做生意的小老百姓和安分商人自然一無所覺,倒是街麵上的閑人乞丐等敏感地發覺了風向有些不大對。可是仔細看得話又察覺不出哪裏出了亂子,因此真正聰明的以及膽小的就此悄悄龜縮起來,隻剩下那些傻大個還在街麵上溜達。一時間,整個東番連治安都變得清明很多。
原本的承天府,後來改名成東寧府的知府範立海下衙的時候還和自己的夫人這般開玩笑地說起過。
正巧,過了些日子他的夫人在年前回娘家省親的時候,和嫂嫂說起這話來。這位知府夫人的娘家大哥正是後軍指揮使,這才想法子拉拔著自己的妹婿做了這個東番最中心的東寧府的知府。
這位陸指揮使剛從海上練兵回來,一邊在自家夫人的伺候下換下甲冑,一邊問道:“這幾日可有什麽新鮮事不成?”
他夫人想了想,就開口道:“說來,前頭小姑子來省親的時候,老爺偏巧不在,竟錯過了。想來也隻有過了年再聚。”年初二回娘家,離著現在還早著,畢竟府衙都還沒封筆封衙。
又道:“新鮮事倒有幾樁,聽說郡王爺府裏頭不大太平,連大少爺都沒了。”
陸指揮使不以為意,這消息早有人報與他聽了要他說,這個大少爺也不是什麽出息的,偏生心氣高,沒了就沒了。就一個不成器的二少爺,不是正好便宜了他。
陸指揮使心裏打著算盤,正要開口,就聽見外頭有人來報,郡王爺府上請諸位將軍喝酒。
這是應有之義,每年都這麽過來的。他的夫人顯然已經為此準備好了衣袍,給他穿上,道:“除了那府裏不大太平,聽妹婿說,這外頭倒是都挺太平的。”
“是嗎?”他偏頭隨便回了一句,心不在焉的他完全沒有在意這一個明顯不尋常的信號,換好了一身常服就去赴宴去了。
等回過神來之時,悔不當初。
第81章
當陸指揮使看見鄭紹的身邊坐著的一個陌生的白衣少年的時候,除了一開始被驚艷了一下之外, 內心並沒有放在心上。
興許, 是郡王爺換了口味呢,他心中嗤笑。說出去少不得一個昏聵之名, 就算不知道他為什麽突然這般自毀長城, 但是陸指揮使對此還是抱著喜聞樂見的態度的。
所有, 當眾位將領以及副將都到齊, 終於有人忍不住站起來質問的時候, 他還假惺惺地佯裝做和事佬:“洪兄弟莫急, 不過個把人,郡王爺喜歡就行了,不值當傷了兄弟之間的和氣。”
明著勸說, 實際上話裏話外就要將鄭紹的昏聵之名給定下來,那個忍不住站起來的大漢卻也不是個傻的, 轉身回瞪他道:“什麽兄弟,老子沒你這個假惺惺的兄弟, 你上次縱著手下搶我漁場的事情還沒完。”說完了,又梗著脖子瞪林瑜。
林瑜瞅著這個將領凶神惡煞的樣子, 對著鄭紹笑道:“不知這位是?”
“你不認得他,他當年還是你義父身邊的一員小將,看著粗豪, 實則再心細不過的。”鄭紹對上聽見這一聲, 有些驚疑不定的洪銘澤,道, “像什麽樣子,還不快坐下。”
這才指著林瑜對著眾人道:“這是本王代父親認下的義子,林瑜林懷瑾,說來也要叫你們一聲哥哥。”
“林懷瑾。”洪銘澤狐疑著坐下去道,“可是興化府那個發現了牛痘的少年知府。”
“正是在下。”
知道自己這是誤會了,雖然還不知道郡王爺打得什麽主意將朝廷命官認下了國姓爺的名下,但是不妨礙他端起酒杯對著林瑜道:“是我誤會了,要怎麽發我,林兄弟你盡管說,隻莫與我這個粗人計較。”
林瑜就笑道:“那就請自罰三杯酒罷!”
“爽氣。”洪銘澤向來不習慣扭扭捏捏的,聽他毫不拖泥帶水的一句,反而欣賞,端起酒壺來,就自斟自飲了三杯,“好酒,勁道!”三杯下肚,一絲火線從脊背直躥後腦勺,他不由得大呼一聲痛快。
林瑜見狀,也端起酒杯來,陪了一杯。
這一節過去,宴席上就自在了許多。唯有一開始站出來的陸指揮使被下了麵子,臉上就淡淡的,被身後陪席的的副將低聲勸了兩句,又岔開了說些今年的漁獲這才好些。
不過,就算如今整個宴席之上其樂融融,但是眾人其實根本沒有將之前鄭紹的那一句國姓爺的義子忽略過去,而是在等著郡王爺的解釋。
果然,等酒足飯飽之際,鄭紹開口道:“我知道你們是想著我何故請了懷瑾來。”他一指坐在他的下手的林瑜道,“等我百年之後,這就是東番未來的天!”
眾人大驚,陸指揮使甚至失手打破了手中的酒杯。
洪銘澤一眼就看到了史玉城、楊成棟毫無驚訝的神色,瞬間明白了前兩天自己的左副將劉士央突然和他說東番亂不起來的原因。他穩穩噹噹地放下酒杯,問身後的劉士央,“你覺得好?”
劉士央點點頭,道:“是屬下見過的最好的。”
陸指揮使看也不看摔碎在地上的酒杯,坐直了身子問鄭紹,道:“郡王爺,您這個決定是不是太倉促了一些?”轉頭又問右指揮使龐岩英道,“你覺得呢?”
他是左指揮使,按照前明以及本朝以左為貴的習慣,除了中軍,也就是他最大,既然他開口問了,龐岩英不好不答。
隻聽這個矮壯的漢子蹙眉問道:“不知郡王爺何時起的心思?”他是陸指揮使的副將出身,後來也是蒙他舉薦這才接手了右指揮使的位置。是以在座的都知道,這人不過是陸泉明坐下一條走狗罷了。
“可惜了老劉沒個話,人就沒了。”洪銘澤嘴角泛起一個冷笑,道。他嘴裏的老劉是原本的右指揮使,一向和陸泉明稱兄道弟的。也不知怎的,前幾年的時候,說是吃多了酒,一晚上過去人就不明不白的沒了。
“我明白了。”鄭紹嘆了口氣,他是想給自己的那幾個老部下一個能夠認清現實的機會。但是,既然林瑜都已經將話說得很明白,更顧全大局的他不會用寶貴的練兵時間去換。
“隻要不是心懷不軌,至少都能留得性命在。”林瑜安慰道,到底是東番的老臣了。他也不能初上位就拿鄭紹的老部下開刀,再者,他也不擔心自己與東番之間關係的改變會被泄露出去。
整個地支,除了黃石領著未有代號的新人坐鎮北州重新開始發展之外,辰龍在漕運、醜牛負責整個興化府、子鼠貼身護衛林瑜。其他的人手已經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全部灑進了東番,他們活躍的地方各不相同,目的卻是一致的。
就是維持住整個東番在明麵上的風平浪靜,片紙不可飛出東番!
老老實實過日子做生意的小老百姓和安分商人自然一無所覺,倒是街麵上的閑人乞丐等敏感地發覺了風向有些不大對。可是仔細看得話又察覺不出哪裏出了亂子,因此真正聰明的以及膽小的就此悄悄龜縮起來,隻剩下那些傻大個還在街麵上溜達。一時間,整個東番連治安都變得清明很多。
原本的承天府,後來改名成東寧府的知府範立海下衙的時候還和自己的夫人這般開玩笑地說起過。
正巧,過了些日子他的夫人在年前回娘家省親的時候,和嫂嫂說起這話來。這位知府夫人的娘家大哥正是後軍指揮使,這才想法子拉拔著自己的妹婿做了這個東番最中心的東寧府的知府。
這位陸指揮使剛從海上練兵回來,一邊在自家夫人的伺候下換下甲冑,一邊問道:“這幾日可有什麽新鮮事不成?”
他夫人想了想,就開口道:“說來,前頭小姑子來省親的時候,老爺偏巧不在,竟錯過了。想來也隻有過了年再聚。”年初二回娘家,離著現在還早著,畢竟府衙都還沒封筆封衙。
又道:“新鮮事倒有幾樁,聽說郡王爺府裏頭不大太平,連大少爺都沒了。”
陸指揮使不以為意,這消息早有人報與他聽了要他說,這個大少爺也不是什麽出息的,偏生心氣高,沒了就沒了。就一個不成器的二少爺,不是正好便宜了他。
陸指揮使心裏打著算盤,正要開口,就聽見外頭有人來報,郡王爺府上請諸位將軍喝酒。
這是應有之義,每年都這麽過來的。他的夫人顯然已經為此準備好了衣袍,給他穿上,道:“除了那府裏不大太平,聽妹婿說,這外頭倒是都挺太平的。”
“是嗎?”他偏頭隨便回了一句,心不在焉的他完全沒有在意這一個明顯不尋常的信號,換好了一身常服就去赴宴去了。
等回過神來之時,悔不當初。
第81章
當陸指揮使看見鄭紹的身邊坐著的一個陌生的白衣少年的時候,除了一開始被驚艷了一下之外, 內心並沒有放在心上。
興許, 是郡王爺換了口味呢,他心中嗤笑。說出去少不得一個昏聵之名, 就算不知道他為什麽突然這般自毀長城, 但是陸指揮使對此還是抱著喜聞樂見的態度的。
所有, 當眾位將領以及副將都到齊, 終於有人忍不住站起來質問的時候, 他還假惺惺地佯裝做和事佬:“洪兄弟莫急, 不過個把人,郡王爺喜歡就行了,不值當傷了兄弟之間的和氣。”
明著勸說, 實際上話裏話外就要將鄭紹的昏聵之名給定下來,那個忍不住站起來的大漢卻也不是個傻的, 轉身回瞪他道:“什麽兄弟,老子沒你這個假惺惺的兄弟, 你上次縱著手下搶我漁場的事情還沒完。”說完了,又梗著脖子瞪林瑜。
林瑜瞅著這個將領凶神惡煞的樣子, 對著鄭紹笑道:“不知這位是?”
“你不認得他,他當年還是你義父身邊的一員小將,看著粗豪, 實則再心細不過的。”鄭紹對上聽見這一聲, 有些驚疑不定的洪銘澤,道, “像什麽樣子,還不快坐下。”
這才指著林瑜對著眾人道:“這是本王代父親認下的義子,林瑜林懷瑾,說來也要叫你們一聲哥哥。”
“林懷瑾。”洪銘澤狐疑著坐下去道,“可是興化府那個發現了牛痘的少年知府。”
“正是在下。”
知道自己這是誤會了,雖然還不知道郡王爺打得什麽主意將朝廷命官認下了國姓爺的名下,但是不妨礙他端起酒杯對著林瑜道:“是我誤會了,要怎麽發我,林兄弟你盡管說,隻莫與我這個粗人計較。”
林瑜就笑道:“那就請自罰三杯酒罷!”
“爽氣。”洪銘澤向來不習慣扭扭捏捏的,聽他毫不拖泥帶水的一句,反而欣賞,端起酒壺來,就自斟自飲了三杯,“好酒,勁道!”三杯下肚,一絲火線從脊背直躥後腦勺,他不由得大呼一聲痛快。
林瑜見狀,也端起酒杯來,陪了一杯。
這一節過去,宴席上就自在了許多。唯有一開始站出來的陸指揮使被下了麵子,臉上就淡淡的,被身後陪席的的副將低聲勸了兩句,又岔開了說些今年的漁獲這才好些。
不過,就算如今整個宴席之上其樂融融,但是眾人其實根本沒有將之前鄭紹的那一句國姓爺的義子忽略過去,而是在等著郡王爺的解釋。
果然,等酒足飯飽之際,鄭紹開口道:“我知道你們是想著我何故請了懷瑾來。”他一指坐在他的下手的林瑜道,“等我百年之後,這就是東番未來的天!”
眾人大驚,陸指揮使甚至失手打破了手中的酒杯。
洪銘澤一眼就看到了史玉城、楊成棟毫無驚訝的神色,瞬間明白了前兩天自己的左副將劉士央突然和他說東番亂不起來的原因。他穩穩噹噹地放下酒杯,問身後的劉士央,“你覺得好?”
劉士央點點頭,道:“是屬下見過的最好的。”
陸指揮使看也不看摔碎在地上的酒杯,坐直了身子問鄭紹,道:“郡王爺,您這個決定是不是太倉促了一些?”轉頭又問右指揮使龐岩英道,“你覺得呢?”
他是左指揮使,按照前明以及本朝以左為貴的習慣,除了中軍,也就是他最大,既然他開口問了,龐岩英不好不答。
隻聽這個矮壯的漢子蹙眉問道:“不知郡王爺何時起的心思?”他是陸指揮使的副將出身,後來也是蒙他舉薦這才接手了右指揮使的位置。是以在座的都知道,這人不過是陸泉明坐下一條走狗罷了。
“可惜了老劉沒個話,人就沒了。”洪銘澤嘴角泛起一個冷笑,道。他嘴裏的老劉是原本的右指揮使,一向和陸泉明稱兄道弟的。也不知怎的,前幾年的時候,說是吃多了酒,一晚上過去人就不明不白的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