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紅樓同人)我要做首輔 作者:拍個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今不是關帳的時候,帳房還是有些悠閑的,那個先生就給他解釋道:“這東西是給那些一次拉上多人過來的人換銀錢的,上麵的數字就表示你拉了多少人,一般如果人少的話那邊也懶得寫這個。”他指著上麵黑色的數字給他看,然後道,“這就代表你拉上了九個,一個人一錢銀子,一共九錢,你是想現在就關給你呢,還是記在帳上呢?”他留了個心眼,沒有說黃仲的事情。
葛來青摸了摸後腦勺,也沒在意。隻低頭看了看自己身無長物的樣子,道:“還是關與我吧。”
那帳房也不以為意,從櫃麵裏頭摸出幾個銀角子來,扔進秤裏頭一秤,一厘不差。他將秤給這大漢看了,見他點頭沒有異議,這才將裏頭的銀角子倒進他的掌心,道:“這樣也好,拿去置辦一些傢夥事,也不必賒帳了。”
帶著涼意的銀子真的到了手裏,葛來青這才有了些腳踏實地的感覺,暈暈乎乎的感覺瞬間飄走了,他見那幾個帳房也不是很忙的樣子,就一樣一樣的問起來。
這工地裏頭除了中午包一頓,管夠之外,早晚是不管的。工人吃飯就要花錢,不過早上的包子鋪、餅子鋪色色都有,價格也公道。
若是沒錢也沒關係,將手邊發到的工號給人家看,老闆就會記下,回頭再從他工錢裏頭扣。也不用擔心會多扣,平時上完工,還會有先生教他們識字,起碼能算的清楚自己的工錢,看得明白自己的帳。
實在是笨的也沒關係,總有人能看懂的。再者,若是這些做生意的被這邊的巡邏隊給發現做假帳謊報數字的話,一律逐出去,不允許再進來不說,以後再在北州做生意也有汙點,檔案上都記得真真的。
當然,總有不信邪的人會做這樣一隻殺給猴子看的雞,是以,來得晚一些的葛來青已經不需要擔心這樣的事情了。
若是聰明一些的,能讀得下去書的,日後也能參加工地上舉行的考試,能算得清楚帳的,以後起碼也能做一個小工頭。
葛來青是不敢想這個的,他現在就覺的能好好做活,能養活自己就好了。
北州這邊如火如荼的建設了起來,另一邊鄭紹那邊也得到了消息,這是他特地派人過去看的,林瑜對此有數,也就默認了。橫豎這人很識相的隻看建設進度,並不靠近任何敏感之地,比如燒製水泥的地方。
就這樣,傳回來的消息還是叫鄭紹與田師爺的人大吃一驚,若說鄭紹還有些自己沒有看錯人的欣慰的話,田師爺就是驚訝更多了。
“這些教導的內容雖然難以登上大雅之堂,卻頗為實用。”田師爺看著隨信附上的一本工人學習專用的小冊子,裏麵有著上百個常用字,還有百以內的加減乘除。用的都是阿拉伯數字,一開始看得奇怪,習慣了倒是覺得很方便。
“有不用他們去考什麽秀才舉人的,實用不就行了。”鄭紹拿過這本小冊子翻了翻,道:“難得的是這一份鼓勵所有人向學的心,聽說好些工人的子女也被接了去,這裏麵已經開辦起私塾來了?”
“那裏叫小學。”田師爺對那邊還是很關注的,畢竟事關鄭紹的決定、鄭家乃至於東番的未來,他不操心不行,“小學是免費的,書本子都由林知府提供,先生的束脩也是他出錢,那些小學生隻管自己備上紙筆就行了。”也因著如此,這些人才會將自己的孩子都送過去。
“不過。”田師爺不大明白林瑜為什麽自己給自己挖坑,“林知府給這些工人的銀錢也很高,有些人並沒有將家裏的孩子送去工地上的小學,而是送進了當地的私塾。”如是說,他想給自己的勢力培育下一代的話,這不是適得其反了嗎?
田師爺相信,這一批的小學生學成之後,他們的父母賺得前越多的話,肯定不會滿足於隻單單讀這些書的。到時候,他免費培養這些孩子的心血就全都白費了。
當然,這些孩子不會去朝廷那一邊,戶籍這一關就過不去。也就是說便宜他們東番了,難道林瑜是在用這樣的法子向王爺示好?
鄭紹看著這些小學生學得明顯比工人們更難一些的內容,道:“雖然本王也不知道他在打什麽注意,但是林懷瑾可從來都不是為他人做嫁衣的人。”他也有和田師爺一樣的疑問,卻並不覺的林瑜是在回報他。
若真是這樣的話,何必選擇這樣緩慢的方式,以他短短的時間就能用前所未見的手段打通天興洲和北州之間的路途,還鋪出那樣平整如青石的官道,他相信林瑜完全可以選擇別的方式。
反正,他對那樣的官道是真的很感興趣。
“現在還是冬閑的時候,更開了春,那邊的工人一定會流失一大半,也不知到時候林知府怎麽解決這樣的問題。”田師爺說不來自己什麽心態,又有些好奇,又有種微妙地擔心。他和王爺眼看著那個荒蕪的土地上一座小城拔地而起,也不希望進度慢下來,對這一座城建成之後的樣子很是有些期待。
又擔憂道:“糧食乃是大事,這要是那邊的回流得工人不足,以至於田中的人少了,糧食減產又該如何?”在田師爺看來,這是完全矛盾的地方。就本心而言,他更希望保證糧食的充裕,但是,對那邊的這在建設中的城池,他也很難不去期待。
鄭紹點了點頭,他再欣賞林瑜,也不會在這樣要緊的問題上犯糊塗,道:“離春耕還有一段時間,想不在此之前,他會給我一個答覆。”
他從未覺得林瑜會忽略這個問題,隻是在耐心等待著對方即將帶給他的答案。一邊是正在建設中不能斷的北州,另一邊則是重要的糧食種植,不知道林瑜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林瑜當然不會連這樣的事情都不注意,鄭紹將這一塊土地劃給他的時候,就是默認了這一塊土地是脫離了東番自治的。
這樣的話,城池的建設就是至關重要的。他從來沒有想過將這些工人再放回去,既然這樣,鄭王爺那邊就需要一個能夠說服他的答案。
幸好,他一向喜歡有備而來。
這些年莊子上試驗集體農莊的時候,他留心記下了各項的數據。一個在姑蘇已經驗證過的法子,在東番再來一遍也不難。
具體的經驗已經有了,路都已經鋪好,到時候隻要那些東番的地主們亦步亦趨地跟著走,就不會出什麽問題。而作為東番最大地主的鄭氏,想必也會對這樣的一份方案感興趣的。
林瑜不僅寫了信,還叫子鼠將這一回跟過來的在農事上已經出師的幾個小子給一併帶了過去。讓他們先幫著鄭氏將集體農莊給辦起來,橫豎現在無論是釣魚台還是東番那邊暫時都沒有他們發光發熱的地方。
這個小子已經被他授意可以將間作套種之法給交給鄭氏,這才是農莊真正賺錢的地方。
集體農莊隻是一種加強管理以及降低人力成本的製度,而間作套種之法才是提高農作物總產量的大殺器。而這樣的法子還需要一定的數學基礎,才能算得出增產率。
不同的作物之間的共生關係也需要研究,這都是技術性很強的東西。這些小子從土地的堆肥,到怎麽樣耕種才能保證地力的同時盡可能的提高產量是做熟了的,有這樣的人才在,就不用擔心糧食不夠吃。
葛來青摸了摸後腦勺,也沒在意。隻低頭看了看自己身無長物的樣子,道:“還是關與我吧。”
那帳房也不以為意,從櫃麵裏頭摸出幾個銀角子來,扔進秤裏頭一秤,一厘不差。他將秤給這大漢看了,見他點頭沒有異議,這才將裏頭的銀角子倒進他的掌心,道:“這樣也好,拿去置辦一些傢夥事,也不必賒帳了。”
帶著涼意的銀子真的到了手裏,葛來青這才有了些腳踏實地的感覺,暈暈乎乎的感覺瞬間飄走了,他見那幾個帳房也不是很忙的樣子,就一樣一樣的問起來。
這工地裏頭除了中午包一頓,管夠之外,早晚是不管的。工人吃飯就要花錢,不過早上的包子鋪、餅子鋪色色都有,價格也公道。
若是沒錢也沒關係,將手邊發到的工號給人家看,老闆就會記下,回頭再從他工錢裏頭扣。也不用擔心會多扣,平時上完工,還會有先生教他們識字,起碼能算的清楚自己的工錢,看得明白自己的帳。
實在是笨的也沒關係,總有人能看懂的。再者,若是這些做生意的被這邊的巡邏隊給發現做假帳謊報數字的話,一律逐出去,不允許再進來不說,以後再在北州做生意也有汙點,檔案上都記得真真的。
當然,總有不信邪的人會做這樣一隻殺給猴子看的雞,是以,來得晚一些的葛來青已經不需要擔心這樣的事情了。
若是聰明一些的,能讀得下去書的,日後也能參加工地上舉行的考試,能算得清楚帳的,以後起碼也能做一個小工頭。
葛來青是不敢想這個的,他現在就覺的能好好做活,能養活自己就好了。
北州這邊如火如荼的建設了起來,另一邊鄭紹那邊也得到了消息,這是他特地派人過去看的,林瑜對此有數,也就默認了。橫豎這人很識相的隻看建設進度,並不靠近任何敏感之地,比如燒製水泥的地方。
就這樣,傳回來的消息還是叫鄭紹與田師爺的人大吃一驚,若說鄭紹還有些自己沒有看錯人的欣慰的話,田師爺就是驚訝更多了。
“這些教導的內容雖然難以登上大雅之堂,卻頗為實用。”田師爺看著隨信附上的一本工人學習專用的小冊子,裏麵有著上百個常用字,還有百以內的加減乘除。用的都是阿拉伯數字,一開始看得奇怪,習慣了倒是覺得很方便。
“有不用他們去考什麽秀才舉人的,實用不就行了。”鄭紹拿過這本小冊子翻了翻,道:“難得的是這一份鼓勵所有人向學的心,聽說好些工人的子女也被接了去,這裏麵已經開辦起私塾來了?”
“那裏叫小學。”田師爺對那邊還是很關注的,畢竟事關鄭紹的決定、鄭家乃至於東番的未來,他不操心不行,“小學是免費的,書本子都由林知府提供,先生的束脩也是他出錢,那些小學生隻管自己備上紙筆就行了。”也因著如此,這些人才會將自己的孩子都送過去。
“不過。”田師爺不大明白林瑜為什麽自己給自己挖坑,“林知府給這些工人的銀錢也很高,有些人並沒有將家裏的孩子送去工地上的小學,而是送進了當地的私塾。”如是說,他想給自己的勢力培育下一代的話,這不是適得其反了嗎?
田師爺相信,這一批的小學生學成之後,他們的父母賺得前越多的話,肯定不會滿足於隻單單讀這些書的。到時候,他免費培養這些孩子的心血就全都白費了。
當然,這些孩子不會去朝廷那一邊,戶籍這一關就過不去。也就是說便宜他們東番了,難道林瑜是在用這樣的法子向王爺示好?
鄭紹看著這些小學生學得明顯比工人們更難一些的內容,道:“雖然本王也不知道他在打什麽注意,但是林懷瑾可從來都不是為他人做嫁衣的人。”他也有和田師爺一樣的疑問,卻並不覺的林瑜是在回報他。
若真是這樣的話,何必選擇這樣緩慢的方式,以他短短的時間就能用前所未見的手段打通天興洲和北州之間的路途,還鋪出那樣平整如青石的官道,他相信林瑜完全可以選擇別的方式。
反正,他對那樣的官道是真的很感興趣。
“現在還是冬閑的時候,更開了春,那邊的工人一定會流失一大半,也不知到時候林知府怎麽解決這樣的問題。”田師爺說不來自己什麽心態,又有些好奇,又有種微妙地擔心。他和王爺眼看著那個荒蕪的土地上一座小城拔地而起,也不希望進度慢下來,對這一座城建成之後的樣子很是有些期待。
又擔憂道:“糧食乃是大事,這要是那邊的回流得工人不足,以至於田中的人少了,糧食減產又該如何?”在田師爺看來,這是完全矛盾的地方。就本心而言,他更希望保證糧食的充裕,但是,對那邊的這在建設中的城池,他也很難不去期待。
鄭紹點了點頭,他再欣賞林瑜,也不會在這樣要緊的問題上犯糊塗,道:“離春耕還有一段時間,想不在此之前,他會給我一個答覆。”
他從未覺得林瑜會忽略這個問題,隻是在耐心等待著對方即將帶給他的答案。一邊是正在建設中不能斷的北州,另一邊則是重要的糧食種植,不知道林瑜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林瑜當然不會連這樣的事情都不注意,鄭紹將這一塊土地劃給他的時候,就是默認了這一塊土地是脫離了東番自治的。
這樣的話,城池的建設就是至關重要的。他從來沒有想過將這些工人再放回去,既然這樣,鄭王爺那邊就需要一個能夠說服他的答案。
幸好,他一向喜歡有備而來。
這些年莊子上試驗集體農莊的時候,他留心記下了各項的數據。一個在姑蘇已經驗證過的法子,在東番再來一遍也不難。
具體的經驗已經有了,路都已經鋪好,到時候隻要那些東番的地主們亦步亦趨地跟著走,就不會出什麽問題。而作為東番最大地主的鄭氏,想必也會對這樣的一份方案感興趣的。
林瑜不僅寫了信,還叫子鼠將這一回跟過來的在農事上已經出師的幾個小子給一併帶了過去。讓他們先幫著鄭氏將集體農莊給辦起來,橫豎現在無論是釣魚台還是東番那邊暫時都沒有他們發光發熱的地方。
這個小子已經被他授意可以將間作套種之法給交給鄭氏,這才是農莊真正賺錢的地方。
集體農莊隻是一種加強管理以及降低人力成本的製度,而間作套種之法才是提高農作物總產量的大殺器。而這樣的法子還需要一定的數學基礎,才能算得出增產率。
不同的作物之間的共生關係也需要研究,這都是技術性很強的東西。這些小子從土地的堆肥,到怎麽樣耕種才能保證地力的同時盡可能的提高產量是做熟了的,有這樣的人才在,就不用擔心糧食不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