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是年景不好,那就是命吧!他咂著菸嘴,煙鍋裏頭沒有一絲的火星。


    村裏的地主吃不下這麽多的田地,但是城裏頭的府上多得很,他們早就盯著土地了,隻是一直以來,沒有一個合適的機會買下那麽多可以連成一大片的。


    但凡有點門道的,手裏有幾個錢的,這些天都鑽營地厲害。人牙子忙,那些個掮客牙行更忙。他們的鼻子比狗還靈敏,他們的胃口比豺狼還要貪婪,他們的良心已經鑽進了錢眼裏頭已經完全看不到了。


    這李家村也是一樣的,牙行的人領著富老爺一批批的來,開的價錢卻一天比一天低。上好的田,又肥又潤,種下莊稼來,稍微打理打理,一年年都是豐收。


    一兩銀子一畝地,多一錢都不給,李二就想,他太爺爺輩累死累活掙下來這麽十畝地,二兩五錢三分一畝,如今人家張口一兩,還要多搭上些農具做添頭。


    這什麽世道呢,沒道理啊!李二怎麽想都想不通,好好的田,怎麽就從二兩五錢三分邊做了一兩呢?這是命啊,那就叫他陪著地一道死了吧!


    他看著黑黝黝的屋裏榻上已經沒有多少力氣哭的兩個娃,就他們爺仨了,都找他們娘去吧!


    李二無力的手抱起兩個娃往外走,村裏的人就算看見他也是沉默的,連一聲招呼都吝嗇。或許,他們也都知道李二是想做什麽。這樣的心思,在他們的心頭也是轉過的罷?


    村子邊上就是一大片的田地,沒花他多少力氣就走到了地頭。李二艱難地轉動著眼睛,想,怎麽死呢?似乎事到臨頭了,他就突然不知道該怎麽做了。


    一陣噠噠的馬蹄聲傳來,也沒能引起李二的注意,他滿腦子都是,這人要怎麽跟這塊地死在一塊呢?似乎是行不通的。直到馬蹄聲在他的身邊停下來,他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


    騎著高頭大馬的常子蘭沒注意到這個抱著兩個孩子已經有些不正常的鄉民,他滿腦子都是林瑜的吩咐,實在是百思不得其解,隻好先按著他的要求來。


    他也沒去找什麽牙行,家裏頭的庶務他有慢慢的幫著管起來,那一行的規矩他是知道的。


    所謂牙行,掌握了上下兩頭的信息是關鍵。他們一般與官府裏頭的吏目都打好了關係,辦起事來的確要更快一些。費一些銀錢,也就是小事了。一般,要比自己去衙門辦事在那些吏目身上的打賞還要省一些。


    不過,按照林知府的說法,現在十村有八村都有人賣地,不過這個李家村的情況最嚴重一些,他隨手拽了一個認識路的小卒就來了。再者,現在林瑜手下的這一座府衙和歷來的都不一樣,原本的吏目叫林瑜給收拾了個幹淨,現在幹活的是幾個吃苦耐勞的老實讀書人,牙行與吏目之間的金錢關係算是被斷了。若真有心買地的,耐心地打聽一段時間,也比找牙行還要多付出一筆銀錢要好。


    常子蘭一邊想著一邊問李二,道:“老人家,這就是李家村了?”


    李二其實不老,他兩個娃一個五歲一個才三歲,他其實才三十來歲。不過,那花白的頭髮,駝下的脊背,滿麵的黑灰,黑黝黝沒有亮光的眼睛叫常子蘭以為他已經是一個五六十的老人家了。


    “是李家村。”李二點點頭,像是已經重複了幾十上百遍一樣,木然地問道,“老爺買地啊?”


    常子蘭正要翻身上馬,向著村落的地方走去,見這個人站在地頭,想必這就是他們家的地了,就笑道:“是來買地,你怎麽知道?”


    “買地好啊,村裏人都要賣呢!”李二充耳不聞地點點頭,自顧自地問道,“多少一畝啊!”他問著,卻沒有抬頭看常子蘭,就像是就這麽隨口聊聊,從來沒有想過要知道答案一樣。


    常子蘭這一回終於感到不對勁了,他對身邊的小卒子使了個眼色,謹慎地道:“原來的市價,上田二兩七錢一畝,中等的一兩五錢,下等的,再瞧吧!”


    李二怔楞的眼珠動了動,常子蘭的聲音像是從遙遠的地方終於傳進了他的耳中,他猛地回過身,囁嚅了一下嘴唇:“多少?”


    柳秋池沉默地看著林瑜將手裏寫著青苗法的宣紙扔進了炭盆之中,燒得隻剩下了灰燼。青苗法原來自於宋時王安石的新政,他看過,也知道林瑜的法子已經做出了很多的改進。若是按照這個法子來的,短短一年時間,就足夠興化的百姓緩過神來了。


    不過,見林瑜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方法。柳秋池動了一下嘴唇,原本想說什麽,最終還是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他發現,自從來了興化府,他嘆的氣已經被他前麵一輩子加起來還多了。


    每一次,他都看著林瑜提出一個又一個匪夷所思但是仔細計劃過後確有成效的法子。然後,礙於現實,一個又一個的否定掉。


    就像是青苗法,相當於官府低息放貸,貸給農戶苗種、農具等物。農戶有了這些,隻要能在賑災物資之下,撐過這個青黃不接的時候,就能活過來了。也不必再賣去視以為性命的田地,同時遏製了土地兼併。可謂是一舉兩得。


    但是林瑜的擔憂沒錯,青苗法卻是好法。但是當初王安石怎麽失敗的,這個法子也會以同樣的原因失敗。


    製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就算林瑜在時們還能壓製得住上下的手,但是官僚的本質是不會變的。他不可能在興化府待一輩子,與其相信後來者的節操,他更相信利益共同體。


    至少,到時候就算他離開了,隻要生意還在,他就不怕這一府百姓的生計無著。


    “一個常家,一個林家,還不夠。”既然要做,那就做絕。林瑜想結合地頭蛇,幹脆將整個興化、泉州府最好還有隔壁的福州府的勢力都經營下來,有了可見的利益,他們自然不會在容許後來的官吏胡亂伸手。


    柳秋池不知道林瑜在計劃些什麽,但是光聽常家和林家都不夠時,他就有些不寒而慄。也許他還不夠了解林家的力量,但是他卻足夠了解盤踞在泉州百年的常家的力量。


    “秋池。”


    “嗯?”柳秋池聽見林瑜的聲音,連忙收回思緒問道,“怎麽了?”


    “你可知,這邊種植甘蔗的有多少人家,一共有多少地?”林瑜思來想去,還是將糖作為切入點。就像是鹽一樣,糖不起眼,但是可以說全國少有不愛甜的。弄好了,這生意要比什麽走私洋貨好出太多了。


    柳秋池明白林瑜的意思,道:“我這就去找原本的記載去。”被林瑜伸手攔了,道:“那些吏目記載的信息錯漏太多,沒沒有多少參考價值。回頭我去找柳湘蓮,讓他去市麵上打聽去,比你翻書頁子來得快。”


    “也是,咱們忙成這樣,就他混在市井浪蕩,很該給他找些活。”柳秋池就笑道,“隻是,這甘蔗雖然好,到底不當飯吃,原本種糧的農家不一定願意改。”


    林瑜搖頭道:“這些自己還買得起苗種的就隨他們去,愛種什麽種什麽。那些個連苗種都買不起的,隻怕也留不下地了。”他把常子蘭推出去辦的就是這樣的一件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同人)我要做首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拍個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拍個西瓜並收藏(紅樓同人)我要做首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