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紅樓同人)我要做首輔 作者:拍個西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京墨原本還乖乖地叫林瑜拉著,一來到校場,看見那些個掛著的小弓小箭,再瞅瞅對麵牆上掛著的草靶,就按耐不住了。他也不敢掙脫,隻回頭期待地看林瑜。
爺爺說過,大爺比自己還小一歲。除了要恭敬著外,也須得當做弟弟一樣照顧著。不過,弟弟的話,都是長這麽好看的嗎?
林瑜看他那狗狗一樣水汪汪充滿期待的眼睛,無奈地搖搖頭,鬆了手叫他先玩去。
張忠眼力最好,要不然也習不得弓箭。他一看歡呼著跑去摸新製的牛角弓的,不就是之前跟著他押送年貨去林族族長那的林老管家的小孫孫,先對慢悠悠的踱過來的林瑜抱拳一禮後,方笑道:“我原對林叔說,這過耳不忘的人才白放著可惜了,如今可不就應了這話。”
林瑜搖頭,道:“跳脫了些,還得好好調教。”又問,“如今我二叔爺那邊是誰盯著?”
“黃石帶著地支倆小子盯著,再穩妥不過了。”張忠回道,似乎沒覺得黃石沒說具體叫他知道是哪兩個小子有什麽奇怪的。原是年初時林瑜那邊就交代過,日後張忠領起教導他武學之職,便隻管著天幹一隊。地支由黃石單領著,直接對林瑜負責。
林瑜本身對黃石另有要求,但也不至於為此向張忠解釋。再者,他更清楚張忠這個老實且義氣的,向黃石道恭喜還來不及,哪裏會有什麽嫉妒之心。
另給張忠武學師傅一職,除了林瑜現在的確需要之外,也是出於安穩人心的考慮。張忠此人忠厚、又時常照顧下屬,講聲望黃石比不得他。天幹地支兩隊分流是林瑜一開始設立時就想好的,如今適逢其會,黃石比起張忠來更適合去做一些不在檯麵上的事,自然乘此機會先分開。
至於現在的地支還擔不起林瑜心中職責卻不要緊,橫豎暫時沒什麽大事。真正的地支,人手還要靠黃石自己一點點尋摸出來,到時候規矩一立,才算成型。
如今這般,連個胚子且還算不上。
進校場第一天,不過紮了馬步,用張忠的話說,先鬆活鬆活筋骨,日後再講其他。
結果,這校場還沒呆上一個時辰呢,一個小子就匆匆地走過來,張忠看他那形容聲色不比往日,又見林瑜目不斜視,便是那小書童京墨也苦兮兮地不敢亂動,便道走開個一時半刻也無妨。
再者,林家的規矩,不是自己負責的地方,不可擅闖。那小子雖是領了命來的,哪裏敢進校場呢,見著自家隊長,忙殺雞抹脖的使眼色。
張忠走過去,照著腦袋就是一巴掌,道:“站直了說話,上躥下跳的,做什麽呢!”
那小子嘿嘿一笑,道:“好事兒啊,那邊那一家讓人給告了。”說著他摸了摸才長出些青色的下巴,嘖嘖道,“開衙第一天,知縣怕是給氣壞了,這一年的好兆頭就這麽飛咯!”
“行了,我知道了。”張忠心裏這麽一算,便知大概是黃石那邊提前發動了,也不管這小子忙忙地折身王子佳大爺那邊走去。
如此這般一講,林瑜無動於衷地聽了,然後問道:“還需站多久?”
張忠下意識地看看室內的座鍾,道:“第一次時間不宜太長,再有五分鍾便罷。”林瑜自來喜愛定時定點,是以林家的仆下都習慣了分鍾的算法,倒比以前要好使一些。
“那便五分鍾後再說。”他微闔了眼,點滴的汗水自白玉般的額頭上滑下。
第17章
開衙第一天,便接了案子,哪個當知縣的高興得起來?雖說,做讀書人的,講究子不語怪力亂神,但是該有的敬畏又哪能少了?
原本田知縣隻叫蔣縣丞往衙門前頭了解了此事便完,哪知蔣縣丞去了不過一刻又匆匆回了知縣官邸,如此這般的說了。
田知縣聽了皺眉道:“這麽說,這白氏竟是做下過人命官司?”琢磨一下時間,正是自己來此地上任之前,便道,“此等惡毒婦人還留著作甚?”說著,便要使人押了下去細細拷問。
蔣縣丞忙道:“這樣的一個糊塗人有什麽要緊,可偏偏她拉扯了林家、張家,老爺您且聽我一言。”便將三年前那一樁財貨糾紛細細地說與田知縣聽。
田知縣聽了,訝道:“聽著那白氏在金陵過得好好的,怎的竟回了金陵,還自己上衙門出首?”如今三年都已經過去了,若真是良心受不得譴責也不至於等到現在。想著他問道,“怕是另有隱情罷?”
“正是如此。”蔣縣丞將手裏的狀紙遞與田知縣看,道,“她原是來尋自己大兒的,不知怎的,竟在那林鬆一家的長隨身上看到了她給大兒做的荷包。悄悄地打聽了,才知道她大兒已經叫他家給弄死了,自覺再無倚靠,才來報的官,叫那一家賠命。”
“隻怕是滅了口。”田知縣仔細看過手裏的狀紙,上麵條理分明地敘述了三年前因著大兒的賭債,林家誰人找的她,一共與了多少銀錢,前頭給了多少,事成後又給了多少。然後她做了怎樣傷天害理的事,如今大兒因此亡故,已得報應雲雲。下麵有個鮮紅的手指印,是白氏的,邊上是寫狀紙的秀才名字。
田知縣看了,因嘆道:“果真報應。”又想這秀才倒是寫得好狀紙,兼之字跡文秀,倒可見上一見,這是後話。
“可不是,當時隻道林家小兒命苦,怎知裏頭竟還有這樣的曲折呢?”蔣縣丞嘆息道。
“此等喪天良的人家還留他們格外逍遙不成?”田知縣收了狀紙,即可遣人就要拿人去。
蔣縣丞忙攔了道:“老爺有所不知,這林家原是本地望族,隻是先林潤之去後,族裏便拿不出什麽中用的。如今那一家倒有一個舉人知縣頂著門臉。”
田知縣一聽,也不等他說下去,嗤笑道:“如今舉人何其多,也能做起知縣來了?”他自己正經的兩榜進士出身,如今也不過著知縣上熬著罷,如何看得起林滂這種歪門邪道的。
“老爺何其英明,那個小小的舉人又有什麽臉麵可言呢。”蔣縣丞自悔不該說什麽舉人知縣,戳了田知縣的肺管子,豈有好處?忙忙地道,“不過這林族有一項不一樣,他家出過一任侯爵,如今那一家雖分了宗,到底看著他家的麵子上吧?”
田知縣聽見這麽一聲,頓了一下,心裏盤算一回,道:“可是聖上隆恩,格外多襲了一代爵。後無爵可襲卻從科舉晉身,得了探花之位,如今正做著蘭台寺大夫的那位?”
“可不是他。”蔣縣丞腰更彎了一些,道,“雖說是分宗出去了,但這到底不好看,您看……”
田知縣撫了撫短須,思忖道,這族裏出了殺人奪財的大事,麵子上是不大好過得去。不過,這到底分宗了,京城林家是不是關心還兩說。
便道:“那你說的張家,又是個什麽樣的境況?”
蔣縣丞年紀大了,在上頭使了勁,就在自己家鄉姑蘇這邊輾轉任著這種芝麻小官,對於鄉裏鄉外的事情倒是門清。他原也不大在意這案子怎麽判,不過是想著林鬆一家倒是識趣,如今還他們些許香火情。
爺爺說過,大爺比自己還小一歲。除了要恭敬著外,也須得當做弟弟一樣照顧著。不過,弟弟的話,都是長這麽好看的嗎?
林瑜看他那狗狗一樣水汪汪充滿期待的眼睛,無奈地搖搖頭,鬆了手叫他先玩去。
張忠眼力最好,要不然也習不得弓箭。他一看歡呼著跑去摸新製的牛角弓的,不就是之前跟著他押送年貨去林族族長那的林老管家的小孫孫,先對慢悠悠的踱過來的林瑜抱拳一禮後,方笑道:“我原對林叔說,這過耳不忘的人才白放著可惜了,如今可不就應了這話。”
林瑜搖頭,道:“跳脫了些,還得好好調教。”又問,“如今我二叔爺那邊是誰盯著?”
“黃石帶著地支倆小子盯著,再穩妥不過了。”張忠回道,似乎沒覺得黃石沒說具體叫他知道是哪兩個小子有什麽奇怪的。原是年初時林瑜那邊就交代過,日後張忠領起教導他武學之職,便隻管著天幹一隊。地支由黃石單領著,直接對林瑜負責。
林瑜本身對黃石另有要求,但也不至於為此向張忠解釋。再者,他更清楚張忠這個老實且義氣的,向黃石道恭喜還來不及,哪裏會有什麽嫉妒之心。
另給張忠武學師傅一職,除了林瑜現在的確需要之外,也是出於安穩人心的考慮。張忠此人忠厚、又時常照顧下屬,講聲望黃石比不得他。天幹地支兩隊分流是林瑜一開始設立時就想好的,如今適逢其會,黃石比起張忠來更適合去做一些不在檯麵上的事,自然乘此機會先分開。
至於現在的地支還擔不起林瑜心中職責卻不要緊,橫豎暫時沒什麽大事。真正的地支,人手還要靠黃石自己一點點尋摸出來,到時候規矩一立,才算成型。
如今這般,連個胚子且還算不上。
進校場第一天,不過紮了馬步,用張忠的話說,先鬆活鬆活筋骨,日後再講其他。
結果,這校場還沒呆上一個時辰呢,一個小子就匆匆地走過來,張忠看他那形容聲色不比往日,又見林瑜目不斜視,便是那小書童京墨也苦兮兮地不敢亂動,便道走開個一時半刻也無妨。
再者,林家的規矩,不是自己負責的地方,不可擅闖。那小子雖是領了命來的,哪裏敢進校場呢,見著自家隊長,忙殺雞抹脖的使眼色。
張忠走過去,照著腦袋就是一巴掌,道:“站直了說話,上躥下跳的,做什麽呢!”
那小子嘿嘿一笑,道:“好事兒啊,那邊那一家讓人給告了。”說著他摸了摸才長出些青色的下巴,嘖嘖道,“開衙第一天,知縣怕是給氣壞了,這一年的好兆頭就這麽飛咯!”
“行了,我知道了。”張忠心裏這麽一算,便知大概是黃石那邊提前發動了,也不管這小子忙忙地折身王子佳大爺那邊走去。
如此這般一講,林瑜無動於衷地聽了,然後問道:“還需站多久?”
張忠下意識地看看室內的座鍾,道:“第一次時間不宜太長,再有五分鍾便罷。”林瑜自來喜愛定時定點,是以林家的仆下都習慣了分鍾的算法,倒比以前要好使一些。
“那便五分鍾後再說。”他微闔了眼,點滴的汗水自白玉般的額頭上滑下。
第17章
開衙第一天,便接了案子,哪個當知縣的高興得起來?雖說,做讀書人的,講究子不語怪力亂神,但是該有的敬畏又哪能少了?
原本田知縣隻叫蔣縣丞往衙門前頭了解了此事便完,哪知蔣縣丞去了不過一刻又匆匆回了知縣官邸,如此這般的說了。
田知縣聽了皺眉道:“這麽說,這白氏竟是做下過人命官司?”琢磨一下時間,正是自己來此地上任之前,便道,“此等惡毒婦人還留著作甚?”說著,便要使人押了下去細細拷問。
蔣縣丞忙道:“這樣的一個糊塗人有什麽要緊,可偏偏她拉扯了林家、張家,老爺您且聽我一言。”便將三年前那一樁財貨糾紛細細地說與田知縣聽。
田知縣聽了,訝道:“聽著那白氏在金陵過得好好的,怎的竟回了金陵,還自己上衙門出首?”如今三年都已經過去了,若真是良心受不得譴責也不至於等到現在。想著他問道,“怕是另有隱情罷?”
“正是如此。”蔣縣丞將手裏的狀紙遞與田知縣看,道,“她原是來尋自己大兒的,不知怎的,竟在那林鬆一家的長隨身上看到了她給大兒做的荷包。悄悄地打聽了,才知道她大兒已經叫他家給弄死了,自覺再無倚靠,才來報的官,叫那一家賠命。”
“隻怕是滅了口。”田知縣仔細看過手裏的狀紙,上麵條理分明地敘述了三年前因著大兒的賭債,林家誰人找的她,一共與了多少銀錢,前頭給了多少,事成後又給了多少。然後她做了怎樣傷天害理的事,如今大兒因此亡故,已得報應雲雲。下麵有個鮮紅的手指印,是白氏的,邊上是寫狀紙的秀才名字。
田知縣看了,因嘆道:“果真報應。”又想這秀才倒是寫得好狀紙,兼之字跡文秀,倒可見上一見,這是後話。
“可不是,當時隻道林家小兒命苦,怎知裏頭竟還有這樣的曲折呢?”蔣縣丞嘆息道。
“此等喪天良的人家還留他們格外逍遙不成?”田知縣收了狀紙,即可遣人就要拿人去。
蔣縣丞忙攔了道:“老爺有所不知,這林家原是本地望族,隻是先林潤之去後,族裏便拿不出什麽中用的。如今那一家倒有一個舉人知縣頂著門臉。”
田知縣一聽,也不等他說下去,嗤笑道:“如今舉人何其多,也能做起知縣來了?”他自己正經的兩榜進士出身,如今也不過著知縣上熬著罷,如何看得起林滂這種歪門邪道的。
“老爺何其英明,那個小小的舉人又有什麽臉麵可言呢。”蔣縣丞自悔不該說什麽舉人知縣,戳了田知縣的肺管子,豈有好處?忙忙地道,“不過這林族有一項不一樣,他家出過一任侯爵,如今那一家雖分了宗,到底看著他家的麵子上吧?”
田知縣聽見這麽一聲,頓了一下,心裏盤算一回,道:“可是聖上隆恩,格外多襲了一代爵。後無爵可襲卻從科舉晉身,得了探花之位,如今正做著蘭台寺大夫的那位?”
“可不是他。”蔣縣丞腰更彎了一些,道,“雖說是分宗出去了,但這到底不好看,您看……”
田知縣撫了撫短須,思忖道,這族裏出了殺人奪財的大事,麵子上是不大好過得去。不過,這到底分宗了,京城林家是不是關心還兩說。
便道:“那你說的張家,又是個什麽樣的境況?”
蔣縣丞年紀大了,在上頭使了勁,就在自己家鄉姑蘇這邊輾轉任著這種芝麻小官,對於鄉裏鄉外的事情倒是門清。他原也不大在意這案子怎麽判,不過是想著林鬆一家倒是識趣,如今還他們些許香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