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石英礦石
穿越後,我靠簽到娶太子 作者:半顆橙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孟江把惠承元領到宋皇麵前後,就退了出去。
惠承元行禮坐下後,看向宋皇。
宋皇知道他想問的是什麽,也不拖拉。
“那個人叫祝重,隻知道是從你們安國來的,他具體是什麽身份就不知道了。”
“他偷偷找上成王,帶他去看了金礦後,倆人達成共識,合作開礦。”
“想來你也猜到了,他消息靈通,知道出事後人就跑了。”
“目前隻知道人是從南城門離開的,具體去哪了,還沒查到。”
宋皇查這麽仔細,並不全為了給惠驍寧一個交代。
更多是想知道,這祝重手上是不是有安國的什麽把柄。
如果祝重隻是一個普通人,不可能能知道金礦的存在。
所以他在安國地位應該不一般。
之前得到消息,安國處理了兩個王爺還有他們的餘黨。
想來這祝重就是其中一個王爺的手下。
對他來說,人命沒有麵子重要,麵子沒有利益重要。
所以在利益麵前,麵子還是要往後靠一靠的。
既然這祝重知道不少安國的秘事,自然不能放過了。
而且他大概也猜到祝重去了哪裏。
不是沄城就是鹹陽城,但去沄城的幾率要大些。
所以昨日他就派人去沄城了。
現在就算告訴惠驍寧,他也會慢他一步。
可惜的是,哪怕他這樣說了,也沒能從惠承元臉上看出什麽。
從這一點不得不承認的是,他的兒子中沒有一個有他沉穩。
不過,他們還小,慢慢錘煉就是了。
惠承元回想了下看過的宋國輿圖,知道寧風八九成是往沄城去了。
“宋皇,今日本太子前來,還有一事要與你談談。”
“哦,什麽事?”宋皇有些詫異的看著他。
難道是覺得他把老三摘了出來,所以不樂意了?
等他聽了惠承元的話後,握著茶杯的手一緊。
眼神很是銳利的看著他。
“驍寧太子的意思是,要為宋國建收容所,收容無家可歸的孩子與老人?”
安國建收容所的事,他聽了一耳朵,但並沒有當回事。
畢竟在他看來,宋國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並不需要什麽收容所。
那種東西,隻有落魄的國家才需要。
比如剛從天災中走出來的安國,和一直止步不前的趙國。
惠承元點頭。
“宋皇有多久沒有暗訪民間了?”
宋皇一怔,算算日子,好像從老四出生,他就沒出過首城了。
“怎麽,驍寧太子看到了什麽?”
惠承元搖頭,“並沒有。”
“宋國國富民強,但也有顧及不到的地方。”
“如果宋國不需要,那就當本太子沒有提過便可。”
宋皇卻心疑了起來。
在他看來,惠驍寧既然提了,那便說明他看到了。
可他為何要幫宋國建收容所,對他有什麽好處?
沒點好處他是不相信的。
“驍寧太子為何突然要為宋國建收容所?”
惠承元輕笑了聲道:“是太子妃看不得小孩兒在外流浪,居無定所。”
“也看不得老人家老無所依。”
“安國災荒時,她也無家可歸過,所以格外看不得這種事。”
“如果安國好起來了,她自己也收養了好幾個同時期與她一起的小孩子。”
“等她富裕了後,便在安國建起了收容所。”
宋皇是知道安國太子妃的,畢竟她太有名了。
因為安國能在短時間內恢複成現在這樣,少不了她的功勞。
更何況,老四去安國帶回來的消息。
她極有可能是雲國國師所卜卦的那個聖人。
如此一想,又覺得不奇怪了。
畢竟是聖人嘛。
可惜,這個聖人不是他們宋國的。
這惠承元也真是好運氣。
不過安國太子妃給他們免費建收容所,不管他們宋國有沒有流浪在外的孤兒。
建起來放在那,對他們來說也是好事。
有利益可圖,他自然是願意的。
在這點上,宋皇就沒有趙皇想得廣。
沒有想過收容所收容的不僅是孤兒這麽簡單。
不過宋皇也知道,太子妃沒有要求,惠驍寧這個太子不可沒有。
“那建收容所的前提要求是什麽?”
惠承元微微勾了下唇,將自己的要求提了出來。
宋皇立即皺起了眉,想也不想的拒絕了。
“不行,這個收容所,宋國也不是非建不可。”
“你這樣的要求,朕不可能答應。”
惠承元覺得的自己的要求並不過分。
如果放在趙皇雲皇那裏,肯定會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
卻沒想到,宋皇竟然會覺得過分。
“宋皇,我們給趙國建收容所,要求可不止這一點。”
宋皇一聽,在心裏嗤笑了聲。
趙國是四國中最窮的,地廣人卻不富。
要不是有和平條約在,他早就殺過去了。
“驍寧太子,趙國是趙國。”
惠承元明白了,但也夠讓他意外的。
“行,既然如此的話,此事當本太子沒提過。”
“至於祝重的事,多謝宋皇告知了。”
“隻是本太子希望,這種事不會再有第二次。”
“畢竟放在宋皇這裏,也不想他國之人,在宋國開采金礦吧。”
宋皇沒想到,他不答應,對方直接就放棄了。
但還是應下了後麵這句。
“這是自然。”
但他也不可能為此特意頒布一條律例,不許跨境采礦吧。
所以答應是一回事,做不做得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反正現在有和平契約在。
惠承元沒想到,宋皇看著清明,卻是個腦子不會轉彎的。
於是他起身告辭了。
宋皇在想事,也就沒留他了。
等到他知道收容所已經建好後,想拿走控製權時,才開始後悔沒答應惠驍寧的條件。
惠承元回到樂享善把與宋皇的談話跟元滿說後。
元滿都露出詫異的神色。
畢竟惠承元的要求真的不過分。
要知道建十二座收容所,所費的人力物力可不少。
而惠承元的要求又不是要宋皇拿國土來換,隻是想要宋國一成的石英礦石。
而且隻要兩年而已。
一成的石英礦石,滿打滿算也不過幾千兩而已。
這石英礦石雖然宋國的礦產最多,但其他地方也不是沒有。
宋國出礦的石英石都用於製作瓷器,且售價不菲。
這也是宋國比較富裕的原因之一。
惠承元行禮坐下後,看向宋皇。
宋皇知道他想問的是什麽,也不拖拉。
“那個人叫祝重,隻知道是從你們安國來的,他具體是什麽身份就不知道了。”
“他偷偷找上成王,帶他去看了金礦後,倆人達成共識,合作開礦。”
“想來你也猜到了,他消息靈通,知道出事後人就跑了。”
“目前隻知道人是從南城門離開的,具體去哪了,還沒查到。”
宋皇查這麽仔細,並不全為了給惠驍寧一個交代。
更多是想知道,這祝重手上是不是有安國的什麽把柄。
如果祝重隻是一個普通人,不可能能知道金礦的存在。
所以他在安國地位應該不一般。
之前得到消息,安國處理了兩個王爺還有他們的餘黨。
想來這祝重就是其中一個王爺的手下。
對他來說,人命沒有麵子重要,麵子沒有利益重要。
所以在利益麵前,麵子還是要往後靠一靠的。
既然這祝重知道不少安國的秘事,自然不能放過了。
而且他大概也猜到祝重去了哪裏。
不是沄城就是鹹陽城,但去沄城的幾率要大些。
所以昨日他就派人去沄城了。
現在就算告訴惠驍寧,他也會慢他一步。
可惜的是,哪怕他這樣說了,也沒能從惠承元臉上看出什麽。
從這一點不得不承認的是,他的兒子中沒有一個有他沉穩。
不過,他們還小,慢慢錘煉就是了。
惠承元回想了下看過的宋國輿圖,知道寧風八九成是往沄城去了。
“宋皇,今日本太子前來,還有一事要與你談談。”
“哦,什麽事?”宋皇有些詫異的看著他。
難道是覺得他把老三摘了出來,所以不樂意了?
等他聽了惠承元的話後,握著茶杯的手一緊。
眼神很是銳利的看著他。
“驍寧太子的意思是,要為宋國建收容所,收容無家可歸的孩子與老人?”
安國建收容所的事,他聽了一耳朵,但並沒有當回事。
畢竟在他看來,宋國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並不需要什麽收容所。
那種東西,隻有落魄的國家才需要。
比如剛從天災中走出來的安國,和一直止步不前的趙國。
惠承元點頭。
“宋皇有多久沒有暗訪民間了?”
宋皇一怔,算算日子,好像從老四出生,他就沒出過首城了。
“怎麽,驍寧太子看到了什麽?”
惠承元搖頭,“並沒有。”
“宋國國富民強,但也有顧及不到的地方。”
“如果宋國不需要,那就當本太子沒有提過便可。”
宋皇卻心疑了起來。
在他看來,惠驍寧既然提了,那便說明他看到了。
可他為何要幫宋國建收容所,對他有什麽好處?
沒點好處他是不相信的。
“驍寧太子為何突然要為宋國建收容所?”
惠承元輕笑了聲道:“是太子妃看不得小孩兒在外流浪,居無定所。”
“也看不得老人家老無所依。”
“安國災荒時,她也無家可歸過,所以格外看不得這種事。”
“如果安國好起來了,她自己也收養了好幾個同時期與她一起的小孩子。”
“等她富裕了後,便在安國建起了收容所。”
宋皇是知道安國太子妃的,畢竟她太有名了。
因為安國能在短時間內恢複成現在這樣,少不了她的功勞。
更何況,老四去安國帶回來的消息。
她極有可能是雲國國師所卜卦的那個聖人。
如此一想,又覺得不奇怪了。
畢竟是聖人嘛。
可惜,這個聖人不是他們宋國的。
這惠承元也真是好運氣。
不過安國太子妃給他們免費建收容所,不管他們宋國有沒有流浪在外的孤兒。
建起來放在那,對他們來說也是好事。
有利益可圖,他自然是願意的。
在這點上,宋皇就沒有趙皇想得廣。
沒有想過收容所收容的不僅是孤兒這麽簡單。
不過宋皇也知道,太子妃沒有要求,惠驍寧這個太子不可沒有。
“那建收容所的前提要求是什麽?”
惠承元微微勾了下唇,將自己的要求提了出來。
宋皇立即皺起了眉,想也不想的拒絕了。
“不行,這個收容所,宋國也不是非建不可。”
“你這樣的要求,朕不可能答應。”
惠承元覺得的自己的要求並不過分。
如果放在趙皇雲皇那裏,肯定會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
卻沒想到,宋皇竟然會覺得過分。
“宋皇,我們給趙國建收容所,要求可不止這一點。”
宋皇一聽,在心裏嗤笑了聲。
趙國是四國中最窮的,地廣人卻不富。
要不是有和平條約在,他早就殺過去了。
“驍寧太子,趙國是趙國。”
惠承元明白了,但也夠讓他意外的。
“行,既然如此的話,此事當本太子沒提過。”
“至於祝重的事,多謝宋皇告知了。”
“隻是本太子希望,這種事不會再有第二次。”
“畢竟放在宋皇這裏,也不想他國之人,在宋國開采金礦吧。”
宋皇沒想到,他不答應,對方直接就放棄了。
但還是應下了後麵這句。
“這是自然。”
但他也不可能為此特意頒布一條律例,不許跨境采礦吧。
所以答應是一回事,做不做得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反正現在有和平契約在。
惠承元沒想到,宋皇看著清明,卻是個腦子不會轉彎的。
於是他起身告辭了。
宋皇在想事,也就沒留他了。
等到他知道收容所已經建好後,想拿走控製權時,才開始後悔沒答應惠驍寧的條件。
惠承元回到樂享善把與宋皇的談話跟元滿說後。
元滿都露出詫異的神色。
畢竟惠承元的要求真的不過分。
要知道建十二座收容所,所費的人力物力可不少。
而惠承元的要求又不是要宋皇拿國土來換,隻是想要宋國一成的石英礦石。
而且隻要兩年而已。
一成的石英礦石,滿打滿算也不過幾千兩而已。
這石英礦石雖然宋國的礦產最多,但其他地方也不是沒有。
宋國出礦的石英石都用於製作瓷器,且售價不菲。
這也是宋國比較富裕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