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穆陽一愣後忍不住笑了,他本想讓她醋一醋,哪成想她壓根沒往那個方向想,是真“佛係女友”了。
他揉了下她的腦袋,突然發現她的眼圈有點紅,眉頭一皺問:“眼睛怎麽紅了?”
曾希眼神有些慌張,遮掩道:“有嗎?可能是剛才進了沙子揉的。”
她這麽解釋,林穆陽也沒疑心多去猜疑,他攬著她突然來一句:“上去唱一首?”
曾希惶恐:“別開玩笑了,我唱歌不好聽的。”
“怎麽不好聽了。”林穆陽狹著笑意說,“昨天還聽見你唱《顛倒》來著。”
昨天他帶她去“tone”,她看書的時候他就在譜曲,廢了幾稿之後他就煩得趴在桌上休息,曾希見他半天不動,理所當然地以為他睡著了。
她靜靜地在一旁看書,書裏正好有“顛倒”這個字眼,她心弦一動,不由自主地輕哼了起來,她是真以為他睡熟了肯定聽不到的才敢班門弄斧。
曾希回想著,後知後覺地紅了臉。
“走,上去亮亮嗓子。”林穆陽拉她。
曾希身子往後,渾身表示拒絕:“別別別,我唱不了,你唱吧,我就喜歡聽你唱。”
她著急緊張的模樣讓林穆陽忍俊不禁,他的手卸了勁兒但仍是拉著她:“想聽我唱?行,你點歌。”
曾希鬆口氣,想了想說:“就唱《顛倒》吧。”
“就這首不行。”林穆陽斷然拒絕。
“為什麽?”
林穆陽彎腰在她耳邊說道:“這是寫給你的歌,唱給別人聽算怎麽回事?”
☆、六十四
六十四
廣場上的人走了一撥又來了一撥,圍著“poppy”樂隊拍手叫好,有些圍觀者當場點歌,林穆陽有時賞臉就唱了,還有些觀眾躍躍欲試想上去獻唱,無論對方是否五音俱全,他都來者不拒,主動讓麥,甚至退到一旁幫忙伴奏。
現場氣氛融洽歡樂,曾希備受感染,盤踞在心頭的陰雲也因此被驅散了幾分。
幾個小時下來,各得其樂,賓主盡歡。
林穆陽解了吉他放進琴盒裏,和老高小a打了聲招呼就跑下場去找曾希。
曾希遞了瓶水給他:“不唱了?”
林穆陽在太陽底下唱了兩個多小時早已幹渴難耐,他脫下外套搭在手臂上,接過她的水仰頭喝了小半瓶,歇了口氣後說:“不唱了,陪你走走。”
民街除了名人故居外還有民俗風情街和特色小吃街,每條街道的店鋪鱗次櫛比,皆是照著古代的街坊酒肆搭建的建築,附近還有一座小型的影視城,有些劇組會在那取景,因此民街的客流量不小。
每個地方都有一個外地遊客趨之若鶩,本地人又看不上眼的景點,對於慶城來說,民街就是這麽一個地兒。曾希一直覺得民街商業化太嚴重了反而失去了韻味,大一時她接過一個這裏的兼職,那段時間她往這跑得頻繁但也從沒認真把每條街道走過。而林穆陽則是本身就不愛瞎逛的人,除開偶爾會和老高小a來這練習外,他從來沒獨自來這逛過。
他們兩個雖在慶城市裏讀書,但對民街的了解程度和遊客差不離。
林穆陽想到曾希中午沒吃多少東西,就先拉著她去小吃街,街頭街尾走了一遍,隻要她眼睛在哪種食物上多停留了兩秒他就毫不猶豫地買下來,曾希一路走下來把肚子撐得圓圓的,到最後隻敢目視前方,再也不敢對任何東西發起好奇心了。
他們逛完小吃街後就去了民俗街,民俗街主幹道兩側也是各種販賣紀念品的店,兩棟建築之間還有小巷子。
曾希對那些店興致缺缺,倒是在看到一條巷子口掛著一個破舊的木招牌時多看了兩眼。
林穆陽順著她的目光看過去,隻見那牌子上用毛筆寫著“木偶戲”三個字,他拉住她停下,低頭問:“想看?”
曾希有些不好意思,她對戲曲藝術感興趣,但是她猜這應該不是他的取向。
“不了吧。”
她心中的曲曲繞繞林穆陽多少能猜出幾分,他拉著她往那條小巷子裏走,邊走邊說:“我還沒看過木偶戲,你陪我看一場。”
曾希被他拉到了巷尾一處舊劇院門口,她站在入口處打量著門麵,劇院以前似乎是座廟,頂上的牌匾還沒摘下,兩扇門上的紅漆已經斑駁褪色了,台階的夾縫處還有青苔的痕跡,這座劇院整體看上去已經有些年頭了。
劇院門口擺著一張桌子,幾位老爺爺圍坐在那喝茶聊天,還有兩個奶奶坐在門檻上納鞋底,要不是台階上擺著一塊木牌寫著今天劇院將會表演的曲目還有票價,任誰都會覺得自己找錯地方了。
林穆陽拉著曾希的手上前詢問。
“看戲啊?一張票十塊。”一個老爺爺答道。
曾希心裏微訝,沒想到在景區票價還能定得這麽便宜。
林穆陽爽快付了錢拿了兩張票,領著曾希往劇院裏走。
說是劇院,可是裏麵的空間極小,布置也很簡陋,正前方是用木板搭起來的矮小舞台,舞台兩側掛著不同的木偶,舞台周圍的地麵上放著幾把竹椅,椅子上放著鑼、鈸,嗩吶,二胡等樂器,椅子後還擺著一架小型的鑼鼓。
他揉了下她的腦袋,突然發現她的眼圈有點紅,眉頭一皺問:“眼睛怎麽紅了?”
曾希眼神有些慌張,遮掩道:“有嗎?可能是剛才進了沙子揉的。”
她這麽解釋,林穆陽也沒疑心多去猜疑,他攬著她突然來一句:“上去唱一首?”
曾希惶恐:“別開玩笑了,我唱歌不好聽的。”
“怎麽不好聽了。”林穆陽狹著笑意說,“昨天還聽見你唱《顛倒》來著。”
昨天他帶她去“tone”,她看書的時候他就在譜曲,廢了幾稿之後他就煩得趴在桌上休息,曾希見他半天不動,理所當然地以為他睡著了。
她靜靜地在一旁看書,書裏正好有“顛倒”這個字眼,她心弦一動,不由自主地輕哼了起來,她是真以為他睡熟了肯定聽不到的才敢班門弄斧。
曾希回想著,後知後覺地紅了臉。
“走,上去亮亮嗓子。”林穆陽拉她。
曾希身子往後,渾身表示拒絕:“別別別,我唱不了,你唱吧,我就喜歡聽你唱。”
她著急緊張的模樣讓林穆陽忍俊不禁,他的手卸了勁兒但仍是拉著她:“想聽我唱?行,你點歌。”
曾希鬆口氣,想了想說:“就唱《顛倒》吧。”
“就這首不行。”林穆陽斷然拒絕。
“為什麽?”
林穆陽彎腰在她耳邊說道:“這是寫給你的歌,唱給別人聽算怎麽回事?”
☆、六十四
六十四
廣場上的人走了一撥又來了一撥,圍著“poppy”樂隊拍手叫好,有些圍觀者當場點歌,林穆陽有時賞臉就唱了,還有些觀眾躍躍欲試想上去獻唱,無論對方是否五音俱全,他都來者不拒,主動讓麥,甚至退到一旁幫忙伴奏。
現場氣氛融洽歡樂,曾希備受感染,盤踞在心頭的陰雲也因此被驅散了幾分。
幾個小時下來,各得其樂,賓主盡歡。
林穆陽解了吉他放進琴盒裏,和老高小a打了聲招呼就跑下場去找曾希。
曾希遞了瓶水給他:“不唱了?”
林穆陽在太陽底下唱了兩個多小時早已幹渴難耐,他脫下外套搭在手臂上,接過她的水仰頭喝了小半瓶,歇了口氣後說:“不唱了,陪你走走。”
民街除了名人故居外還有民俗風情街和特色小吃街,每條街道的店鋪鱗次櫛比,皆是照著古代的街坊酒肆搭建的建築,附近還有一座小型的影視城,有些劇組會在那取景,因此民街的客流量不小。
每個地方都有一個外地遊客趨之若鶩,本地人又看不上眼的景點,對於慶城來說,民街就是這麽一個地兒。曾希一直覺得民街商業化太嚴重了反而失去了韻味,大一時她接過一個這裏的兼職,那段時間她往這跑得頻繁但也從沒認真把每條街道走過。而林穆陽則是本身就不愛瞎逛的人,除開偶爾會和老高小a來這練習外,他從來沒獨自來這逛過。
他們兩個雖在慶城市裏讀書,但對民街的了解程度和遊客差不離。
林穆陽想到曾希中午沒吃多少東西,就先拉著她去小吃街,街頭街尾走了一遍,隻要她眼睛在哪種食物上多停留了兩秒他就毫不猶豫地買下來,曾希一路走下來把肚子撐得圓圓的,到最後隻敢目視前方,再也不敢對任何東西發起好奇心了。
他們逛完小吃街後就去了民俗街,民俗街主幹道兩側也是各種販賣紀念品的店,兩棟建築之間還有小巷子。
曾希對那些店興致缺缺,倒是在看到一條巷子口掛著一個破舊的木招牌時多看了兩眼。
林穆陽順著她的目光看過去,隻見那牌子上用毛筆寫著“木偶戲”三個字,他拉住她停下,低頭問:“想看?”
曾希有些不好意思,她對戲曲藝術感興趣,但是她猜這應該不是他的取向。
“不了吧。”
她心中的曲曲繞繞林穆陽多少能猜出幾分,他拉著她往那條小巷子裏走,邊走邊說:“我還沒看過木偶戲,你陪我看一場。”
曾希被他拉到了巷尾一處舊劇院門口,她站在入口處打量著門麵,劇院以前似乎是座廟,頂上的牌匾還沒摘下,兩扇門上的紅漆已經斑駁褪色了,台階的夾縫處還有青苔的痕跡,這座劇院整體看上去已經有些年頭了。
劇院門口擺著一張桌子,幾位老爺爺圍坐在那喝茶聊天,還有兩個奶奶坐在門檻上納鞋底,要不是台階上擺著一塊木牌寫著今天劇院將會表演的曲目還有票價,任誰都會覺得自己找錯地方了。
林穆陽拉著曾希的手上前詢問。
“看戲啊?一張票十塊。”一個老爺爺答道。
曾希心裏微訝,沒想到在景區票價還能定得這麽便宜。
林穆陽爽快付了錢拿了兩張票,領著曾希往劇院裏走。
說是劇院,可是裏麵的空間極小,布置也很簡陋,正前方是用木板搭起來的矮小舞台,舞台兩側掛著不同的木偶,舞台周圍的地麵上放著幾把竹椅,椅子上放著鑼、鈸,嗩吶,二胡等樂器,椅子後還擺著一架小型的鑼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