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吃不成胖子,且走且看吧。”


    蘇雲起不是不想,而是買地蓋房子幾乎掏空了她的積蓄,荷包暫時不允許她再折騰,就連做護膚霜計劃都不得不往後挪。


    不過她的窮在孫郎中看來是她穩紮穩打不驕不躁,他十分欣賞:“不用急,按你的想法來。”


    他有蘇雲起相助,看蔡康盛拿什麽和他鬥。


    蘇雲起知道金丹堂對她構不成威脅,但本著知己知彼的原則她還是準備去看看情況。


    去之前還讓小幽靈給她稍稍改裝了一番。


    才進門藥童熱情地招呼道:“客官,您是看病還抓買藥?”


    “小哥,我聽說你家招收女弟子,我家裏正好有個七八歲的小姑娘對學醫很感興趣,現在還要人嗎?”


    蘇雲起直奔主題。


    藥童沒回答,但臉上的笑陡然變得奸詐,意思再明顯不過。


    蘇雲起忍住呼他的衝動,從荷包摸了幾個銅板遞過去。


    藥童眼裏閃過一抹輕蔑,又來一個窮酸的,不過窮酸有窮酸的好,養出的孩子聽話順從好糊弄,自從收了她們,他除了配藥別的事情根本不用他伸手。


    收起銅錢後他回道:“還在收,而且我家收徒不挑資質,資質好的培養做女郎中,資質差的也能侍弄藥材,一兩年的功夫就能拿到工錢,你可以去後院看看再做決定。”


    “那就麻煩了。”


    蘇雲起跟著藥童來到後院,一群小丫頭在院子裏炮製藥材,還有零星幾個在房間裏聽陶盧講課。


    就是在考場嗆她的那個陶盧,據說他連續考了六年行醫資格,但均以失敗告終,讓他教孩子確定不會誤人子弟嗎?


    要說屋裏屋外最大的區別蘇雲起認為是衣著不同,屋外清一色麻布,屋裏則是花花綠綠的棉布,頭上還點綴著漂亮的絨花。


    所謂的按資質劃分看得最多的應該是家庭條件吧。


    蘇雲起佯裝不知,問道:“她們為什麽不上課?”


    “她們來得晚,先熟悉熟悉藥材,記住了以後再學習更深入的知識,你要是把孩子送來也得從院子裏做起。”


    藥童麵不改色地胡說。


    實際情況是外麵丫頭片子做幾年工就該回去嫁人了,根本沒有學醫術的機會。


    “我聽說是蔡郎中收徒,怎麽不是他授課?”蘇雲起又問。


    “你個婦人懂什麽?蔡郎中忙得很,怎麽可能事事親為?你當時是哪家沒用的郎中,成天閑出屁了,跟四五十歲的老女人混一起,說師徒不是師徒,說情人也不是情人,還花了大筆銀子做人情,給她買了行醫資格,都不知道圖什麽。” 藥童陰陽怪氣地說道。


    蘇雲起咂摸出味兒了,閑出屁的是孫郎中,老女人是她。


    很好,這算梁子是結下了。


    今天真不該來這兒,直接把他們幹倒閉就對了。


    “我回去再和家裏人商量商量吧。”


    藥童提醒道:“你要是想讓孩子來最好盡早送過來,想來我家的人多得很,最多再有一天就收滿了。”


    因為金丹堂的活兒有限,收徒的數量必須控製,他家可不養吃飯的閑人。


    蘇雲起連敷衍都覺得多餘,邊走邊和小幽靈吐槽:“打著收徒的名義白嫖,真特麽不是東西!”


    “上梁不正下梁歪,一窩都湊不出個好人。”


    小幽靈對金丹堂觀感極差。


    倆人正吐槽著,突然一個怯弱的聲音響起:“大娘,你也想送女兒來嗎?”


    說話的小姑娘頭發枯黃,人也瘦弱,讓人忍不住心疼。


    “怎麽了嗎?”


    “您要是還有別的選擇,千萬別讓孩子來這裏,在這裏和當下人沒有區別,幹不好會被打罵挨餓。”小丫頭垂頭小聲說道。


    蘇雲起點點頭:“好,你也別喪氣,照顧好自己,盡量多學點知識,好運會降臨的。”


    “我也會有好運嗎?”


    “會,每個努力的人都會有。”蘇雲起的聲音溫柔卻堅定。


    小丫頭的眼睛倏地亮了,不管是不是真的她都信了。


    生活太苦,總要有點希望才能堅持下去。


    蘇雲起怒火中燒,她覺得應該提提速。


    所以她當即去鐵匠鋪又定做了兩個聽診器,還特意繞道去了趟劉婆家裏。


    “最近姐妹們的字學得怎麽樣了?”


    劉婆無奈地說道:“我們這把年紀記性不大行,識字最多的也不超過三百個,不過有人想了個好法子,用簡單的記號代表不同的東西,你隻管給我們上課,記筆記不成問題。 ”


    這法子確實可行,蘇雲起點點頭:“那麻煩你通知一下,大後天上午開始上課,除了接生相關的,還會涉及到困擾婦人的疾病。”


    “好咧!”


    劉婆高興地應下,因為雲婆有東西真教,學了真能用上。


    幾個月下來她們足足救了十多對母子,婦人產後死亡數量也大大減少,這得積下多大的功德。


    蘇雲起之所以把上課安排在大後天,因為後天鞋坊要上大梁。


    這個時候上梁是很隆重的儀式,之前為了立住人設且房子急著住上梁禮就簡化了,這次她準備好好操辦。


    也是為了給素娘的鞋坊博個好意頭。


    卯初是風水先生算出的吉時,也就是後世的五點,所以她還要說空出一天準備東西。


    蘇雲起比著工匠寫的單子采買一大堆東西,再去和林娘子定席麵, 回來就鑽廚房忙活了一下午,這還是素娘撥了兩個勤快的婦人來幫忙前提下。


    第二天太陽躍出地平線時蘇雲起家的祭梁儀式開始了。


    工匠將綁著紅綢的大梁抬到屋前,在梁前擺上供桌,再把祭品整齊有序地擺上去。


    正中央是豬頭和豬尾,當地人稱為利市,旁邊是魚雞鴨豆腐雞蛋等祭品,點上香燭後瓦匠木匠輪番上香敬酒,嘴裏還說著不重樣的吉祥話。


    等香燃盡,工匠一遍吟唱大吉大利一邊用繩子將大梁拉到屋頂上,然後將事先縫好的五穀彩袋掛在梁上,寓意五穀豐登。


    然後就是村民們喜聞樂見的拋梁環節。


    工匠將饅頭花生銅錢糖果從梁上拋下,引來眾人一陣哄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婆婆不做包子後,全家跪見老太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蔥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蔥餅並收藏婆婆不做包子後,全家跪見老太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