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陽略想了一想,突然間頭腦中靈光一閃,想到了《三國演義》中趙子龍單騎救主的情節。


    《三國演義》乃是他初中二年級時候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必讀書目。


    對半文半白的羅貫中原著他雖然很難讀得進去,但出版社改寫的純小白文的縮水版《三國演義》他可是認真看過的。


    尤其對趙子龍長阪坡單騎救主,在漫天遍野的曹軍中殺了個七進七出的情節,他更是讀了不止一遍。


    再加上電影電視劇中有關此類情節的耳渲目染,推波助瀾,使得他對有關趙子龍生命裏的這一高光時刻耳熟能詳,如數家珍。


    這時候聽耶律大石及其手下眾將都想要知道燕京城破之後,蕭太後的脫難詳情,一道道目光正滿懷期待地盯在自己的臉上,心中默默地合計著該當從哪一段說起才是。


    他當然不能直截了當地把自己和蕭太後的真實情形告訴他們。


    如果這些人知道自己把他們的天錫太後給睡了,還和她睡出了個大胖小子來,那後果實在是不堪設想。


    於是,就隻好把曹操兵抵樊城,劉備棄新野、走夏口之際有關趙子龍的故事,順手搬來,套弄在了自己身上。


    隻見他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頗為感慨地說道:“金狗韃子陷我居庸關的時候,太後為給大遼留一線生機,以圖將來之興複,揀選精兵數萬人退出燕京,出了古北口,打算一路向西,與天祚帝合兵一處,與金人再做最後一搏的。”


    “這些情形,大石哥哥和在座的諸位都是知道的。當時我受了太後的差派前往西邊的青塚寨與衛王耶律護思聯絡,打算與其裏應外合,一舉幹掉耶律延禧那個昏君。


    “然後扶保太後南結大宋,西連西夏,東盟高麗,北通草原諸部,開創出抗擊金兵的全新局麵的。


    “隻是當我從青塚寨返回的時候,太後從燕京帶出古北口的隊伍,由於遇上了金兵的幾次攻擊,使得首尾不得相顧,大石將軍和在坐的諸位,也是在那個時候,被迫和太後她老人家分道揚鑣的。


    “你等在大石將軍的帶領下,按著既定的路線繼續西行,但實力已不足以和耶律延禧相抗衡了,隻好退而求其次,改變策略投在了他的門庭之下,以圖把抗金大業繼續做大做強。


    “隻是我聽說,那延禧雖是個七尺男兒,但胸襟實在不廣,他因你們曾在太後手下做事,對你們頗多猜忌。諸位在他的手下想必沒少受了閑氣吧?


    “否則大家也不會一路向北,跋山涉水,遠跨幾千裏之遙來到這極北苦寒之地立腳的!”


    眾將聽他提到這茬兒,全都相互感歎唏噓,無言以對。


    張夢陽接著道:“太後與你等分散之後,帶著一眾契丹將士和百姓兩萬餘人一程一程地向潢河進發。打算在那大遼祖宗的龍興之地,獲得契丹父老的鼎力協助,再打出一番全新的天地來。


    “當時我還在從青塚寨回來的路上,尚未回到她老人家的身邊。但據我那結拜兄弟蕭迪保說,當時相隨太後的從人甚眾,光是一地裏相隨的百姓就有十餘萬眾,行走起來速度那是極其緩慢。


    “可是金兵在後麵追趕甚急,於是就有人向太後進言,建議她拋棄一直相隨而來百姓和眾軍,隻揀選一兩千精銳騎兵快速前進,以避敵鋒。”


    聽到心裏,不少人都點頭稱是:“確實該當如此,十餘萬萬人聚在一起行進,難以靈活機動,被金兵追上還不是一塊兒挨刀送命?”


    也有的說:“太後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帶那麽許多的百姓在身邊,行軍起來遲緩不說,被金兵追趕上了那是必死無疑,百姓們死多少都無所謂,太後她老人家乃是金玉之軀,陪著那幫泥腿子送命是不可惜?”


    還有的說,“就是這一兩千精銳,也最好應該分成幾路,各向不同的方向逃脫,金兵追趕起來或許就要麻煩許多了。那些百姓們和下層士卒等,那還顧得了他們!”


    張夢陽道:“諸位說得不錯,當時跟隨在太後身邊的不少將領們也都持此看法,認為應該輕車簡從,選取精兵扈從,迅速離開那個是非之地,離開那些是非之人,否則非得大禍臨頭不可。


    “可太後聽了大夥兒的建議,卻是含淚說道:隨我而行者,皆為久居燕地的契丹父老,士卒也多為我契丹兒郎。


    “先皇大行之際把祖宗基業托付給我的時候,同時也把這些父老健兒一並托付給我啦。我把他們從燕京帶了出來,一路至此,他們也始終亦步亦趨地跟著我,毫無怨言。


    “可眼下當此危難臨頭之時,諸位卻勸我拋棄他們獨自遠引,任由他們被追上來的金兵肆意砍殺,一個個地喪失喪身在血泊之中。


    “就算是哀家蒙天所佑,僥幸逃脫,得以不死,在往後的日子裏,想到這些為我無辜而死的將士和百姓,我的良心又何以得安?


    “就算是將來到了九泉之下見了先皇,見了我大遼的列祖列宗,哀家也是要為此羞愧無地的了。


    “太後在這麽說著的時候,眼裏還流下了淚來,說得在場的諸將無不心感惶愧,陪著她一起唏噓落淚。


    “就連許多向來以大丈夫自視,從不輕易流淚之人,那天也陪著太後哭了個稀裏嘩啦,把胸前的衣襟也都浸了個透濕。”


    耶律大石及在坐諸將聽到這裏,無不對蕭太後不顧自己的安危,甘與士卒百姓同生共死的大仁大義讚不絕口,都說“太後真仁義之主也,論胸襟之弘毅,真真愧殺我等這些沒用的須眉濁物了。”


    蕭太後麵無表情抵坐在那裏,拿起案上的酒杯來輕輕地呷了一小口,耳中聽著滿堂的頌揚之聲,靜等著張夢陽繼續往下說。


    小郡主臉上則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嘴角微撇,以一種頗不以為然的眼神看著他。


    張夢陽見自己胡謅出來的這些話,耶律大石等人並未懷疑,非但並未懷疑,看樣子居然還信了大半,心中便更有了底氣了,於是就按著心中計較好了的情節繼續往下編。


    反正是給自己的老婆樹碑立傳,而且當著她的麵大拍其馬屁,也肯定能討到她的喜歡。


    況且多費一些唇舌又不會便宜了外人,就算是把話扯得更遠一些,牛皮吹得更大一些,看來眼前這些人也都能相信。


    於是,他便接著說道:“那天晚上,太後就在許多忠臣義士的護衛之下,在邊上的一座小山之下紮下了人馬。


    “當時太後想的是,既然不可以拋棄士卒百姓獨自離開,那也隻好與他們相守在一起,同呼吸共命運了。


    “既然被這麽多人被金兵追上是遲早的事兒,那不如索性選一個相對有利的地形,紮下這麽些雜七雜八的人馬,讓他們得以好好地歇息,以便屆時被金兵追上之後,好有力氣與他們拚個魚死網破。


    “待到第二天天色微明,金人的追兵便已經趕殺了過來,趁著我們大多數人半睡半醒之際,那幫狗日的像是瘋狗一樣一陣猛衝。


    “士卒百姓們雖有防備,可怎奈金人有備而來,聲勢凶猛,大夥兒雖然奮起抵抗,但倉促之間還是被他們殺戮了許多。沒過多久,咱們的人便都朝四麵八方潰散開去了。


    “我那時候恰正掩護著一隊輜重趕到,剛好從龍門山下經過,看到和金兵作戰的竟是咱大遼的人馬,我雖不知他們是那一部分的,太後是否身在其中,滿腦子裏想著的隻是殺敵兩字。


    “我二話不說,拍馬向前,毫不猶豫地就投入到那場戰鬥裏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扶桑太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扶桑太守並收藏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