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楠道:“那本伯有話就直說了,周公子有何打算,以後就一直蝸居在此嗎?”
周見自嘲一笑:“唉,過一天算一天,活一日賺一日吧。”
許楠勸道:“周公子如此才幹,本伯佩服。不瞞公子說,犬子也愛拾掇這些東西,公子若是有意,本伯願意舉薦公子去製造處,與天下的能工巧匠一起研習。”
周見身邊的一個老僕立即道:“不可,我家公子祖上也是讀書人家,豈能做了那匠戶!”
周見喝到:“區伯,”又向許楠賠禮道:“區伯從小照料我長大,剛才一時情急,還請伯爺不要追究。”
許楠笑道:“你這下人也是忠心。公子不必擔憂,你若是去了那製造處,本伯自會打點妥當,絕不會讓公子做了匠戶。”
周見的眼中有掙紮之意,許楠又添了一把火:“製造處不僅有各色能工巧匠,還有許多奇巧器具,有許多在民間根本是見不到的。”
周見不在猶豫,當即道:“多謝伯爺了。”
許楠撚撚鬍鬚:“你答應的倒是爽快,你就不怕本伯誆騙於你。”
周見笑道:“您是伯爺,又貴為國丈,草民有什麽值得您誆騙的呢。”
周見既然答應了,許楠派了兩個隨從,帶著自己的親筆書信,領著周見去了京城。
此時許楠與周見都沒想到,周見的這次上京,數百年後,被專門製成紀錄片播放。
第100章 完結
周見上京後的一個月,許楠收到了兒子送來的信。
除了兒子的,還有一封信是君川穹寫給他的。
兒子的信上道:他和周見一見如故,相識恨晚,謝謝父親讓他交到了這麽一個好友。
君川穹信上寫道,自從許多年前,與許楠一起救治沈修身後,他就一直研究治瘴氣的法子,後在一本古書中有記載青蒿治瘴氣的方子,經過這些年的研究,終於製成了一丸藥,取名“克瘴丸”,對治瘴氣有奇效。
天花在許楠老家流行的那一年,君川穹與徒弟都在外地,等幾年後他們回來,他徒弟鉤藤的家人都染上天花去世了,後事還是許楠讓人料理的。
許楠的前世天花都沒有特效藥,隻能通過“種痘”預防。
這個時代許楠也隻在醫書上始知“種痘”之法,即使是皇室,也沒有“種痘”,因為成功率太低了。
許楠村裏家家都有人染上天花,隻有一家人沒染上,那就是專職衛許楠照顧十多頭牛的牛倌一家。
牛倌妻子早逝,家中隻有父親,兒子,與孫子四人,這四人整日裏與牛形影不離,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同吃同住的地步,他們都沒染上天花。
許楠把整個雙河縣一個一個村子的走了一遍,做了個統計,凡是整日照顧牛的人,染上天花的少之又少。
許楠把結果寫了一份遞到京裏,一份交給了君川穹。
這次君川穹信上寫道,對付天花,已經有了些眉目了。
許楠拿著信,喜極而泣。
紅薯收穫時,許楠特地在地頭放了一桿大稱,量出一畝地,收完就上稱稱。
最後得出一畝地收了七百三十二斤七兩,這還是沙土地的。
整個村子都沸騰了。
紅薯初來乍到,有些不適應,但精耕細作,施肥鋤草大大彌補了這一不足,許楠相信,等紅薯適應了本地的氣候,畝產超千斤不是夢。
在地裏的紅薯,許楠選出表皮光滑,最大最好的留種,次一等的堆成一堆,再次的堆成一堆,有傷疤的就分給了給他幹活的村民。
村長看著許多紅薯,想說什麽又不敢,最後期期艾艾道:“這紅薯收的可真多,要是有了這,以後年景不好時,也不用挨餓了。”
許楠知道他心裏所想,等到下午吃飯時道:“你問問村民們,要是有人想要這紅薯做種,等傍晚來地裏。”
村長大喜道:“多謝伯爺。”
許楠給來的每家分滿滿一竹筐,又對村民道:“誰家有親朋好友,若是想要這紅薯做種,明年來種,都可以到本伯這裏來領一筐。不過事先說好,每家隻能領一筐,多了不給的。”
許楠說完,村民們不敢置信道:“真的?”
“真的。”
第二天許楠去了應天府衙,請知府到田間觀看紅薯的收成。
按照昨天的做法,許楠圈出一畝地,收完紅薯後上稱稱,一畝地收了七百二十三斤六兩。
知府也失了形象,顧不得昨晚剛下過一場小雨,田地裏泥濘異常,捧起一個紅薯,大笑道:“伯爺,這不是紅薯,是金薯銀薯啊!”
許楠給知府留了五畝地的上等紅薯與次等紅薯,還留了土豆玉米等種子。
他借了應天知府十多輛牛車,又到附近的大營借了五十個兵士,才啟程回了京城。
到了京城,許楠先到了他的莊子,把紅薯和各種種子放入地窖,囑咐莊頭仔細保管。
這個莊子是天啟帝即位後賜給許楠的,離京城很近,莊子一共有一千多畝,地窖也夠大,否則還真放不下許楠的這些東西。
到家許楠喝了口茶,就先去看了看兒子準備的新房,收拾的還很不錯。
晚飯時,許楠問兒子:“東西都準備的怎麽樣?”
周見自嘲一笑:“唉,過一天算一天,活一日賺一日吧。”
許楠勸道:“周公子如此才幹,本伯佩服。不瞞公子說,犬子也愛拾掇這些東西,公子若是有意,本伯願意舉薦公子去製造處,與天下的能工巧匠一起研習。”
周見身邊的一個老僕立即道:“不可,我家公子祖上也是讀書人家,豈能做了那匠戶!”
周見喝到:“區伯,”又向許楠賠禮道:“區伯從小照料我長大,剛才一時情急,還請伯爺不要追究。”
許楠笑道:“你這下人也是忠心。公子不必擔憂,你若是去了那製造處,本伯自會打點妥當,絕不會讓公子做了匠戶。”
周見的眼中有掙紮之意,許楠又添了一把火:“製造處不僅有各色能工巧匠,還有許多奇巧器具,有許多在民間根本是見不到的。”
周見不在猶豫,當即道:“多謝伯爺了。”
許楠撚撚鬍鬚:“你答應的倒是爽快,你就不怕本伯誆騙於你。”
周見笑道:“您是伯爺,又貴為國丈,草民有什麽值得您誆騙的呢。”
周見既然答應了,許楠派了兩個隨從,帶著自己的親筆書信,領著周見去了京城。
此時許楠與周見都沒想到,周見的這次上京,數百年後,被專門製成紀錄片播放。
第100章 完結
周見上京後的一個月,許楠收到了兒子送來的信。
除了兒子的,還有一封信是君川穹寫給他的。
兒子的信上道:他和周見一見如故,相識恨晚,謝謝父親讓他交到了這麽一個好友。
君川穹信上寫道,自從許多年前,與許楠一起救治沈修身後,他就一直研究治瘴氣的法子,後在一本古書中有記載青蒿治瘴氣的方子,經過這些年的研究,終於製成了一丸藥,取名“克瘴丸”,對治瘴氣有奇效。
天花在許楠老家流行的那一年,君川穹與徒弟都在外地,等幾年後他們回來,他徒弟鉤藤的家人都染上天花去世了,後事還是許楠讓人料理的。
許楠的前世天花都沒有特效藥,隻能通過“種痘”預防。
這個時代許楠也隻在醫書上始知“種痘”之法,即使是皇室,也沒有“種痘”,因為成功率太低了。
許楠村裏家家都有人染上天花,隻有一家人沒染上,那就是專職衛許楠照顧十多頭牛的牛倌一家。
牛倌妻子早逝,家中隻有父親,兒子,與孫子四人,這四人整日裏與牛形影不離,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同吃同住的地步,他們都沒染上天花。
許楠把整個雙河縣一個一個村子的走了一遍,做了個統計,凡是整日照顧牛的人,染上天花的少之又少。
許楠把結果寫了一份遞到京裏,一份交給了君川穹。
這次君川穹信上寫道,對付天花,已經有了些眉目了。
許楠拿著信,喜極而泣。
紅薯收穫時,許楠特地在地頭放了一桿大稱,量出一畝地,收完就上稱稱。
最後得出一畝地收了七百三十二斤七兩,這還是沙土地的。
整個村子都沸騰了。
紅薯初來乍到,有些不適應,但精耕細作,施肥鋤草大大彌補了這一不足,許楠相信,等紅薯適應了本地的氣候,畝產超千斤不是夢。
在地裏的紅薯,許楠選出表皮光滑,最大最好的留種,次一等的堆成一堆,再次的堆成一堆,有傷疤的就分給了給他幹活的村民。
村長看著許多紅薯,想說什麽又不敢,最後期期艾艾道:“這紅薯收的可真多,要是有了這,以後年景不好時,也不用挨餓了。”
許楠知道他心裏所想,等到下午吃飯時道:“你問問村民們,要是有人想要這紅薯做種,等傍晚來地裏。”
村長大喜道:“多謝伯爺。”
許楠給來的每家分滿滿一竹筐,又對村民道:“誰家有親朋好友,若是想要這紅薯做種,明年來種,都可以到本伯這裏來領一筐。不過事先說好,每家隻能領一筐,多了不給的。”
許楠說完,村民們不敢置信道:“真的?”
“真的。”
第二天許楠去了應天府衙,請知府到田間觀看紅薯的收成。
按照昨天的做法,許楠圈出一畝地,收完紅薯後上稱稱,一畝地收了七百二十三斤六兩。
知府也失了形象,顧不得昨晚剛下過一場小雨,田地裏泥濘異常,捧起一個紅薯,大笑道:“伯爺,這不是紅薯,是金薯銀薯啊!”
許楠給知府留了五畝地的上等紅薯與次等紅薯,還留了土豆玉米等種子。
他借了應天知府十多輛牛車,又到附近的大營借了五十個兵士,才啟程回了京城。
到了京城,許楠先到了他的莊子,把紅薯和各種種子放入地窖,囑咐莊頭仔細保管。
這個莊子是天啟帝即位後賜給許楠的,離京城很近,莊子一共有一千多畝,地窖也夠大,否則還真放不下許楠的這些東西。
到家許楠喝了口茶,就先去看了看兒子準備的新房,收拾的還很不錯。
晚飯時,許楠問兒子:“東西都準備的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