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川穹看到許楠的樣子,頓覺好笑:“這是馮家剛才送來的,除了二百兩紋銀,還有不少藥材。那藥材我看了,醫館都能用得上,我已經收拾好了。銀子咱們兩人分了,按當時開醫館說好的,你六我四。”
醫館許楠出錢,君川穹出人,許楠要一人一半,君川穹不同意,說他最多隻能算一個坐堂大夫,每月拿幾貫錢就行了。
最後許楠拍板了,兩人四六分。
許楠道:“銀子咱倆先不分了,醫館的人多了,你拿著這些錢在進些藥材什麽的。”
君川穹道:“這醫館隻有我一個人,就有些忙不過來了,等有了夥計,再說添藥材的事吧。”
馮家送來了謝禮,第二天馮家大少奶奶的娘家謝家也送來了謝禮。
謝家也是本縣大戶,和馮家旗鼓相當。送來的謝禮也是二百兩紋銀並兩樣藥材,一些綢緞點心等物。
君川穹拿著其中一樣藥材對許楠道:“這人參差不多就要一百兩銀子,正好放在咱們的醫館做‘鎮館之寶’。”
進了四月,許經回來了,他中了二甲,賜“進士出身”。
許楠真心為他高興,給他準備了禮物。
得知許楠在縣學謀了個職位,許經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味,狠狠教訓了許楠一頓。
等許經的氣消了,許楠笑著給他遞了一杯茶:“子琛,來,喝口茶,潤潤嗓子,降降火。我知道你是為我好,可我誌不在朝,再說了,在縣學有什麽不好的,一樣教書育人呢。”
許經冷哼一聲:“我們讀書為了什麽,除了光宗耀祖,封妻蔭子外,最重要的不就是報效朝廷,青史留名嗎?你怎麽就如此不爭氣。我聽說朝廷以後會在舉人之中甄選有德之輩,充作候補官員,你在縣學教書,學問也不要落下。等有機會,再做打算。”
許楠知道他是為了自己好,不過自己真的是誌不在此:“子琛,你記得我們參加鄉試那年,省城外的流民嗎?那還不是大災之年,波及的府縣也不多,可偏偏就有那麽多人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流離失所,賣身為奴。我想著,遇上那樣的年景,即使有堯舜的才德,恐怕也是無能為力的吧。我的誌向不在朝野,而在田間,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在不起眼的糧食上做出文章。”
許經被許楠的一番話給鎮住了,久久沒說話。
等手邊的茶涼了,他才道:“既然你主意已定,那我就不管你了。”
雖說不打算管他了,等許經回了京城不久,許楠就收到了他托人帶回來的書,都是關於農學方麵的。
許楠十分感激,給他寫了信表示感謝。過了還沒一個月,許楠又收到了京城寄來的書信,這次是沈修身給他的。
沈修身是翰林院編修,接觸的書籍數不勝數,他寄給許楠的書籍也都是關於農桑水利方麵的。
有很多都是外麵找不到的孤本。
許楠心裏美滋滋的,不僅是因為沈修身給他寄了書,還因為修身知道他需要這些書,肯定是許經說的,看來他倆的關係已經緩和了,不像她還在京城時那樣,平時根本就沒有接觸,話都說不上一句。
地裏已經正式忙了起來,許楠特地找爹要了二畝地,讓種地經驗最豐富的劉老漢幾人照看著。
這二畝地按照許楠的意思管理,許楠用上了後世的一些方法,看能不能每畝地多收一些。
許楠從縣學回來,家裏已經做好了飯,還來了三位客人。
是他的嶽母,帶著一對許楠不認識的母女。
許楠的嶽母給許楠介紹道:“這是二丫的姨媽,這是她的表妹。”
她的話說完,那個少女含羞帶怯的抬頭看了許楠一眼,又把頭低下。
許楠被惡寒到了,這少女懷春的樣子,還有這情意綿綿的眼神,就像當年剛結婚時二丫看自己時一樣的。
二丫從裏屋出來,一臉的笑容像是裝出來的。
她一手牽著晨兒,許楠跟嶽母打了招呼,晨兒吵著要許楠帶她出去玩,正好許楠在屋裏呆的渾身不自在,就抱著女兒出去玩了。
晨兒趴在許楠耳邊,悄悄問道:“爹,你要給我娶一個小娘嗎?”
許楠驚訝道:“誰說的?”
晨兒道:“姥娘說的,那個姨就是爹要娶的小娘,姥娘還說了,等那個姨生了弟弟,就讓娘養著。爹,等有了弟弟,你會不會不喜歡晨兒了。”
許楠把女兒放下,蹲下身仔細給他整理了一下衣裳,像女兒保證道:“爹不會娶小娘的,爹爹怎麽會不喜歡晨兒呢,晨兒是爹爹的小寶貝。走,爹爹去喊娘出來,去買晨兒最喜歡吃的雪花酥。”
晨兒很快高興起來:“爹爹,可不可以吃三塊。”
許楠歪頭想了想:“吃兩塊。”
晨兒有些不滿的嘟起嘴吧:“那再吃一塊綠豆糕好嗎?爹爹和娘也隻能吃兩塊雪花酥。”
“好。”
許楠領著女兒回了家,對嶽母說道:“大娘,您和姨媽表妹來,家裏也沒準備什麽,我這就出去買。”
張氏趕緊道:“還買什麽東西,這裏也沒有外人。”
許楠道:“來者是客,您好不容易上門一次,當然要好好招待了。”
醫館許楠出錢,君川穹出人,許楠要一人一半,君川穹不同意,說他最多隻能算一個坐堂大夫,每月拿幾貫錢就行了。
最後許楠拍板了,兩人四六分。
許楠道:“銀子咱倆先不分了,醫館的人多了,你拿著這些錢在進些藥材什麽的。”
君川穹道:“這醫館隻有我一個人,就有些忙不過來了,等有了夥計,再說添藥材的事吧。”
馮家送來了謝禮,第二天馮家大少奶奶的娘家謝家也送來了謝禮。
謝家也是本縣大戶,和馮家旗鼓相當。送來的謝禮也是二百兩紋銀並兩樣藥材,一些綢緞點心等物。
君川穹拿著其中一樣藥材對許楠道:“這人參差不多就要一百兩銀子,正好放在咱們的醫館做‘鎮館之寶’。”
進了四月,許經回來了,他中了二甲,賜“進士出身”。
許楠真心為他高興,給他準備了禮物。
得知許楠在縣學謀了個職位,許經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味,狠狠教訓了許楠一頓。
等許經的氣消了,許楠笑著給他遞了一杯茶:“子琛,來,喝口茶,潤潤嗓子,降降火。我知道你是為我好,可我誌不在朝,再說了,在縣學有什麽不好的,一樣教書育人呢。”
許經冷哼一聲:“我們讀書為了什麽,除了光宗耀祖,封妻蔭子外,最重要的不就是報效朝廷,青史留名嗎?你怎麽就如此不爭氣。我聽說朝廷以後會在舉人之中甄選有德之輩,充作候補官員,你在縣學教書,學問也不要落下。等有機會,再做打算。”
許楠知道他是為了自己好,不過自己真的是誌不在此:“子琛,你記得我們參加鄉試那年,省城外的流民嗎?那還不是大災之年,波及的府縣也不多,可偏偏就有那麽多人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流離失所,賣身為奴。我想著,遇上那樣的年景,即使有堯舜的才德,恐怕也是無能為力的吧。我的誌向不在朝野,而在田間,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在不起眼的糧食上做出文章。”
許經被許楠的一番話給鎮住了,久久沒說話。
等手邊的茶涼了,他才道:“既然你主意已定,那我就不管你了。”
雖說不打算管他了,等許經回了京城不久,許楠就收到了他托人帶回來的書,都是關於農學方麵的。
許楠十分感激,給他寫了信表示感謝。過了還沒一個月,許楠又收到了京城寄來的書信,這次是沈修身給他的。
沈修身是翰林院編修,接觸的書籍數不勝數,他寄給許楠的書籍也都是關於農桑水利方麵的。
有很多都是外麵找不到的孤本。
許楠心裏美滋滋的,不僅是因為沈修身給他寄了書,還因為修身知道他需要這些書,肯定是許經說的,看來他倆的關係已經緩和了,不像她還在京城時那樣,平時根本就沒有接觸,話都說不上一句。
地裏已經正式忙了起來,許楠特地找爹要了二畝地,讓種地經驗最豐富的劉老漢幾人照看著。
這二畝地按照許楠的意思管理,許楠用上了後世的一些方法,看能不能每畝地多收一些。
許楠從縣學回來,家裏已經做好了飯,還來了三位客人。
是他的嶽母,帶著一對許楠不認識的母女。
許楠的嶽母給許楠介紹道:“這是二丫的姨媽,這是她的表妹。”
她的話說完,那個少女含羞帶怯的抬頭看了許楠一眼,又把頭低下。
許楠被惡寒到了,這少女懷春的樣子,還有這情意綿綿的眼神,就像當年剛結婚時二丫看自己時一樣的。
二丫從裏屋出來,一臉的笑容像是裝出來的。
她一手牽著晨兒,許楠跟嶽母打了招呼,晨兒吵著要許楠帶她出去玩,正好許楠在屋裏呆的渾身不自在,就抱著女兒出去玩了。
晨兒趴在許楠耳邊,悄悄問道:“爹,你要給我娶一個小娘嗎?”
許楠驚訝道:“誰說的?”
晨兒道:“姥娘說的,那個姨就是爹要娶的小娘,姥娘還說了,等那個姨生了弟弟,就讓娘養著。爹,等有了弟弟,你會不會不喜歡晨兒了。”
許楠把女兒放下,蹲下身仔細給他整理了一下衣裳,像女兒保證道:“爹不會娶小娘的,爹爹怎麽會不喜歡晨兒呢,晨兒是爹爹的小寶貝。走,爹爹去喊娘出來,去買晨兒最喜歡吃的雪花酥。”
晨兒很快高興起來:“爹爹,可不可以吃三塊。”
許楠歪頭想了想:“吃兩塊。”
晨兒有些不滿的嘟起嘴吧:“那再吃一塊綠豆糕好嗎?爹爹和娘也隻能吃兩塊雪花酥。”
“好。”
許楠領著女兒回了家,對嶽母說道:“大娘,您和姨媽表妹來,家裏也沒準備什麽,我這就出去買。”
張氏趕緊道:“還買什麽東西,這裏也沒有外人。”
許楠道:“來者是客,您好不容易上門一次,當然要好好招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