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王妃並沒有照靜王提醒的去宗室的長輩跟前哭訴委屈,而是盡心盡力的幫他張羅選側妃的事, 甚至連人選都會向幾位老太妃請教,聽她們的意見,這種事陳王妃跟劉王妃是絕不會做的, 因此大大的在宗親們之中刷了一把好感,甚至沒多久,已經有議論出來:
靜王居長,既長且孝,又友愛手足,這樣的皇子即位, 才是大義所在。甚至有冒失一些的, 都上書要求永元帝早立太子以定國本了。
齊銳也沒有閑著,他每天從靜王府回來,就將自己關在書房,寫自己的第一部 新戲。
這次他沒有再用前世所學,而是親手以泉音為主人公, 寫了一出新戲,青樓女子與一位世家公子相愛相知,在公子已經準備好為她贖身並且改換身份迎娶入門的時候,女主被豪強看中,在上香途中被強,女主寧死不屈,從高樓跳下自盡而亡,死前更是指著豪強大罵,說死後要化為厲鬼,向豪強索命。
世家公子愛人被奪,立誌為其復仇,而冤死的女主不捨得與公子分開,不但顯靈與公子相見,兩人還合謀將豪強嚇死在家中,公子大仇得報,帶著女主的靈樞隱居深山。
齊銳這次並沒有以歸鶴先生的名義將戲文賣出,而是托方管事找了個草台班子將戲排演了出來,在京城周圍演出,就如齊銳預料的一樣,這齣滿滿愛恨情仇因果報應的故事,很快就在京城火了起來。
齊銳則“適時”的將這齣戲推薦給了靜王,靜王看過之後,沒幾日落玉笙的戲班便開始排演這齣新戲,看過戲的人都不用提醒,便想起了鳳鳴樓泉音的遭遇,而安王敏王,再次被推上了風頭浪尖。
“你這是選好了?”蘇栩坐在戲園子的包廂裏,看著台上一身素衣夜會公子的落玉笙,“便是選好了,也不用做到這一步吧?你當不用歸鶴先生的名字,大家就不知道這是歸鶴先生的新戲?他們動不得靜王,首當其衝先收拾你。”
這戲一出來,安王強搶□□,逼死人命再次被翻了出來,而“好心”救泉音出苦海的敏王,跟泉音則成了一對 “有情人”,他所謂的救泉音出苦海,則跟當初楊太真出家一樣,隻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準備罷了。
這樣的“美名 ”讓敏王始料不及,也惱怒不已,這齣戲的後頭可是還有他為泉音報仇的內容呢,如今在京城百姓眼裏,他跟安王的爭鬥,除了皇位之外,還有一段感天動地的桃色故事,這讓他多年在士林中經營的好名聲受到了毀滅性打擊,畢竟在正統人士眼裏,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 ,敏王為了一個青樓女,跟親弟弟翻目,簡直就是不可理喻!
蘇栩想到這些□□堂上兩派攻訐又起,不禁搖頭,“我祖父那天還說呢,老是這麽鬧下去,對朝廷不是好事,朝廷最忌黨爭,可安王跟敏王其勢已成,非朝廷之福,這些日子已經有人陸續上書,請皇上早立太子了,陳相連著幾日都宿在禁中,聽說皇帝每天都要召見他。”
首輔陳天然是永元帝最信任的大臣,心眼不大,但能力不小,永元帝留他,肯定是在議太子的事,齊銳漫不經心的撚著果盤裏的桃仁,“你們真是太把二王當回事了,兩/黨不好,三黨四黨五黨不就行了?”
“你問我是不是靜王的人,我隻記得自己是皇上派到靜王府的,就如蘇相一樣,我隻認皇上,去靜王府好好當差,是皇上的旨意,為臣者,唯忠而已。”
蘇栩沒好氣的瞪了齊銳一眼,他才不信齊銳的話呢,但他相信齊銳是站他這邊兒的,“行啦,你愛怎麽說怎麽說,我是怕敏安二人遷怒到你頭上,”
他不滿的看著台上的戲文,“本來你不理睬他們的拉攏已經將人得罪了,現在弄這麽一出來,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我知道泉音不在了你心裏難受,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非要解一時之氣嗎?”
十年?都不用十年,三年這安王敏王就倒台了,他還用替泉音報仇?可等著別人對付安敏二人,能算是自己替泉音報仇麽?齊銳嘆了口氣,“這齣戲若硬要說跟我有關係,也就是我看到了,將它推薦給了靜王殿下,你非要不信,我也沒有辦法,什麽報仇不報仇的,我是泉音什麽人?輪得著我給她報仇麽?”
蘇栩見齊銳一臉真摯,在看這戲文,詞藻遠不如之前歸鶴先生的幾部戲精緻,心裏多少有些信了,“那你可得說清楚了,雖然安王他們被皇上罰了,但人家也是親爺,想對付你,不過彈指之間,你千萬別想不開。”
齊銳點頭,“我又不傻,現在我隻老實呆在靜王府裏教小世子,其他的事一概不問的,你愛信不信。”
齊銳這麽說,蘇栩自然是相信了,“我跟你說,這陣子大家都盯著靜王側妃這個位置呢,你有消息沒?石王妃看中了哪家?”比起戲文,大家更關注的是誰會跟靜王府聯姻,確切的說,是皇上對靜王的態度。
這陣子靜王府賞花聽宴娛樂活動多過去幾年都多,被靜王看中的人家名單齊銳也大概聽過,不得不說靜王的胃口實在不小,根本不管這些人家之前是誰的人,“嗯,現在是靜王的風頭正盛,又是個側妃位,自然應者如雲了,”
齊銳報了幾個人名,“有文臣有勛親,我瞧著隻怕除了側妃,靜王府最少還要添一位夫人。”
靜王居長,既長且孝,又友愛手足,這樣的皇子即位, 才是大義所在。甚至有冒失一些的, 都上書要求永元帝早立太子以定國本了。
齊銳也沒有閑著,他每天從靜王府回來,就將自己關在書房,寫自己的第一部 新戲。
這次他沒有再用前世所學,而是親手以泉音為主人公, 寫了一出新戲,青樓女子與一位世家公子相愛相知,在公子已經準備好為她贖身並且改換身份迎娶入門的時候,女主被豪強看中,在上香途中被強,女主寧死不屈,從高樓跳下自盡而亡,死前更是指著豪強大罵,說死後要化為厲鬼,向豪強索命。
世家公子愛人被奪,立誌為其復仇,而冤死的女主不捨得與公子分開,不但顯靈與公子相見,兩人還合謀將豪強嚇死在家中,公子大仇得報,帶著女主的靈樞隱居深山。
齊銳這次並沒有以歸鶴先生的名義將戲文賣出,而是托方管事找了個草台班子將戲排演了出來,在京城周圍演出,就如齊銳預料的一樣,這齣滿滿愛恨情仇因果報應的故事,很快就在京城火了起來。
齊銳則“適時”的將這齣戲推薦給了靜王,靜王看過之後,沒幾日落玉笙的戲班便開始排演這齣新戲,看過戲的人都不用提醒,便想起了鳳鳴樓泉音的遭遇,而安王敏王,再次被推上了風頭浪尖。
“你這是選好了?”蘇栩坐在戲園子的包廂裏,看著台上一身素衣夜會公子的落玉笙,“便是選好了,也不用做到這一步吧?你當不用歸鶴先生的名字,大家就不知道這是歸鶴先生的新戲?他們動不得靜王,首當其衝先收拾你。”
這戲一出來,安王強搶□□,逼死人命再次被翻了出來,而“好心”救泉音出苦海的敏王,跟泉音則成了一對 “有情人”,他所謂的救泉音出苦海,則跟當初楊太真出家一樣,隻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準備罷了。
這樣的“美名 ”讓敏王始料不及,也惱怒不已,這齣戲的後頭可是還有他為泉音報仇的內容呢,如今在京城百姓眼裏,他跟安王的爭鬥,除了皇位之外,還有一段感天動地的桃色故事,這讓他多年在士林中經營的好名聲受到了毀滅性打擊,畢竟在正統人士眼裏,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 ,敏王為了一個青樓女,跟親弟弟翻目,簡直就是不可理喻!
蘇栩想到這些□□堂上兩派攻訐又起,不禁搖頭,“我祖父那天還說呢,老是這麽鬧下去,對朝廷不是好事,朝廷最忌黨爭,可安王跟敏王其勢已成,非朝廷之福,這些日子已經有人陸續上書,請皇上早立太子了,陳相連著幾日都宿在禁中,聽說皇帝每天都要召見他。”
首輔陳天然是永元帝最信任的大臣,心眼不大,但能力不小,永元帝留他,肯定是在議太子的事,齊銳漫不經心的撚著果盤裏的桃仁,“你們真是太把二王當回事了,兩/黨不好,三黨四黨五黨不就行了?”
“你問我是不是靜王的人,我隻記得自己是皇上派到靜王府的,就如蘇相一樣,我隻認皇上,去靜王府好好當差,是皇上的旨意,為臣者,唯忠而已。”
蘇栩沒好氣的瞪了齊銳一眼,他才不信齊銳的話呢,但他相信齊銳是站他這邊兒的,“行啦,你愛怎麽說怎麽說,我是怕敏安二人遷怒到你頭上,”
他不滿的看著台上的戲文,“本來你不理睬他們的拉攏已經將人得罪了,現在弄這麽一出來,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我知道泉音不在了你心裏難受,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非要解一時之氣嗎?”
十年?都不用十年,三年這安王敏王就倒台了,他還用替泉音報仇?可等著別人對付安敏二人,能算是自己替泉音報仇麽?齊銳嘆了口氣,“這齣戲若硬要說跟我有關係,也就是我看到了,將它推薦給了靜王殿下,你非要不信,我也沒有辦法,什麽報仇不報仇的,我是泉音什麽人?輪得著我給她報仇麽?”
蘇栩見齊銳一臉真摯,在看這戲文,詞藻遠不如之前歸鶴先生的幾部戲精緻,心裏多少有些信了,“那你可得說清楚了,雖然安王他們被皇上罰了,但人家也是親爺,想對付你,不過彈指之間,你千萬別想不開。”
齊銳點頭,“我又不傻,現在我隻老實呆在靜王府裏教小世子,其他的事一概不問的,你愛信不信。”
齊銳這麽說,蘇栩自然是相信了,“我跟你說,這陣子大家都盯著靜王側妃這個位置呢,你有消息沒?石王妃看中了哪家?”比起戲文,大家更關注的是誰會跟靜王府聯姻,確切的說,是皇上對靜王的態度。
這陣子靜王府賞花聽宴娛樂活動多過去幾年都多,被靜王看中的人家名單齊銳也大概聽過,不得不說靜王的胃口實在不小,根本不管這些人家之前是誰的人,“嗯,現在是靜王的風頭正盛,又是個側妃位,自然應者如雲了,”
齊銳報了幾個人名,“有文臣有勛親,我瞧著隻怕除了側妃,靜王府最少還要添一位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