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雲說著,撐起身子,向上爬了一點,用寶寶食堂蓋住了嬴政整個麵龐,緊緊抱著嬴政的頭,悶得嬴政無法呼吸。
不過這麽壓著,還真能感覺到心跳,可以感知的非常清晰,每一次跳動都似乎在胸膛裏激起了層層漣漪。
嬴政咬住食堂出餐口,源源不斷的美味食糧進入口中。
還好,羋雲的糧倉規模很大,也不怕扶蘇不夠吃的。
羋雲喘著氣問道:“大王~現在可以感受到臣妾的心跳了嗎?”
嬴政被悶的嚴嚴實實,哪裏說得出話來,咬了咬口中紅玉,羋雲吃痛,這才反應過來,大王現在貌似不太能說出話。
撐死身子,不再壓著嬴政,嬴政眼見垂在眼前的吊鍾晃啊晃,真是晃得眼也花頭也暈。
常言道吃人嘴軟,總也不好再欺負人家小姑娘。
嬴政點了點頭,鼻尖蹭著:“寡人感受到了。”
羋雲心中歡喜,露出絢麗絕美笑顏,本就沒多少力氣,順勢又壓了上去。
次日嬴政離開雲夢宮的時候,仍在沉睡的羋雲,臉上也展露了已經許久沒有過的笑顏。
然後嬴政就在朝會上,下令將昌平君送回了楚國。
理由很簡單,楚國準備遷都,春申君又被趕往封地,正是昌平君回國,居楚國高位,重新締結兩國友好的好時機。
昌平君並不想回國,他自幼便在秦國,最熟悉的也是秦國,他在秦國待的好好的,身居高位,回國又瞎折騰個什麽?
他在楚國又沒有什麽封地,也沒有什麽勢力,回到楚國過的還真不一定有秦國更好,而且據說自己的幾個兄弟現在明爭暗鬥的非常厲害,整個楚國都是暗潮洶湧,他是真不想摻和進去,起碼現在不想,他現在是最弱的。
而且他回國是以什麽身份呢?
他一個楚國公子,秦楚友好的時候,在秦國身居高位是正常的。
可是現在,竟然要代表秦國和楚國為官,然後主要任務是要與秦國交好。
聽著都感覺好離譜。
這屁股怎麽坐好像都有點兒歪呀。
就這種情況,即便回去了,能有自己好日子過嗎?
但是嬴政沒有給他拒絕的機會和權力。
嬴政早就想把他給踢回去了,現在整個秦國朝堂,諸國士子勢力相對比較和諧平等,最主要的是對於秦國的認可是很強的,隻需要一兩代人就可以成為純粹的秦人。
唯獨楚國,這些南蠻子太團結了,抱團沒有關係,但是你抱團了以後,身在秦國心在楚,這就太不禮貌了。
在大秦享受著大秦給予的一切,還總想著吃裏扒外,心念楚國,這可是真該死啊。
尤其是昌平君,現在昌平君就是整個楚係的核心。
把昌平君踢回去,沒了主心骨,後續的就好處理了。
該分化的分化一下,該清理的清理一下,對大秦認同感不強的是真的不需要再留了。
秦楚兩國世代聯姻,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兩國之糾葛,遠遠勝過其餘諸國。
糾葛程度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
即便在秦昭襄王數次清理以後,大秦朝堂的楚人,也是多不勝數。
自嬴政繼位,為了暫時維護與楚國的關係,沒有刻意清理楚係,但是也沒有提拔,隻是豎起了昌平君這麽一個杆子。
近些年蛋糕越做越大,嬴政增加了其餘各國的人,唯獨對於楚國,高度警惕。
現在這更是一個好機會。
這幾年豎起昌平君的這個標杆,讓昌平君做核心,就是為了在踢出昌平君的時候,可以讓楚係一時混亂,短時間內楚係不可能再推出一個新的核心,嬴政也不會允許。
同時表露出對羋雲的喜愛,和不放棄,讓羋雲成為新的楚係核心,現在還有了扶蘇,楚係有了盼頭,也隻會投效羋雲,自己再推動一下,表明一下態度,不是問題。
接下來也不需要對楚係進行窮追猛打,隻是新獲得的蛋糕少給他們分一些就足夠了。
這樣隻需要十幾年後,就可以為扶蘇留下班底,也是相對純淨的班底。
在滅掉楚國以後,就可以讓扶蘇去安撫了。
畢竟在未來的設想,對楚國要做的動作會比較大,這關乎未來的基礎。
大秦的軍功爵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賞罰分明。
大秦的律法固然嚴苛,固然處罰嚴重,但是封賞也是真的封賞,尤其是土地。
大秦的男丁,隻要有著合法的平民身份,成年就可以分到土地。
大秦一向鼓勵生育,人口激增。
再加上許多的功勞賞賜,土地說實話是已經不夠分的。
新開墾的土地總是比較緩慢且稀少的,哪怕鄭國渠修建完畢,大多數多的也隻是貧瘠土地變成良田,絕不是荒地變成了良田,糧食產量大大增加,但是增加的田畝數量,根本不夠分的。
新打下的城池,根據大秦現在的政策,土地也都是要分出去的,那麽可用於封賞的也剩下不多了。
中原之地皆是繁華之地,地少人多,哪裏還有空閑之地?
即便是慷貴族之慨,用許多中大型貴族的身家性命,家族財富土地,也隻能解一時之憂。
這幾年拿下的城池看起來很多,然而實際上人口也是極多,用於封賞的土地已經是有些緊張了。
這也是為什麽,嬴政更想用政治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
能用政治拿下城池,進行吞並,所需要進行的賞賜是遠遠少於用戰爭獲得的。
至於百姓因為律法嚴苛,而迫切需要的功爵,日後隻需要適當減輕與民生相關的處罰,以及取消一些單純為了罰而罰的法律,適當讓懲罰與獎勵再次進行平衡,就足以解決掉這個問題。
在嬴政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已經在修繕秦法,適用於一統之後的秦法一直在做,但是現在是不能把根本改掉的,還需要再苦一苦百姓,盡量壓榨百姓的力量,一統天下。
一統之後就可以實行新法,讓百姓也休養生息幾年。
所以現在必須考慮賞賜的問題,一旦賞罰開始失衡,該有的賞賜無法兌現,大秦國家信用破產,帶來的連鎖反應是極其可怕的。
這不會立刻讓帝國崩塌,但是會持續讓帝國風化。
上百年建立起來的信用,毀掉隻需要幾年的時間,而一旦被毀掉,再想建立起來,真不知道又要多費多少功夫。
無論是什麽道德,信任才是基石。
信任是整個人類社會最根本的基石。
人無信而不立也,人類社會亦是如此,統治更是如此。
如今的九州大地,可以滿足日後所有滅國之戰功勳賞賜土地的,也就隻有楚國了。
整個楚國地廣人稀,有著充足的土地用於賞賜,雖然說目前楚國南部,東南部地區,還是缺乏開發比較荒涼,但是靠近中原地區,已經相對開發的土地也是極多的,頂的上韓魏加一起了。
而且整個江南地區,是有著充足的開發潛力的,用於賞賜總是好過那些,說起來是賞賜,實際上百姓覺得是流放的地方要好太多了。
最重要的是,楚國貴族勢力強大,多數土地掌握在貴族手中,從貴族手中奪取土地,分給平民,是一件真正得民心的事情,是可以穩定統治的事情。
與這群貴族合作遠遠不如消滅掉他們,然後重新製定基礎規則,建立起真正牢固的基本盤。
畢竟這群貨色怎麽合作都是不好用的。
他們一直在失去,不會因為大秦給予他們一些懷柔與優待,他們就會真正效忠大秦,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小貴族尚且還有一點可能,中大型貴族是絕對不可能的,而那些小貴族又沒有什麽話語權。
留著那些中大型貴族百害而無一利,他們占據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基本還不願意交稅,還會敵視中央朝廷。
對於一個新興的大一統帝國來說,舊時代的諸國老貴族,還是死了是最好的,他們全家死掉,就是對帝國最大的貢獻了。
嬴政一直著急要一個具有楚人血脈的兒子,為的是與那些貴族合作,拉攏那些貴族嗎?
當然不是,嬴政很清楚,那樣做沒有任何意義。
為的隻是增加當地普通平民,普通楚人小貴族的認同感,這世界上總有些死腦筋的人,尤其是這些世代被貴族統治的人,思想並不是那麽容易一時間改變。
即便真的給予了他們好處,分予了他們土地,但是南北差異太大了,還是需要一個他們更有認同感的人去安撫他們,統治他們。
同化是需要時間的,一個從未有過的新興帝國,想要真正抹去舊有諸國之民的隔閡,這些都是需要時間,以及種種同化手段的。
就像現在大秦對所有新拿下城池所做的一樣,對治下所有百姓及財產編撰魚鱗圖冊,理清人口戶籍,百姓分予土地。
書同文,車同軌,度同製,行同倫,地同域,幣同製。
這些最基礎的,長年累月下去,才可以真正將所有人同化為一國之人。
而這些也並非是以後一統後才開始做的,大秦早已經在開始做了,每新拿下一地就要開始做。
不過這麽壓著,還真能感覺到心跳,可以感知的非常清晰,每一次跳動都似乎在胸膛裏激起了層層漣漪。
嬴政咬住食堂出餐口,源源不斷的美味食糧進入口中。
還好,羋雲的糧倉規模很大,也不怕扶蘇不夠吃的。
羋雲喘著氣問道:“大王~現在可以感受到臣妾的心跳了嗎?”
嬴政被悶的嚴嚴實實,哪裏說得出話來,咬了咬口中紅玉,羋雲吃痛,這才反應過來,大王現在貌似不太能說出話。
撐死身子,不再壓著嬴政,嬴政眼見垂在眼前的吊鍾晃啊晃,真是晃得眼也花頭也暈。
常言道吃人嘴軟,總也不好再欺負人家小姑娘。
嬴政點了點頭,鼻尖蹭著:“寡人感受到了。”
羋雲心中歡喜,露出絢麗絕美笑顏,本就沒多少力氣,順勢又壓了上去。
次日嬴政離開雲夢宮的時候,仍在沉睡的羋雲,臉上也展露了已經許久沒有過的笑顏。
然後嬴政就在朝會上,下令將昌平君送回了楚國。
理由很簡單,楚國準備遷都,春申君又被趕往封地,正是昌平君回國,居楚國高位,重新締結兩國友好的好時機。
昌平君並不想回國,他自幼便在秦國,最熟悉的也是秦國,他在秦國待的好好的,身居高位,回國又瞎折騰個什麽?
他在楚國又沒有什麽封地,也沒有什麽勢力,回到楚國過的還真不一定有秦國更好,而且據說自己的幾個兄弟現在明爭暗鬥的非常厲害,整個楚國都是暗潮洶湧,他是真不想摻和進去,起碼現在不想,他現在是最弱的。
而且他回國是以什麽身份呢?
他一個楚國公子,秦楚友好的時候,在秦國身居高位是正常的。
可是現在,竟然要代表秦國和楚國為官,然後主要任務是要與秦國交好。
聽著都感覺好離譜。
這屁股怎麽坐好像都有點兒歪呀。
就這種情況,即便回去了,能有自己好日子過嗎?
但是嬴政沒有給他拒絕的機會和權力。
嬴政早就想把他給踢回去了,現在整個秦國朝堂,諸國士子勢力相對比較和諧平等,最主要的是對於秦國的認可是很強的,隻需要一兩代人就可以成為純粹的秦人。
唯獨楚國,這些南蠻子太團結了,抱團沒有關係,但是你抱團了以後,身在秦國心在楚,這就太不禮貌了。
在大秦享受著大秦給予的一切,還總想著吃裏扒外,心念楚國,這可是真該死啊。
尤其是昌平君,現在昌平君就是整個楚係的核心。
把昌平君踢回去,沒了主心骨,後續的就好處理了。
該分化的分化一下,該清理的清理一下,對大秦認同感不強的是真的不需要再留了。
秦楚兩國世代聯姻,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兩國之糾葛,遠遠勝過其餘諸國。
糾葛程度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
即便在秦昭襄王數次清理以後,大秦朝堂的楚人,也是多不勝數。
自嬴政繼位,為了暫時維護與楚國的關係,沒有刻意清理楚係,但是也沒有提拔,隻是豎起了昌平君這麽一個杆子。
近些年蛋糕越做越大,嬴政增加了其餘各國的人,唯獨對於楚國,高度警惕。
現在這更是一個好機會。
這幾年豎起昌平君的這個標杆,讓昌平君做核心,就是為了在踢出昌平君的時候,可以讓楚係一時混亂,短時間內楚係不可能再推出一個新的核心,嬴政也不會允許。
同時表露出對羋雲的喜愛,和不放棄,讓羋雲成為新的楚係核心,現在還有了扶蘇,楚係有了盼頭,也隻會投效羋雲,自己再推動一下,表明一下態度,不是問題。
接下來也不需要對楚係進行窮追猛打,隻是新獲得的蛋糕少給他們分一些就足夠了。
這樣隻需要十幾年後,就可以為扶蘇留下班底,也是相對純淨的班底。
在滅掉楚國以後,就可以讓扶蘇去安撫了。
畢竟在未來的設想,對楚國要做的動作會比較大,這關乎未來的基礎。
大秦的軍功爵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賞罰分明。
大秦的律法固然嚴苛,固然處罰嚴重,但是封賞也是真的封賞,尤其是土地。
大秦的男丁,隻要有著合法的平民身份,成年就可以分到土地。
大秦一向鼓勵生育,人口激增。
再加上許多的功勞賞賜,土地說實話是已經不夠分的。
新開墾的土地總是比較緩慢且稀少的,哪怕鄭國渠修建完畢,大多數多的也隻是貧瘠土地變成良田,絕不是荒地變成了良田,糧食產量大大增加,但是增加的田畝數量,根本不夠分的。
新打下的城池,根據大秦現在的政策,土地也都是要分出去的,那麽可用於封賞的也剩下不多了。
中原之地皆是繁華之地,地少人多,哪裏還有空閑之地?
即便是慷貴族之慨,用許多中大型貴族的身家性命,家族財富土地,也隻能解一時之憂。
這幾年拿下的城池看起來很多,然而實際上人口也是極多,用於封賞的土地已經是有些緊張了。
這也是為什麽,嬴政更想用政治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
能用政治拿下城池,進行吞並,所需要進行的賞賜是遠遠少於用戰爭獲得的。
至於百姓因為律法嚴苛,而迫切需要的功爵,日後隻需要適當減輕與民生相關的處罰,以及取消一些單純為了罰而罰的法律,適當讓懲罰與獎勵再次進行平衡,就足以解決掉這個問題。
在嬴政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已經在修繕秦法,適用於一統之後的秦法一直在做,但是現在是不能把根本改掉的,還需要再苦一苦百姓,盡量壓榨百姓的力量,一統天下。
一統之後就可以實行新法,讓百姓也休養生息幾年。
所以現在必須考慮賞賜的問題,一旦賞罰開始失衡,該有的賞賜無法兌現,大秦國家信用破產,帶來的連鎖反應是極其可怕的。
這不會立刻讓帝國崩塌,但是會持續讓帝國風化。
上百年建立起來的信用,毀掉隻需要幾年的時間,而一旦被毀掉,再想建立起來,真不知道又要多費多少功夫。
無論是什麽道德,信任才是基石。
信任是整個人類社會最根本的基石。
人無信而不立也,人類社會亦是如此,統治更是如此。
如今的九州大地,可以滿足日後所有滅國之戰功勳賞賜土地的,也就隻有楚國了。
整個楚國地廣人稀,有著充足的土地用於賞賜,雖然說目前楚國南部,東南部地區,還是缺乏開發比較荒涼,但是靠近中原地區,已經相對開發的土地也是極多的,頂的上韓魏加一起了。
而且整個江南地區,是有著充足的開發潛力的,用於賞賜總是好過那些,說起來是賞賜,實際上百姓覺得是流放的地方要好太多了。
最重要的是,楚國貴族勢力強大,多數土地掌握在貴族手中,從貴族手中奪取土地,分給平民,是一件真正得民心的事情,是可以穩定統治的事情。
與這群貴族合作遠遠不如消滅掉他們,然後重新製定基礎規則,建立起真正牢固的基本盤。
畢竟這群貨色怎麽合作都是不好用的。
他們一直在失去,不會因為大秦給予他們一些懷柔與優待,他們就會真正效忠大秦,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小貴族尚且還有一點可能,中大型貴族是絕對不可能的,而那些小貴族又沒有什麽話語權。
留著那些中大型貴族百害而無一利,他們占據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基本還不願意交稅,還會敵視中央朝廷。
對於一個新興的大一統帝國來說,舊時代的諸國老貴族,還是死了是最好的,他們全家死掉,就是對帝國最大的貢獻了。
嬴政一直著急要一個具有楚人血脈的兒子,為的是與那些貴族合作,拉攏那些貴族嗎?
當然不是,嬴政很清楚,那樣做沒有任何意義。
為的隻是增加當地普通平民,普通楚人小貴族的認同感,這世界上總有些死腦筋的人,尤其是這些世代被貴族統治的人,思想並不是那麽容易一時間改變。
即便真的給予了他們好處,分予了他們土地,但是南北差異太大了,還是需要一個他們更有認同感的人去安撫他們,統治他們。
同化是需要時間的,一個從未有過的新興帝國,想要真正抹去舊有諸國之民的隔閡,這些都是需要時間,以及種種同化手段的。
就像現在大秦對所有新拿下城池所做的一樣,對治下所有百姓及財產編撰魚鱗圖冊,理清人口戶籍,百姓分予土地。
書同文,車同軌,度同製,行同倫,地同域,幣同製。
這些最基礎的,長年累月下去,才可以真正將所有人同化為一國之人。
而這些也並非是以後一統後才開始做的,大秦早已經在開始做了,每新拿下一地就要開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