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笑道:“師兄玩笑了,師兄才識更勝師弟十倍,一定是老師不舍得師兄離開,想必是老師要給你開小灶了。”
韓非苦笑連連擺手:“老師哪有這個精力,今天師兄可是把老師氣得夠嗆,接下來一段時間,肯定要給我穿小鞋才是真的。”
李斯哈哈大笑,突然問道:“師兄,你還是想要回韓國是嗎?”
韓非心中輕歎一聲,麵上微笑回道:“韓國是我的母國啊,是我的家,不回家回哪裏呢?”
李斯看著韓非,這個他一向為之羨慕嫉妒的師兄,現在他一點也不羨慕嫉妒了。
出身高貴,享受著王族的一切富貴,但是該要承擔責任的時候,也要承擔責任,無論這個責任能否擔的住。
他的牽掛總是更多的。
李斯心中既是為之慶幸,又是為之歎息,慶幸少了一個無比強大的對手,歎息的是自己師兄選了一條死路。
兩人相識數年,同吃同住同老師,韓非性格雖然有些玩世不恭,但是並不是一個令人討厭的人,恰恰相反,他是一個討人喜歡、值得令人尊重的人,李斯對他怎麽可能沒有感情呢?
李斯緩緩開口:“師兄,有時候試過了,如果真的事不可為,為之放棄,也未必一定是一件壞事,這也不是懦弱。”
韓非哈哈一笑:“多謝師弟的勸告啦,以師弟之才華,此去必然名顯天下,富貴榮華,以後師兄如果落魄了,就去投靠你,師弟可別嫌棄我這個酒鬼。”
李斯知道這是玩笑話,也是哈哈笑著回道:“師弟就承師兄祝言了,師兄若有所需,凡是師弟能做的,一定盡力而為。”
韓非躬身一拜:“多謝師弟了,師兄祝你此去功成名就,一路順遂。”
李斯回禮:“多謝師兄,師弟也祝師兄諸事順遂。”
“嗯、還有可以早日回家。”
兩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
經此一別,真不知兩師兄弟再見會是什麽模樣。
在李斯離開小聖賢莊之前,又有人找上門來,正是小聖賢莊如今的儒家掌門,端木敬德。
端木敬德今年五十多歲,是個額冠博帶,長髯及胸的老者。
其年歲雖長,卻絲毫不顯老態,更是頗有俊雅姿容,一向不苟言笑,神態嚴肅,不怒自威。
乃是儒家學古貫今,博聞強識的儒學大師,在儒家聲望僅次於如今的荀子和冉宏,其先祖是大名鼎鼎的端木賜。
同時他也是荀子的師兄,荀子入小聖賢莊較晚,故而雖然荀子年齡更長,也依舊隻是師弟。
同樣,因為荀子的學說對於儒家來說頗為離經叛道,故而儒家掌門人的位置肯定也是沒可能的。。
當然,荀子也不在乎。
李斯見了端木敬德,恭敬行了一禮:“見過師伯。”
端木敬德罕見的頗為溫和,麵帶微笑:“通古來啦。”
一旁一麵色沉穩冷靜,相貌英秀俊朗,氣質頗為莊重優雅的年輕人也上前一步拱手一禮:“見過師兄。”
李斯回了一禮,笑著點了點頭:“師弟好。”
李斯看向端木敬德,恭敬道:“不知師伯尋斯何事?”
端木敬德道:“聽聞你欲往西方投秦而去,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李斯點了點頭:“確實如此,斯已經稟告了老師,老師也允許了,並為弟子寫了薦書。”
端木敬德點了點頭,笑道:“這倒是巧了,你伏念師弟學識也有了些成就,久聞秦王天眷,如今也是欲往秦國而去,若有機會,也想為天下蒼生做些貢獻。”
“路途遙遠,你們都是小聖賢莊的人,這一路上也可以一同前往,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李斯沉默不言。
端木敬德接著說道:“吾與念端大師師父有舊,與念端大師也是相熟,吾幼女端木蓉更是有幸拜入念端大師門下,伏念此去,我也為他備了書信一封,請念端大師幫忙引薦一二。”
“天下有識者眾,百家多的是俊傑入秦,秦儒更有冉宏大師,咱們小聖賢莊本就慢了他許多,你們資曆淺薄,還是需要多多互助,以免他人看輕了咱們小聖賢莊。”
“你們去了秦國先去拜訪念端大師,念端大師不止是在天下聲望極高,在秦國更是地位超然,在秦國,有什麽事,念端大師說話是有用的。”
伏念還好,自家老師已經交代過。
李斯心中敏銳的感知到不對,念端之名當今天下自然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聽聞念端大師在秦國更是掌管太醫院,以及鹹陽學宮的醫學院,據說醫家,乃至半個農家都是念端大師說了算。
這些都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不過這些和政事都沒有太大關係啊,但是聽掌門人所言,這話裏的意思,裏麵肯定還有自己不知道的事。
不過掌門人說的也沒錯,有個幫手總好過單打獨鬥,伏念乃是王道之儒,秦國已經有了冉宏一係,他去了也掀不起什麽大風浪,自己雖名儒,實為法,秦行法家之道,秦國才是自己施展的好地方,伏念沒什麽威脅,能白用掌門的人脈,不用白不用。
不過這念端大師什麽情況,還是要問問。
李斯下定決心,恭敬回道:“師伯所言甚是,師弟乃是您悉心調教的大才,整個小聖賢莊年輕一輩才能無人能出其右,師弟此去必然也是前途無量,能與師弟一同入秦是弟子的福份。”
端木敬德笑道:“通古太謙遜了,你的才識才真是小聖賢莊無人不服啊,伏念還需要好好學習,他還需要曆練呢。”
伏念謙遜道:“師兄人品貴重,才識淵博,一向勤奮好學,皆是值得師弟為之學習,日後還請師兄多多指教。”
李斯忙回道:“不敢不敢,你我師出一家,共勉共進才是。”
臨行前,李斯前往與荀子告別,順便想要問問念端大師之事。
李斯見到荀子恭敬大禮拜下:“老師,弟子要去了。”
荀子看著李斯,輕輕一歎:“去吧,一路平安。”
李斯猶豫了一下,輕聲道:“弟子還有一事想要請教老師。”
韓非苦笑連連擺手:“老師哪有這個精力,今天師兄可是把老師氣得夠嗆,接下來一段時間,肯定要給我穿小鞋才是真的。”
李斯哈哈大笑,突然問道:“師兄,你還是想要回韓國是嗎?”
韓非心中輕歎一聲,麵上微笑回道:“韓國是我的母國啊,是我的家,不回家回哪裏呢?”
李斯看著韓非,這個他一向為之羨慕嫉妒的師兄,現在他一點也不羨慕嫉妒了。
出身高貴,享受著王族的一切富貴,但是該要承擔責任的時候,也要承擔責任,無論這個責任能否擔的住。
他的牽掛總是更多的。
李斯心中既是為之慶幸,又是為之歎息,慶幸少了一個無比強大的對手,歎息的是自己師兄選了一條死路。
兩人相識數年,同吃同住同老師,韓非性格雖然有些玩世不恭,但是並不是一個令人討厭的人,恰恰相反,他是一個討人喜歡、值得令人尊重的人,李斯對他怎麽可能沒有感情呢?
李斯緩緩開口:“師兄,有時候試過了,如果真的事不可為,為之放棄,也未必一定是一件壞事,這也不是懦弱。”
韓非哈哈一笑:“多謝師弟的勸告啦,以師弟之才華,此去必然名顯天下,富貴榮華,以後師兄如果落魄了,就去投靠你,師弟可別嫌棄我這個酒鬼。”
李斯知道這是玩笑話,也是哈哈笑著回道:“師弟就承師兄祝言了,師兄若有所需,凡是師弟能做的,一定盡力而為。”
韓非躬身一拜:“多謝師弟了,師兄祝你此去功成名就,一路順遂。”
李斯回禮:“多謝師兄,師弟也祝師兄諸事順遂。”
“嗯、還有可以早日回家。”
兩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
經此一別,真不知兩師兄弟再見會是什麽模樣。
在李斯離開小聖賢莊之前,又有人找上門來,正是小聖賢莊如今的儒家掌門,端木敬德。
端木敬德今年五十多歲,是個額冠博帶,長髯及胸的老者。
其年歲雖長,卻絲毫不顯老態,更是頗有俊雅姿容,一向不苟言笑,神態嚴肅,不怒自威。
乃是儒家學古貫今,博聞強識的儒學大師,在儒家聲望僅次於如今的荀子和冉宏,其先祖是大名鼎鼎的端木賜。
同時他也是荀子的師兄,荀子入小聖賢莊較晚,故而雖然荀子年齡更長,也依舊隻是師弟。
同樣,因為荀子的學說對於儒家來說頗為離經叛道,故而儒家掌門人的位置肯定也是沒可能的。。
當然,荀子也不在乎。
李斯見了端木敬德,恭敬行了一禮:“見過師伯。”
端木敬德罕見的頗為溫和,麵帶微笑:“通古來啦。”
一旁一麵色沉穩冷靜,相貌英秀俊朗,氣質頗為莊重優雅的年輕人也上前一步拱手一禮:“見過師兄。”
李斯回了一禮,笑著點了點頭:“師弟好。”
李斯看向端木敬德,恭敬道:“不知師伯尋斯何事?”
端木敬德道:“聽聞你欲往西方投秦而去,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李斯點了點頭:“確實如此,斯已經稟告了老師,老師也允許了,並為弟子寫了薦書。”
端木敬德點了點頭,笑道:“這倒是巧了,你伏念師弟學識也有了些成就,久聞秦王天眷,如今也是欲往秦國而去,若有機會,也想為天下蒼生做些貢獻。”
“路途遙遠,你們都是小聖賢莊的人,這一路上也可以一同前往,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李斯沉默不言。
端木敬德接著說道:“吾與念端大師師父有舊,與念端大師也是相熟,吾幼女端木蓉更是有幸拜入念端大師門下,伏念此去,我也為他備了書信一封,請念端大師幫忙引薦一二。”
“天下有識者眾,百家多的是俊傑入秦,秦儒更有冉宏大師,咱們小聖賢莊本就慢了他許多,你們資曆淺薄,還是需要多多互助,以免他人看輕了咱們小聖賢莊。”
“你們去了秦國先去拜訪念端大師,念端大師不止是在天下聲望極高,在秦國更是地位超然,在秦國,有什麽事,念端大師說話是有用的。”
伏念還好,自家老師已經交代過。
李斯心中敏銳的感知到不對,念端之名當今天下自然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聽聞念端大師在秦國更是掌管太醫院,以及鹹陽學宮的醫學院,據說醫家,乃至半個農家都是念端大師說了算。
這些都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不過這些和政事都沒有太大關係啊,但是聽掌門人所言,這話裏的意思,裏麵肯定還有自己不知道的事。
不過掌門人說的也沒錯,有個幫手總好過單打獨鬥,伏念乃是王道之儒,秦國已經有了冉宏一係,他去了也掀不起什麽大風浪,自己雖名儒,實為法,秦行法家之道,秦國才是自己施展的好地方,伏念沒什麽威脅,能白用掌門的人脈,不用白不用。
不過這念端大師什麽情況,還是要問問。
李斯下定決心,恭敬回道:“師伯所言甚是,師弟乃是您悉心調教的大才,整個小聖賢莊年輕一輩才能無人能出其右,師弟此去必然也是前途無量,能與師弟一同入秦是弟子的福份。”
端木敬德笑道:“通古太謙遜了,你的才識才真是小聖賢莊無人不服啊,伏念還需要好好學習,他還需要曆練呢。”
伏念謙遜道:“師兄人品貴重,才識淵博,一向勤奮好學,皆是值得師弟為之學習,日後還請師兄多多指教。”
李斯忙回道:“不敢不敢,你我師出一家,共勉共進才是。”
臨行前,李斯前往與荀子告別,順便想要問問念端大師之事。
李斯見到荀子恭敬大禮拜下:“老師,弟子要去了。”
荀子看著李斯,輕輕一歎:“去吧,一路平安。”
李斯猶豫了一下,輕聲道:“弟子還有一事想要請教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