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先是統一度量衡。”
“也隻有統一了度量衡,無論是土地阡陌分割,糧物稅收以及軍餉發放軍功賞賜,軍用器械的製造,才能有一個固定的標準。”
“土地改製後,如此方能設郡縣,在這個基礎上,吸收天下士子,設立官員體製,百姓不再由貴族直接管理,不再對貴族負責。”
“大秦的貴族無論受封食邑多少戶,百姓也不再是他們的私產,而是由朝堂統一分配。”
“將大秦所有百姓的稅收都收到中央朝堂,而中間不再經貴族過一遍手。”
“這些土地收上來的所有稅收,都由官員負責,統一集中到中央朝堂,朝廷有了錢,才能支撐起整套官員體係,不再依靠貴族。”
“而所有官員也隻需要對大王負責,加上商君設立的極其嚴密,細致,嚴格的秦法,這套秦法也隻有與官員體製才能相互成就,分封貴族管理肯定是不成的。”
“大秦的管理製度,最上麵的自然是大王的中央朝廷;再往下是郡,郡下麵是縣,縣下麵設鄉,鄉下麵設亭,最下麵設裏。”
“如此從上到下,無所不包,無所不容;也隻有如此嚴密細致的體製,加上律法嚴格的懲罰保障吏治清明,才能將整個大秦所有的力量攥在一起。”
“而這一切背後的工作,才是整個軍功爵製可以真正發揮力量的根本性原因。”
“軍功爵製的實際是耕戰一體,耕戰一體的前提是土地,是耕;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高效嚴謹的管理體係。”
嬴政點頭道:“弟子明白,有了裏子才能有麵子,表麵看起來是軍功爵製,實際上是土地製,官員製,隻有這兩項切實的落實了,才有軍功爵製發威的機會。”
“這也是為什麽看起來簡單的軍功爵製,其餘諸侯國卻無法學習,其餘諸侯國軍士上陣殺敵,自然也有賞懲法律。”
“但是他們真正實施起來,就變了模樣。”
“一是沒有這麽多的土地可以賞賜,二是貪腐橫行,貴族專治,法律成了擺設,懲倒是容易,但是賞卻無以可賞。”
“有罰無賞,底層百姓難有晉身之機,自然無人願意賣命,戰場上打不過,就會丟失城池土地,百姓逃亡就一無所有,想要生存,就隻能依附其他貴族,貴族勢力變得更強,也就更難變法。”
“如此便成了惡性循環,不打破這個循環是不可能轉換為良性的,但是想要打破又談何容易?一個不小心就是內亂,外人還沒打進來,自己人就先已經完蛋了,若如此還不如不變,變法是為了變得強盛,可不是為了自取滅亡。”
嬴政一聲譏笑:“隻能是拖得一天是一天,得過且過了。”
中蒼點點頭讚可:“正是如此,也正是天下其餘諸侯國底層百姓,貧寒之士,毫無晉升之機,故而天下英才多奔秦國而來。”
“而秦國也向來善待其餘諸侯國士子,畢竟在大秦,隻要真的有才學,敢拚殺,是真的可以光宗耀祖,榮華富貴;有識之士皆可看出,日後若真有一統天下之國,必是秦國!”
“隻要大秦繼位之君延續商君國策,不出什麽大的意外,一統天下隻是早晚之事。”
“士人隻要入了大秦朝堂,越是具體了解商君之法,便越是可以肯定。”
嬴政點了點頭:“我大秦世代賢君,一統天下,終必成也。”
中蒼拱手一拜:“臣堅信如此。”
接著說道:“隻是自商君變法以來,至今已經百餘年,世事變幻,有些法條已經不再適用,數代先君雖然也已經認識到這件事情,也對許多法條進行了修繕,但是秦法的根本構成基礎還是不可能更換的。”
“這也導致如今,有些極大不良之事已經展露苗頭。”
“公子可知為何秦人聞戰則喜,人人爭爵?”
嬴政沉吟一下,緩緩道:“一自然是為了立功獲賞,二自然是秦法嚴苛,常有連做之事,而爵位可以免罪。”
中蒼重重點了點頭:
“正是。秦法嚴苛是有原因的,無論是官員還是貴族都是人,也都會腐敗。”
“為了秦法可以真正落實,嚴格實施,隻能以重法威懾,為了中間不產生問題,避免眾人相互勾結,亦或隱瞞不報,所有處罰更是多采取連坐製度。”
“此政策有利有弊,終究還是利大於弊;利處是效果斐然,秦法可嚴格施行,弊處自然是難免有遭冤之人。”
“縱然自己不犯錯,也指不定哪一天,親朋好友甚至鄰居就犯了過錯,被連帶著就犯了罪。”
“而大秦的爵位,在商君有意設計下,極為珍貴,用處多多。”
“在大秦,什麽都不如爵位,大秦的爵位,每升一級,既有土地奴隸眾多賞賜,也可流轉,轉為官員,自然也可抵罪。”
“故而所有秦人求爵若渴。”
“正是如此,商君在製定秦法的時候,對於爵位的獲得,也是嚴格,主要還是為了軍事勝利。”
“固然好好耕地,勞作有功;抓捕竊賊有功;見義勇為有功;獻策於朝堂有功;捐獻於朝堂有功,許多方法都可以獲得爵位,但卻是極難,並且也是升爵有限。”
“主要獲取爵位的方法,還是軍功斬獲。”
“有了戰功就有了爵位,有了爵位就有了一切。”
“這也是為什麽大秦的銳士,聞戰則喜,悍不畏死。”
“大秦的軍士是天下最強,有我無敵。”
“也正如天下事,有陰必有陽,也是因為大秦的爵位如此珍貴,導致有許多惡性事件屢發不窮。”
“爭功之事,屢有產生,為了軍功,甚至殺害同僚。”
“而戰場之上,更是殺伐過盛,僅武安君一人領兵,便殺伐過百萬。”
“事情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些本末倒置了。”
“軍功得爵是為了讓大秦更強,更強的目的是戰勝敵人,獲取更多的土地,更多的人力。”
“人才是根本,有人去勞作才能產生收益。”
“殺伐過剩獲得了土地,但是卻無人耕種,那麽這個土地又有什麽意義?”
“也隻有統一了度量衡,無論是土地阡陌分割,糧物稅收以及軍餉發放軍功賞賜,軍用器械的製造,才能有一個固定的標準。”
“土地改製後,如此方能設郡縣,在這個基礎上,吸收天下士子,設立官員體製,百姓不再由貴族直接管理,不再對貴族負責。”
“大秦的貴族無論受封食邑多少戶,百姓也不再是他們的私產,而是由朝堂統一分配。”
“將大秦所有百姓的稅收都收到中央朝堂,而中間不再經貴族過一遍手。”
“這些土地收上來的所有稅收,都由官員負責,統一集中到中央朝堂,朝廷有了錢,才能支撐起整套官員體係,不再依靠貴族。”
“而所有官員也隻需要對大王負責,加上商君設立的極其嚴密,細致,嚴格的秦法,這套秦法也隻有與官員體製才能相互成就,分封貴族管理肯定是不成的。”
“大秦的管理製度,最上麵的自然是大王的中央朝廷;再往下是郡,郡下麵是縣,縣下麵設鄉,鄉下麵設亭,最下麵設裏。”
“如此從上到下,無所不包,無所不容;也隻有如此嚴密細致的體製,加上律法嚴格的懲罰保障吏治清明,才能將整個大秦所有的力量攥在一起。”
“而這一切背後的工作,才是整個軍功爵製可以真正發揮力量的根本性原因。”
“軍功爵製的實際是耕戰一體,耕戰一體的前提是土地,是耕;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高效嚴謹的管理體係。”
嬴政點頭道:“弟子明白,有了裏子才能有麵子,表麵看起來是軍功爵製,實際上是土地製,官員製,隻有這兩項切實的落實了,才有軍功爵製發威的機會。”
“這也是為什麽看起來簡單的軍功爵製,其餘諸侯國卻無法學習,其餘諸侯國軍士上陣殺敵,自然也有賞懲法律。”
“但是他們真正實施起來,就變了模樣。”
“一是沒有這麽多的土地可以賞賜,二是貪腐橫行,貴族專治,法律成了擺設,懲倒是容易,但是賞卻無以可賞。”
“有罰無賞,底層百姓難有晉身之機,自然無人願意賣命,戰場上打不過,就會丟失城池土地,百姓逃亡就一無所有,想要生存,就隻能依附其他貴族,貴族勢力變得更強,也就更難變法。”
“如此便成了惡性循環,不打破這個循環是不可能轉換為良性的,但是想要打破又談何容易?一個不小心就是內亂,外人還沒打進來,自己人就先已經完蛋了,若如此還不如不變,變法是為了變得強盛,可不是為了自取滅亡。”
嬴政一聲譏笑:“隻能是拖得一天是一天,得過且過了。”
中蒼點點頭讚可:“正是如此,也正是天下其餘諸侯國底層百姓,貧寒之士,毫無晉升之機,故而天下英才多奔秦國而來。”
“而秦國也向來善待其餘諸侯國士子,畢竟在大秦,隻要真的有才學,敢拚殺,是真的可以光宗耀祖,榮華富貴;有識之士皆可看出,日後若真有一統天下之國,必是秦國!”
“隻要大秦繼位之君延續商君國策,不出什麽大的意外,一統天下隻是早晚之事。”
“士人隻要入了大秦朝堂,越是具體了解商君之法,便越是可以肯定。”
嬴政點了點頭:“我大秦世代賢君,一統天下,終必成也。”
中蒼拱手一拜:“臣堅信如此。”
接著說道:“隻是自商君變法以來,至今已經百餘年,世事變幻,有些法條已經不再適用,數代先君雖然也已經認識到這件事情,也對許多法條進行了修繕,但是秦法的根本構成基礎還是不可能更換的。”
“這也導致如今,有些極大不良之事已經展露苗頭。”
“公子可知為何秦人聞戰則喜,人人爭爵?”
嬴政沉吟一下,緩緩道:“一自然是為了立功獲賞,二自然是秦法嚴苛,常有連做之事,而爵位可以免罪。”
中蒼重重點了點頭:
“正是。秦法嚴苛是有原因的,無論是官員還是貴族都是人,也都會腐敗。”
“為了秦法可以真正落實,嚴格實施,隻能以重法威懾,為了中間不產生問題,避免眾人相互勾結,亦或隱瞞不報,所有處罰更是多采取連坐製度。”
“此政策有利有弊,終究還是利大於弊;利處是效果斐然,秦法可嚴格施行,弊處自然是難免有遭冤之人。”
“縱然自己不犯錯,也指不定哪一天,親朋好友甚至鄰居就犯了過錯,被連帶著就犯了罪。”
“而大秦的爵位,在商君有意設計下,極為珍貴,用處多多。”
“在大秦,什麽都不如爵位,大秦的爵位,每升一級,既有土地奴隸眾多賞賜,也可流轉,轉為官員,自然也可抵罪。”
“故而所有秦人求爵若渴。”
“正是如此,商君在製定秦法的時候,對於爵位的獲得,也是嚴格,主要還是為了軍事勝利。”
“固然好好耕地,勞作有功;抓捕竊賊有功;見義勇為有功;獻策於朝堂有功;捐獻於朝堂有功,許多方法都可以獲得爵位,但卻是極難,並且也是升爵有限。”
“主要獲取爵位的方法,還是軍功斬獲。”
“有了戰功就有了爵位,有了爵位就有了一切。”
“這也是為什麽大秦的銳士,聞戰則喜,悍不畏死。”
“大秦的軍士是天下最強,有我無敵。”
“也正如天下事,有陰必有陽,也是因為大秦的爵位如此珍貴,導致有許多惡性事件屢發不窮。”
“爭功之事,屢有產生,為了軍功,甚至殺害同僚。”
“而戰場之上,更是殺伐過盛,僅武安君一人領兵,便殺伐過百萬。”
“事情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些本末倒置了。”
“軍功得爵是為了讓大秦更強,更強的目的是戰勝敵人,獲取更多的土地,更多的人力。”
“人才是根本,有人去勞作才能產生收益。”
“殺伐過剩獲得了土地,但是卻無人耕種,那麽這個土地又有什麽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