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魔道祖師同人)不遇 作者:從此心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九鼎真的隻是禮器,為何所有的古籍、史冊都明確記載著,歷代君王在祭祀中從沒拿出它們來示人?為何當年楚莊王輕描淡寫過問了一句鼎的分量,便有了問鼎中原這個成語?為何秦滅六國,周天子做的最後一件事竟然是銷毀九鼎呢?歷朝歷代,禮器何其多,唯獨九鼎象徵權柄,以至於秦始皇要在泗水中打撈,武則天和宋徽宗要特意重鑄,而張儀誇海口隻要給他九鼎便能號令諸侯?”
“這些王侯將相的事,”胡古月不耐煩道,“與我何幹?曉星塵,你是想學你的師兄嗎?修道之人,要緊的是飛升,管這些作甚!”
“現在的道友,大概都認你這套理論。”曉星塵不為所動道,“可我師父是北宋中興的三友之一,她親歷過許多朝代,清楚地記得,古時俠道和王道是不分家的,並且教授給了我。”
“嗯。”曉星塵自顧自道,“於是我隻能推斷,九鼎不是禮器。它是真正能號令天下的東西。延靈師兄並不是壞人,他的胸襟和格局也比藏色師姐高許多,他後來變得殺人不眨眼……聯繫他畢生的誌向是收復中原,大概被你用九鼎誘惑了。”
胡古月哼道:“無稽之談。九個青銅器皿,如何號令天下。就算真有其事,你連九鼎都沒見過,也永遠推斷不出來。”
“推斷罷了,何妨一試。”曉星塵思索道,“九鼎在夏朝誕生,在周朝遺失,隻要看看歷朝歷代在這段時期有什麽明顯的不同,或許能有線索 。”
胡古月眼神一動。
曉星塵聽力極佳,立刻道:“胡家主,我此刻已是砧板上任你宰割的肉,你何必急著動手。我想你大概也有事要問我——比如為何同為叛徒,師尊卻將霜華給我?”
胡古月麵色鐵青,緩緩放下了飛刀。
“啊,想到了。”曉星塵恍然大悟,“是國運。是王朝的壽數。”
“從夏朝開始,朝代的壽命突然延長。禹傳子,家天下,夏四百年,商五百年,周八百年。論賢明,夏商周的君王比唐堯虞舜差遠了,八十多位帝王,除去禹、湯、武,個個都是昏君,卻能安享太平。”他道,“秦始皇雄才大略,公子扶蘇賢明能幹,秦卻二世而亡。之後歷朝歷代,多有三國、五代、十國之短暫,長些的也不過一二百年。”
胡古月無話可說。
“還有壽命。”曉星塵道,“在人們遺落九鼎之前,君王和真人的壽命似乎都很長。大禹治水,如此操勞都活了一百多歲,而如今的醫術、飲食、住宿都比古時好了多少,但放眼今世,如胡家主這般長壽的,卻找不到別人了。”
曉星塵道:“胡家主,我師尊長壽是修了絕情斷欲的法門,你又是如何得以長壽的?”
“胡氏的家訓是中立不依,在你之前,世人都不知道平龍崗的存在。”曉星塵是極能推理的,越說越順,不由微笑道,“如果我告訴他們,胡氏之所以避世,是因為有既能保人長生不老又能號令天下的九鼎,恐怕沒有人稀罕陰虎符了。”
“當然,在江湖群豪競相對胡氏出手之前,朝廷會先派兵來的。”曉星塵邊咳邊低聲道,“我聽仙督議事時說過,皇帝明年計劃派一行船隊下西洋,可能是找什麽東西。這皇帝連自己侄子的江山都能搶奪,這片竹林大概擋不住他的鐵騎。”
胡古月狠狠地看著他,忽而笑了,道:“你說了這麽多,不過還是延靈道人死前那套。”
“延靈道人被我砍死前神智混亂,非說我欠了他一本《九鼎策》。這些話被清談會上的百仙聽去,最後以訛傳訛,還像模像樣地查證出,《九鼎策》記載著驅動九鼎的指南之術,九鼎啟動後分別可操控九州的氣象和災害,移山填海戰無不勝。”胡古月道,“但隻有術法,沒有法器,有本書也沒用。”
“因為你胡氏隻有策沒有九鼎,”曉星塵總結道,“所以不會惹來滔天大禍。”
“剛才在外麵聽藍曦臣說《九鼎策》,”他道,“可算弄明白是什麽東西了。”
“世人說你斷案緝兇能和諸葛比,昔年破常氏滅門案技巧精湛,今日一見,還算有幾分你師尊的風采。”胡古月不動聲色地鬆了口氣,道,“你為何要拋棄她呢!”
他又將曉星塵反壓在刑床之上,刀剛要落下,曉星塵文文靜靜道:“這話你大概也問過我師兄師姐,我與他們也差不多。”
“不會!”胡古月神色狂亂道,“延靈道人深感壯誌未酬,藏色散人唯恐年華老去,這兩人都是年近三十才最終下決心離去的,你當年才十七歲,哪會這麽想!”
曉星塵微微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胡古月卻沒察覺自己被他套了話,表情都扭曲了,叫道:“何況你師尊對你多麽容情!霜華給你了,眼睛為你換,明明是你背棄了她,她為什麽還要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袒護你?”
他料定曉星塵忌憚薛洋,絕不會反抗,剛要下刀,卻聽身下曉星塵幽幽道:“你若再敢動我一下,我便碾碎手中的《九鼎策》。”
胡古月震驚之至,壓著曉星塵還不放手,許久之後,才緩緩道:“你隨我入刑房,生受我那些刀,裝作要奪霜華,不過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你早就想好智取《九鼎策》來脫身的計策。”
“這些王侯將相的事,”胡古月不耐煩道,“與我何幹?曉星塵,你是想學你的師兄嗎?修道之人,要緊的是飛升,管這些作甚!”
“現在的道友,大概都認你這套理論。”曉星塵不為所動道,“可我師父是北宋中興的三友之一,她親歷過許多朝代,清楚地記得,古時俠道和王道是不分家的,並且教授給了我。”
“嗯。”曉星塵自顧自道,“於是我隻能推斷,九鼎不是禮器。它是真正能號令天下的東西。延靈師兄並不是壞人,他的胸襟和格局也比藏色師姐高許多,他後來變得殺人不眨眼……聯繫他畢生的誌向是收復中原,大概被你用九鼎誘惑了。”
胡古月哼道:“無稽之談。九個青銅器皿,如何號令天下。就算真有其事,你連九鼎都沒見過,也永遠推斷不出來。”
“推斷罷了,何妨一試。”曉星塵思索道,“九鼎在夏朝誕生,在周朝遺失,隻要看看歷朝歷代在這段時期有什麽明顯的不同,或許能有線索 。”
胡古月眼神一動。
曉星塵聽力極佳,立刻道:“胡家主,我此刻已是砧板上任你宰割的肉,你何必急著動手。我想你大概也有事要問我——比如為何同為叛徒,師尊卻將霜華給我?”
胡古月麵色鐵青,緩緩放下了飛刀。
“啊,想到了。”曉星塵恍然大悟,“是國運。是王朝的壽數。”
“從夏朝開始,朝代的壽命突然延長。禹傳子,家天下,夏四百年,商五百年,周八百年。論賢明,夏商周的君王比唐堯虞舜差遠了,八十多位帝王,除去禹、湯、武,個個都是昏君,卻能安享太平。”他道,“秦始皇雄才大略,公子扶蘇賢明能幹,秦卻二世而亡。之後歷朝歷代,多有三國、五代、十國之短暫,長些的也不過一二百年。”
胡古月無話可說。
“還有壽命。”曉星塵道,“在人們遺落九鼎之前,君王和真人的壽命似乎都很長。大禹治水,如此操勞都活了一百多歲,而如今的醫術、飲食、住宿都比古時好了多少,但放眼今世,如胡家主這般長壽的,卻找不到別人了。”
曉星塵道:“胡家主,我師尊長壽是修了絕情斷欲的法門,你又是如何得以長壽的?”
“胡氏的家訓是中立不依,在你之前,世人都不知道平龍崗的存在。”曉星塵是極能推理的,越說越順,不由微笑道,“如果我告訴他們,胡氏之所以避世,是因為有既能保人長生不老又能號令天下的九鼎,恐怕沒有人稀罕陰虎符了。”
“當然,在江湖群豪競相對胡氏出手之前,朝廷會先派兵來的。”曉星塵邊咳邊低聲道,“我聽仙督議事時說過,皇帝明年計劃派一行船隊下西洋,可能是找什麽東西。這皇帝連自己侄子的江山都能搶奪,這片竹林大概擋不住他的鐵騎。”
胡古月狠狠地看著他,忽而笑了,道:“你說了這麽多,不過還是延靈道人死前那套。”
“延靈道人被我砍死前神智混亂,非說我欠了他一本《九鼎策》。這些話被清談會上的百仙聽去,最後以訛傳訛,還像模像樣地查證出,《九鼎策》記載著驅動九鼎的指南之術,九鼎啟動後分別可操控九州的氣象和災害,移山填海戰無不勝。”胡古月道,“但隻有術法,沒有法器,有本書也沒用。”
“因為你胡氏隻有策沒有九鼎,”曉星塵總結道,“所以不會惹來滔天大禍。”
“剛才在外麵聽藍曦臣說《九鼎策》,”他道,“可算弄明白是什麽東西了。”
“世人說你斷案緝兇能和諸葛比,昔年破常氏滅門案技巧精湛,今日一見,還算有幾分你師尊的風采。”胡古月不動聲色地鬆了口氣,道,“你為何要拋棄她呢!”
他又將曉星塵反壓在刑床之上,刀剛要落下,曉星塵文文靜靜道:“這話你大概也問過我師兄師姐,我與他們也差不多。”
“不會!”胡古月神色狂亂道,“延靈道人深感壯誌未酬,藏色散人唯恐年華老去,這兩人都是年近三十才最終下決心離去的,你當年才十七歲,哪會這麽想!”
曉星塵微微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胡古月卻沒察覺自己被他套了話,表情都扭曲了,叫道:“何況你師尊對你多麽容情!霜華給你了,眼睛為你換,明明是你背棄了她,她為什麽還要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袒護你?”
他料定曉星塵忌憚薛洋,絕不會反抗,剛要下刀,卻聽身下曉星塵幽幽道:“你若再敢動我一下,我便碾碎手中的《九鼎策》。”
胡古月震驚之至,壓著曉星塵還不放手,許久之後,才緩緩道:“你隨我入刑房,生受我那些刀,裝作要奪霜華,不過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你早就想好智取《九鼎策》來脫身的計策。”